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鴻門宴》的“為之奈何”看劉邦個性
大冶一中 程繼兵
“言為心聲”,分析人物性格,當然離不開語言分析!而欓T宴》中,我們分析劉邦這一人物形象,往往側(cè)重于拉攏項伯、鴻門說項羽、安排逃席等情節(jié),而忽略了對其經(jīng)典語言“為之奈何”,尤其是第三個“為之奈何”的分析。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講壇項羽項羽入關(guān)》中,雖透過“為之奈何”看到劉邦虛心求教的優(yōu)點,但在《項羽鴻門宴》中,未能看出“研究逃席”時“為之奈何”反映的劉邦性格。
《鴻門宴》中,劉邦說了三次“為之奈何”,從他的這一再三重復(fù)的語言中,可以看到其心理活動和鮮明個性。
當張良告知他項羽要攻打他時,劉邦大驚,“為之奈何”脫口而出。劉邦面對突發(fā)事件,頗感意外,一時根本想不出任何良策,茫然無措,只能馬上問計于張良“為之奈何”。這既表現(xiàn)出他驚慌失措和短謀少智,又展示了其虛心求教的性格。
當張良問“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時,劉邦回答后,依然急切地說“且為之奈何”。張良的兩個問題極有啟發(fā)性:你劉邦是誤聽人言,也無力抵擋項羽,硬拼只能自取滅亡,那么,你只能向項羽說明情況,向項羽服軟。劉邦在張良這兩個引導(dǎo)性問題的提示后,仍然沒有想出避免項羽攻打自己的良方,依然焦急地說“且為之奈何”,還是只能依靠張良出謀劃策:“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边@的確反映了他焦急萬分的心理和誠心請教的個性,但這更表明劉邦急中無智、缺乏謀略。
當劉邦想逃離鴻門時,說“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第三次說“為之奈何”。
此時的劉邦,是真的不知怎么辦從而征求樊噲等人的意見嗎?顯然不是!宴席之上,他已下定決心逃走。劉邦是貪生怕死之輩(《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劉邦為逃跑竟將兒女推下車三次),當聽說項羽要進攻他時,嚇得大驚失色;鴻門宴上,范增舉玨他看在眼中,項莊舞劍他驚在心里。如此殺機四伏的宴會,他豈能坐以待斃而不趁早逃脫?他趁樊噲闖帳項羽發(fā)愣時假裝“如廁”,且“因招樊噲出”,趁機悄悄招出猛將護衛(wèi),可見他已想好要離席出逃。他說“今者出,未辭也”,顯然他已決意逃離。而且,他對如何逃離都有一套完整的安排:命令張良留謝,且吩咐“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只帶四個隨從“道芷陽間行”。
不過,就這么逃離,顯得自己不僅不懂禮儀,而且貪生怕死,不顧手下將領(lǐng)死活,這將使他在部下面前顏面頓然掃地、威信將蕩然無存!那么,他為什么不講一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的道理呢?難道是他不知道嗎?顯然不是!連赳赳武夫樊噲都明白如此淺顯的道理,何況本來就不拘小節(jié)、能成大事的劉邦。不過,假如這話由劉邦口中講出,難免有一種嫌疑:為自己的貪生怕死、狼狽逃離尋找冠冕堂皇的借口!他不講,因為他確信有人替他講,而且是心直口快的武將替他講,不僅講“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而且講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這比自己說更有分量!所以,他不講正是他的高明之處,狡詐之處!
他早有逃走的打算,卻讓樊噲講一番逃跑的大道理,仿佛“我”劉邦逃席,是部下所勸、所逼的不得已的選擇!由此,我們能多么強烈地感受到劉邦的狡詐多端。
總之,透過劉邦的經(jīng)典語言“為之奈何”,既可看到他虛心求教的優(yōu)點,又可見他焦急萬分的心理,短謀少智的缺點,還可看到他狡詐多端的個性。分析文學(xué)作品的人物,一定要重視語言,尤其是反復(fù)使用的個性化語言,一定要反復(fù)揣摩,體味其精妙處。
作者簡介:程繼兵,湖北孝感人,湖北大學(xué)文字學(xué)碩士研究生,大冶一中語文教師。
程繼兵
[從《鴻門宴》的為之奈何看劉邦個性(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學(xué)論文)]相關(guān)文章:
5.鴻門宴教案人教版
10.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