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詞壇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記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即為證明。在不勝枚舉的柳詞中,《雨霖鈴》是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后人有“曉風殘月柳三變,滴粉揉酥左與言”的謔語。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少年時到汴京應試,由于擅長詞曲,熟悉了許多歌妓,并替她們填詞作曲,表現了一種浪子作風。當時有人在仁宗面前舉薦他,仁宗只批了四個字說:“且去填詞”。柳永在受了打擊之后,別無出路,就只好以開玩笑的態(tài)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在汴京、蘇州、杭州等都市過著一種流浪生活。由于失意無聊,流連坊曲,在樂工和歌妓們的鼓舞之下,這位精通音律的詞人,才創(chuàng)作出大量適合歌唱的新樂府(慢詞),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自古以來,表現男女離別之情的詩詞曲賦層出不窮,而獨有柳永的慢詞《雨霖鈴》經久不衰,傳誦至今,這確實有很值得研究。探其中緣由,固然與作者坎坷的身世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我認為,《雨霖鈴》的成功還在于其獨到的表現手法:層次分明,語意明確,鋪敘景物,傾吐心情,絕少掩飾;善于用“點染”法,反復涂抹,渲染效果。下面就《雨霖鈴》作一粗淺分析。
(1)[對長亭晚]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的時候。長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設一短亭,十里設一長亭,供行人休息,人們常在長亭送別。
(2)[都門帳飲]在京城門外設帳餞別。帳,郊野沒有房屋,所以臨時搭起篷帳。
(3)[無緒]沒有心思,意思是心情不好。
(4)[蘭舟]木蘭木制造的船。這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對船的美稱。
(5)[凝噎]因為激動,嗓子被氣憋住,說不出話。
(6)[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
(7)[暮靄(ai)]傍晚的云氣。
(8)[沉沉]深沉。
(9)[楚天]楚地的天空(戰(zhàn)國時楚國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地),這里泛指南方天空。
(10)[經年]一年。
(11)[便縱有千種風情]就算是有多少風情。風情,深情密意。
鑒賞文章:
這首詞描寫了作者要離開汴京(開封)去各地漂泊時和他心愛的人難舍難分的痛苦心情。通過這種描寫,十分真實地反映出封建社會中離別給予青年男女的愛情以多么沉重的打擊。這首詞正是愛戀歌妓和悲嘆羈旅的思想感情交織著的作品,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這首詞的上半片主要是寫臨別時的情景,下半片主要是寫別后的情景。
開首三句,如果簡單看成敘事,好象只從送別的時間、地點說起,而其實,既沒有象后面的“清秋節(jié)”明確指出時間,也沒有象后面的“都門”明確指出地點。如果簡單看成寫景,也好象只在對著長亭的當兒,聽到寒蟬在叫,看到驟雨剛停,而其實,不僅聲音、形象中有異樣的情味,即呆對著的長亭也不是單純的建筑物?梢娺@里著重的是在釀造一種足以觸動離情別緒的氣氛,先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礎,以增強下面抒寫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應該說,這主要是抒情,是融情入景,是即景抒情,從抒情寫景中可以看出時間和地點,不能簡單作敘事或寫景理解。這是一個很好的“冒頭”(開端)。
或者寫出有人在“對”,或者沒寫出,都是一樣的寫法。因為作品中的景物描寫都是作者所看到、聽到或想到的,總不能離開人。而這里的“長亭”也不是一個專有的地名,在送別的場合都用得著。如王褒《送別裴儀同》的“河橋望行旅,長亭送故人”,王昌齡《少年行》的“西陵俠少年,送客短長亭”,兩首詩里的“長亭”和這首詩里的“長亭”,當然不能看作是實指一個地名。但作為送別的所在是一樣的。從下面的“都門”看,這詞里的“長亭”應在汴河岸上。宋代的汴河兩岸,多種楊柳,因此宋代詞人寫到“長亭”,往往和楊柳聯(lián)系起來說(這詞下面的“楊柳岸”和周邦彥的《蘭陵王柳》都可以證明)。柳和蟬是結不解緣的。柳樹多的地方蟬總是特別多,因而詞人往往把柳和蟬并用,從上引《引駕行》的“蟬嘶柳敗”和《少年游》的“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看來,柳永自己就一再這樣用過 。一陣驟雨過后,景色特別鮮明刺眼,周圍都是凄切的蟬聲,又正是暮色蒼茫時分,對著這送別的長亭,這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呵!
“都門帳飲無緒”兩句是實寫不忍別又不能不別的情況。“都門”是指汴京門外。北宋自趙匡胤稱帝那年(960)起就建都在汴京,即東京!皫わ嫛笔茄赜孟騺泶钇饚づ裾埿腥顺跃频脑~語,不要呆看,在小館子餞行也是同樣的意義。“無緒”是當時心緒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現,這六個字明顯地寫出地點、動作和情緒,是高度壓縮的精練的寫法。“留戀處,蘭舟催發(fā)”,是說正在留戀不舍的當兒,舟子已經催促他出發(fā)了!傲魬偬帯保痘ㄢ衷~選》作“方留戀處”,意更明顯。“蘭舟”是用木蘭刻成的船。從“催發(fā)”中可以看出他們多么依依不舍。從這種依依不舍的情況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無緒是已經達到了“黯然魂銷”的程度。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進一步刻畫兩人難舍難分的形象。在這時候,真是縱有千言萬語也給喉嚨噎住說不出口了。只有緊握著手,淚眼相對而已。這一形象的刻畫,看來似很簡單,實則是情感的集中表現,是很真摯動人的。為作者主要情思的表現是放在后面的層層設想上,不可能在這方面做過多的描述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念”字一直貫注到下半片別后心情的描寫!叭トァ笔窃饺ピ竭h的意思!盁煵ā笔遣嫦筝p煙籠罩著,和“金波”相反,是愁人的景象!澳红\”是傍晚的云氣!俺脸痢笔侵刂叵聣,極深邃的樣子。從汴河南下是古代楚國的地方,所以說“楚天闊”。這兩句是由當前情景過渡到以后情景的寫法,也是融情入境、即景抒情的寫法。時間接近黃昏,景色模糊了,而離別的情緒也是黯淡的。作者在這種景色中,那暗淡的情緒就變得越發(fā)黯淡了,更何況渺茫的前程?于是就把所有的景色都涂上了更加黯淡的色彩,復加以必要的擴張,說“千里”,說“沉沉楚天闊”。這么一來,給予讀者的感覺就不光是自然的景色,更深刻的是這種景色中充塞著茫無邊際的離愁別恨。
下半片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兩句是特提,是說道理,是把一時的、特殊的情況說成永恒的、普遍的情況。詞學批評家劉體仁曾這么說過:“中調、長調轉換處,不欲全脫,不欲明粘!蔽覀儚倪@兩句詞中可以體會出這種道理。說全脫嗎?不是。分明是說“傷離別”,又是“清秋節(jié)”,和這詞的表現是一致的。說全粘嗎?也不是。分明是說“自古”怎樣怎樣,不限于這個場合。這樣的寫法,用文藝理論上慣用的話來說,那就是作者有意識的把自己的私情作為具有典型意義的問題提出來了,說明在冷落的清秋的時候這種難堪的離情,凡是多情得人都會具有的。這種把個別的特殊的現象提高到一般的合情合理的現象,也就擴大了這首詞的意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歷來為人所稱誦的句子。就詞義看,是頂接上面“念去去千里煙波”兩句而來,是深一層的想念,想到今夜酒醒的時候,不見心愛的人,只對著岸上的楊柳,曉風輕拂,殘月微明,這情景是多么難受。這也是情景交融的寫法。為什么特別為人們所愛賞,甚至有人拿這兩句詞來代表柳詞呢?這兩句的好處怕還是在于集中了許多觸動離愁的東西來表現他這次的愁懷。怎么說呢?離人飲酒,是作為麻醉劑來削減愁懷的,酒醒就無異愁醒。經過麻醉后再醒過來的愁,就越發(fā)使人感到無法排遣了。李憬《應天長》的“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邊病”,周邦彥《關河令》的“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都明顯的說明這種情況。這是一!皶燥L殘月”是天還未亮時的景象,這時一切景象都特別凄清,難以感受。古代要趕遠程的行人也往往在這個時候動身,因而也常常在這個時候送別。如溫庭筠《菩薩蠻》的“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韋莊《荷葉杯》的“惆悵曉鶯殘月,相別”,都是把別情和這時候的景象聯(lián)系起來說的(溫詞還提到“柳”)。這是二。至于楊柳和別情有關,自灞橋折柳的故事產生以后,歷來都是這樣看法,“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楊柳和離別似乎已成為具有必然性的聯(lián)系了。這是三。兩句詞里集中寫了那么多最能觸動離愁的東西,又寫的異常鮮明生動。應該說,這是它感動了許多人的主要原因(柳永這次離別雖然是傍晚,但他這兩句接觸到了一般的情況,是可以這樣理解的,不能認為他自相矛盾)。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四句是更深一層推想到離別以后慘不成歡的情況。只從“良辰好景”和“千種風情”這種特別美好的場合中來說明光景等于虛設,風情與誰共語,那平常日子的難捱就更不消說了。這是一種簡練的寫法,在意(內容)不在筆(字句)。“良辰好景”是值得欣賞流連的,離開了相愛的人,也就沒有心情去欣賞流連,這“良辰美景”不是等于虛設嗎?作者在《慢卷軸》里說:
對好景良辰,皺著眉兒,成甚滋味?
說明沒和歡愛的人在一起,對著“良辰美景”的苦處。又在《應天長》里說:
把酒與君說:恁好景佳辰,怎忍虛設?
說明與歡愛的人在一起時,須及時行樂。這兩種說法正可和《雨霖鈴》的說法互相印證!帮L情”是指男女風流一類的情事,和一般的情事不同。這樣的情事就只有和歡愛的人可以盡情的說,F在已經離開歡愛的人了,即使有許多許多的風情,又能跟什么人仔細傾談呢?這樣地結束就蘊含了無限的意義。我們從這里聯(lián)想得到,作者和他歡愛的人平日里是有說不完歡樂情事的,因而這次的離別才會感到這么痛苦。
詩歌比較: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南北朝梁]江淹《別賦》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北宋]蘇軾《水調歌頭》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
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唐]李白《憶秦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復愁。--[唐]李白
鳳棲梧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仕途失意,四處飄泊。這首詞就是他離汴京、前往浙江時“留別所歡”的作品。
詞以悲秋景色為襯托,抒寫與所歡難以割舍的離情。上片寫送別的情景,深刻而細致地 表現話別的場面。下片寫設想中的別后情景,表現了雙方深摯的感情。全詞如行云流水, 寫盡了人間離愁別恨。詞人以白描手法寫景、狀物、敘事、抒情。感情真摯,詞風哀婉。
賞析《雨霖鈴》
1、 作者
李煜是不愛江山愛享受,而今淪為階下囚,一江春水都是愁。而有的人不愛功名愛風流,聚時歡喜別時愁,心為所累真難受。這人便是柳永。
① 詩眼: 傷離別
◎“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留人不可留,曉風撲面寒心頭,殘月照人影孤單,酒醒時分愁更愁。
景中含情,以實寫虛;視觸多感,印象深刻;意象組合,言簡意豐。
◎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第一句呼應“無語凝噎”,第二句呼應“留戀處”,第三句呼應“蘭舟催發(fā)”、“淚眼”。
交待環(huán)境,渲染氣氛;景中含情,關聯(lián)下文。
4、讀、背指導
基調格外低沉,語氣舒緩。幾處有“豆”的停頓應聲斷氣連。
[賞析《雨霖鈴》(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雨霖鈴教案
10.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