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論文
摘要: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應本著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原則,以課本內容為基礎,結合自然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開展一些適宜的實踐性探究和學習。
關鍵詞:實踐性探究學習;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由學生自己策劃、動手執(zhí)行及進行自我評估的一種學習方法。學生在研習一個特定專題的同時,不僅可以使自己的現(xiàn)有知識得到運用發(fā)揮,還可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使自己的學習水平得到綜合提高,并獲得一種自主地建構知識的能力,最終達到學會如何學習,懂得如何獲取知識的目的,激發(fā)自主學習的精神。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不僅融合了多學科的知識,而且還是一門跨領域、門類比較復雜的學科,是非常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但鑒于小學生知識結構簡單、認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應本著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原則,以課本所學內容為基礎,結合自然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開展一些切合實際的探究性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和各校科學骨干教師將自己所在學校的.小學生分成了兩個年齡段,即三四年級學生年齡段和五六年級學生年齡段,分別作了如下嘗試。
一、研究性學習在三四年級學生中的嘗試
利用科學實驗、集體活動、制作科學小報等形式將實踐探究活動開展起來,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和自信心,并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加強動手動腦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1.利用科學實驗,將課堂教學生活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能力例如,三年級的《種植鳳仙花》《蠶的一生》,四年級的《花、果實、種子》等課,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觀察實驗比較進行記錄。許多學生在家中種植了鳳仙花,并做好了發(fā)芽、成長、開花、結果的記錄;許多學生從校門口的小店買了小蠶和桑葉,從小蠶長成大蠶到吐絲作繭,這些過程他們都做了詳細的記錄。這樣把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利用集體活動,開展實地考察,培養(yǎng)實踐探究能力實驗學校每年都組織學生進行拉練活動,這是有效利用自然環(huán)境使科學教學得以充分開展的良機。在拉練前,先讓學生明確一些考察任務,到達目的地后,讓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實踐活動。各小組要完成自己的考察任務,并以書面形成寫一篇考察報告交回。內容可以是當?shù)氐闹参锓诸、農作物種類及水域污染情況等。3.開展科學小報的制作、評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從事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知識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研究專題,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收集相關資料,通過制作小報的形式進行學習。比如三四年級的科學書中就有資料庫,教師可引導組織學生進行收集,如,圖片、文字、數(shù)據等都是非常有用的資料。學生可以4人為一組,合作編寫一份科學小報,通過評選,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提高積極性。
二、研究性學習在五六年級學生中的嘗試
以小組合作形式,通過課題或專題研究,廣泛聯(lián)系社會實際,自主探究,自行解決問題,根據五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認知特點,適合開展一些專題性較強的研究性學習。專題可由學生自主選擇,也可由教師確定,但最好是選擇一些實踐操作性強、資料來源豐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多種知識,利用科學黑板展示系列活動實驗骨干教師要求五六年級學生每兩周班級出一次黑板報,結合科學課教材的特點(每四周上完一個單元),科學骨干教師組織學生從網絡、報刊、書本上收集本單元有關的材料,張貼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并定期評出“科學之星”和“閱讀之星”等。
2.結合社區(qū)環(huán)境,配合社會活動,開展實踐調查、專題研究在課外,實驗學校組織學生對居民小區(qū)進行了調查訪問,調查小區(qū)綠化被破壞的原因,寫出了《珍愛綠色》和《影響小區(qū)環(huán)境各因素調查報告》等調查報告;組織學生在市場上調查各種水果的產地,結合各地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寫出《通化縣水污染調查》《通化縣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查研究》等調查報告。學校曾要求學生在暑假中收集廢電池,實驗教師抓住契機,布置研究性學習的任務,學生通過參觀、調查、資料學習等途徑研究廢棄電池對環(huán)境的污染,寫出《關于廢電池、紙手帕、垃圾袋的調查研究》等調查報告。
3.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我們學校的下午第三節(jié)課是興趣活動時間,我們學校目前有“趣味實驗”“科普活動”“電子百拼”“小制作小發(fā)明”等小組,學生通過參加各種比賽,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了研究性學習的進一步深入。通過參與實驗學校的研究性學習,我認為小學科學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不僅要注重探究實踐學習的過程,比如,學生參與的程度、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們感悟到什么、體會了什么等,而且也要注重課題或專題的研究結果,即對某一知識點是否能正確地理解和應用。因此,教師要運用各種形式對學生的研究情況有序地進行跟蹤評價,避免研究過程的失控和研究結果的偏失。
參考文獻:
。1]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M].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陳時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文可義.研究性學習實踐與探究[M].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
。5]霍益萍.研究性學習實驗與探索[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地理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論文07-21
科學探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論文01-27
淺談研究性學習中的教師(教學論文)12-06
中學體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初探論文11-10
婦產科學研究性教學實踐論文01-31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論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