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
教育是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用一顆心感染另一顆心的事業(yè),是智慧與智慧的對話。。教育是門學問,充滿智慧。
(一)
我們的學生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在祖國的大花園里嗷嗷待哺,他們的成長就如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一樣,需要人們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所隱含的真諦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許你初為人母,也許你初為人師,但你必須面對的事實是:你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孩子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孩子在何種環(huán)境下長大至關(guān)重要。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斗逞強。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畏首畏尾。
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自怨自艾。
諷刺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消極退縮。
嫉妒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心懷內(nèi)疚。
容忍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極富耐心。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充滿自信。
贊美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存感恩。
嘉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愛人愛己。
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胸廣大。
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掌握目標。
誠實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維護正義真理。
安定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對世界多一份關(guān)懷。
祥和中 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你的孩子是在何中環(huán)境下長大的呢?
(二)
從事教育事業(yè)多年,深感教育的艱辛和苦楚,并且痛惜中國的教育方式,它禁錮著孩子的個性和自立、自主能力的發(fā)展。看看美國的教育方式,總覺得有點啟發(fā)。 美國家庭重視對孩子認識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教育,注意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自主精神,并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在各種環(huán)境中的自我保護能力。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1.自立訓練從幼兒開始。美國很多孩子從嬰兒時期就獨居一室。孩子長到三四歲,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長就給買一種很小很暗的燈,徹夜亮著,以驅(qū)逐孩子對黑夜的恐怖。晚上睡覺前父母到孩子房間給孩子一個吻,說句“孩子,我愛你!晚安!做個好夢!”就回到自己的臥室了。孩子就抱個布狗熊、布娃娃之類的玩具安然入睡。
2.決不總是圍著孩子轉(zhuǎn)。美國人很愛孩子,但不會總是抱著、盯著孩子。六七個月的孩子就自己抱著瓶子喝水、喝奶,大一點就自己學用刀吃飯。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決不喂,總是讓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戲也是自己一個人做或跟小朋友一起做,很少纏著父母。
3.讓孩子接受鍛煉。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工程師叫杰姆斯,有一天他帶著三歲的兒子到城外10公里的鄉(xiāng)下看望父母。吃過晚飯,天已黑,進城的公共汽車已經(jīng)停開發(fā)。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卻帶著兒子步行回程。兒子走一段,他背兒子一段,就這樣摸黑回家。為什么這樣做?他是為了使兒子從小熟悉黑暗和吃一點苦。
4.教孩子使用工具。美國家長教孩子從小認識和使用各種工具及電器。父母經(jīng)常對孩子說:“你應該學會這些工具,有什么東西壞了,你就可以自己動手去修理。"他們會告訴孩子一些工具的用途、性能,讓孩子掌握操作要領(lǐng),并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們。五六歲的孩子,父母就要教他們使用煤氣灶、電爐和洗衣機。家里東西無論那里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勵孩子大膽嘗試著自己修理。
5.教孩子適應環(huán)境。美國的家長在假日里常帶著孩子到山區(qū)旅游。每遇山澗需渡過時就叫孩子觀察水勢,尋找最淺、水流較緩的涉水點,然后由父母決定是否可行。如果選擇不當,就講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樣識別水深及流速。上山時,他們一般不坐纜車,而由孩子選擇登山路線。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讓孩子判斷決定有無危險,是否攀登,并問孩子該怎樣保證安全。經(jīng)過多次跋山涉水的實踐,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險了。
6.進行自我保護訓練。美國有很多的家長帶孩子上街時,隨時隨地教給孩子交通規(guī)則并囑咐其他注意事項,說明怎樣走危險,怎樣走才安全。許多家長還叮囑孩子記住必需的電話號碼,如父母的單位電話、警察局電話、消防電話、醫(yī)院電話等。
以上所述,也許有人會說: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要圓嗎。但你不能不承認美國的教育理念確實要比中國前衛(wèi),中國的中學生確實拿了很多奧賽金牌,但拿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是一個沒有。還有在外國的市場上,到處都可看見“中國制造”的商標,但是要看見“中國創(chuàng)造”的產(chǎn)品是寥寥無幾。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發(fā)展。我想中國的教育理念是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
(三)
且聽一段故事:狂風呼喊著,咆哮著,獰笑著奔襲過來,企圖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樹挺起胸膛,頑強地與狂風搏斗著?耧L暴虐地糾纏著它,想按下它高貴的頭,壓彎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奮力反抗、不屈不撓。
大樹下面有一片小草?耧L根本不把它們放在眼里,像搟面條一樣把它們?nèi)鄟砣嗳,幾乎要把它們撕成碎片、碾成粉末。小草在狂風中抖動戰(zhàn)栗,曲腰伏身,把臉緊緊地貼在大地上。
狂風終于累了,走了。人們發(fā)現(xiàn),大樹折斷了腰,小草卻慢慢揚起了臉。
學生問蘇格拉底:“老師,你認為大樹和小草誰值得贊美?”
蘇格拉底說:“我贊美大樹,也贊美小草!
故事給我的啟示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有很多教師為什么總是無意間對好學生投以關(guān)愛的眼神,而對“后進生”卻總是冷眼相對?作為教師為何不在贊美“大樹”的時候,對“小草”也多給予些微笑與關(guān)愛?羅丹說,這個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作為教育者,是不是也可以說,在我們的教育對象中,不是缺少天才,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天才的眼睛。我想說的是,面對我們的學生,多一點贊美,少一點指責。你同意嗎?
[教育的智慧(人教版選修教學論文)]相關(guān)文章:
2.教育教學論文
5.小學思品教育教學論文
6.幼師教育教學論文
7.小班化教育教學論文
10.特殊教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