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趣》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的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情趣和聯(lián)想、想象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熟讀并背誦課文--領悟課文大意--積累詞匯、語匯。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聯(lián)想能力、想象能力,提升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誦讀、理解。感悟“物外之趣”。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介紹文言文知識及作者作品
同學們,兒童是天真爛漫的,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知道其中“竹馬”是什么意思嗎?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逼渲小爸耨R”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象和做法和有意思吧。這種想象和做法很有意思吧?你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
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學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的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fā)。
這是一種新的文體--文言文。親自讀讀古人寫的文章,感受一下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特點是簡潔、典雅。學好文言文的關鍵是培養(yǎng)語感:1、熟讀、理解、背誦;2、要用心領悟;3、不斷積累文言文詞匯、語匯。
學習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jié)奏,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二、誦讀文章
1.(自由讀)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童稚 (zhì) 明察秋毫 藐(miǎo)小 項為(wèi)之強 (jiāng) 云端
怡(yí)然稱快 怡然自得 凹(āo)凸(tū) 土礫(lì) 鶴(hè)唳( lì)
龐(páng)然大物 癩(lài)蝦。 ma) 壑(hè)
2.(默讀)疏通大意,讀懂課文。
(1)借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2)互相交流討論難懂的內容。
(3)教師點撥難點、疑點。
(4)用自己的話敘述“我”看到“鶴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個“龐然大物”的經(jīng)過。
導航:
a.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b.故時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c.徐噴以煙。(以:用。)
d.使之沖煙而飛鳴。(之:蚊子。)
e.蹲其身,使與臺齊。(其:自己。)
f.以草為林。(以:把。)
g.凸者為丘,凹者為壑。,(丘:山丘。壑:山溝。)
h.神游其中。(其中:這里面。指想象中的境界。)
i.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鞭:用鞭子抽打。)
j.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被。)
k.驅之別院。(之:它。指癩蝦蟆。)
3.(放聲讀)讀好停頓,讀得流暢。
導航:
a.能/張目對日。
b.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c.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d.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e.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然/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f.蹲其身,使/與臺齊。
g.見/二蟲斗草間。
h.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三.疏通文句
1.弄清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夏蚊成雷,私擬做群鶴舞空 (自己) (2)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慢慢地)
(3)鞭數(shù)十驅于別院 (用鞭子打) (4)以蟲蚊為獸 (把……當作……)
2.弄清加點的代詞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1)必細察其紋理 (代藐小微物) (2)昂首觀之 (代夏蚊)
(3)使其沖煙飛鳴 (代蚊子) (4)常蹲其身 (代自己)
(5)觀之正濃 (代二蟲) (6)驅之別院 (代蝦。
3.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想一想該怎樣翻譯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用心地想象,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了鶴。
(2)常蹲其身,使與臺齊。
--常蹲下身子,使身子與花臺平齊。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悅,自覺是一種滿足。
(4)見二蟲斗草間。
--看見二只蟲子在草間爭斗。
4.(想象讀)讀懂心情,讀出情趣。
通過朗讀,想象畫面,揣摩文中一些語句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情。
(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果然鶴也;……又留蚊于素帳中,……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為眼前出現(xiàn)想象中的畫面而感到驚喜萬分,拍手稱快。)
(2)“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置身于想象的天地之中,飽覽“大自然風光”,自得其樂。)
(3)“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
(樂趣正濃,忽受怪物驚嚇,驚魂未定,既捕之歸案。寫盡兒童神態(tài)與心理,可笑可愛。)
……
5.(研究讀)讀出思路,讀出意蘊。
這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動的筆調,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追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現(xiàn)了“物外之趣”,反映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
①段:總寫童年時善于觀察細小的事物,看到細微的事物中那些別人看不到的妙處,產生超然物外的樂趣。
②-④段: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
事件:觀察蚊飛;觀察花臺草木;觀蟲斗,驅蝦蟆。
結構方式:總分。
中心線索:“趣”。
自然景物
(皆細小之物、淡無奇) 思維方式(好奇心與想象力) 新的形象
(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 物外之趣
(其樂無窮)
夏蚊成雷 聯(lián)想
想象 青云白鶴 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草叢、蟲蚊、土礫 森林、野獸、丘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癩蝦蟆 龐然大物、拔山倒樹 興濃、出神,大快人心
細小之物--細致觀察--豐富聯(lián)想與想象--與眾不同的發(fā)現(xiàn)--其樂無窮的物外之趣。
6.(放聲讀)讀出情感,吟詠成誦。
四、思考總結
學習完課文之后,有何感想和體會?
1.做一個細心觀察、熱愛生活的人。
2.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審美意識及審美情趣。
五、布置作業(yè)
翻譯、背誦課文。
[《童趣》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童趣沈復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