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本課文體知識;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認識本文名送實留、含蓄委婉的表達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理解重點詞語疏通文意;結(jié)合本文寫作背景揣摩作者寫作意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文中流露出的真誠的友情。
教學重點: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結(jié)合本文寫作背景揣摩作者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認識本文名送實留、含蓄委婉的表達特點。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學習法;引導教學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材分析:
這篇短文寥寥一百五十字,雖短小卻極盡精妙,情感真切而又表意委婉。對于學生來說,結(jié)合課下注釋疏通文章表層意思并不是非常困難,但要理解文章主旨,就必須要弄清董邵南“游河北”的緣由,了解當時的寫作背景和作者韓愈的政治觀點。
據(jù)史書記載,唐貞元年間,“仕途道塞,奏請難行”,而藩鎮(zhèn)又“競引豪杰為主謀”,因此許多不得志的士人相繼去投奔藩鎮(zhèn),使得藩鎮(zhèn)勢力日益恣橫。韓愈堅決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主張維護國家統(tǒng)一,希望統(tǒng)治者能廣招賢才。但面對事實,他經(jīng)常感到失望。處在這種政治背景下的董邵南盡管從小好學苦讀,懷抱杰出才能,但幾次赴長安應試都落榜。為了謀求出路,他將投奔河北藩鎮(zhèn)。作為董邵南的朋友,韓愈不贊成董邵南投奔藩鎮(zhèn),去為不臣于朝廷的割據(jù)者效力,但他又同情董生的遭遇,且無力解決他的政治出路,故寫此贈序。所以在學本文前,必須先交代文章的寫作背景。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文體知識;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教學重點:結(jié)合課下注釋理解文章表層意思。
教學方法:小組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這節(jié)課,我向大家介紹一種古代文體--序。
電腦出示:序,贈序。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于臨別贈言,形成于唐代。 指定學生朗讀。 使學生了解文體知識;引出對寫作背景的介紹。
人
物
及
寫
作
背
景
簡
介 電腦出示: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以卓越的散文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董邵南,韓愈的朋友,是當時一個正直而不得志的下層知識分子,多次舉進士不第,為謀出路準備到藩鎮(zhèn)割據(jù)的河北。
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韓愈的政治觀點 指定學生讀人物簡介。 對寫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學生理解作者做此文的真正用意,把握文章主旨。
初
讀
課
文 布置聽讀任務:給文中生字注音;注意斷句。
播放課文錄音。
電腦出示,檢查聽讀:
1、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夫以子之不遇時 矧燕趙之士 惡知 出而仕 學生聽讀課文并完成聽讀任務。
指定學生讀;齊讀。 培養(yǎng)學生聽讀能力。
2、讀句子,注意節(jié)奏: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連不得志/于有司
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
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3、要求學生朗讀課文
生自由練讀課文。 積累文言詞語,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鞏固聽讀基礎(chǔ)。
疏
通
文
意 布置自學任務:
結(jié)合課下注釋翻譯課文;
疑難問題在課本上做標記。 熟悉課下注釋,理解重點文言詞語,嘗試翻譯句段。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在各組中巡回指導。 以小組為單位學習,交流自學成果,探討疑難問題。 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電腦逐段出示文章,檢查學生對課文表層意思的理解情況。 各組選派代表翻譯文章,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 以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完成疏通文意的任務。
布
置
作
業(yè) 熟讀課文;
完成課后“想一想 做一做”第一題 鞏固本節(jié)課學習成果。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進一步理解課文,結(jié)合寫作背景揣摩作者寫作意圖,認識本文名送實留、含蓄委婉的表達特點。
教學重點:結(jié)合本文寫作背景揣摩作者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認識本文名送實留、含蓄委婉的表達特點。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設疑導撥法。
教學過程: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檢
查
復
習 電腦出示檢查習題: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略)
2、把課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3、簡答:什么是“序”?
本文是作者韓愈為什么而作的“序”? 指定學生回答 通過復習回顧上節(jié)所學知識;引出本節(jié)要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
把
握
文
章
主
旨 電腦出示問題:
1、對即將遠行的朋友,作者韓愈懷有怎樣的情感?
2、對朋友將去的河北,作者的態(tài)度又怎樣?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原句,并簡單做答。 考察學生對文言語句的理解能力,并引出本課教學重點。
電腦出示探究內(nèi)容:
1、 “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與“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兩處是否矛盾?為什么?
2、由作者對河北的態(tài)度可見,文中兩處 “董生勉乎哉”所寄寓的感情一樣嗎?
3、文中第三段更是弦外有音,你能體會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嗎?
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點播指導。(提示學生結(jié)合文章寫作背景理解)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逐個討論探究,全班同學交流意見。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真正意圖。
鍛煉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分
析
文
章 布置聽讀任務:認真聽讀課文,體會含蓄委婉的語言特點。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學生認真聽讀。舉例句分析含蓄委婉的語言特點。 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語
言
特
點 活動設計:如果你就是董邵南,在你讀了這篇作為臨別贈言的文章后,你會怎么想?怎樣做?(形式自由:可用內(nèi)心獨白抒發(fā)情懷;可用歌曲表情達意;可選擇搭檔進行表演)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集體設計活動內(nèi)容,并選派代表參加班內(nèi)交流展示。 引導學生感受文中蘊含的真誠的友情;發(fā)展學生特長;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課
堂
小
結(jié) 引導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 學生各抒己見,自由交流。 培養(yǎng)學生善于總結(jié)概括的良好習慣。
布
置
作
業(yè) 熟讀文章;能準確地翻譯課文。
板
書
設
計 送董邵南序
韓愈
河北: 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今不異于古? 出而仕
董生: 知其必有合 以吾子之行卜之 ?
(層層轉(zhuǎn)折 含蓄委婉)
(名送實留 用心良苦)
教
學
反
思 在本節(jié)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而且在充分的學生互動中培養(yǎng)了他們多方面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點播一定要適時適度,否則就會只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效果。
[送董邵南序(蘇教版高一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8.高一政治試講教案
9.高一化學教案
10.高一安妮日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