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獅
原帖地址:https://bbs.ruiwen.com/thread-35734-1-1.html
說起《春江花月夜》,自聞一多先生以來,什么一詩成大家、一詩蓋全唐、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稱贊的、注解的、數(shù)不勝數(shù);然而,大多人云亦云,少有新意。這里,斗膽對原詩重新解讀,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并娛讀書。
全詩共十八行,每行兩句(或一聯(lián)),學者們大多分做若干小節(jié)(或部分)來解讀。而我認為,應為兩段(各九行),十小節(jié)。理由是:前一段側重寫景與理,后一段則側重抒情,兩者涇渭分明;每段五小節(jié),多為二行,段尾為一行。理由是:第五小節(jié)承上啟下是轉接的作用,最后一行則是全詩的最高峰,圓滿高昂的結尾,讓人有種意憂未盡的感覺,猶如剛聽完那感人至深名曲,余音繞梁。
別外,一個“新**”:這首詩其實還暗述著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下面就請隨我來逐句地品味、欣賞:
原詩第一小節(ji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春江何處無月明!
對于這四句詩,請先來看中學教材上的解讀(下同):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
所有具備潮汐常識的人都知道:江潮的主要內容是潮頭濤聲之類,而這里為什么只說是“水勢浩蕩”呢?究竟是寫大潮還是大湖呢?況且,原句中“連海平”的“平”字又上哪里去了?應做何解釋?第二句又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
常言道:詩要做得好,功夫在詩外!其實,詩要讀得好,功夫又何嘗不在詩外?
因古人并不知道海潮是月亮引力的結果,而認為是大地如(棋)盤,浮在大海上的證據(jù) ,因此認為潮水長多高,與之相連的大海的海平面也就應該有多高了。有人說,這里的“!睉撌翘撝,而我認為更準確的講,這個“連海”應該是一個形容詞,也就是“連天接!钡囊馑。更重要的是,這句詩并不是對春江潮水的概括,而是特指春江潮水的一個特定的階段。
第一句的參考意思應該是:
春江的潮水已經長平了(大江的)堤岸(即與堤岸相平,但還沒有漫堤。同時,也暗示著這樣的大潮也是一年中很難見到的;因為它一開始就確定了是“春”天的江潮;后文中的孤月“輪”還進一步證明是月中。因此,遠遠望去,“水勢浩蕩”)連天接海(無邊無際)…
或者:春江的潮水已經連天接海地長平了堤岸…
順便說一下,這個“堤岸”的依據(jù)又是什么?撇開環(huán)境不說,水面本身總是平的,是沒有必要特別指出它平了還是沒平的,只有將它連同大堤一起看才會有平與不平。比如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試想,非八月的湖水怎么就不平了呢?這里就是說八月里的秋汛使洞庭湖水漲或長到了與堤岸相平。 再如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就有的版本為“潮平兩岸失”,也就是說,闊得已看不到堤岸了。這里且不說闊失之爭,有一點是一致的,說明是潮水長平了堤岸。再如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把那個坑填平了!”不用說,這個“平”就是指與地面相平。
回到本案上來,就因為這一句指明了,此時已是江潮長到了與堤岸相平的這個階段,也就是長潮的末期,而并非是大潮初來之時,所以才不是潮頭濤聲等等,顯然,那已經成為過去了。同時,這個“平”也暗示著:此時的潮水已趨于平緩了--已沒有多大的浪頭與聲響了,與后文的“江流宛轉”(我認這個宛轉也不是曲曲折折的意思--后述)相照應。也正因為有了這個伏筆,當讀者讀到“江流宛轉”句時就會覺得很自然;相反,如果前面是寫浪頭與濤聲的話,“江流宛轉”句就會顯得很突兀,不倫不類了。至于詩作者又為什么不從江潮初來時落筆,卻一定要從潮水已平落筆呢?不用說的,江潮不是作者主要描寫的對象,他要寫的就是春江花月夜,第一句寫“潮平”,與下一句寫“月生”,這不是最自然不過的開頭嗎?
原詩第二句,古人認為月亮就是從大海里“生”出來的,特別是當它離開水面的時候還有一個一躍而跳到天空中的瞬間,就象雞生蛋的初期很慢,很難,后來撲一下掉出來一樣。比如,巴金的《海上日出》里就有類似的描寫:“...在那個地方出現(xiàn)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似乎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再如同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個“此時”也就是指那一瞬間。為什么呢?因為在那之前,由于光射角的關系,人們所見到的只是月亮的余輝,光線強度很弱,海浪與海霧又擋住了部分,因此在月亮跳上天空之前,由于太陽的遠去,大地是越來越暗的(那時地廣人稀,沒有電燈),而當月亮跳上天空的一瞬間,天地間頓時充滿了清輝。比如《海上日出》就這樣接著寫道:“...一剎那間,這深紅的東西,忽然發(fā)出奪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發(fā)痛,同時附近的云也添了光彩!碑斎唬鹿馐遣粫屓说难劬Πl(fā)痛的,但也很顯然,當月亮的發(fā)出光輝的瞬間,不論是原來在黑暗中走路的還行船的,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抬頭或回頭去看一看天上的月亮。正象偏遠的山村里在黑暗等了很久的人們一下看到來電了燈火齊明一樣,不由得要歡呼起來。同時,也正因為古人不知道地是球形的,而認為是一個平面,因此就認為那一瞬間,月光一定照明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全人類都同時看到了月光,所以說“天涯共此時”。
其實,原詩第二句也是對首句的一個注解,說明是在一個什么前提下看到的那樣一個水勢浩淼的景象。同時也是第三第四兩句的導引。
因此,原詩第二句應該這來理解:
在大海那個方向,與潮水一同出現(xiàn)的,已在浪濤與海霧中爭扎了多時的一輪明月(此時)一躍而跳上了天空...
其實,張若虛的這四句詩與張九齡一樣,所描寫的都是那一瞬間的情景。 正因為在那之前天色是趨暗的,就好象被魔術師慢慢拉上了一個巨大的黑幔,人們視線逐漸被攔住了,只能看見最近處江堤下潮水慢慢長上來,潮水聲也漸漸地小了下去...而就在月亮跳上天空那一瞬間,那一塊巨大的黑布被抽走了,眼前頓時展現(xiàn)出一個新的世界。忽然間:清輝滿世界,鋪天蓋地,充徹寰宇,充徹眼簾,遠處(對岸)的江堤不見了,眼前是一片煙波浩淼的水面,無邊無際;一輪明月正斜照在這個“水勢浩蕩”水面上…
于是,原詩的第三第四句就自然而然地涌現(xiàn)出來了--
這里,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教材是如何解讀的吧: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
試問,究竟什么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是月光還是月光照耀下的春江?整個春江顯然說不通,而月光呢,如果是指月亮發(fā)出的光,它也不需要隨著波浪才能照到千萬里外去,如果是指經過波浪反射的月光,那哪兒又能好過直接就說波光呢?細究起來,波光也是不能稱之為月光的,正如從來就沒人把月光叫做日光一樣。
本來,詩人在這里僅連用兩個“滟”字,一個令人目不暇接波光鱗鱗的宏大場面就躍然紙上了:無數(shù)的浪涌水波正象銀鱗一般,千點萬點,不斷地閃爍、跳躍,交相輝映... 很顯然,這個“滟滟”就是“滟滟波光”的意思,是這句詩的精華所在,教材卻偏偏把它省掉了,把本來很自然流暢的華美詩句解讀得如此生澀。
我們知道,人是看不到千萬里之外的,此地的月景千里之外的人也是看不到的,因為地球是圓的。但對古人來說,大地是平的,因此不論大江的上流有多遠,幾千里還是幾萬里,那一瞬的月光都應該能照到(古人自然沒有光速的概念)。因此很顯然,“滟滟隨波千萬里”只是詩人推想,并非實景,第四句“春江何處無月明!”就是對第三句的反問,用現(xiàn)代話說,整條春江(不論它有多長),何處照不到?!
然而,教材對這句的解讀卻是:“什么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明明是“春江何處”,怎么就能解讀為“何處春江”了呢?兩都能是一回事嗎?
其實我們也不難感受到,只是往往說不出來,詩人的這兩句詩正是他在看到那樣壯闊的美景那一瞬間,發(fā)自心底的歡呼!
原詩第二小節(jié):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教材的解讀:“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月光象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
不用說,“宛轉”一詞是有“曲折”的意思,但把它僅僅解讀為“曲曲折折”就有問題了。眾所周知,“宛轉”一詞往往也被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時的語氣,有委宛平和之義。其次,它還含有美麗或美妙的意思比如:宛轉悅耳的鳥鳴。古時也常用來形容美人或美人的眉,比如白居易:《井底引銀》“宛轉雙蛾遠山色”;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边有白居易《長恨歌》“宛轉蛾眉馬前死”,翻譯成如今的網語也就是:(可憐呀)眼睜睜一個漂亮美眉就那樣在馬前死了!
況且,這里明明說的是“江流”!而不是“小溪”,更不是部分的“江水”。何為“江流”?不就是流淌著的大江嗎?能看到江流曲曲折折的流淌,那該是多么大的場面呀?人們往往看到的只是“小溪”“曲曲折折”地在“芳甸”中“流淌”,又怎么可能在看到一望無際的江面的同時還能看到“曲曲折折”的“江流”呢?為了自圓其說,教材在把這里的“芳甸”望文生義的解讀為“花草叢生的原野”,試問,大江邊上的詩人能同時看到江流可在其中穿過,而且還是曲曲折折地穿過的那么遼闊的原野嗎?就算能,他要在多高的高度才能看到?還是在夜晚,當時有那個條件嗎?而且還要能同時看到其上的“花草”,而知其為“芳甸”?
其實,這句詩不過是告訴我們,詩人早早就來到江邊,他預先找到了一個觀賞的好地方,這個地方伸向大江,沿岸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弧,詩人正好在這個弧的中間,而且周圍江灘上“花草叢生”!敖鳌敝徊贿^是繞著這樣弧形的江岸流淌的。正因為他來的早,才能知道“明月共潮生”,說明他也一定是剛剛觀賞了長潮的全過程,剛剛感受過浪潮與濤聲。原詩首句:“潮水…(已)平”,也就說不再有多大的浪潮與濤聲了,因而此處“江流宛轉”就應該是指月光的照耀下,鱗光閃閃的江流和宛的緩緩流動的意境,它使江流帶有了月光的特質,緊扣月夜春江的宗旨。這里,畫龍點睛的一個“宛”字被弄丟了,就象把“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弄丟了一樣,本來光彩奪目的詩句頓時顏色盡失!
下一句,教材中把原詩中的“花林”說成是“開遍鮮花的樹林”,這個疏忽實在太大了。 其實,這里的“花林”不是一個詞,在“花”與“林”之間還有一個被略了的頓號;是短語:“花、草、樹、林等等”的縮寫。參照前一句,即使按照教材所解讀的:“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的明明白白是一個“花草叢生的原野”,那又為什么月光就只能照到這個原野上遠處“開遍鮮花的樹林”,而照不到近處的花草呢?況且,后文緊接著就寫有“汀上白沙看不見”;同樣是在輕煙薄霧般的月光的籠罩下,白沙既然看不見,遠處只能見林的,樹且看不清的,那上面的花又如何就能看見呢?所以我們說,此處的“花林”只能是“花、草、樹、林”的縮寫,而不可能是“開遍鮮花的樹林”。嚴格的講,樹,不論它是不是開著花,也是不能叫做“花”的,那樣一來,《春江花月夜》也該改為《春江月夜》而沒有花了。
如今的城里人是享受不到純正自然的月景了。井底一般的居住環(huán)境,白晝般的燈光早讓那種仙境一樣的月景遠離了城里人。只有在偏遠的鄉(xiāng)村或景區(qū)才有可能見到那種月光輕灑如瀉銀般的美景。這使我想起杜牧《泊秦淮》中句子:“煙籠寒水月籠紗”,其實這個“煙”也不是實指似乎早成了定論的“炊煙”,而也是指月光,它只一個形容詞。這句詩的本意應該是:象輕煙薄霧般的月光,溫柔地遍灑在秦淮河水與水邊的沙灘上。但是,沒有親歷的人,即使這樣說也還不可能完全領悟月光的神韻,因為“輕煙薄霧”只是道出了附著物體上,比如水面或沙灘上的月光的形態(tài),而月光本身不僅具有煙霧的外形與動感,還有煙霧所沒有的亮度:如珍珠白玉一般的柔光。正因此張若虛才說它“似霜如霰”。古詩云:月華流瓦。說的就是月光輕瀉在屋瓦上,似有一層輕煙薄霧般的物質,散發(fā)著和宛的光亮,緩緩地向下流淌(后文說到“流照君”時再說)…
回到本案上來:
此時波光鱗鱗的江流已是很委宛平和地繞著花草從生的江岸流淌了,
月光輕灑在(近處的)花上,草上,象有一層輕煙薄霧的物質,帶著珍珠白玉一般柔和的光亮緩緩的升騰蔓延…還為(漸遠的)樹木,(及遠處的)樹林,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銀邊 …
(眼見得一片玉樹瓊花,正籠罩在云煙中,或隱現(xiàn)在云霧上…)
試想,這不就是一派天上神境般的景色嗎?
第三句,什么叫“月光象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這樣的解讀等于沒有解讀。我們知道,霜是不會飛的,它是空氣中的水遇到過冷的地面或其它物質時才有的結晶,因此誰能感覺到它的飛翔?見過月光在瓦上流淌的人才能感悟到它那種特有的,在物質與非物質之間的質感,似乎能夠抓住卻又抓不住的感覺。這句詩的意思不過是說:彌散在空中的月光有一點霜那樣的亮度與質感,但又抓握不住,遠不會象下霜時那樣讓你冷的凍手(暗喻與霜相比月光是那樣的可親)。
第四句,不僅僅是“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而是月光籠罩上沙灘上,看不清上面的沙,暗喻模糊了江面與沙灘的差別,為后文作鋪墊。
另外,這四句詩由近到遠由低到高等的描寫,說明詩人是站在一個高處的,也許正如同名歌里所唱到的:“江樓上獨憑欄”吧,俗話說,高瞻才能遠矚,反過來遠矚也必定是高瞻。
原詩第三小節(ji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教材:“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教材的解讀好象沒有什么不對的。但我們知道,詩是語言的精華或濃縮,它的濃縮度越高,藝術價值也越高,所包含的內容當然也越豐富。因此對字面的解讀只不過是我們理解一首名詩的開始而遠遠不是結束。李白也有類似的兩句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眱H從字面上看,這兩句詩平白如話并沒有什么好解讀的,說不定還會認為李白象今人一樣賣名氣哩。如果我們推開來想,李白又怎知今月曾經照古人的呢?顯然是通過那些古人留下來的詩文,說明這兩句詩正是李白在月光下想起了古人留下的那些詩文,從而有感而發(fā);蛟S,他那時正在月光下推敲著古詩文,與前人對話吧?有了這樣的推想,我們的腦海就會自然浮現(xiàn)這樣一幅畫面:李白正在明媚的月光下徘徊,時而抬頭望月,時而低頭沉思,手捻胡須,口中喃喃自語…
張若虛這四句其實是一個轉折,是從前面寫景到寫理的過渡。前二句既是對前面月景的小結,也是引發(fā)詩人思考的環(huán)境因素:
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是自然的東西,只有最自然的才是最美的。文章也是這樣,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边@首詩,不僅僅自然流暢如行云流水,更重要是每一句都承上啟下,環(huán)環(huán)緊扣,既與上下文緊緊聯(lián)系著也照應前后文。這里,我們再來對前二小節(jié)作個簡要的的回顧,它對我們解讀后文有著指導的意義。
原詩從潮平月生落筆,前面說過,這也告訴我們,詩人早在長潮之前就來到江邊,看了長潮的全過程。那么,隨著天色漸暗,作者的注意力就必然是猜想月生之后的情景,并等待著月亮的升起。一但一輪明月躍上了天空,自然首先要引起他注意,接著詩人的目光又必然隨著月光落到水面,細細地品味月下的江面,當他細細觀賞過月光下那波光鱗鱗連天接海的江面美景后,也自然而然地要看到江邊的芳甸,以及在其上月光下的花草樹林… 詩人目光先由天上明月直到眼前花草,再由低到高由近到遠,最終又回到江天與明月。不用說,經過這個過程,詩人此時必然有所感受,心情與之前必然是不一樣的了。深受天人一理思想影響的詩人也自然會想到早有前人在同樣的情況下所提出的問題來。
第一句,詩人先概括了前面的江面、江流、芳甸、汀上以及彌漫在空中的月光,它使整個世界都改變了模樣。第二句告訴我們,此時已是月光最強時刻了,俗話說,月朗星稀,而此時是一個星星也看不到了(孤月輪)。此時,詩人仰望著明月,明月也朗照著詩人,看著遍地的 玉樹瓊花,詩人仿佛來到了仙境,天人之間是那樣的近,面對此情此景,又怎么能不引起詩人的神思遐想呢?于是就有第三第四的提問。
原詩第四小節(jié):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教材:“人生一代代地天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
這里,只有把原詩第一句單獨提出來,教材的解讀才是正確的,可是這樣一來,這首詩絕大多數(shù)句子都是平白如話的,既無需解讀更談不上深意。請大家牢記;它的每句都是與上下文緊緊相連的,只有當把它們與相關的句子一起口味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具體到這句詩,它是相對于上一聯(lián)的提問“江畔何人初見月”而發(fā)的。我們從這句來思考:比我們早看到江月的當然我們的父輩,比父輩早的是祖輩,由此向上推不也同樣代代無窮已嗎?說到底,什么時候有的人類,那時的人類祖先就是最早見到江月的人了。換句話說,這里只是更進一步的提出了一個很古老問題,也就是:我們這個人類是什么時候,從哪里來的呢?
同樣道理,“江月年年望相似”只應這樣來理解:每年的月亮總是那樣有規(guī)律的圓缺,看不出它生長及消亡的跡象,它又是從哪里來的呢?這兩句詩合起來講:人類與月亮以及這個世界真是傳說中盤古開天地那樣產生嗎?真是女媧用泥土造就了人類?如果說是的,有什么依據(jù)呢?如果說不是的,那我面前的這個世界又不正是一個確確實實的物質存在嗎?我自己不也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嗎?而且古人相信:月亮的圓缺與人間的聚散是同理的,那么,這里自然也包含著這樣一個問題,也就是月亮又為什么會有圓缺?人世間能不能沒分離呢?
或有讀者問,你怎么知道詩人是想了那么多的問題呢?其實,從后文我們也可以看出,他苦苦思考這些問題用了很長時間,因為詩人賞月賞了整整一夜。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點歷史知識,他對觀賞文化古跡就不會有多大興趣,他沒有什么可想的,當然也不需要多少觀賞的時間,一個人的歷史知識越豐富,他們觀賞古跡時所想到的就越多,所需要的時間也越長。而且,詩人后文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情的變化也必然與此相關。當然,也很顯然,由于當時科學發(fā)展程度的局限,詩人對那些問題也是想不出什么理想結果來的。后來的蘇東坡就說道:“此事古難全”,看來張若虛沒有蘇東坡豁達。這里也有一個暗的鋪墊:他由月的圓缺自然想到人間的聚散也必然想到自身飄零的身世。
“不知江月待何人”,這個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呢?當然是能夠回答這些問題的后人。能夠回答這些問題的人會是誰呢?他或他們的知識該是多么淵博呀,他或他們能夠沒有或少有離別之苦嗎?教材把這句的“待”解讀為“照耀著”顯然是沒有道理,其實并沒有讀懂。
“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句詩其實只是一個截取,它的前面還有兩個內容被省略了:一個就是前文提到的“皎皎”的“孤月輪”,第二個就是這個“孤月輪”背后的:深遂的夜空。合起來說,是詩人在問明月,明月只是輕輕地將它那柔柔清輝灑向人寰,沒有回答;詩人又問夜空,夜空躲在明月的后面,好象在說:這是天機,不可泄露!于是詩從又問大江,大江靜靜地送著流水,鱗光閃閃,象無數(shù)不斷眨著的眼睛,也在不停的沉思玄想;最后…
[揭密《春江花月夜》,對話張若虛(一)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論壇專稿)/a]相關文章:
1.a拼音教學課件
5.典范英語1a課件
7.漢語拼音a的教案
8.牛津英語2a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