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未成名前是孤零的。榮譽來了,他也許更孤零了吧。因為榮譽不過是一個
新名字四周發(fā)生的誤會的總和而已。
關(guān)于羅丹的誤會很多,要解釋起來是極困難的事。而且,這是不必要的;它們
所包圍的,只是他的名字,而決不是那超出這名字范圍的作品。這作品已經(jīng)成為無
名的了,正如一片平原是無名的,或者象大海一樣在地圖上、典籍里和人類心目中
才有名號,而實際上只是一片汪洋、波動與深度而巳。
我們將要在這里論及的作品已經(jīng)生長有年,而且還一天天長大起來,象一座森
林一般,片刻也不停息。我們穿插于千百件作品中,心悅誠服于那層出不窮的發(fā)現(xiàn)
與創(chuàng)造,我們便自然而然地轉(zhuǎn)向這雙手--上述的一切都出自于這雙手。我們記起
人類的手是多么渺小,多么易倦,它們能移動的時間又那么短促。我們于是訪問那
揮使這雙手的人。這人究竟是誰呀?
他是一位老人。他的生平是屬于那些不容敘述--無終無極的生命之一。這生
命早巳抽根,它將延長,深入一個偉大時代的深處,而且對我們仿佛已經(jīng)過去了不
知許多世紀(jì)了。我們對此一無所知。我們想象它必定經(jīng)過或種童年,在某處,在窮
苦中掙扎的童年,彷徨、無依、無聞。而這童年或許還在也說不定,因為--圣奧
古斯丁[1] 說得好--它究竟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他的生命,或許,包含他已往
-切的時光,期待與放任的時光,懷疑的時光,和悠久的痛楚的時光,是毫無所失、
毫無所遺忘的,是在消逝中長成的。或許如此吧,我們無從知道。但是我們可以斷
言,只有這樣的生命,才能夠產(chǎn)生那么豐富和美滿的行為;只有這樣的生命(其中
什么都是同時發(fā)展與蘇醒,什么都是永無止境的)才能夠長春永健,不斷地向著崇
高的功業(yè)上升。將來總有一天,人們會憑空架造這生命的歷史,它的迷誤,它的瑣
事和軼聞。他們會敘述一個幼童常常忘了飲食,因為他覺得拿一把頑鈍的小刀來雕
琢一塊粗木比飲食更為重要;他們會以種種非凡的遭遇點綴他的成年,預(yù)兆他未來
的光榮和偉大。諸如此類的傳說,永遠(yuǎn)是那么流行和深入人心。譬如,我們盡可以
選擇下面幾句話, 相傳是五百年前一個僧侶對那年幼的米賽歌倫比 [2] 說的:
“努力呀,孩子,盡情觀賞這圣波爾雕花的鐘兒和兄弟們美麗的作品吧。觀賞,愛
上帝,你就可以享受偉大事物的恩惠了!蹦憔涂梢韵硎軅ゴ笫挛锏乃蓟萘。在他
出發(fā)的一個十字路口,一個親切的情感(可是比那僧侶的聲音低沉得多)或許對我
們這青年人這樣說。因為這正是他所尋求的:偉大的事物的恩惠。
巴黎的盧浮宮里,無數(shù)使人聯(lián)想到南國的藍(lán)天和濱海睛光的玲瓏剔透的古物當(dāng)
中,兀立著許多沉重的石頭,是從邃古傳下來,而且要遺留至遙遠(yuǎn)的將來的。這些
石頭有些正酣睡著,顯然在靜候某種最后審判而醒來;有些生意盎然,有動作,有
姿勢,那么新鮮活潑,仿佛人們特意把它們保留,以待將來賜給一個偶然行經(jīng)那里
的童子。而這種生命,不獨那些遠(yuǎn)近知名、有目共賞的杰作有之;就是那些被人忽
略、無名、冷僻的小品,也一樣地充滿著這深切內(nèi)在的生氣,和那一切眾生共具的、
豐富的、觸目驚心的、彷徨的神色。甚至靜默,那有靜默的地方,也是由成千成萬
勻整均衡的震蕩的剎那組成的。那里有許多小小的雕像,特別是形形色色的獸類,
走著,或團(tuán)聚著。如果一只鳥兒在那里棲止呢,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只鳥兒,一片蔚
藍(lán)的天從它背后透露出來圍繞著它,一片大地折疊在它每根羽毛上,而且我們可以
把這片大地鋪開,把它展拓到無窮。
就是那些聳立在天主教堂頂,或盤坐、蹲伏在臺柱下,佝僂,憔悴,懶洋洋到
什么也不愿負(fù)載的飛禽走獸,亦莫不如是。它們當(dāng)中有狗,有松鼠,有喜鵲,有毒
蝎,有龜,有鼠,還有蛇。至少每類占其一吧。這些生物似乎是從外面,在林中或
路上捉回來的;不過久困在石刻的花葉和蔓藤底下度日,才漸漸變成目前這種將永
遠(yuǎn)保持的形態(tài)罷了。但是也有生來就屬于這雕塑的世界,并沒有它生的回憶的。它
們從始就是這崔巍、廓落、突兀、峭立的世界的居民。它們那狂熱的瘦態(tài)露出嶙峋
的骨骼。它們張口吐舌,如馴鴿般咕咕欲鳴,因為附近的鐘聲把它們的聽覺毀壞了。
它們并不負(fù)載任何東西,而只昂頭展腳,就這樣幫助那些石頭一塊一塊地疊上去。
有些抱著鳥兒,棲立在危欄上,仿佛確實在趕路,不過想在那里暫歇幾百年,去眺
望那不斷地增長的大城市而已。別的呢,是犬族的苗裔,從檐端向下垂,隨時準(zhǔn)備
把雨水從它們竭力要嘔吐而膨脹的口傾瀉出來。一切都是經(jīng)過修改和校正的,但它
們的生命卻毫無損失;相反,它們卻更強烈更蓬勃地活著,活著那產(chǎn)生它們的時代
的熱烈沸騰的生命。
而且無論誰看見了這些生物;,就會感到它們并不是由一時的妄念,或帶著游
戲性質(zhì),企圖去發(fā)明新奇花樣而產(chǎn)生的。它們的母親是痛苦。因為害怕那由嚴(yán)厲的
信仰帶來的冥冥中的刑罰,人們于是逃避到這有形的世界里;耐不過躊躇與彷徨,
人們于是投身于這創(chuàng)造的工作中。他們依然要在上帝身上找尋這一切?墒窃僖膊
倚靠捏造一些偶像或試用其它辦法去表現(xiàn)他了--他,那可望不可及的;唯有把苦
難的人們所有的恐懼,所有的悲哀,以及一切窮困的姿態(tài)帶到他家里,放在他手上
和心中,才能夠充分表示人們的虔敬。這樣做要比繪畫好;因為繪畫原也是一種幻
象,一種精巧優(yōu)美的騙術(shù)。他們所求的卻是純樸和真。天主教堂里的怪誕的雕刻,
那無數(shù)妖孽和禽獸的十字軍就這樣誕生了。
如果我們從中世紀(jì)的雕刻回顧到古代,又從古代回顧到那渺渺茫茫的太初,我
們可不覺得人類的靈魂永遠(yuǎn)在清明或凄惶的轉(zhuǎn)折點中,追求這比文字和圖畫、比寓
言和現(xiàn)象所表現(xiàn)的還要真切的藝術(shù),不斷地渴望把它自己的恐怖和欲望,化為具體
的物么?文藝復(fù)興時代可算是最后一次掌握這偉大的雕刻術(shù);那時候萬象更新,人
們找著了面龐的隱秘,找著了那在展拓著的雄渾的姿勢。
現(xiàn)在呢?那催迫我們用這震撼人心的強勁的工具去闡釋它的謎,去解開它的不
可解的糾紛的時代,可不再來臨了么?各種藝術(shù)都多多少少更新了;熱忱和期待在
它們血管中奔流和沸騰;可是或許只有雕刻一術(shù),依然在對過去的偉大的敬畏中躊
躇著,被呼召去找出其它藝術(shù)正在熱望中摸索探尋的東西。它要普渡一個幾乎所有
的沖突都在冥漠中進(jìn)行的痛苦的時代。軀體就是它的喉舌。而這軀體,我們最后一
次見到的是什么時候呀?一層一層地,年代的衣裳已把它遮蓋住,可是在這些塵殼
的保障下,那潛滋暗長的靈魂已把它轉(zhuǎn)變,而且毫不喘息地把它的面目修改了。它
已經(jīng)變成另一個了。如果我們現(xiàn)在把它揭開,說不定它會呈現(xiàn)出千萬種姿態(tài),對于
那在這期間產(chǎn)生的一切新穎的和無名的,以及對于那些從潛意識涌現(xiàn)出來,象異域
的河神在血流聲中露出他們鮮血淋漓的臉一般的古代的神秘。而這軀體不僅比那古
代的軀體不曾減少了美艷,它的美卻要更深宏。又經(jīng)過二千年之久,生命把它摟抱
在手里,把它陶冶,把它切磋琢磨了。繪畫無時不夢想著這軀體,以晨光來點綴它,
以暮靄來透射它,以千般柔情和歡愉來偎它,把它當(dāng)花瓣般輕撫,讓自己在它的波
瀾上蕩漾--可是雕刻,這軀體所直接隸屬的雕刻,卻還未曾認(rèn)識它自己的產(chǎn)業(yè)呢!
這里是一個重任,象世界一般大。而那站在這重任之前的,卻是一個無名的、
在幽暗中用雙手的勞動去換面包的人。他是孤獨無伴的。如果他真是一個做夢者呢?
他就會做一個美夢,一個奧妙的、無人能解的夢,一個悠久的、百年如一日的夢。
然而這個在塞佛爾工廠里靠工作糊口的青年,卻是一個特殊的做夢者,他的夢出現(xiàn)
在他那雙手上,而他立刻去把它實現(xiàn)。它感到要從何處著手,一種內(nèi)在的寧靜把智
慧之路指示給他。在這里已經(jīng)透露羅丹與大自然的深沉的契合了,關(guān)于這契合,那
稱他為自然之力的詩人喬治羅廷伯[3] 曾經(jīng)寫下不少的名言。不錯,羅丹的靈魂
里實在有一種使他幾乎浩蕩到無名的沉毅,一種沉默超詣的仁慈,一種屬于大自然
的大沉毅、大仁慈--大自然,我們知道,是赤手空拳去悠閑地嚴(yán)肅地跋涉那到豐
稔的長途的。羅丹又何嘗立志培植出大樹來?他起先只把種子撒下,或者可以說理
在地心。這種子便開始向下發(fā)展,把根兒一一往下扎,等到根兒扎穩(wěn)了,然后輕易
從地面探出頭來。這樣做是需要許多許多時日的。羅丹的幾個好友催促他的時候,
他說“不用忙”。
然后斗爭來了,羅丹去比利時京城,他不得不按時工作。他為一些私人邸第和
交易所做了一些人像和一些群像;又為安衛(wèi)爾斯公園陸市長的石像的四角做了幾個
龐大的雕像。他只小心謹(jǐn)慎依照別人的意思制作,絕不許他自己一天天長大的個性
插嘴。他的真正發(fā)展卻在別處:或壓縮在工作的余暇,在黃昏的茫昧中;或展開在
寂寞的夜半,在嚴(yán)靜的深宵里。羅丹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日月,忍受著他的精力的分割。
他具有那些建立豐功偉績的英雄的力量,那些為人群造福的豪杰的沉毅。
當(dāng)他忙著為比京交易所揮斧的時候,不消說他會感覺到一樁很明顯的事實:那
些收羅雕塑家的作品的大廈,那些象磁石般吸收以往的雕刻的天主教堂,已不再有
人建筑了。現(xiàn)在,每個石像是孤立的,正如一幅屏畫是孤立的;而它再不需要什么
墻壁,也和后者無異。連屋頂它也不需要了。它已經(jīng)成為一個可以獨自存在的物了。
我們自然也應(yīng)該完完全全賜給它一個完整的物的生命,使我們可以繞它而行,從四
面八方觀賞它。同時它又應(yīng)該多少不同于旁的物,一些人人都可以隨意撫玩的平凡
的物。它應(yīng)該是不可捉摸的,不可侵犯的,超越機(jī)緣和時間的,孤寂光燦如先知的
面龐的;我們應(yīng)該給它一個適當(dāng)穩(wěn)固的、非輕忽武斷所能安置的地位;把它插在空
間的沉靜的延續(xù)和它的偉大的規(guī)律中,使它在包圍著它的空氣中如在神龕里一樣,
因而獲得一種保障,一種支持,一種崔巍不可企及性。所有這些全憑它本身的唯一
存在,而不是倚靠它所蘊含的意義。
[里爾克--《羅丹論》(1)]相關(guān)文章:
3.《過秦論》的教案
6.矛盾論和實踐論讀后感
7.實踐論與矛盾論讀后感
8.12月1號說說
10.論壓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