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領袖毛澤東的一篇詩詞《沁園春 雪》,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五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教學目標
《沁園春 雪》編排在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是教讀課文,居單元之首。本單元是“詩歌拔萃”,這個單元還有賀知章、徐志摩、白居易、辛棄疾等詩人的詩詞。將本課放在第一篇有其目的性與示范性。
而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可以傾聽領袖毛澤東對祖國壯麗河山、古今英雄人物的縱情吟唱,二是能提高學生的詩歌欣賞能力。所以,學好這一課有利于本單元其他課文大家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詩歌欣賞有重要指導作用。
2.說學情:
本課授課對象為七年級學生,處于該階段的學生對周圍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求知欲強,形象思維活躍,對于直觀事物接受較快,但對詩歌的理解體悟還缺乏一定的能力,對一些復雜的詩歌無法欣賞。因此,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力求做到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增強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詩歌欣賞能力。
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能力,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煉、優(yōu)美的詩歌語言。
3、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了解課文的背景和基本內容。
2.引導學生品味詞準確、精煉的語言魅力。
3.多樣朗讀加深理解詞所描寫的祖國壯麗山河,引導學生領會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的感情。
4.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及品味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難點:學生對作者的胸懷和豪情理解。
本課是本單元第一篇詩歌,學生對于詩歌的理解能力不夠強,無法有感情的朗讀品讀詩歌,因此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及品味鑒賞詩歌能力視為教學重點。由于時代和歷史的原因,學生可能無法理解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豪情壯志,所以難點在于學生對作者的胸懷的豪情理解。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重點,解決疑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準備運用以下幾種主要教學方法:誦讀法,提問法、點撥法等方法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誦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初讀全詞--聽讀全詞--導讀全詞,最后分組誦讀;從方式上看,播放錄音,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聽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欣賞、領悟詞的優(yōu)美語言和優(yōu)美意境,借此落實教學目的。另外,要指導學生朗讀技巧:停頓、重音、語調、節(jié)奏等,體會詞的意境。
為了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結合本班自學能力不強的實際學情,我設計并嘗試了"連環(huán)--頂針"提問教學法,四組提問"切入""順承""深化""引伸" ,力求一氣呵成,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且四組提問所轄18個小問題,"成語接龍"似的一個銜著一個,形成一種"追問",把全篇課文學習內容全部帶了出來,希望以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達到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的目的--這是提問法。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受阻或產生偏差等現象時有發(fā)生,這時教師充滿了暗示性或點撥意味的一個動作都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破解難點的契機----這是點撥法。
本課采用了《沁園春 雪》白板教學,用于聽讀訓練,直接服務于誦讀法;以《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賀敬之對毛澤東詩詞的高度評價導入新課,形象生動。另外白板教學,增強教學直觀性,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zhàn)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
這節(jié)課在教學中將朗讀訓練貫徹到課堂始終,引導學生在朗讀、析讀、講讀的過程中感受這首詞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學習詩詞重要方法--誦讀法。借此落實教學目的。
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鞏固提高。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步、導入新課 在投影僅上播放VCD片《我愛你,塞北的雪》片斷。由北方柔美深情的雪,過渡到北方豪邁的雪。這樣導入從視聽上吸引學生,營造氣氛,開啟學生形象思維。板書課題。
第二步、簡介背景 展示詞人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引導學生了解毛澤東在特定歷史時期擔負的歷史使命,有助于學生理解詞的內容,理解詞的主旨。
第三步、初讀全詞 在解題之后,指名學生輪讀上下闕,全班聽讀,檢查學生課前自讀情況。針對學生易錯字音,借助投影儀進行正音教學,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齊讀形式品味詞的語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
第四步、聽讀全詞 要求學生閉眼聽讀,聯想優(yōu)美畫面,初步感受詞的形象之美,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第五步、導讀全詞 先讓學生以五人討論小組為單位,討論白板屏幕上投出的四大問題:
1、 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圖畫?
2、下闋作者是怎樣評論古代帝王的?
3、請找出主旨旬,你怎樣理解運用這句話?
4、有人說詞的上闋寫景和下闋評古論今沒有什么聯系,你看呢?
學生經過3分鐘小組討論后,教師將早先設計好的四個大問題之下的18個形成頂針特色的"連環(huán)問"按序拋出,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帶著學生深深地進入課文。力求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這18個小問題是:
(1).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圖畫? (北國雪景圖板書"景")
(2).作者欣賞北國雪景的立足點在什么地方? (千米高的原上)
(3). 登高就能--(遠眺),詞的上闋有一個字能表達這個意思,這個字是--(望)。
(4).作者在高處望見了哪些具體的景物? (長城、大河、山脈、高原)
(5).(講析了"長城""大河'兩句后) 如果說長城、黃河兩個名詞本身就帶有雄壯的氣勢,那么作者怎樣賦予山脈、高原以奔放的氣勢? (使用比喻、擬人修辭,化靜為動……)
(6).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嗎? (不全是) 其中帶有很大的什么成份? (聯想、想象)
(7).除此以外,作者還作了怎樣的聯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后紅日當空,白雪交映的壯麗景色) (插入學生誦讀訓練1分鐘)
(8).詞中哪一句話可概括上闋這個意境磅礴,氣勢雄偉的畫圖? (江山如此多嬌)(用投影儀展示課本插圖,板書"江山多嬌")
(9).顯然這是一個承上句,總括上闋,有沒有啟下句總起下闋?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10).這說明下闋由景到人,寫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 (板書"評古代帝王")
(11).說說你對他們的認識。(雄才大略,戰(zhàn)功赫赫… )
(12).作者用哪一個字概括他對五位歷史英雄的評介? (惜)(板書"惜")
(13).(概括"惜"字用詞講究分寸的表達作用后) 詞中還有幾個類似的作用的字,大家找找。(略、稍、、只)
(14).作者這樣評論古人,目的是什么?(評古為頌今) (板書"頌")
(15).歌頌今天的哪種人? (人民大眾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 (板書"人民大眾")
(16).那么主旨句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板書"主旨")
(17).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真正稱得上能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還應看今天的人民大眾) (插入學生誦讀下闋1分鐘)
(18).詞上闋寫景下闋評古頌今,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前者是基礎,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嬌"才會引無數英雄折腰,評古頌今就很自然
這18個小題由易到難,由己知到未知,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有的起鋪墊作用,有的起過渡作用,有的起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躍氣氛作用,使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通過連環(huán)追問導讀方式,學生對詞的理解和認識大大加深了,本課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也基本解決和突破了。另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又加入詞語品評,通過詞語品析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事半功倍。
至此,課堂教學達于高潮,似可嘎然而止。還沒有,誦讀全詞,升華感情 ,看!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和詞人融為一體,也變得氣宇軒昂,意氣風發(fā)。老師是靈機一動,又有了新的提議,看看我們同學能否給詞配上必要的神態(tài)、動作等,更好地展示這首詞的魅力。
【設計意圖】誦讀是不講之講,是熏陶。誦讀文本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音的抑揚頓挫,無不傳遞著對作品內容的理解、感悟與態(tài)度。誦讀時的文本成了讀者心靈的一個載體,交流與溝通匯集于文本一身。
一首《沁園春 雪》只不過是毛澤東播撒在民族精神文化長河中的一朵小花,在毛澤東的詩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氣,有婉麗的愛情悲歡,有殘陽如血的壯烈,有戰(zhàn)地黃花的燦爛,有風流人物的慷慨。課下請同學們徜徉詩路,搜集毛澤東詩詞,吮吸香甜的文化之蜜,讓自己的人生搖曳多姿。請讓我們一起上路吧!
教材只是個例子,為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特設計此環(huán)節(jié)。
板書設計
以上我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這節(jié)課有關設想,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朱國霞
[《沁園春雪》說課稿(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沁園春雪課件
6.沁園春雪教案設計
7.《金子》說課稿
8.《白楊》說課稿
10.沁園春雪公開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