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興山縣南陽中學 胡鴻 李茂葵 (443713)
詩詞,特別是古代詩詞,寥寥數(shù)語,濃縮了語言之精華,是價值極高的“營養(yǎng)品”。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筆者認為在詩詞教學中若能“讀”“畫”結合學詩詞,以詩還畫,以畫明詩,幫助學生個性化的理解詩詞,可以在順利達到理解詩情詩里的目標,還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對品析語言,揣摩意境,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讀”“畫”結合學詩詞立足于讓學生主動參與有所創(chuàng)新,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聽詩揣意說畫卷
詩詞理解中,“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西施”。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引導學生學會聆聽,掌握大意。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和想象應該有些什么景物,再說一說為什么會有這些景物?答案不要求唯一,這樣,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如《錢塘湖春行》一文學生聽完后很容易羅列出下列景物:小山、云、鶯、燕、花……這時,學生在自主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就大致了解了春意。就此一點,教師加以適時的引導:你認為還有哪一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就可以說出許多。再問:為什么作者選取了這些材料?引導學生去揣摩文義,與此,為進一步加深,還可以引用《天凈沙秋思》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比較,找出其中的景物進行對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在揣摩比較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得更有效一些。
二、讀詩明意勾輪廓
學生在揣摩比較之后,教師引導作關鍵詞的欣賞,體味用詞的精妙,離不開學生的誦讀。學生根據(jù)聽詩的范例進行誦讀,在讀的過程中完成以下問題:(1)為什么要這樣讀?(2)為什么這里寫這種景物,另一種景物在另一處?(3)你認為文中的哪些詞用得好,為什么?學生在自主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找到景物安排的理由、“畫”的細節(jié)及色彩搭配,重點的確立也就迎刃而解。如《錢塘湖春行》中,春意融融,春水渙渙的景物分布等,學生的理解就會呈明顯的個性色彩。在作畫的過程中,詩中的細節(jié)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或增或刪。然后在小組共同欣賞評議,學生個人闡述理由,小組成員作出評議,在小組中修改,在討論中去明晰。
三、品詩析意添細節(jié)
教師為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引發(fā)學生以獨特的視角發(fā)現(xiàn)詩與“畫”的絕妙搭配,引舉“踏花歸去馬蹄香”、“野渡無人舟自橫”、“深山藏古寺”等一些詩畫的絕妙搭配,品詩析畫,品畫名詩,讓學生對詩畫有濃厚的興趣。在看自己的詩畫有哪些尚不如人的地方進行分析探究:我這樣畫來表現(xiàn)詩是最好的嗎?還有沒有更好的表現(xiàn)方法?為什么呢?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之后,再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讓學生在獨特視角中發(fā)現(xiàn)詩的意蘊,明白詩人通過這么一幅畫或幾幅畫想表達什么,詩情也就凸現(xiàn)出來。而且學生自由組合,共同完成真正的畫,配上詩句,成功的自豪感自不待言。
四、借畫還景品詩情。
詩情畫意,畫意詩情。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他們結合自己的體驗逐步理解詩情的過程。用繪畫的方式學詩詞,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不空洞的評述,放飛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因為學生的體驗不一樣,所以繪畫的內容也有差別,理解也會顯出不同的色彩。在品的過程中,由個人創(chuàng)作到集體合作,一品詩,二品合作的快樂。在快樂中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精神。
2004年4月5日
我的郵箱是huyunzhe@sina.com
[詩情畫意、畫意詩情--讀畫結合學詩詞]相關文章:
5.加法結合律課件
8.結合師德教育寫演講稿
10.團結合作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