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與要求
1、 掌握重點、難點,疏通文意
2、 學習抓住特征、寫景狀物的方法
3、 熟讀成誦
教學方法
朗讀、討論、分析歸納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聯(lián)系學生平時對三峽的所見所聞,讓他們暢談對三峽這一景觀的感受,激發(fā)學習興趣。
作者作品簡介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本文選自《水經(jīng)注》,它不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記和民俗風情錄!叭龒{”指長江上游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二、教授新課
(一) 自由朗讀,找出生字詞,弄清文意
1、闕quē 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漱shù
屬zhǔ引 絕巘yǎn
2、 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結合課文注解,試補充翻譯
(1) 重巖疊嶂,即“重巖之疊嶂”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應按“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钡慕Y構去理解。
(3) 絕:斷 。4)肅:寂靜
(5)或:有,不能作“有時” (6)其:這
(7)故:所以 。8)雖:即使,表假設
(9)奔:作名詞,譯為“奔馳的駿馬”
(10)時:季節(jié) (11)三聲:幾聲,三表示虛數(shù)
(12)飛漱其間:應為“于其間飛漱”
(13)清榮峻茂:前皆省略主語,“水、樹、山、草”
(二) 整體把握文章結構
討論文章結構,歸納
四個層次
1、寫三峽兩岸的山: 多、高
2、寫夏水的迅疾
3、寫春冬景色:動、靜結合
4、寫秋天景色
三、課堂朗讀
分段朗讀 體會語調、語氣、語速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檢查復習
二、討論問題
文中描寫了三峽的山、水(夏)、春冬景色、秋天氣象,各有什么特點?
結合原文,說明理由。
歸納: “七百里”――長
山 相連無缺―-多
重疊、隱蔽――陡、高峻
“自非”句:江面狹窄,為下文鋪墊
夏水 “襄陵” “阻絕”――兇險
“朝發(fā)白帝 暮至江陵 千二百里”――迅疾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對比
俯視:“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春冬景色 仰望:“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色彩:白浪、綠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榮、峻、茂
三峽秋景:“晴初霜旦,林寒澗肅”,猿嘯,回聲
秋天氣象 漁民船夫:悲慘生活
情境:悲寂、凄涼 聯(lián)想:當?shù)貪O歌
激發(fā)學生思考 1、“淚沾裳”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這樣?
2、從文中兩句漁歌可以聯(lián)想到哪些詩句?
三、引導學生領會全文藝術特色
(一)抓住特征寫景
1、主要抓住三峽中的哪個峽?(巫峽)
2、寫四季風光為什么從“山”寫起?
討論,歸納
因為“峽”是兩山夾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峽。所以從山寫起;水又是最有特色的,
所以緊接著寫水。
(二)語言特點
簡煉、生動。全文只有155個字,卻寫出了七百里三峽的萬千氣象。
1、動靜結合:動――水 “素湍”、“回清”、“懸泉”
靜――山 綠潭、倒影、怪柏
2、有張有弛:夏水迅猛――張 春冬平和,秋景凄婉――弛
四、其他
布置作業(yè)
【課后反思】
1、 結合關鍵字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學習文言文的有效方法。
2、 讓學生多思考、多提問,挖掘文章中構思、行文、語言等方面的特點,能更好地欣賞美文,從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文言文,要多記多背,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4、 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疑點,要及時發(fā)現(xiàn),耐心引導,認真講解。
方崇宇
[《三峽》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三峽》教案
6.三峽文言文教案
9.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10.人教版天地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