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隨筆日志
從小區(qū)門口往東,有個十字街口。不知什么時候,這里自發(fā)形成了一個早市。向北街口買早點,向西街口賣菜賣水果。加上南北街是一條主街,人流相對較大,街口東南角又有一所學(xué)校。每天早上,這里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與中午十一、二點后車少人稀的景象判若兩地。
向西的街口有兩三個固定的蔬菜、水果攤點,從早到晚都擺放著。早晨臨時擺放的攤點就從這幾個固定的攤點開始,向西一路擺過去,多是一大早從縣城附近西河、永內(nèi)等地方趕來的菜農(nóng),天氣好的時候,能擺七八十米長,賣的主要是青菜、韭菜、香菜等葉類蔬菜?赡軒资昼娗埃@些菜蔬還旺盛地生長在田里,這會兒卻被它的主人從溫暖的土床上挖出來,去掉泥土,捆扎成一小撮一小撮,擺在了菜攤上。這些蔬菜在田里積攢的水分還沒有耗盡,盡管被困束起來,整齊地碼放在籃子里、菜筐里,或者地面上,仍然顯得生機勃勃,非常新鮮。春夏時節(jié),這些近城的人還弄些薺菜、白蒿芽、苜蓿、槐花、香椿芽等,新新鮮鮮地擺在攤上,更是迎合了現(xiàn)在人們喜歡吃野菜的習(xí)慣。所以,這個小小的市場就格外吸引人,送孩子上學(xué)的女人,晨練歸來的老頭老太,吃完早點的,專門出來買菜買肉的,都喜歡來這里。賣水產(chǎn)、賣饅頭、賣石子饃,甚至買衣服、賣飾品、賣雜貨、賣小電器的攤販,也看好這里的商機,開著卡車、三輪等,往道牙上一靠,就開張了。
于是,本來就不很寬敞的街巷,在清晨這一段顯得特別擁擠。開車的、騎車的、步行的,還有推著三輪的,都涌在這里。特別是送了孩子、吃了早點、晨練歸來的人們,在這個攤點前看看,在那個人堆里串串,一會兒踱到路這邊,一會兒轉(zhuǎn)到路那邊。推著自行車的,隨便把車子在路邊一撐,不管擋不擋道,就蹲下身子挑揀東西,討價還價,F(xiàn)在的縣城,車輛多了,街口處常常就有來往的車輛斜對著頂在原地,不得前,也不能后,前后兩邊的'自行車、三輪車、電動摩托同樣因此而動彈不得,連行人也找不到穿梭而過的空隙。就這么擁著擠著,不需要誰來維持秩序,不需要交警來指揮,頂著的車輛很快又緩緩地挪動了,片刻凝固的人流又松動了。旁邊買菜的女人照樣在那里不緊不慢地挑啊揀啊,自行車照樣斜著順著停放在那里。
我每天早晨上班,這個十字街口是必經(jīng)之地,就常常融入這擁擠的人流里。也許習(xí)慣了、平常了,并不覺得什么。忽而有一天,卻發(fā)現(xiàn)人們這么擠著擁著,居然沒有人因此而表現(xiàn)出急切、煩躁。即便暫時擠不動了,都耐心地等著,偶爾誰把誰擠著了,碰著了,這個自行車蹭到那個的腳或腿了,也不會因此而爭執(zhí),最多抬眼看看,避讓避讓,或者這個下意識地抬一下腿腳,那個把車子頭轉(zhuǎn)個向,對方是男是女,長的什么樣子,也懶得去在心,甚至連“對不起”“不好意思”之類的話語也省了。大家似乎不是在街上,而是在會議室里,聽不到一點吵嚷或者喧嘩,連蝸牛一樣挪著走,甚至有時不得不停一會兒的汽車,也很少持續(xù)地按喇叭鳴號。
我在這樣的人縫車隙間左拐右彎向前走著,看著各色人等、大小車輛匯成的車流、人流夾雜在一起,毫無秩序而又相安無事地緩慢行進(jìn)著,吃飯的吃飯,賣菜的買菜,轉(zhuǎn)悠的轉(zhuǎn)悠,盡管擁擁擠擠,碰碰磕磕,但是該討價還價的照樣討價還價,該把車子隨便停放的照樣能夠隨便停放,甚至碰到熟人,即使恰好走到路中間,打聲招呼,拉幾句閑話,也一點不需要向邊上挪一步,看到這一切,我沒有一點厭惡、不滿或者鄙夷,更不覺得隨意停放車子,以及有點占道經(jīng)營的攤販,不守秩序,不講公德,相反,我倒覺得,這樣的狀態(tài),才是最有人情味、最生活化的狀態(tài),才是生活的最本真的樣子。
早市也是我們這個社會某種層面的一個縮影。如果整個社會也像這十字街口的早市這樣,看似雜亂,卻大而有序,磕碰磨蹭,卻無爭無吵,那我們的社會該有多么和諧溫暖!
【早市隨筆日志】相關(guān)文章:
早市的隨筆02-21
露水早市隨筆02-09
早市的生活隨筆02-03
早市的生活隨筆范文02-03
繁華的早市散文隨筆10-24
隨筆的日志06-15
心情日志隨筆03-12
貪念隨筆日志07-02
匆匆隨筆日志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