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是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高考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三個層面的內(nèi)容: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
【詩歌常用的表達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對比、反問、設(shè)問、雙關(guān)、互文、反復(fù)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以抒情和描寫為主)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觸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正側(cè)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細節(jié)描寫、樂景寫哀等。
3、表現(xiàn)手法:對照(對比)、襯托、渲染、烘托、鋪墊、象征、聯(lián)想、想象、抑揚、比興、照應(yīng)、用典、托物言志、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懷、借古諷今、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等。
二、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一)判斷下列詩句所用的表達方式
1、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記敘)
解說:原文(教材第三冊)為“紅耦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選詩意思為“藕紅花殘時,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描寫)
解說: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月與人意合情投。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議論)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抒情)
(二)解讀“描寫”和“抒情”
詩歌中最常用的表達方式有兩種: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觸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正側(cè)結(jié)合、細節(jié)描寫、樂景寫哀等。
【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不要任何“情感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guān)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一種抒情方式。如:
◆《 》的結(jié)尾:“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就直截了當(dāng)?shù)厥惆l(fā)了詩人甘愿為天下貧寒的知識分子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詩句開門見山,直敘登上高臺后,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孤獨愴涼的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
2、間接抒情
借人、事、景、物等各種形象來抒情。可分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觸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1)借景抒情
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guān)、落日、夜月、清風(fēng)、細雨、微草等等,都是詩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對象。如: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边@首詩就是詩人張繼在國家遭受戰(zhàn)爭、自己趕考落榜,處于痛苦、彷徨、憂愁和無奈之時,借景抒情之作。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边@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后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詩中雖不見“愁”字,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fēng)韻天成,頗有特色。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痹娙嗽谇叭(lián)詳盡描寫了新雨后空山幽靜、恬淡的景物,為最后表達歸隱田園思想蓄勢。
◆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痹娙藶槲覀兠枥L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fēng)拂過,花草馨香,泥融土濕,燕忙筑巢,日麗沙曖,鴛鴦靜睡。詩人借春天的樂景表達了自己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情。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此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fā)感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相互交融,情景難辨。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比如: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睂懢爸邪鴮Υ河甑南矏傊椤
◆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全詞成功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詞的上闕先描寫別離的環(huán)境氛圍(“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接著寫依依惜別之情,最后虛寫別離后友人在途中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下闕先抒發(fā)情感,接著把離愁別緒集中在“楊柳”“曉風(fēng)”“殘月”這三件最能觸動詩人情感的畫面中,最后再次抒發(fā)難以排遣的離別情緒。
◆李白的“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睆拿}脈無語的敬亭山中就傳達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與寂寞之情。
(3)觸景生情
觸景生情是指詩人看見眼前景象就引起了他心中長期郁積的情感的一種抒情方式,見景生情,通常前句寫景,后句生情。古詩詞中有許多傳統(tǒng)審美習(xí)慣就是觸景生情的典范,如望月思鄉(xiāng)、傷春悲秋、折柳送別、聞雁思歸、見流水而思年華等,如: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時是歸年?”(翻譯:漫江碧波蕩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艷無比,簡直就象燃燒著一團旺火。今年的春天又過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這兩首詩都是詩人從眼前的景物來觸動他們情感閘門的,景物只是誘因,情感才是詩人要表達的主體。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征等。如:
◆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贝嗽娨悦纷杂,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币约爸芏仡U的《愛蓮說》都是借助梅花、石灰、蓮花來比喻(象征)君子潔身自好,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zhì)。
鑒賞托物言志這類詩詞,不能只停留在詩詞表面的意象(景或物)上,要借助我們的情感體驗來挖掘它們所表現(xiàn)的普遍意義或思想等。
特別要注意的是,詩言“情”也言“志”,但“情”與“志”有著很大區(qū)別,“情”就是我們常說的喜怒哀樂、憂思驚懼等人之常情,一般都是通過景物描寫來傳達的;“志”是指志向、情操、愛好、美好愿望、強烈要求等,大多是采用比喻和象征的藝術(shù)手法,把它寄托在特定的物象上?傊,詩詞無論是抒情還是言志,景、物只是詩人表達情感的媒介而已,鑒賞這類詩歌,要通過表象去體會深層的意蘊。
【描寫】
常見的描寫可分為: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正側(cè)結(jié)合、細節(jié)描寫、樂景寫哀等。
1、動靜結(jié)合
動靜結(jié)合是指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gòu)成一種情趣。如:
◆王維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用蟬和鳥的叫聲襯托山林的幽靜
◆杜甫的《旅夜書懷》:“細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逼渲械娜、四兩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一靜一動,雄渾開闊,令人稱道。
◆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渲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逼渲械娜、四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2、虛實結(jié)合
虛實結(jié)合是中國古典詩歌很重要的一種藝術(shù)手法。虛實結(jié)合主要有三種情況:寫景為實,抒情為虛;物象為實,想像為虛;正面為實,側(cè)面為虛。虛實結(jié)合是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zhuǎn)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歌的意象,開拓詩歌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如:
◆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實)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虛)”
◆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詩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藝術(shù)手法,“巴山夜雨”是寫實,“共剪西窗燭”是擬虛.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構(gòu)成了完美的意境,表達了盼望與妻子團聚的心情。
◆高適《塞上聽吹笛》:“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fēng)吹一夜?jié)M天山!币、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nèi)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diào)。∪、四句以實寫虛,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fēng)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因為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中前兩句泛說西湖六月的風(fēng)光自有特色,是虛寫;后兩句描寫滿湖蓮葉荷花在朝陽的輝映下,無邊無際的碧綠和艷紅和諧地搭配著,是實寫。全詩虛實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3、正側(cè)結(jié)合
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cè)面描寫。如:
◆漢樂府《陌上!穼η亓_敷的描寫:“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鼻八木涫钦婷鑼懀蟀司涫莻(cè)面描寫。前四句夸張地寫羅敷的服飾之美,是為了襯托人物的高貴和美好。至于羅敷具體怎么美呢?這是很難描繪的。于是作者筆勢一蕩,不直接寫羅敷本身,而去寫周圍的人為羅敷所吸引的神態(tài),通過側(cè)面描寫,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
4、細節(jié)描寫
一首詩中的細節(jié)描寫,往往能顯得凝煉、集中、韻味無窮。如:
◆杜牧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痹娙藘H攝取楊貴妃看到跑馬飛送荔枝的人發(fā)出會心一笑的細節(jié)入詩,一切盡在不言中了。詩人的隱諷態(tài)度在于“妃子笑”與“無人知”,由此可見,千里迢迢飛送荔枝,完全為了博得一人的歡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內(nèi)情的,看到快馬飛馳的緊急情況,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妃子笑”的細節(ji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翻譯:初夏的清晨,一位貴族小姐悄悄來到后花園內(nèi),興致勃勃地獨自蕩起秋千來。蕩了一陣感到有些累了,于是便停了下來。她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又起來懶洋洋地活動活動自己的纖纖玉手。這時才發(fā)現(xiàn),好大的露水呵,花兒似乎也顯得很消瘦;真累人呀,身上的汗衫已經(jīng)濕透!正當(dāng)她打過秋千、滿身是汗的時候,忽然看見有個人影走進了花園。由于不知來者是誰,又加上衣飾不整,心里有些慌張,只得含羞而走;匆忙間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干脆光著襪子跑吧;真不湊巧,頭上的金釵又滑脫掉了下來?墒钱(dāng)她快到門口的時候,卻回過頭來,瞅了瞅那位不速之客,故作從容之態(tài),并且順手折下一枝青梅來聞一聞。)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兩句主要使用了細節(jié)(動作)描寫的表現(xiàn)手法。詞中寫了主人公倚在門上,回頭一看,又不敢正眼看,只是輕嗅梅花的花香。用了“倚”、“回”、“嗅”三個動作,描繪出主人公既愛戀又羞澀、既欣喜又緊張、既興奮又恐懼的微妙心理活動。把一個情竇初開,又受著封建禮法約束的少女的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焙髢删鋵懗隽私辜钡却男那。
(翻譯: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 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 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燭芯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截……)
5、樂景寫哀
以樂景襯哀情(反襯),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如:
◆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
上聯(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
◆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解說:漫江碧波蕩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艷無比,簡直就像燃燒著的一團火,今年的春天又過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詩的前兩句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如此謀詩,才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形成鮮明對照,用以反襯詩人思鄉(xiāng)之情更加濃厚。
趙德華
[中國古代詩歌鑒賞的表達技巧之表達方式(高三備課資料)]相關(guān)文章:
10.《送李端》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