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銀川高級中學 于成義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蔽牡澜y(tǒng)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標志。因而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保ㄟ@是語文學科“特有的”目標)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這是語文學科與它科“相共”有的目標-朱自清語)一句話,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體現了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確認語文的人文性,就意味著學習語文,不僅要提高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能力,還應廣泛吸收人類的文化。如果說工具性告訴我們“是什么”,那么人文性則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前者是邏輯判斷,后者是價值判斷。兩者經過矛盾運動,達到和諧統(tǒng)一,積淀在人的意識里,才可能造就“立體”的人,高素質的人,這是語文教育在公民養(yǎng)成教育中的科學意義。因為語文的交際功能,決定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工具,在交際實踐中,必然有人的主體介入,有運用中的互動性,因而它是帶有強烈主體色彩的、靈動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介,所以閱讀《紅樓夢》,每個人眼中的林妹妹是不同的,這在語文學習中是可以的。語文是交際的工具、思維的工具、傳承文化的工具。同時,它本身也是一種歷史深厚的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具體體現。講語文的工具性是著眼于它的形式,講語文的人文性則側重于它的內容,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
語文學科性質決定了這門課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于是便有人撰文大聲疾呼:中國的語文教育誤盡蒼生!聲音確實振聾發(fā)聵,催人深思,尤其讓我們這些多年從事語文教育的語文教師汗顏。但靜下心來仔細一想,這種忽視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無限夸大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將“國民教育”的重任壓在語文一科教學上的推論科學嗎?“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嗎?
現代著名文學家和語文教育家朱自清先生1925年在《國文科特有的教學目的》一文中,認為“將‘人的教育’的全副重擔子都放在國文教師的兩肩上,似乎要以國文一科的教育代負全部教育的責任了,這是太過了!”無獨有偶,葉圣陶也在《國文教學的兩個基本觀念》一文中說:“國文教學,選材能夠不忽略教育意義,也就足夠了,把精神訓練的一切責任都擔在自己肩膀上,實在是不必的!眱晌淮髱煻嗄昵熬湍軌蚨聪は葯C,洞若觀火,確實有先見之明。現在有人對語文教學的弊端大加針砭,列舉大量例證可謂痛快淋漓,但未能區(qū)分語文學科教育和評價方面的弊病與全社會對人的評價方面的局限,以偏概全,將“語文教育”和“人的教育”混為一談,大大傷害了語文工作者的感情。
現有的語文教科書,是以文選方式呈現、按文體系列編排的,選文從不同的側面,運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人類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其教育功能具有多元性。學語文,遠遠不只是學工具。一篇篇文道統(tǒng)一的文章,確實是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杰作,就像一張紙有正反面一樣,誰也不能將二者分割開來,在進行字詞教學、語段練習的時候,必須體現文以載道、賦以生機的要求,進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重視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要突出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這兩方面的兼顧才是語文教學目標的全部。但語文教育的確姓語”,要突出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語言運用與實踐的訓練,不能上成思想政治課,不能取代公民課,不能改變語文學科的性質。
語文學科確實具有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功能。試想,一個人的語言積淀深厚了,語言素養(yǎng)提高了,語言實踐豐富了,語言交際廣泛文明了,他的人文素質能不高嗎?歷史上,有不少語文水平很高但品質低下的人。據稱當年的秦檜就能寫一筆好字,可他沒有因書法優(yōu)異而是以殘害忠良、賣國求榮而臭名昭著;希特勒絕對是一流的演說家,可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頭號罪魁禍首。因而語文水平與人文素質之間不能劃等號。
“誤盡蒼生”說夸大其辭,將語文教學的弊端故意夸大,將語文學科的功能無限延伸,以為語文學科是“救世主”學科,可以以一當十,改變現有的教育現狀,這也是大大矯枉過正了。
如果說“誤盡蒼生”說可以成立,我說這是一個悖論:因為還有幾個“蒼生”未“誤盡”,他們憑借語文教師教出來的能力,站在時空的高度,對語文教學評頭論足,尤其是大撰其文,有理有據地抨擊現行語文教學,且不論這些大作是不是他們抨擊的語文教師教出來的能力所為?如果不是,還可以說說,如果是,那他們用自身的事實便證明他們的推論不能成立,何談讓人信服呢!
語文教學確實需要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是必須轉變對語文學科目標的定位:是培養(yǎng)語言文字專家還是培養(yǎng)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人?唯有如此,才可徹底擺脫繁瑣分析支解文本的陳舊教法,整體感知,重點突破,注重感悟和獨特體驗,在準確、簡明、得體的語言交際中,學會使用語言。如果覺得語文和生活貼近,誰都可以說三道四,尤其是說幾句偏激的標新立異之語,以發(fā)泄自己的某種情緒,那不僅是不負責任的,也是不道德的,更是人文素質不高的見證。
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語文教育不能忽視人的教育,這是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但語文教育不是人的教育的全部,而是其一部分,這一點,有必要提醒人們注意。如果說多年前朱老先生、葉老先生都認識到了這一點,那后世小子亂發(fā)議論,到是有點無知了。
故此,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但人的教育不是語文教育。
作者郵箱: YCCZ_YCY6212@YAHOO.COM.CN
[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嗎?(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語文教育專家論文
2.語文教育教學故事
3.語文教育的論文
6.語文教育研究論文
9.中學語文教育論文
10.語文教育教學反思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