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備人: 審定人: 答案制定人:
復(fù)習(xí)目標(biāo)及重點:
1、 背誦默寫 2、詩歌賞析
一:背誦默寫:
《夢游天姥吟留別》
1、 我欲因之夢吳越, 。
2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 。
4、世間行樂亦如此, 。
? , 。 ,!
《月下獨酌》 《送友人》
, 。 ,
, 。 。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 。 ,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
,
。
《將進(jìn)酒》
1、君不見, , 。
2、君不見, , 。
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
4、 ,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5、陳王昔時宴平樂, 。
6、主人何為言少錢, 。
五花馬,千金裘, , 。
二、送別詩鑒賞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牐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牐牎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牐牎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寫出鑒賞語:
《渡荊門送別》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2、本詩中有一句詩歷來為人稱道,請找出來并賞析: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樓送辛浙》
王維 王昌齡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寒雨連江度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分析兩詩的異同點
(1)相同點:
(2)不同點: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 贈別詩一般都寫的纏綿悲傷,這首詩卻寫的別具一格,其特點是:
5、、前兩句景物描寫的作用:
《送魏萬之京 》
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6、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7、“微霜初渡”“樹色催寒”兩意象歷來為人所稱道,請分析其藝術(shù)手法和表達(dá)效果。
李白送別詩賞析:
一、壯別
在李白的送別詩中,很少看到眼淚,更不用說“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詩人豁達(dá)大度、豪爽俊逸,唐代詩人魏顥描述李白“眸子炯然,哆(張口狀)如餓虎”,不似多愁善感之輩,故雖感情豐富,視友如親,但離別之際,決不會“兒女共沾巾”,而只能予人以昂揚進(jìn)取之勉。如《渡荊門送別》一詩,便是壯別之代表。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時年25歲。這次出蜀,可謂壯游:經(jīng)巴蜀,出三峽,直沖荊門山以外,飛駛至楚漢之間。詩人親歷巴山蜀水之險惡,有“群山萬壑赴荊門”的驚詫,亦不乏“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歡欣。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充滿新奇、驚喜。那連日來跟在詩人身邊的兩岸群山逐漸消退殆盡,開闊的江面撲面而來,奔騰咆哮的江水向遠(yuǎn)方逝去,直到那水天相連的遠(yuǎn)方,何其壯美。夜半時分,俯瞰江面,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的一面明鏡:白晝晴空,遠(yuǎn)眺天邊,云蒸霞蔚,變幻無窮,又似海市蜃樓一般奇妙。江山多嬌,思緒萬千,忽而生發(fā)思鄉(xiāng)之幽情,乃悟“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之玄。讀到這里,方知詩人所指的送別者竟然是故鄉(xiāng)之水!正是這“故鄉(xiāng)水”,不辭萬里把詩人送上生活道路的遠(yuǎn)大前程。全詩以啟程遠(yuǎn)游起筆,以途中所見景色為干,以惜別作結(jié)。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過渡自然,氣勢磅礴,情思綿長。
值得注意的是,詩中雄偉奇麗的畫面并不是簡單的組合和隨意的拼湊。荊門外的所有景色都與長江密不可分。它們以長江為中心,共同和諧地構(gòu)制成一幅雄偉奇麗的江景圖。這個背景,對于表現(xiàn)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氣可謂相得益彰!扒闃穭t景樂”,“景語亦情語”。毫無疑問,《渡荊門送別》所寫的景物全染上了詩人內(nèi)心的感情色彩,進(jìn)入詩人眼中而又形諸詩人筆下的荊門外雄壯奇?zhèn)サ淖匀痪吧,與這位青年詩人初離故土,投身到更廣闊的天地,去追求那不平凡事業(yè)的廣闊胸懷和奔放熱情的情調(diào)是和諧一致的。
如果說,李白初次離開從小生活的蜀地到楚國游歷為壯游的話,那么,與“故鄉(xiāng)水”的離別乃是壯別。
全詩意境高遠(yuǎn),想象瑰麗,形象奇?zhèn),語言精美,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力!吧诫S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的長軸山水圖,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和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等描摹同樣膾炙人口!霸孪嘛w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一聯(lián),何其瑰麗,“下”與“飛”之配搭,“生”與“結(jié)”之合用,把水中月影的變化過程及海市蜃樓的奇特幻象寫活了,令人嘆為觀止。
像這類表壯別的詩篇還有《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起句“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便一掃悲秋古調(diào),宴別頓覺歡快美好,友人們自然不生“悲哉秋之為氣也”之情。全詩景新情深,熱烈奔放,結(jié)句雖有“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之嘆,卻絲毫無礙于詩人豪情的宣泄。而《南陵別兒童入京》結(ji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則更是高唱入云!
這些送別詩,緣情依景,依依惜別中見得豪放,戀戀不舍中深蘊壯懷。
二、醉別
李太白嗜酒好月,人所共知。詩作《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坦言:“解我紫綺裘,且換金陵酒”,五代王定!短妻浴酚小袄畎字鴮m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一說,蓋酒月二物乃詩人一生之寄托也。李太白豪俠孤傲,嗜酒如命,唯月是愛。但他并不是那種“只愿長醉不愿醒”的消極入世者,也沒有“一醉解千愁”的動因。他堅持“人生達(dá)命何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的主張,深諳“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的哲理,因而酒月二物自然也成了他性格的象征。這在他的送別詩中可以得到印證。
金陵酒肆留別
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略作玩賞,便仿佛置身于一種特別溫馨可人的氛圍之中:江南水鄉(xiāng),暮春季節(jié),東風(fēng)駘蕩,楊柳依依。詩人即將離開金陵,入店獨酌;金陵子弟聞訊趕來,盡地主之誼,表惜別之情,于是主客“各盡觴”,愉悅非常。此一別,既無淚花,也不見哀愁,甚至連牢騷都沒有;只有醉而不醉,不醉而醉的快意。讀著讀著,讀者也會醉的,醉于酒,醉于情,抑或醉于春?只覺得暢快淋漓,情誼綿長!罢Z不必深,寫情已足”(沈德潛:《唐詩別裁》)也。
值得玩味的是,楊花柳絮,并無香與不香可言,但詩人居然嗅到“滿店香”,究竟是酒香、店香,還是人香、心香,誰又說的清呢?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也。事實上,有“吳姬壓酒”,恐怕連神仙也站不穩(wěn)了,何況是一生也離不開美酒佳釀的李太白呢?加之“長安子弟來相送”,人氣極旺,熱鬧非常,主客“盡觴”,眾人皆醉,亦在情理之中。至此,方悟“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之玄,起句“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之“香”亦得以詮釋。詩人豁達(dá)輕快,灑脫飄逸之形象遂躍然紙上矣!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fù)幾回,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yuǎn),且盡手中杯。
要離別,什么都別說,先“干杯”,來他個一醉方休;說再見,哪管它斗轉(zhuǎn)星移,只盼望“重有金樽開”。雖然分道在即,飛蓬將逝,還是“且盡手中杯”為好。短短八句話,四十個字,句句不離“酒”。全篇俱扣“醉”,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醉別”。今人離別,有“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yuǎn),若有緣,有緣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燦爛的季節(jié)”之詠,令人神往之至,奈何還是有“傷”。而遠(yuǎn)在一千多年前的李白,與老朋友相別,似乎比今人還要豪壯得多,豁達(dá)得多。通篇不見一個“傷”字,不現(xiàn)一滴淚珠。這與“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情調(diào)不同,與“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的氛圍更是迥異。景則明潔亮麗,情則淳厚綿長,思則回味無盡,有如美酒之色香味,是一篇“情與景偕,思與境共”的“醉別”好詩。
三、惜別
李太白一生游歷南北西東,朋友甚多,與達(dá)官貴人,好友親朋,山野村夫,隱逸之士,甚至黃發(fā)垂髫,均有聚散,也有吟詠,幾乎所有的相聚都讓詩人喜中從來,而每一次相別又使詩人依依不舍。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孟浩然比李白長12歲,相識時,孟浩然已名滿天下。兩人十分投緣,情深誼重,遂成至交。老朋友要赴任揚州,乘船而去,其船在長江上越行越遠(yuǎn),以至于完全看不見,詩人還佇立遠(yuǎn)視,望著那東流的一江春水,遲遲不忍離去。這是怎樣一種情感,這是怎樣一幅畫圖。景色艷麗諧和,如仙境佛地,賞心悅目;友人仙風(fēng)道骨,如同黃鶴,在百花吐艷的春色之中飄然而下,“之廣陵”大顯身手。這本是一件好事,但不管怎么說,離別總不好受,何況是摯友相別。因而,“唯見長江天際流”,就是人之常情了。稍后的邊塞詩人岑嘉州是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儒將,他與朋友離別時有“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保ㄡ瘏ⅲ骸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一聯(lián)傳之千古;劉夢得為逃難貶謫之吏,他與柳宗元在衡陽路別時,發(fā)“歸目并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劉禹錫:《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之嘆,亦為絕唱。此三聯(lián),雖然送別友人時各自的情感不同,卻都是惜別,表達(dá)效果則可謂異曲同工。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在“青山”“白水”之間,于“北郭”“東城”之地,送別友人,山重水復(fù),“行行復(fù)行行”,然“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惜哉!連“浮云”和“落日”也為之動容了。惜則惜矣,卻毫無傷痛哀怨之意,全詩一片光燦明麗!叭f里征”,喻鵬程萬里,曰“浮云”,曰“落日”,皆蘊詩人對友人的一片深情。最后之“揮手”,似一特寫,定格于斯,與班馬(離群之馬)之一“鳴”相呼應(yīng),妙不勝言。主客揮手道別,班馬嘶鳴分路,離別之情,人畜皆然也!
送楊山人歸嵩山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楊山人乃隱逸之士,是李白早年“訪道”結(jié)識的朋友,二人頗為契合,友人將歸隱嵩山,詩人浮想聯(lián)翩,乃贈詩以志此別。
嵩山如方外仙境,景色格外怡人。宅有“萬古”之壽,峰似“女玉”之神,仰之則肅然起敬,臨之則雜食俱消。更為神奇的是,“日月照耀金銀臺”,“月”居然可“長留”而不沉,皎潔明亮,高“掛在東溪松”上,令人向往之至。夢境乎,幻覺耶?只覺得友人能在這樣幽美的環(huán)境中生活,定然勝似神仙,朝暮晨昏,其樂融融。采掇者,“紫茸”(嬌嫩美好之花)“仙草”也,釀制者,玉液瓊漿也……
想著友人日后的生活,詩人不禁心旌搖動,于是生發(fā)“歲晚”“青天騎白龍”“相訪”之遐思,倘能在這樣的情境中再聚首,更為超奇曠達(dá),豪放飄逸,則今日相送,何愁之有?
讀這樣的送別詩,如步入桃園仙境,置身玉宇瓊樓,無愁無怨,無悲無嗔,只覺得雅致,只覺得諧和,只能感到“情”與“景”,“思”與“境”的最完美的統(tǒng)一。
相同點 都是送別詩 詩的開篇都是由景色描寫切入
為詩的全體做一個感情基調(diào)的鋪墊 都借"酒"這樣一個意象來表達(dá)作者的離別之青
不同點 勸君更盡一杯酒和一片冰心在玉壺
前者的勸字是妙處 說明是一種離別中的場景 在勸離別之人喝酒 讓人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 后者則是離別后的一種惆悵 離別之人已經(jīng)遠(yuǎn)去 空望玉壺來表達(dá)離別之情
網(wǎng)二丫
[《豪放飄逸的李白詩》 學(xué)案設(shè)計(蘇教版高二選修)]相關(guān)文章:
7.高中化學(xué)選修5《苯 芳香烴》教案設(shè)計
9.化學(xué)選修5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