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通過充分的“知人論世”掌握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
2.通過對詩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詩歌營造的意境和傳達出的情感。
3.通過對詩歌景物的分析,學習“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寫法。
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詩歌情景關系上的特點。
2.難點:通過意象營造意境,表達情感的寫法。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
學習內(nèi)容和過程:
一、課前獨學(A級)
知識鏈接
1、了解作者,知人論世:
(1)屈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奠基人。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文學傳統(tǒng)。
屈原的生平以及《九歌》、《楚辭》的介紹見教材58頁。屈原對內(nèi)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積極主張聯(lián)齊抗秦。后因小人誣陷,被疏遠,兩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楚懷王時期,被流放到漢北;第二次在頃襄王時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帶。(課件展示放逐行程圖)都城郢被秦將白起攻破后,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相傳于公元前278年舊歷五月初五抱石跳進汩羅江中。這一天就成為后世紀念他的端午節(jié)。
(2)楚辭:指楚地的歌辭,由屈原創(chuàng)建。注釋里說“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地方色彩!
與《詩經(jīng)》四言詩不同,它采用參差不齊的形式,有大量“兮”字,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其它特點見58頁教材“想象奇特瑰麗,語言鋪陳華美,極富浪漫色彩”。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并成為繼《詩經(jīng)》以后,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世人稱“楚辭體”或“騷體”,并與《詩經(jīng)》中的“國風”并稱“風騷”。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離騷》《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寫的政治抒懷詩;一類是以《九歌》(共十一篇,《湘君》、《湘夫人》、《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等其它介紹見注釋和相關鏈接)。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詩人世界觀、人生觀的《天問》。
(3)湘水神的傳說: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對戀人神,傳說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時死于蒼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堯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們追隨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淚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結(jié)滿了斑點,“斑竹”之名即由此而來。(設題依據(jù):高考考綱“識記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國別和代表作”)
2、字音辨析
眇眇 ( ) 裊裊( ) 罾 ( ) 裔 ( )
麋鹿( ) 搴( ) 薜荔( ) 門楣( )
(設題依據(jù):高考考綱“識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
二、合作交流、質(zhì)疑解難(B級)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個自然段的大意。(設題依據(jù):高考考綱“概括文章內(nèi)容”)
2、詩歌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幾個?抒情主人公是誰?詩歌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題依據(jù):高考考綱“對有效信息的篩選與整合”“概括文章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二、合作交流、質(zhì)疑解難(B級)
3、詩歌的開頭渲染了什么樣的環(huán)境氣氛?這對全詩起了什么作用?
(設題依據(jù):高考考綱“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4、朗讀這首詩,探討詩歌的主題。(設題依據(jù):高考考綱“鑒賞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三、檢測鞏固:
1、名句默寫 (設題依據(jù):高考考綱“識記重要古詩文”)
裊裊兮秋風, 。
, 播芳椒兮成堂。
白玉兮為鎮(zhèn),
,聊逍遙兮容與。
合百草兮實庭, 。
四、拓展閱讀 愛情的絕唱--《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譯文:仿佛有人經(jīng)過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蘿。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溫柔可愛啊形貌嬌好。駕著赤豹啊緊跟文貍,辛夷為車啊桂花飾旗。披著石蘭啊結(jié)著杜衡,折枝鮮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處啊暗無天日,道路險峻啊獨自來遲。孤身一人啊佇立山巔,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晝?nèi)缫,東風狂舞啊神靈降雨。我癡情等你啊忘卻歸去,歲月已晚啊誰能讓我永葆花季?
五、學后反思 :
陳春玲
[《湘夫人》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