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中學 周道寶
王勃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鼻О倌陙恚顝V成了才德出眾卻不得志人的代名詞。但是,深入研究一下李廣一生的行事,我們便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他沒被封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對其自身沒有什么怨憤可言,對于后人,也不必為其掬一把同情淚。
李廣,西漢名將,陜西成紀(今甘肅靜寧南)人,在中國歷史上,他無疑是一位充滿濃厚悲劇色彩的人物。自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由于匈奴大舉入侵邊關,李廣以良家子弟從軍抗擊匈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軍前自殺,一生與匈奴七十余戰(zhàn),為二千石吏四十余年,但至死未得封侯。司馬遷《史記》中一篇《李將軍列傳》,對李廣的遭遇寄予了無限的感慨和同情,令后人一掬“李廣不封侯,古往今來同一哭”之熱淚。太史公本人還因為李廣之孫李陵投降匈奴向漢武帝辯解而被施以宮刑。然而,他并沒有揭示造成李廣不能封侯的深層次原因,卻使得李廣的“飛將軍”正面形象代代流傳,二千多年來讓后人感慨、惋惜。而王維《老將行》“衛(wèi)青不敗乃天幸,李廣無封緣數奇”卻是意氣用事、難著邊際,更不能令人信服的解釋李廣緣何而不封侯。
“李廣難封”之因,我們應對歷史做冷峻的思考。任何結果都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造成的。外因不是關鍵,重要的是內因。我們先談外因。
李廣的青年時代恰逢文景時期,那時國力還不足以與匈奴打一場大戰(zhàn),李廣英雄無用武之地。文帝也曾慨嘆:“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在那個大背景下,再有才干的將領也難有所作為。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李廣來說不是好事,但也絕不是壞事。要知道,個人勇、力遠遠趕不上李廣卻被封侯的大有人在。比如,李廣的從弟李蔡也事漢文帝做郎官,同樣出征、同樣有戰(zhàn)功,又同樣抗擊匈奴,李蔡封為樂安侯,官到丞相;李廣的兒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著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奪左王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甚至李廣的部屬邊史、士兵也有不少以軍功取侯的。偏偏李廣本人卻不能封侯,甚至落得引刀自刎的下場。這樣分析,不能說李廣太委屈,社會不公平,而是說,文景武帝的社會背景雖對李廣不太利,但不是李廣難封的根本原因。
還有一個外因是,李廣最易出戰(zhàn)功的青壯年時代偏偏遇到文景時代,因國力尚不具備對匈奴的進攻作戰(zhàn),這個時期漢朝的對外軍事策略是積極防御;防御作戰(zhàn)難立戰(zhàn)功。到了易建戰(zhàn)功的武帝時代,他又年邁,年青的武帝有他一幫人,又很不信任他。比起“和平”時代的文景時代的外因,這個外因對李廣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當時國家賞罰不合理,受到武帝偏見和衛(wèi)青的壓制。李廣本想在60多歲時立功封侯,他請求武帝讓他擔任前將軍。武帝雖應允其請,但又暗中吩咐衛(wèi)青:“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武帝的偏見已經給李廣的前程籠罩了一層陰影,而頂頭上司衛(wèi)青為了提拔早年朋友公孫傲又把李廣特意調離。最后,衛(wèi)青決定自己率領精兵直搗匈奴大營,讓李廣改走東路,擔任策應。然而,東路路途迂回、遙遠,由于沒有向導,迷失了道路,耽誤了與衛(wèi)青會師的約期,沒有趕上同匈奴單于的交戰(zhàn)。衛(wèi)青大怒,叫李廣到他那里聽候質詢。李廣知道衛(wèi)青在壓制他,更不愿受“刀筆之吏”的審問,就拔出寶劍,自刎而死。這時,我想到一部書中的一句臺詞:“寧愿讓人可憐你,同情你,也不能讓人嫉妒已經屈居自己位下的老將李廣!碑斎,他也有有利的一面,那就是他的聲望。他最終沒有化不利為有利,直至自殺。其悲劇根本原因還在他自身方面。
內因是決定性的。首先,李廣沒有政治頭腦。在戰(zhàn)場上是巨人,在官場則是侏儒。試舉一例:吳楚七國之亂時,李廣任驍騎都尉跟隨太尉周亞夫抗擊吳楚叛軍,因奪取叛軍帥旗所以在昌邑城下立功顯名。漢景帝的弟弟梁孝王為了表彰李廣的戰(zhàn)功,特意授給他將軍的勛銜和印信,李廣竟接受了。這一下他站錯隊了,李廣身為西漢朝延命官,怎么能私自接受一個諸侯王的封賞呢?而且被調出長安,到上谷郡擔任太守去了。這件事說明,李廣在官場上是非常幼稚的,景帝豈能用被梁孝王拉攏的人?
其次,他意氣打仗,無帥才。最典型的例子要算匈奴射雕者“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后,李廣的報復行動!皬V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殺其二人,生得一人”“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作為一軍主帥,敵情不明,他竟為了出敵人傷中貴人這口惡氣,丟下大軍,私自帶百騎追敵,稍有點軍事頭腦的主帥也不會這樣魯莽,但李廣偏偏能干得出。雖然遭遇敵軍大部隊,但他能沉重機智,即使這樣,他這樣做也不是不妥的,故而司馬遷偏偏在段尾綴上一句:“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币允九u。
再次,過份逞其勇猛。作為主帥,要勇,但更要有智慧。李廣表現出來的是勇有余而智不足。司馬遷說:“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弦而倒。用此,其將兵數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云!睂Υ龜瞅T兵部隊,這種靠近了再打的戰(zhàn)術無疑是錯誤的。李廣驍勇善戰(zhàn),一向以硬碰硬,從而常常導致傷亡或慘敗。李廣英勇善戰(zhàn)固然是優(yōu)點,但同時也是缺點,每每遇敵,依仗“藝高”而致“膽大”,經常以劣勢兵力向敵優(yōu)勢兵力發(fā)起沖擊,因武藝高強敵軍對李廣莫奈其何,甚至被俘也能奪馬回營。雖然個人表現極為出色,但以少拼多造成部卒死傷慘重,而且難以聚殲敵方。一仗下來,敵我傷亡對比經常得不償失,或得失相當,自然難以立功封侯。
第四,心胸狹隘,公報私仇。試舉一例:對醉酒后話語辱沒過他的一個小小的霸陵尉他就是懷恨在心,要制人于死地,而且不是光明正大地去殺死他,要借公事來解決他!熬訜o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币粋小小的霸陵尉話說重了些,而且是醉后說的,他李廣就要人家的命,這事做得太絕了,傳到皇帝耳中對他李廣實在是大不利。看看人家韓安國將軍是如何對待曾污辱過他的獄吏的。在這點上,李廣和韓安國真是天壤之別呀。
第五,不注重學習。李廣說到底是粗人一個。李廣的家庭背景及成長經歷決定了他是個粗人。但他成人后仍不注意學習,只知逞一人之勇。他有粗人樸實的情感,對他的部下很好,勇于承擔責任,但作為一名主將,胸無點墨,不善言辭終是不行的。李廣業(yè)余時間全花在娛樂上,而且是“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竟死!
綜上所述,飛將軍李廣性格、品德、才能當中有諸多弱點,而這些弱點是致命的,是內因。因而他不被封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悲劇性人物李廣是一本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其教訓也值得我們認真吸取。
作者郵箱: zdb6611@sina.com
[李廣究竟為何難封?(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李廣射虎課件
3.究竟的同義詞
4.究竟的近義詞
7.為影片配音課件
10.《走遍天下書為侶》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