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mo
公元684年唐高宗剛剛?cè)ナ啦痪,武則天廢掉了自己的兒子中宗,另立溫順的兒子李旦為帝,同時大開殺戒,清除李唐宗室元老,打算廢唐自立。
這年九月,開國元勛徐勣的孫子徐敬業(yè)在揚州起兵反叛。徐勣又被賜姓李。
在徐敬業(yè)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在大唐上下幾乎無人不曉。這個人就是初唐著名詩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
駱祥發(fā),駱賓王的同宗后人,浙江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一直致力于駱賓王研究。
采訪駱祥發(fā):(駱賓王)當(dāng)時的文章有很高的聲譽,政治上很不得志,這個人很有用世之心,很想為國家干一番事業(yè)。
因為他性格比較耿直,敢想敢說,因此帶著一種詩人的浪漫氣質(zhì),往往同許多人搞不好關(guān)系,受到官場的排擠,所以他做小官幾次被罷官,但他用世之心始終不減。
所以等到684年徐敬業(yè)在揚州起兵,私下找他,馬上就去了
面對大唐的現(xiàn)狀,駱賓王內(nèi)心波瀾起伏。
他拿起筆,寫下了著名的討武檄文。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采訪駱祥發(fā):把內(nèi)心的悲憤情感在討武檄文中抒發(fā)出來,才高為下,政治上的不得志的總爆發(fā)。 短時間內(nèi)集中十萬***,這篇檄文起了很大作用,很有號召力。所以他生命的最后時光是非常輝煌的,正因為他這篇檄文傳下來,王勃的《滕王閣序》與駱賓王的討武檄文應(yīng)當(dāng)是雙璧。
公元六八四年農(nóng)歷十一月,起義軍與朝廷***決戰(zhàn)于揚州下阿溪全軍潰敗。
這天晚上,駱賓王與徐敬業(yè)等人連夜奔赴潤州,準備入海逃往高麗,徐敬業(yè)怎么也未料到,黑暗中一把尖刀伸向了他。
徐敬業(yè)的部下王那相帶頭反叛, 將徐敬業(yè)等二十五人殺掉,把人頭獻給了朝廷。
北宋史學(xué)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記述了這個場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官方對駱賓王的下落,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說法,《舊唐書》和《資治通鑒》都說駱賓王被誅殺,成書于北宋的《新唐書》卻說駱賓王逃跑了。難道在這不同的記載背后,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
圍繞著駱賓王揚州兵敗后的行蹤,史學(xué)界眾說紛紜,而這一謎團也成為千古未解之謎。
作為駱賓王的義烏同宗后人,駱祥發(fā)一直對駱賓王的下落之謎十分關(guān)注。他試圖從駱賓王的生平入手去破解這個謎團。
然而有關(guān)駱賓王的生平記載很少,史籍只是對他揚州兵敗后的最后時刻有寥寥數(shù)語的記錄。
駱祥發(fā)只好從駱賓王流傳下來的詩文中去尋找蛛絲馬跡。
駱賓王交友很廣,在與他交往的人中既有普通百姓,又有宋之問這樣的詩人。宋之問因為排行第五,又被稱為宋五之問。
但是,駱祥發(fā)并沒有從詩文中找到絲毫線索,就在這時他從唐朝的一位小說家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線索。
張鷟, 唐朝小說家,他在《朝野僉載》中明確寫到:駱賓王兵敗后投江水而死。
張鷟是與駱賓王同時代的人,這個說法也許比較可信,或者至少比官方的記載來得可靠。因為《舊唐書》和《資治通鑒》成書都晚于張鷟的《朝野僉載》。
據(jù)史料記載,王那相叛變是在徐敬業(yè)一行停舟山畔的時候,叛變的人包括他的部下。因為事情來得突然,徐敬業(yè)一遭暗算,其他的隨行者在混亂中紛紛跳水逃生,這些人中有的被淹死,有的被殺死,有的逃跑了。
采訪駱祥發(fā): 張鷟這個人是一個筆記小說家,他喜歡寫那種,聽到的稀奇古怪的新聞,他都記錄下來。那么他可能聽到那天晚上失敗,逃亡的路上,那天王那相叛變的時候,可能駱賓王已經(jīng)跳水了,那么他聽到這個消息以后他就把它記下來了。
張鷟的記載恰好和《資治通鑒.考異》的有關(guān)記載相互印證。《資治通鑒》中這樣寫到:“偽將王那相斬之(指徐敬業(yè))來降,余黨赴水死”,說明當(dāng)時在慌亂的場景中,的確有很多人選擇了跳水逃生。
駱祥發(fā)判斷,駱賓王跳水而死的說法,很可能就來自當(dāng)時的脫逃者之口。
一代詩人就這樣消失在滔滔的江水中,結(jié)束了曾經(jīng)輝煌的生命,張鷟不禁感慨萬千這讓他想起了駱賓王曾經(jīng)寫下的著名歌行《帝京篇》。
采訪駱祥發(fā):帝京篇是駱賓王在詩歌當(dāng)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駱賓王(這個作品)當(dāng)時被稱為絕唱,在長安一帶,因為帝京篇是絕唱,那么在初唐聲望很高。
寫這首長篇歌行時,剛剛從大漠邊塞從軍回來,雖然這已是他第三次回到長安城,四年一別,他還是震驚于長安的繁華。
親眼目睹了大漠將士的出生入死,他無法平靜于達官貴人夜夜笙歌的奢華生活,在《帝京篇》中他入木三分的描寫了這種浮華。
采訪駱祥發(fā):這個寫了以后駱賓王筆鋒一轉(zhuǎn),“倏忽摶風(fēng)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意思是,警告這些統(tǒng)治者你們不要忘乎所以,風(fēng)浪一起來的話,很快可能就完了。他給他們敲警鐘,結(jié)果張鷟說他自己講到了自己。
“倏忽摶風(fēng)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這兩句詩本來是駱賓王用來警告王公貴族的,張鷟認為它卻成了駱賓王的讖語。
雖然駱賓王投江而死的傳聞更多的帶有小說家的浪漫猜想,但是張鷟提供了一條十分重要的線索,駱賓王有可能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選擇了投江。
采訪駱祥發(fā): 因為他說投江而死,投江而死不一定是死,也可能逃生了,再加上駱賓王十歲之前住在義烏老家,那個地方叫駱家塘,他村子門口就是一口大塘,邊上是義烏江,那么他小的時候肯定游泳,水性肯定懂,所以那天晚上他跳水而死,有點水性,又靠在山邊,逃出的可能性是很大。
駱祥發(fā)的推斷很快在唐朝另一個人的記述中得到了印證。
郗云卿是中宗復(fù)位后奉詔搜訪駱賓王詩文的朝廷官員,他與駱賓王同時代,但比駱賓王稍晚。他在奉命所輯的《駱賓王文集》原序中,明確提出駱賓王逃遁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張鷟和郗云卿既然都是和駱賓王同時代的人,為什么會說法不同呢?到底誰更接近事實的真相呢?駱賓王到底是死還是逃亡了呢?
公元705年,揚州事件落下了帷幕,剛剛復(fù)位的中宗卻陷入了進退兩難之中。
采訪駱祥發(fā): 當(dāng)然中宗復(fù)位是依靠利用武則天身邊的人,宰相張柬之帶領(lǐng)羽林軍進去,進了宮里面去,強迫武則天退位,那么才恢復(fù)中宗帝位。所以他一登位以后,處于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武則天是自己的母親,總不好去徹底否定她,所以她這個面子還是要考慮。另外一方面許多人是擁護他的,沒有這許多人擁護,他是恢復(fù)不了帝位,所以這樣的話,這方面他要照顧,所以他一登基以后,一復(fù)位以后,他就下詔(把)徐敬業(yè)的祖父李勣的墳?zāi),重新給他恢復(fù)。那么派郗云卿去搜求駱賓王詩文,表面他沒有宣布駱賓王平反,實際上這是一種平反。
郗運卿穿過街巷,去尋找當(dāng)年的揚州事件的參與者。他不知道經(jīng)過武則天的鎮(zhèn)壓,他們還有多少人能夠活下來,他擔(dān)心即便他們真的幸存下來,是不是敢于開口讓他了解到揚州事件的真相?
采訪駱祥發(fā): 中宗復(fù)位是公元705年,那么他被他皇后韋氏毒死是在公元710年。所以他在位時間只有五年時間。那么他命令郗云卿搜求駱賓王詩文也在這個過程里。推理的話,應(yīng)當(dāng)他復(fù)位以后,郗云卿去搜求(詩文),所以真正離開揚州兵敗這個時間,二十二、三年吧。
二十多年的時光流轉(zhuǎn),揚州事件的親歷者可能還活在人世,中宗對待揚州事件的態(tài)度,讓郗云卿有可能啟開歷史的塵封之門。
采訪駱祥發(fā): 所以他接觸了這許多人當(dāng)中,很多都是同駱賓王同時代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揚州兵敗以后,許多人都是目擊者,甚至是親歷者,他得到了駱賓王逃亡的信息。
就在這時候,駱祥發(fā)突然發(fā)現(xiàn)了郗云卿在搜訪駱賓王詩文過程中,一個意外的插曲。他發(fā)現(xiàn),郗云卿最初也認同了官方“伏誅”的說法,但是后來又改變了看法。為什么會是這樣?這中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駱賓王到底是不是逃亡了呢?
駱祥發(fā)在宋代藏書家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里找到了答案。
陳振孫在書中講到,郗云卿所輯的《駱賓王文集》,原來有兩個版本的序言,最早的一個版本郗云卿認為駱賓王是被官方誅殺的,后來的一個版本則說駱賓王逃跑了。這兩個不同的序言,前一個簡短,后來的就長了,而且有詳細的敘述。
采訪駱祥發(fā):在我看來,郗云卿提出來這個觀點,他原來是那個觀點,現(xiàn)在改變了這個觀點,中間這個改變肯定會有些根據(jù)。因為他是做這個工作的,所以他改變這個觀點應(yīng)當(dāng)可信。
這樣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讓駱祥發(fā)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郗云卿否定官方“伏誅”的說法和當(dāng)時流傳的“投江水而死”的傳聞,一定是他在搜訪駱賓王詩文過程中,得到了可靠的線索,從而明確提出駱賓王逃亡的觀點。
周智,作為浙江於潛一脈駱姓的外甥和女婿,他和駱祥發(fā)一樣陶醉于駱賓王的生死之謎。周先生試著從駱賓王的為人、性格入手,他發(fā)現(xiàn)駱賓王兵敗后逃遁并非沒有可能。
采訪周智: 揚州兵敗以后,他為什么能逃得出來,就是因為他秉性是一個非常能干的人,再則他的朋友也不少。
駱賓王出生的地點,據(jù)《義烏縣志》記載,是在縣東一里的駱家塘,他從小就擅長賦詩作文。七歲時的一次小露鋒芒讓其祖父和所有的人大吃一驚
采訪駱祥發(fā):傳說有一次,祖父的一個老朋友來了,他同老朋友說,我這個孫子怎么聰明,那個朋友開始以為祖父好像是對自己的孫子過分的喜愛表露出來,不太相信,所以飯吃好以后,兩個人,祖父帶這個朋友去到外面走走,駱賓王也跟去了。這個朋友走到駱家塘那個塘邊上,看到許多白鵝在那里戲水,那個朋友他說他祖父不是講他很聰明嗎,所以他想考考他,就捂著他耳朵,說你能不能夠根據(jù)前面白鵝戲水的情景寫一首詩,駱賓王舉目看了一下,很快用清脆的童音朗誦出來。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唐朝著名詩人駱賓王生死之謎]相關(guān)文章:
1.《月球之謎》課件
2.天火之謎教案
3.生死對決情感語錄
6.生死契約(隨筆)
8.生死存亡成語解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