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想品德教學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
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離不開生活,它本就是從生活中來并且服務于生活的,所以思想品德教育需要融入生活化理念。初中課堂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要緊密結合生活,讓學生愛生活,積極生活,并且從生活中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對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的應用與看法。
1 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內涵
生活化教學理念,就是將生活滲透到教學中,讓其貫穿在每個教學步驟中,將生活與教學相結合。教育從生活中總結,所以要回歸于生活。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自己去挖掘和生活有關的資源并運用到教學中;其次,把學到的知識回歸生活,是提高學生生活質量的良方。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核心是生活,這種理念為我們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轉變提出了很好的方向。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應該滲透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生活狀態(tài),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生動的生活氛圍,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下學習成長。
2 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滲透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將生活化理念融入課堂中,讓學生們走進生活,親自去體驗知識和技能并且運用在生活中。所以在教學的許多方面就要求教師能夠準確把握,進行改革,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敘述生活化理念應如何滲透在思想品德教育中。
2.1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新課改明確指出,思想品德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在學生認知能力范圍內。從學生的生活經歷中選擇有實踐意義的教學內容拿來開展思想品德教育,這要求初中教師要有較高的觀察搜尋能力。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內容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對關于集體主義和團結的教學內容時,教師不可空泛地講大道理,而是應該將講道理變成提問,如:你覺得我們的班集體是怎樣的班集體?你有為我們的班集體做過什么?你和同學們在其他同學受到欺負時是怎樣做的?是逃避還是幫助?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學生肯定都愿意結合自己的經歷去回答,在平常的同學關心和班級整體中體會到集體意識,在平淡的生活中懂得集體的含義。初中生在這時能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這些都是生活化教學理念下能做到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2.2師生感情回歸生活
師生關系是否良好是思想品德教育能否進行的前提。初中生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關鍵階段,他們的性格還沒有成型,對善惡也沒有明確的分界,因此,教師對其的引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很重,教師需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生活化理念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包容他們,學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單純的老師,更多地是演變成一種朋友關系。如可以開展一些興趣愛好分享的活動,了解學生喜歡的事物,并在課堂中與其討論,讓學生充分信任自己,與其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在一段時間后,可以向他們詢問喜歡的課堂形式,虛心接受他們提出的意見,形成一種良性交流。這種亦師亦友的師生感情是思想品德教育改革的良好助力,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2.3活動開展融入生活
初中的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思想品德課程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和實際,學生不只是照讀課本,而是積極參與,提高思想覺悟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思想品德教育最終還是要服務于生活和實踐。讓學生從課堂回歸生活就需要教師帶領其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自我提升。活動的提出有助于學生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技能,在思想品德教育中開展實踐活動,更好的提升思想覺悟,不是泛泛而談。初三思想品德課中有一課是培養(yǎng)學生自覺服務社會的品質,其內容就十分適合開展實踐活動,回歸于生活。例如,教師可以聯(lián)系社區(qū)敬老院,組織學生去打掃衛(wèi)生、給老人們表演節(jié)目以及陪老人們聊天等等活動,讓學生自愿服務于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學生收獲的絕對比只在課堂上要多得多。他們在實踐中知道自己付出換來的是讓這些老人更舒適的生活,是值得去做好的`,并使其在活動后懂得更多。
2.4課堂評價滲透生活
課堂評價是教學的一部分,用帶有評價的眼光去觀察學生,能更好地幫助他們認識不足,張揚優(yōu)點。生活化的評價是指不僅限于課堂,而是要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所以教師的評價考慮到教學的方方面面。要把評價的過程看成是生活,而且是由師生共同完成的。在教學中,評價學生包括認知與精神,要注意結果也要留心過程。教師可以將評價分為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等形式,使其成為一種開放式的反饋模式,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評價。教師還可以制作思想品德教育成長袋,將學生們的變化一一記錄下來,當學生進步的時候要表揚他,當他犯錯時記錄下來警示,同時也可以作為思想品德課成績的參考。這種評價的課堂讓生活中的課堂有了規(guī)則和秩序,能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觀,懂得對錯明辨是非,這是單獨進行思想品德課教育換不來的。
3 結語
綜上,生活化教學理念將會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這也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作為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師,要擔起不斷推進生活化理念的責任,讓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生活,促進學生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認知、熱愛生活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 趙 軍。 淺 談 初 中 思 想 品 德 課 的 生 活 化 教 學[J]. 中 學 時 代,20xx(22)。
[2] 梁鋒琳。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J].新疆教育,20xx(13):173-174.
[3] 羅新紅。讓思想品德課堂生活化[J].師道·教研,20xx(2):114.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2
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青年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一些中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誠信意識淡薄、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xié)作觀念較差等問題。我們面對中學生存在的主要思想問題,我們要注重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的校園文化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一塊重要陣地,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建設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潛移默化作用,對于學校來說是重要之務、經常之務、長期之務。所以,我們嘗試走出課堂,讓課本的理論活起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園文化承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校園文化制度建設要展現(xiàn)“特色”
成功、自信、民主、人文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發(fā)展精髓。一個人需要有“精氣神”,一個組織同樣需要“精氣神”,這就是校園文化。師生創(chuàng)造學校文化,學校文化也促進師生發(fā)展。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展現(xiàn)校園文化特色,我們主要是從兩個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我們從優(yōu)化環(huán)境著手,將人文關懷體現(xiàn)在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達到資源的最大共生。正如心理學家布盧姆所言:“教育中沒有尊重和信賴,就沒有激情和啟示,就沒有性情的陶冶和凈化,也就沒有靈魂的飛升和投入學習的`熱忱!绷硪环矫妫覀儚募毠(jié)處著手,力求使學校走廊、墻壁等每一個小場所都充滿溫馨,在對細節(jié)的關注中,實現(xiàn)獨特的品牌追求。在校園文化建設上,我們在精心設計“校風”、“班風”及“各處各室”教育格言的同時,充分發(fā)揮了全體教師的智慧,引導他們獻計獻策,共同參與設計,再一次次反復推敲、提煉中,讓“真”“善”“美”內涵根植于學生心中,并化為師生的實際行動。
二、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寓教于樂,把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由學生組織各類迎新晚會、課本劇表演、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書法繪畫攝影展覽等文化藝術活動之中。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對知識有了更新、更深刻的理解,實現(xiàn)了文化實踐活動與藝術教育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成為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三、用卓有成效的志愿者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青年學生需要了解國情、省情、民情,在實踐中學習、鍛煉和成長,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笆芙逃、長才干、做貢獻”是中學生志愿者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長期以來,我們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者活動。如:關心身邊的小樹,讓它茁壯成長;關心同學,體諒他人;我為老人送歡笑;我為環(huán)保、我為法律做宣傳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責任意識明顯增強。
校園文化建設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認同感和日歸屬感,使學生的思想觀念、感情信念和行為方式與整個學校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相對固定的文化氛圍,凝聚成一種無形的合力與整體趨向,以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加強學生思想認識水平。
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xiàn)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當校園文化經過長期的建構積淀成學校精神時,校園文化便進入了成熟期,學生的思想教育也就變?yōu)榱藢W生的自覺行動。優(yōu)秀校園文化的開放性、民主性和包容性能賦予學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他們持續(xù)學習,不斷反思,不斷超越。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3
摘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學生德育教育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擴大。然而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嚴重脫離實際生活,致使很多學校的思想品德教學形同虛設,不僅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的,同時還會因為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相關教師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將生活化理念融入教學,讓學生在實際生活體驗中理解和掌握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以此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探索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簡單來說就是要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將所需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通過這一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因此,在平時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加大對生活化這一模式的探索研究力度,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一、實現(xiàn)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優(yōu)勢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理念,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具體表現(xiàn)如下:第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中,加入生活化元素,可以讓整個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積極性也能得到有效調動,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真正地愛上學習,愛上思想品德課程,提高自我修養(yǎng)。第二,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是近些年流行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同時還能在教學過程中緩和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在一個相對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第三,實現(xiàn)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通過學習來了解目前社會上提倡的優(yōu)良品質。讓學生下意識地去學習國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而實現(xiàn)自我品德修養(yǎng)的提高。由此可見,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連,對整個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在生活化理念還沒有提出之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會采取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師在課堂上只負責將知識“講”給學生,而學生也只能被動地去“聽”,并聽從教師的指令去“背”。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由來已久,學生已經越來越提不起學習的熱情,甚至有些學生會厭惡學習,覺得學習思想品德沒有意義。與此同時,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對教材內容中重點難點的掌握程度等,這種機械式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生漸漸將時間以及精力局限在書本上,嚴重脫離實際。另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形成固定的學習習慣以及思維方式,無法在心靈深處對知識產生求知欲,長此以往,學生會變成一個個機械記憶知識的容器,這與教育的主旨背道而馳,從而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4
一、新媒體的環(huán)境與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關系
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是依托互聯(lián)網、手機等終端媒介,所傳遞的信息是即時發(fā)生、即時傳遞的。當今社會,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人們的節(jié)奏總是不斷加快,不斷向前的,這種生活狀態(tài)是非常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的,也是最能為其所接受和適應的。小學生天生追求快節(jié)奏,他們的性格特點與新媒體的特點相結合是非常適宜的,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的定時、定向的傳遞信息,新媒體對信息的傳遞方式不受時間、地點等任何定時定量的限制,其時效、快速的特點表現(xiàn)的更為突出。手機信息、QQ、微信、微博等成為小學生溝通的新工具,借助新媒體小學生們可以快速的獲得所需信息,避免他們注意力時間短、精力不集中、耐心不長久等問題。
二、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1.網絡語言沖擊小學生基礎語言的學習和積累。網絡詞語就是在互聯(lián)網上流傳的一些由數(shù)字、符號諧音組成的特殊語言或者文字,這些網絡詞語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其影響范圍和人群逐年遞增,其蔓延和滲透之迅速,是很多網絡專家、學者始料不及的。網絡語言不僅改變了社會的語言體系,也改變著小學生的語言環(huán)境,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非常容易受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小學生正是處于學習語言的基礎時期,如果將網絡語言帶入課堂,將會嚴重影響其學習語言、使用語言的效果和程度,將會有很大的負面效果。
2.魚龍混雜的瀏覽內容弱化小學生的道德意識。新媒體的特性呼應著小學生活躍的思維、廣泛的興趣,對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很容易讓他們沉迷,長時間使用網絡,小學生和電腦或手機處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不接觸更多的人和事物,缺乏真實的交流,容易產生孤僻、冷漠、自閉的性格。
三、新媒體環(huán)境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問題的對策探索
1.政府機構及社會組織積極努力營建優(yōu)良新媒體環(huán)境。越來越多的家長呼吁有關部門能夠整頓小學生的上網環(huán)境,希望能形成綠色、健康的網絡世界。這個愿望的實現(xiàn),必須要有一個前提作為基礎,就是完善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通過法律手段保護小學生的網絡安全。例如,新加坡對互聯(lián)網的管制方法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他們開展了“分類許可證”制度,用戶傳輸?shù)男畔⒍夹枰涍^政府的電腦控制中心“中轉”,這樣做有效地過濾了負面的、非法的信息。如果不按政府要求辦理“分類許可證”者,是要被處以重罰的。做到這樣,(1)要建立健全網絡督察機制,從根本上杜絕不良信息的蔓延,可以建立網絡信息檔案,定期督察各種小學生使用的網站、信息、視頻、圖片等,肅清小學生網絡環(huán)境。(2)建立健全完備的懲罰制度,并依法追究責任。通過廣泛聽取專家、家長、老師、小學生等多方面意見,歸納總結不同的建議和意見,形成小學生網絡安全管理條例,做到有法可依。
2.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雙向性、互動性,“青少年時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發(fā)展時期,也是人生一個最為脆弱和危險的時期,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各種平臺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并作及時引導,打開師生交流的渠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自由的在網絡上交流意見、發(fā)表觀點,“校園手機論壇”、“網上聊天室”、“在線輔導”等,通過輕松的交流與對話,一起探索和求知,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固定模式,使受教育者變被動為主動,學生學習、求知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可以隨時查閱信息,隨時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看法,與老師、同學溝通、探討。這是一種人本主義教育理念,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及時溝通、探討、交流,教育者將成為受教育者在道德完善途中的一個知心朋友。。
3.家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對小學生網絡道德指導。家長在提高自身網絡技能的同時,也應該對孩子的網絡行為進行指導,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和個性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在學校遵循老師的指導,回家聽從父母的安排,而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他們就成為了自己的主人,可以任意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正因為如此,特別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在使用聊天工具的時候,不懂得保護自己,也容易受到消極觀念、惡俗觀念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做好人工“防火墻”,幫助孩子過濾掉壞的信息,“對家用電腦中青少年不宜的功能或網頁加密等。要求家長對孩子上網的時間和地點做出一定的限制和監(jiān)管,及時控制可能出現(xiàn)的違規(guī)動機和行為,指導并監(jiān)督孩子們理智地處理上網娛樂和學習的關系”放下對網絡所持的片面態(tài)度,通過與孩子真誠、耐心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所需和真實所想,就會避免孩子沉溺于網絡?傊议L通過正確的引導,家長合理的監(jiān)督和管理,就會大大降低網絡對小學生的消極影響。網絡生活是現(xiàn)今社會的常態(tài)化生活方式,要想使孩子有效、安全、合理的利用網絡,最大程度的減少網絡的負面影響,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強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在網絡活動上起到榜樣的作用。正確的引導,合理的管理,網絡將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好幫手。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5
【摘要】游戲化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
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借助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列舉“有趣”的教學案例等建構“游戲化課堂”。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思想品德課;教師素質要求
近幾年,隨著新課改在全國各地方的開展,各地教育部門都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提出了不少具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改革思路,其中,游戲化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
許多地方一提到教學改革,就必然提到學習游戲化和游戲化學習。
任何一種教學理論與方法都有它的理論依據,同樣,游戲化教學也是,它的依據就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愛動的,快樂的感受是更好地學習的情感基礎。
在課堂上,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情投入,還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為孩子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達到學習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
一、建構“游戲化課堂”的方式
1.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講好一堂課的開頭是激起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的源泉,是讓課堂活躍起來的前奏,它影響著一堂課的成敗,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景,渲染氣氛,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引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求知欲,使之進入最佳求知欲望狀態(tài)。
如在《感悟青春》的教學時,采用游戲導入讓學生一起做“超級模仿秀”,在歡聲笑語中感受青春的激情;在《走近法律》的教學時,通過“單號立,雙號坐”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規(guī)則中去初步感受“規(guī)則”并試著去遵守規(guī)則。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貼近學生生活,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
2.借助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影音具全,給予學生極大的感覺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
同樣,我們也可以借助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游戲化教學。
如在教學《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課時,先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圖片,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地球的美景所吸引。
在他們興致正濃時,老師話題一轉,說:“可是,目前我們的地球正遭受著嚴重的創(chuàng)傷,我們的家園到處在告急,到處在呼喊!”隨即展示地球遭受各種污染的圖片,這樣通過強烈的圖片對比撞擊著學生的心靈,喚起了他們原有的生活積淀和生活體驗,并與文本信息建立起了聯(lián)系,他們真切地感到地球環(huán)境正在日趨惡劣,而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
同時,采用學生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寓教育于生活之中。
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積極參與思辨,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激發(fā)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認識。
3.列舉“有趣”的教學案例。
政治課本中有許多的知識點需要舉例說明,才能讓學生理解明白。
我們在保證合適的前提下盡量選取“有趣”而能發(fā)人深省的案例顯得尤為重要。
往往一個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學生強烈關注,并進行積極思考。
濃厚興趣是學生進行主動有效學習的強大動力。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這課的教學時,我們可選用著名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里主人公皮諾丘因為經常撒謊而鼻子變長的搞笑故事為素材搞活課堂,從而引發(fā)學生對誠信問題的深思,感悟誠信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教師在從事教學過程中,對新課標的理解要有靈活性,并不是每堂課都要按照新課標來做,只要是對教學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
特別要注意的是“游戲”后的引導,防止學生樂不思學。
有時候,“有趣”的案例是舉了,但老師沒有加以恰當引導和延伸,結果學生樂不思學,沒能及時把“游戲”轉化為學習的動機。
那樣的游戲就是毫無意義的。
二、建構“游戲課堂”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首先,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一堂課的教學質量如何,完全取決于課任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
最好的劇本假如沒有遇到一個好的導演等于白搭。
教師就好比導演,一堂課準備的最充分,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多完美,如果沒有一個較強課堂管理能力的老師來把握同樣也不會好到哪里去的。
進行游戲教學還必須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能夠輕松駕馭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而不是教學活動的混亂制造者。
其次,要求教師要富有個人魅力。
知識的淵博、富有感染力、親和力,和較強的責任心的思想品德教師更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
“游戲”教學是對那些傳統(tǒng)的、按部就班的教師是極大一種極大挑戰(zhàn),只有高素質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的、知識和技能全面的教師才有能力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勝任這種教學工作。
總之,游戲化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但是在實施游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則不僅不能達到教學效果,反而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
充滿歡聲和笑語的課堂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教師能在樂中教,學生能在樂中學,不亦樂乎!而作一名教師,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能夠很好地使用“游戲教學”,就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總結,這樣才能對游戲教學進行充分的了解,能夠靈活地運用“游戲”來進行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6
摘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新時期,新要求,對于從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純粹的知識技能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因此,作為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真正的促進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現(xiàn)狀;環(huán)境;方法
中圖分類號:xxx:B文章編號:xxx
眾所周知,思想品德教育對于學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初中階段的教學應該把思想品德學科放在教學的首位,而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作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師應該正視目前教育教學的現(xiàn)狀,加大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投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有效地調動激情,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經過多年的教學,以及參閱大量的文獻,對于新時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有陣深刻的看法,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正視目前思想品德教學的現(xiàn)狀,方能加以重視改變
初中階段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墒悄壳暗慕虒W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制約著思想品德教學的發(fā)展。很多教師不予重視,在此,作為一名教師,經過多年的教學,總結了兩點原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社會的因素。目前社會上有許多不良風氣嚴重的影響學生的發(fā)展,F(xiàn)代社會有兩個強勢的組織類型,一個是官僚機構,一個是商業(yè)機構,這兩種機構對待道德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即擺脫道德的束縛,消除道德壓力,使自身置身道德之外。在學校我們會向學生傳播有關職業(yè)道德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正面的,有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但是一旦學生進入職業(yè)領域,他們就不得不為組織規(guī)則所束縛。思想品德教學畢竟不是在為學生構建一個與世隔絕的烏托邦,它必須要面對社會,面對社會帶來的挑戰(zhàn),這是目前學校思想品德課面臨的重要問題。同時,新媒介建構的虛擬現(xiàn)實與現(xiàn)實社會的運作邏輯不一致,使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難以提高。處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其價值觀并未完全形成,還是比較容易受網絡話語的影響。因此,如何消除網絡所帶來的'消極效應是當前學校思想品德教學無法回避的問題。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抵消了思想品德教學的正面效果這一點是目前思想品德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家長自身水平的高低以及道德觀的多元化在無形中影響其子女的道德觀。思想者品德教學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教學,它的教學主體不僅有教師還有家長。在課堂上,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道德準則來教育學生,而有的家長可能按照他的道德觀來教育孩子。教師教育學生上車要給老人讓座,家長卻帶著孩子跟老人搶座位。家長的這種做法對思想品德教學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如上兩個方面只是本人的總結,還不是很全面,存在很多的漏洞,但是是本人精心的總結,希望廣大工作者能夠認真研讀,加以指點,共同認識目前思想品德教育的現(xiàn)狀,從而提高大家的重視度,加大對于思想品德的投入,提高教學能力。
二、重視和諧民主教學環(huán)境的構建,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環(huán)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除了基因因素就只剩下環(huán)境因素了。心理學家也曾做過研究,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兩到三倍的記憶力。因此,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我們必須重視和諧平等教學環(huán)境的構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思想品德課程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創(chuàng)設輕松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切實做到寓教于樂,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效果。作為每一個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成年人,現(xiàn)在認真地回憶一下,當時學得最好的課程,其實就是那些對學生真正地關心、與學生打成一片、具有強烈的親和力的教師所教授的課程,而表情冷漠、嚴肅刻板、拒學生于千里之外的教師,無論板書多么工整有條理、理論知識多么淵博、普通話講得多么標準流利,學生從心理上仍然將其拒于心門之外。
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培養(yǎng)自身的親和力,積極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自己當成課堂教學的一份子,才能放松心態(tài)的去迎接知識,才能真正的做到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三、重視教學方法的作用
方法,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是在此不得不提。而對于初中階段思想品德教學,方法就變得極其重要。其實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內容十分枯燥,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課堂教學沉悶。因此,我們教師要重視方法的作用,合理的使用,提高教學效果。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格局。尤其是要充分運用現(xiàn)教育技術手段,把那些過于理性的理論變?yōu)樾蜗笾庇^的感性材料,就會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活起來,F(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以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強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的機械記憶為自覺主動的學習,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及時更新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課堂學習中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沒有求異就沒有創(chuàng)新,讓學生敢于對教材、對老師提出質疑,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與分享,培養(yǎng)其科學的態(tài)度。同時重視課堂與社會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同時創(chuàng)新就源于實踐。所以要強調理論聯(lián)系時政、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模式方法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意義很大,我們教師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提高自身能力,加大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能力。
總而言之,新時期,對于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教學,我們教師要引起極大的重視。正視目前的現(xiàn)狀,不氣餒,相反要更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構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加之優(yōu)秀教學方法的使用,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能力。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7
一、在識字教學中推動德育
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字、詞、句,對學生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在語言文字的訓練和運用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一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中指出:“在識字教學中,還要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甭(lián)系生活識字本身就是一個有很多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過程,例如,在教學“護”字時,學生組了“保護、愛護”等詞語。教師讓學生結合聽說訓練讓學生從小要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又如,教“打”字,教育學生在生活中不能隨便打罵別人。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又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對學生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在指導朗讀中感悟德育
朗讀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學生只有通過朗讀,在讀中悟理,才能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與熏陶,從而受到德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正確、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指導學生朗讀重點句、重點段,讓學生通過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有感情地反復朗讀來體會作者的思想,從而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例如,教學《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時,讓學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心理活動等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悟出了老班長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又如,在指導朗讀《橋》一文時,讓學生用嚴厲的語氣讀出村支書執(zhí)著,沉著冷靜、威嚴的表現(xiàn),用焦急慌張的語氣讀出人們在洪水來臨時的表現(xiàn)。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到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不徇私情、無私奉獻、先人后己的品質。進而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怕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達到教學目標的同時,滲透了德育。
三、在習作教學中深化德育
在語文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僅僅是在課文教學中滲透,寫作練習中也不可忽視。寫作練習中的中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認識事物的習慣和能力,如,在訓練《我最敬佩的人》《美就在身邊》等習作中,學生都能把人物的'品質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觸發(fā)了種種思想感情,現(xiàn)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長輩的寵愛和嬌慣。本人以寫作訓練為載體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活動。如:讓學生在《今天我當家》《我學會了》習作中既體會到了做家務的辛苦和樂趣,又能理解和體諒父母的辛苦,讓學生受到了良好道德品質的熏陶。
四、在課外活動中踐行德育
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途徑之一。因此,我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如,通過開展排演小話劇《負荊請罪》、“紅領巾小記者”調查身邊的環(huán)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會、“我選我”演講等活動,把語文能力訓練與品德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語文課外活動中。在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我體會到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只要老師選好切入點,隨時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寓德育于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進行德育滲透就要多下工夫進行研究。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語文課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真正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8
摘要:小學思想品德是一門對小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課程,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今天,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給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教師必須改變以往陳舊、單一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和研究新方法、新途徑,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習興趣;主體作用;多媒體教學;社會實踐活動
小學思想品德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課程之一,是小學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承擔著傳承中國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重任。因此,我們要重視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但從現(xiàn)階段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問題仍舊很多,教學中存在說教化、簡單化、灌輸化和成人化的傾向,教學質量還有待提高。那么,我們如何做才能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質量呢?
一、采取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一活動有濃厚的興趣,那么活動效率就較高,而且不易產生疲勞或負擔過重的感覺。小學思想品德內容比較抽象,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采取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苦學為樂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情境教學具有生動、直觀、真實的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方式,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如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等,讓學生如臨其境,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加深對道德觀念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不論創(chuàng)設何種類型的`情境都要有一定的新穎性,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收到情理交融之效。
。ǘ┮胗螒,激發(fā)興趣
游戲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趣味性、競爭性,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娛樂形式,符合小學生愛玩好動的天性。將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中,能充分活躍課堂氣氛,讓所有學生都熱情洋溢地參加到課堂學習中去。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組織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輕松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創(chuàng)編故事,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愛聽故事,教師可結合他們這一特點,經常為他們講一些故事,激發(fā)他們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如可圍繞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講一些古代人物故事;可圍繞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講一些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的英雄人物故事;可圍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講一些現(xiàn)代人物故事。
二、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一起體驗、探討、研究,進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但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接受性學習,始終占據著課堂主體位置,導致學生缺少話語權,只能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學習機器。這種教學方式不符合新課程理念,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一是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變課堂主演為導演。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變以往的課堂控制者為學生學習的啟發(fā)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并與學生平等對話,一起思考、分析、討論、解決問題。二是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討論,自主去理解、探索新知識。學生自主嘗試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探究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嘗試著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探索新知識。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輕松解決教學難點
現(xiàn)階段,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了學校教育中,并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多媒體具有直觀性強、容量大、傳輸速度快的特點,不僅能將靜態(tài)、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動態(tài)化、具體化、形象化,還可以化難為易,增大課堂的信息量,較傳統(tǒng)教學手段而言優(yōu)勢更明顯和突出。小學思想品德課中有些內容用語言文字描述比較籠統(tǒng)或者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將多媒體引入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可以輕松解決這一問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結構,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復雜事物簡單化,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進而輕松解決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教學《溫暖的家》時,教師可在課前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家人過生日時的情景,讓學生在觀察畫面的過程中直觀地理解和掌握何為幸福的家庭及家庭的幸福是什么,成功地解決教學難點。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教師必須將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有機整合,科學、合理、恰當、有針對性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四、組織與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
思想品德教學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它是課堂教學的伸延和拓展,是學生由知到行的橋梁,對于加深學生的道德認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但現(xiàn)階段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社會實踐活動并不受教師的重視,教師對思想品德觀念和概念的講解僅停留在口頭上,未讓學生付諸行動,這極可能導致學生知行不一。對此,教師應將學生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生活連成一體,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區(qū),融入社會,親自去體驗、去感悟、去實踐,從而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如每年清明節(jié),學校可組織和開展“緬懷先烈,爭做文明學生”祭掃烈士墓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為國爭光、報效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他們的斗志,使他們從小就樹立崇高的生活目標和遠大的理想。
五、結語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教師在教學中應以此為目標,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不斷學習、探索,積極探索新方法、新途徑,以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真正為社會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的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項紅偉.探討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xx(21):66~67.
[2]李湘春.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xx(1):16.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9
摘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在一起,使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趨于生活化,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和求知欲望,而且還能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更好的提升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開展是進行其它課堂教學的關鍵,其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否更好的適應社會。但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qū)阻礙了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開展。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對生活化教學理念進行系統(tǒng)的了解和掌握,從而制定針對性的生活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以更好的推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開展。
一、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思想品德教學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具體的生活問題出發(fā),以便學生更好的對思想品德知識有所了解和掌握,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會到思想品德課程的真諦。初中學生對各類事物都充滿了求知欲和好奇心,此年齡段的學生,在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時,要給予他們正確、積極的引導,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思想品德的興趣,以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最好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單一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夠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是一部分教師傳統(tǒng)教學觀念根深蒂固,還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和掌握,無法選擇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法,而且與生活實際缺乏必要的聯(lián)系,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2、知識講解過多,缺乏生活化例子的引用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最好將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到課堂教學的相關環(huán)節(jié),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但是我國大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只重視對教材內容的講解,而完全忽視了生活實例的引用,并要求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樣不僅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缺乏興趣,而且還會產生厭倦心理。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0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新的教學思想、教學方式不斷出現(xiàn)。我們在大力開展素質教育的同時,由于中考、高考在目前仍然是我國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應試教育在各個地區(qū)、各個學校仍未放松。思想品德課作為一門強化學生德育教育的學科,在當今改革開放的形勢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承擔這門學科教學任務的教師既要讓學生學好這門課,又要達到育人的目的,那么在平時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種基本能力。
一、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考察和認識的能力。它是我們增加感性認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人類的重大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都離不開這種能力。通過小學幾年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思想品德課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它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的現(xiàn)象,正確處理好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而客觀事物的現(xiàn)象又是紛繁復雜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交給學生方法。如在七年級思想品德課上冊“豐富多變的情緒”的教學中,看一個人處于什么樣的情緒狀態(tài),可以讓學生觀察。如果觀察出某個人具有開心、愉快、快樂等表現(xiàn),那么這個人的情緒就為“喜”;如果觀察出某個人具有生氣、氣憤、震怒等表現(xiàn),那么這個人的情緒就為“怒”;如果觀察出某個人具有傷心、難過、辛酸等表現(xiàn),那么這個人的情緒就為“哀”;如果觀察出某個人具有害怕、膽戰(zhàn)心驚等表現(xiàn),那么這個人的情緒就為“懼”。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就能容易地掌握喜、怒、哀、懼這四種基本的情緒。
二、辨別能力
辨別能力就是分辨事物的對與錯、真與假、好與壞的能力,這種能力與觀察能力相聯(lián)系。由于事物的現(xiàn)象有假象與真象之分,有現(xiàn)象與本質之分,從而導致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有正確與錯誤,有真理和謬論。在我們的周圍有真、善、美的東西,也有假、丑、惡的東西。由于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只有具有辨別能力,才能去重新認識和評價事物。
目前的中學生在心理上,思想上慢慢獨立,會對一些問題進行獨自思考。但是由于自身實際經驗不足,接觸社會不多,看問題往往只看現(xiàn)象不看本質,只能片面地看問題,而不能全面地看問題。再加上思想的可塑性大,聽到一種新的意見就盲從,從而導致往往接受正確的東西較慢,而接受反面的事物較快。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能夠讓學生正確地認識人、認識事物、認識社會,那么對中學生辨別能力的培養(yǎng)就很有必要。
要想培養(yǎng)辨別能力,就是要對各種事物,現(xiàn)象進行比較,看其真?zhèn)、好壞、?yōu)劣。如在九年級“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的教學中,為了給學生講清“為什么要依法治國”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治社會的情況,再看今天法制社會的情況,兩者進行比較得出人治社會的缺點和法制社會的優(yōu)點,從而讓學生堅定“依法治國”的信念。
在九年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教學中,目前我國人民雖然已經達到總體小康,但是當把我們的小康水平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在國內農村與城市相比,西部與東部相比,就可以讓學生真正的認識我們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fā)展不平衡的小康。要實現(xiàn)全面小康的目標,當代青少年必須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身邊小事做起,掌握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本領,為實現(xiàn)全面小康的目標盡到自己的責任。
三、思維能力
所謂的思維能力就是思考活動。它是人的大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地概括和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就是由思維能力反映出來的。一切科學的概念,定義都是思維能力概括的結果,它是人類認識能力的核心。
思想品德課中的概念和定義都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才能理解這些概念和定義。如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依法治國概念、一般違法行為的概念、犯罪的概念等都很抽象。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接觸的都是具體事物,而我們在教學中要把它抽象概括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就要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在講課中啟發(fā)學生的思路,多設懸念,復習時引導學生進行概括,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更好的讓學生掌握這些概念,定義的目的。
四、記憶能力
記憶是人們經歷過的事物的印象在人腦中的保留和恢復。它是人的'一切學習和工作的基本功。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記憶方法特別重要。雖然在當今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反對死記硬背,但也要反對把思想品德課基礎知識搞得是事而非,不記不憶的做法。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法律教育教學中,就必須要讓學生記住未成年人保護的基本內容,才能有利于保護自身的權利;記住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本質特征才能知道哪些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哪些行為是犯罪行為;記住行使建議監(jiān)督權的方式和渠道,才能更好地行使監(jiān)督權。思想品德課的一些重點內容學生平時不記或不用科學的方法記憶,而是臨考突擊背,這樣勢必造成死記硬背,把知識記的不靈不活,在實際生活中生搬硬套,考試中束手無策。
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如明確記憶的目的,規(guī)定記憶的任務,以理解記憶為基礎,摸清學生記憶的類型和記憶能力的差別,同時還要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不能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
五、表達能力
所謂表達能力,就是利用語言交流思想的能力,它是一個人學習和工作的基本功。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指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口頭表達主要用于課堂討論、學生講課,課堂提問,而書面表達主要用于考試和寫文章。
表達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我們學生能力的標準。因此,無論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如何改革,都需要學生有較高的表達能力,所以我們在平時進行思想品德課教學時,要多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如上討論課,學生講課,多設問讓學生回答等等。讓學生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將會逐漸提高,從而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將來立足社會。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的能力有多種表現(xiàn)。時代不同,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不同。在不同的場所,需要學生有不同的能力表現(xiàn)。但是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上,各門課有各自的任務,能力的內容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不能讓學生中高分低能的悲劇重演。為了學生的未來美好,為了讓我們的學生在激烈競爭的時代不會被淘汰,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普遍性的指導下,進一步探討適合于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能力培養(yǎng)。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1
【摘要】面對21世紀的激烈競爭和挑戰(zhàn),思想品德新課改提倡教學中應積極開展以學生自主性、實踐性為主的活動,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切實了解國情,關注社會時事和熱點,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心和愛國情感,實現(xiàn)綜合能力和正確價值觀形成的統(tǒng)一。蘇人版初三思想品德教材緊追課程的時代感,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此教材將學習內容和課外實踐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每一課都為學生量身定制了專題課外實踐活動,既涵蓋了單元主題又面向現(xiàn)實生活。本文通過課前準備活動、課堂學習活動和課后延伸活動三種類型的活動形式對初三思想品德課外活動教學進行探究,以期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蘇人版;思想品德;課外實踐活動
思想品德課外實踐活動是相對課堂教學而言的,包括在課堂以外的校內、社會、家庭等場所進行的,與學科教育目的相關的實踐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的實行,有賴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耐心指導,在活動中,學生與教師以民主平等的身份進行交流和互動,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切身的感受和體驗,對政治知識進行實踐探究。暫觀現(xiàn)在的思想品德活動教學實況,教師過多重視課堂內的活動形式,受預設內容和課堂有限的時間限制,容易忽視學生的自我思考和互動,忽視對課外資源的拓展和挖掘,導致活動流于形式,實效性低。再者,初中思想品德課時安排短,學生難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掌握眾多的政治專業(yè)知識,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卻有效地補充了以上課堂教學的不足。
一、課前準備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新課教授前所準備的課外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根據新課教材內容和教學目的,讓學生通過參觀訪問、社會調查、收集資料等方式為新知識打下基礎,使學生原本平淡無味的思想品德學習過程變成興致盎然的自主學習活動過程。課前讓學生接觸社會,親身去體驗生活中的政治知識,有利于增加學生的感性認知,初步獲得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認識,能有效幫助他們領悟思想觀念。例如,在教學蘇人版思想品德初三第一單元第一課《成長在社會》的課前,筆者讓學生進行主題為“我們家的變化”調查活動。學生按照筆者提供的“新中國成立后家庭變化一覽表”進行自家的實際變化調查,通過收集有關的圖片、數(shù)據、歷史文物等資料進行變化總結,親身感受自我在這段時期的變化以及原因,并在班上與同學們交流。這樣的課前準備活動,不但將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地接連起來,更讓學生通過課前活動時間初步獲取知識,為更好更廣地學習思想觀念和道德認知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二、課堂學習活動,保持學生的活動開放性
課堂學習活動可分為為教學需要而在課堂上直接切入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如游戲、模擬、談論等直接活動,還有就是專門的活動課如課堂活動和社會實踐課。開展課堂活動,表面上是在課堂內進行活動教學,學生和教師的活動空間都受限于課堂,但實際上,課堂活動的主題選擇、材料收集、分析與調查、動手操作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師生在課堂外完成的,讓學生走出教室,置身于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廣闊無垠的大自然中,有利于保持學生活動空間和思想的開放性,將知識世界與生活世界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開展此類活動時,我們要給與學生足夠的開放空間,適時適地地給與學生正確的指導。如在教學完九年級第三單元《崇尚法律》后,筆者組織學生觀看了一場由高年級學生開辦的模擬法庭,讓學生感受法律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觀看的過程中,有位同學對律師所提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引致全場軒然,筆者并沒有責怪他,反而讓大家都提提想法,才發(fā)現(xiàn)學生的法律觀念其實很強大。借助這個活動,學生感受到了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師生關系都是平等的,對于知識的學習也是。這種開放性活動和思維不僅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和主動性,增加了學習信心,也從側面體現(xiàn)了思想品德學科的時代性和教育性。
三、課后延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性
課后延伸活動主要是指由課內延伸到社會、學校、家庭、甚至是自己活動范圍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力求達到“以活動促鞏固、推發(fā)展”的教學目的。社會是學生生活的場所,也是學生將多年知識應用于此的地方,在課后根據課堂教學效果,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社區(qū)服務、專題講座、愛心公益活動等,不僅可以鞏固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果,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和感性認識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價值觀在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得以更深入的體會和領悟。知行統(tǒng)一,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為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將認知和行為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在學習完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一單元《親近社會》后,筆者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敬老院進行愛心服務,通過與長者的溝通和互動、幫助長者完成家務等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切身體會弱勢群體在社會的現(xiàn)狀,讓學生通過力所能及的行動為社會這一想象作出微小的一步,從而認識到作為社會成員、國家公民需要大家的實踐行動,負起自己的責任,履行應盡的義務。通過這樣的課外延伸活動,學生在活動中達到了知行統(tǒng)一的效果,也鍛煉了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毋容置疑,當前的思想品德課外活動課的開展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困難,但課外實踐活動的教育意義是積極的重大的,廣大思想品德教師要本著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綜合能力為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積極開展課外實踐課,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提升素質。
【參考文獻】
[1]馬麗.實踐教學促知行統(tǒng)一[J].思想政治課教學,20xx年01期44
[2]劉德潤.思想品德課外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和策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xx年26期15-18
[3]黃軍誼.實踐活動有成效品德教育更精彩———談思想品德課的教育途徑[J].思想政治課研究,20xx年01期102-104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2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效果及時進行反思對不斷提高思想品德教學質量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對思想品德教學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反思。針對初中的思想品德反思教學談了幾點體會。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反思教學;體會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對學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注重提高思想品德教學質量是初中教師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只有對過往的教學內容及方式進行改善,才能使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初中教師要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加強對以往教學效果的反思,進而不斷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
一、反思教學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在進行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反思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三項基本原則,以保證反思教學的高效性。首先,要堅持及時性的原則,在課后及時反思記錄,否則會因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對課堂效果的記憶;其次,要堅持真實性的原則,反思時要切中要害,不能流于形式;最后,還要堅持針對性的原則,對自己關注的部分進行反思,進而合理制訂解決對策。
二、初中思想品德反思教學的.體會
1.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對于思想品德教學的反思,要首先對自身素質進行考慮。思想品德的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的,因此教師的能力對整個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故而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豐富自己的知識,加強對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
2.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
由于思想品德的教學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因此45分鐘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教師要注重平時教學中的課堂效率,保證學生思想品德的接受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對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豐富教學方式等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結合理論與實際生活
思想品德教學要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切實感受到思想政治的作用和其所具備的積極影響。教師要在平常的教學中,結合具體的實際生活對學生展開教育。如可以就生活中保護環(huán)境這一話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對于實際生活中的具體行為談談其看法。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審視教學效果,及時進行反思,看到教學中的亮點和存在的不足。不斷積累經驗并總結教訓,在以后的教學準備過程中加以改進,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胡學俊。淺談對新課標下思想品德教學的三點嘗試.成功:教育,20xx(10)。
曲玉琴。思想品德課教學模式的探索.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xx(22)。
陳天仲。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法.新課程:中學, 20xx(08)。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反思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論文范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論文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3
摘要: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當前,大多數(shù)中學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模式,并未做到將思想品德課程與實踐相結合,違背了新課程改革對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的要求,不利于學生確立正確的思維觀念。本文側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不同方面,對如何開展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所謂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即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教學課程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旨在通過生活化教學,促進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課堂教學的'過程也是師生的生活過程,課堂教學只有真正做到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才能充分體現(xiàn)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在與生活世界與他人的溝通中學到知識。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現(xiàn)實意義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引導模式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新形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得以迅猛發(fā)展,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民的整體素質大大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動力,為我國的教育改革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同時也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初中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和落后性,不利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便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將教學課程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場景,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其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采用新型的、學與教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此外,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生活情景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從教學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判斷力和洞察力,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最后,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重要性的認識。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在實踐探索中感受到思想品德學習的快樂,意識到思想品德課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辨別能力和認知能力,為提升學生的自身品德修養(yǎng)打下基礎。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轉變授課方式,改造講解范圍
由于初中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在內容以及授課形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和落后性,不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并且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違背,因此,教師應轉變以往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不斷積累生活化的授課經驗,通過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經歷,使學生的學習回歸到生活和社會當中。
2.密切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課堂教學應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xiàn)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學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應真正做到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不斷鼓勵學生建立與生活的廣泛聯(lián)系,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思維觀念。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模式,主要致力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當然,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教師真正做到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更好地達到知行統(tǒng)一,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書杰.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初探[J].學周刊(C版),20xx,(3):156-157.
[2]周萍.基于生活化思想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芻議[J].教育教學論壇,20xx,(2)147-148.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4
隨著《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頒布和試行,在教學實踐中,活動化教學隨之蓬勃發(fā)展,倍受廣大教師的青睞。之所以如此,不僅是思品新課標強調了活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而更主要的是搞好活動教學對于深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素質,使學生更好的關注生活、深入社會、感悟人生,和諧發(fā)展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教師在采用活動教學方式時,能否真正體現(xiàn)新的課程理念,以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真正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和效果呢?縱觀各種形式的活動教學,我發(fā)現(xiàn)目前在活動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種欠妥的作法。一是片面追求完美,有作秀之嫌,把課堂上成是教師、學生的才藝展示課,有明顯的做作痕跡;二是活動方式簡單,如看木偶戲,活動中教師是主宰,學生是配角,失去活動的活力;三是活動庸俗化,克意追求氛圍,表面上熱火朝天,實則課堂目的不明,效果欠佳,學生所獲無幾。那么如何上好活動教學,筆者在此就我!盎顒咏虒W探究”實驗中的點滴,談一些粗淺認識和廣大思品教師共同探討活動教學。
一、挖掘教育資源,引起認知沖突
在活動教學中,常是教材或老師提出的話題,而不是學生的認知沖突,所以導致學生的興趣不高,不能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導致活而未動、動而無獲。那么如何在活動教學中引發(fā)學生內心的認識沖突,喚起學生學習的情感和欲望呢?教師從教材的束縛中走出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經歷,挖掘可供教學的資源,讓學生的學習回歸生活,進而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和矛盾,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來說有以下途徑:一是利用學生學校生活中隱含的教育資,組織教學活動。在《交友原則》教學中,我了解到初中學生生活有異性同學的.交往,只不過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異性同學的交往成為人們關注的“另類”。我首先要求同學們自由發(fā)言介紹自己的一位朋友。學生進行到高潮處,我突然提出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交往的異性朋友呢?這時同學們靜下來了,他們的神色或是期待或是困惑,我抓住時機引入本課的學習,“你想交異性朋友嗎?我們要和異性同學交友嗎?怎樣結交異性朋友呢?在交往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一問題。在學生生活階段,不僅同學們會關注男女交往,教師、家長也會關注男女同學的交往。今天的思品課卻要探討這一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迅速調動起來,興趣濃厚;二是利用學生家庭生活已有的經驗組織教學,在初二《珍惜權利履行義務,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的學習中,學生已接觸到了家庭保護、父母子女間的權利與義務,本框我引入了一個關于”某中學生狀告父母的案例“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老人的不孝、打罵子女,這并不少見,本案的引入使學生心理產生了強烈的震撼,”該學生孝嗎?“”這位女同學真了不起“”嘿,兒子‘打’老子“。以舊中生新,平中生奇,在學生內心產生了沖撞,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利用社會生活組織教學,如某班有少數(shù)同學出入營業(yè)性網吧的現(xiàn)象,這時我首先讓同學們自己閱讀報刊、雜志關于青少年上網的各種報道,評論分析文章,然后開展主題班會,幫助少數(shù)同學,教育少數(shù)同學,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應用知識的魅力所在,學生在活動中付出了真情實感,受到了啟發(fā),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
二、精心設計活動,春風化雨育人
活動是進行活動教學的靈魂所在。在活動教學中,活動應遍及教學的全過程,強調學生主體主動的,有思維積極參與其中,整個活動充滿著改造和創(chuàng)新,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發(fā)展需要;顒咏虒W的目的是達到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探究,增長知識、增強能力,豐富人的情感和體驗,形成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怎樣去組織活動教學呢?筆者認為:首先要巧妙策劃活動形式!卑斯墒健暗慕虒W只能讓人生厭,扼殺人的生機活力,相反生動活潑的活動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蹲屛覀兪幤痣p槳》送給學生青春的美好祝福,詼諧幽默的《半夜雞叫》讓學生體會勞動者對剝削者的階級情感,家庭生活父訓子情景的再現(xiàn)給學生留下家庭保護許多思考,在《鄉(xiāng)愁》配樂欣賞中升華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在《校園周邊環(huán)境》考查中增強學生認識分析能力,豐富人生的體驗。其次要構建開放的活動教學時空。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學生可以從走下座位、走出教室,不受時間、人員、內容的限制,只要能促進其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如在性格的差異性教學中,我首先引出一個問題,同根生的草或樹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嗎?學生你爭我吵,接著我提意同學們來個眼見為實,同學們涌出教室,活動結束后,我引導學生探討人的性格差異性時輕松有效。再次,教師要著重加強活動過程與方法的指導。教師在活動教學中,我們既不能跑龍?zhí),也不能空洞的講要求、方法,重要的是幫助、引導學生具備合理的學習流程,提供可操作的方案,活動中教師是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學生是合作、自主探究者、思考分析者、真情實感的投入者、真知酌見的獲得者。如常見的小組討論,教學中我首先教給學生小組討論的基本方法,并進行示范性的訓練:活動小組組成(參與人員,主持人、記錄人)
小組成員自由發(fā)言 主持人主持成員針對性的發(fā)表意見 組共識性歸納。這樣就使小組型的合作討論活動有章可循,每一個同學都動起來,參與進來,學生的主體性得到較好的體現(xiàn)。
三、創(chuàng)建新型評價,激勵學生發(fā)展
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已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改革成效不明顯,沒有相應的舉措,仍然是老一套,考試”一錘定音“的評價,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挫傷了學生的自信,抑制了學生的成長,新課標理念下的評價,既關注學習結果,又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學生情感、態(tài)度、行為的變化,實現(xiàn)評價目標的多樣化、評價手段的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舉,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創(chuàng)設一種激勵性評價機制。我;顒咏虒W探究中對教學評價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做法是對學生評價分為三個部分:平時思品學習過程、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的評價;階段性;終結性評價。平時評價主要以學生平常的學習活動為主要評價內容,采用學生自主、合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階段性評價以階段性的考試為依據了解學生的情況,如掌握的知識、學習的能力、個人形成的理性認識等進行檢測;終結性評價是把前二者結合起來對學生給予期末總結性的評價,這種評價機制既注重了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籌的教育打下了基礎,又實現(xiàn)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要求。在活動教學中我們要重教、重學,更要重視教學評價,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探討相應的評價機制,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促進激勵學生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
在活動教學中,我們的教學要依據課本,而更要以學生為中心,聯(lián)系學生生活,開發(fā)新的課程資;我們的教學要注重內容,更要注重形式,學習時空的開放,授人以漁;我們的教學評價要注重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給予持續(xù)、點撥性評價。我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只要象在活動教學中一樣大膽改革,不拘一格的去做一點,將會有更多的教學方式,被廣大教師接收認可,受到學生的歡迎,也必將會迎來以生為本,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篇章。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5
【摘要】進行探究性學習,關鍵在教師轉換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探究活動的組織者、學習任務情境和探究方法手段設計的幫助者、探究材料的提供者和探究過程的參與者;關鍵在教師要轉變觀念、如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使探究過程成為師生積極互動、走向開放與發(fā)展的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意識、積極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過程。若能處理好這些問題,會使高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事半功倍。
【關鍵詞】高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學習問題關注
傳統(tǒng)的接受性學習在一段時期內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處于強勢地位,這是探究性學習開展和實施過程中的第一障礙。因此,教師觀念的轉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探究性學習以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為標志,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盡快擺正自己的位置,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和平等的參與者。探究性學習著眼于強化學生的實踐意識,作為參與者的教師應參與其中,拓寬加深自己的知識領域,給學生提供學習直接經驗并在探究實踐中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途徑與機會,從中掌握翔實的資料,了解他們的探究過程及遇到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在思想品德學科探究性學習中,各個探究專題的內容、角度、方法、目標和涉及的范圍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有些甚至是跨學科的。無疑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科學觀念,注重學科間的橫向聯(lián)系,學習相關的學科知識,掌握科研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思想品德課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幾乎囊括了所有領域,教學的空間與內容、學習方法與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思維方式與師生關系都是開放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走出狹隘的課堂,融入開放的、自然的、社會的大課堂,以開放、寬容、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去影響學生,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否定,提倡師生之間的辯論,共同探討正確的答案,更好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價值取向。
探究性學習的方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具有耗費時間和精力、不能立竿見影的特點,往往不能使之成為教學方法的'主流,這就使應試教育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仍處于主要地位。即使有些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能力嘗試使用探究式教學法,但也不能持久。因此,教師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淺嘗輒止,不能為“探究”而探究,不能追求形式。不論是具體的一節(jié)探究課,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長期探究意識,都要保證足夠的探究時間,不以“少數(shù)學生完成了”代替“大多數(shù)學生也完成了”,不以“少數(shù)學生適應了”代替“大多數(shù)學生適應了”。
部分教師缺乏對合作、探究學習的本質理解,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很少考慮學習的內涵、實質、應用條件等,將課堂教學中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等同于“滿堂問”,盲目追求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數(shù)量,表面上氣氛活躍,實則使探究性學習流于形式。在思想品德課探究性教學中,如何將探究性學習的理念植入課堂,給學生提供自我發(fā)展的無限空間,關系到學生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實施探究性學習,就是給思想品德課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就是要求教師在轉變觀念的基礎上積極學習、積極、探索。 探究性學習方式不是對接受性學習方式的全盤否定,某些知識只有通過教師的講授學生才能感知和理解?墒,有的教師為了體現(xiàn)探究性學習,幾乎把課堂全部交給學生,整堂課都是討論,很少進行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其實,以探究為本的教學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學內容、科學方法和科研能力。雖然探究很重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教師都應該追求一種單一的方法來教科學。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有一個適用空間的局限,沒有一種萬能的教學模式能一統(tǒng)天下。正如所有的課都采用講授法是不可取的一樣,我們要避免“一刀切”地運用探究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因“課”制宜,取長補短,互相滲透。
開展探究式教學,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到心中有數(shù),切忌匆忙上陣。要設計好探究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明確探究的問題是什么。設置的探究問題,可以是實際的,也可以是一個假設性的,但在設置時既要考慮探究的對象,也要注意探究的內容。探究問題不宜太大,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能力,還要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切忌忽視對象、選題過大。探究的問題一旦確定,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考資料,或于課前要求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有話可講。教師也要預測探究中可能出現(xiàn)的新問題與新觀點,預設解答的各種可能、方法,以便適時妥當?shù)丶右渣c撥、指導。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情況,把握探究的動態(tài)與進程,適時給學生的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指導,以免學生用錯誤的觀點進行辯論,或者偏離主題。同時,探究過程要有可視性,探究方法要有可操作性。每次合作探究結束,教師要做小結,切忌沒有點評草草收場。
探究的過程就是不斷修整方案、不斷完善假設的過程。歷經的階段不同,就有不同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其探究的難度也不同。探究有難有易,這就要求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材料、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采用恰當?shù)奶骄啃詫W習。如果教師對合作、探究學習缺乏必要的籌劃調控技能,課堂的節(jié)奏、密度與效果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教師有較強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探究性學習的課堂探究氛圍就濃而不悶,學習氣氛就活而不亂。
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好探究日記,及時記載探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有效反思探究成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也為日后的深層次探究提供經驗。
為了建立探究性學習的長效機制,教師還必須通過多種方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的理解、關心與參與,與學生一起開發(fā)對實施探究性學習有價值的校內外的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總之,探究性學習能否在高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順利展開,能否為新課改注入一股新鮮活水,能否在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基點上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有用人才,關鍵在于教師要更新觀念,積極實踐,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氛圍,讓所有學生獲得全面的、充分的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1-09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論文02-23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15篇11-09
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論文09-24
思想品德教學論文(合集15篇)11-09
思想品德教學教學總結05-24
思想品德教學設計08-19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