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走一步,再走一步 課時 2 執(zhí)教時間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準確復述課文內(nèi)容;
2、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與《在山的那邊》進行比較閱讀。
教學重難點 1、復述故事情節(jié)。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3、領悟課文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并體會其作用。
教學方法 朗讀、復述;自主、合作、探究
板書設計 板書:
毫無信心(“我下不來…我會摔死的。”)
走 一(。┎
信心萌發(fā)(“這似乎是能辦得到的!保
再 走 一 步
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
成 功 下 崖
巨大成就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由一個小故事引入:(本文前傳)
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特殊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zhí)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著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xiàn)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xiàn)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做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并不難,然后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須想更多的事。而且,還有后方的無線電支持。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于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侯一段經(jīng)歷的啟示。
2、回答問題:
*上尉接到任務時,覺得任務怎么樣?
*上尉是怎樣克服自己的困難,成功地完成任務的?
*概括一下他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
*上尉說成為孤膽英雄是受什么啟發(fā)?
3、正音、解詞。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聽讀課文,了解大意
2、要求學生能夠復述課文內(nèi)容(提出要求)
(提示復述要點:時間、地點、人物、環(huán)境,故事過程)
(三)研讀和賞析
1、根據(jù)復述提示:時間、地點、人物、環(huán)境、故事過程,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各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
明確: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體如下:
(一)、起因(1――3)游戲玩厭,去爬懸崖
(二)、經(jīng)過 (4--15) 中途被棄,進退兩難
(三)、結(jié)果(6--2)父親指點 ,擺脫困境
(四)、啟示( 24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2、合作探究:(投影儀顯示問題,學生討論,自由回答,教師點評)
﹙1﹚用一句話概述課文所寫的內(nèi)容。
明確:本文記敘“我”懸崖脫險一事,說明當我們面臨困難和挫折時,要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最終是會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
﹙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玩游戲玩厭了,想玩點新花樣。
﹙3﹚“我”與其他四個孩子的性格差異是什么?
明確:“我’膽子小內(nèi)向,其他四個活潑、勇敢。
﹙4﹚父親為什么不背“我”下來,而是鼓勵“我”向前走?
明確:因為“我”從小比較膽小,父親為了鍛煉“我”的膽量,教育“我”如何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
(四)、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學探診”第二課1-10題
3、讀課文,思考本課與《在山的那邊》在主旨上有何異同?
第 二 課 時
(一)、檢查字詞(聽、寫訓練)
(二)、研讀與賞析:
1、學生自由朗讀,劃出詳略描寫的句子。
2、寫過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學生閱讀、討論解決,考察能力)
明確:本文寫作上詳略得當。開頭的說明和末尾的點題是略寫。當中攀爬懸崖和爬下懸崖的回憶是詳寫。在寫攀爬懸崖過程中,詳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其他小朋友的活動則略寫。寫“我”爬懸崖的過程詳寫,詳寫“我”怎樣在父親的指導下爬下懸崖,父親的指導則略寫,詳寫“我”的行動與心理。
合作探究:(出示問題,學生參與討論,教師點評。)
﹙1﹚、找出心理活動的句子并加以體會。
明確:課文第二部分中,當“我”被棄于懸崖,文章用了“全身顫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亂跳”、“嚇得幾乎要暈倒”、“軟弱地哀求”、“頭暈目!、“啜泣”、“恐懼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動彈”等大量詞句刻畫主人公處于險境中的心理狀態(tài)。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強烈的恐懼感。
第三部分,孩子在父親的指點下,終于征服懸崖的過程中,作者詳寫了“我”的心理變化:最初是毫無信心(“我下不來……我會摔死的”),繼而是信心萌發(fā)(“這似乎是能辦得到的”)。隨后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潛在力量,從而激起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2﹚、“我”心理變化過程怎樣?
明確: 最初 毫無信心(“我下不來…我會摔死的!保
繼而 信心萌發(fā)(“這似乎是能辦得到的!保
隨后 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
最后 巨大成就感
﹙3﹚課文中的兩個“啜泣”有什么不同?
明確:前者是恐懼和傷心,后者有復雜情感,有歷險的余悸,有脫險的欣喜,有對父親的感激,更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4﹚“永遠忘不了的經(jīng)驗”指什么?
明確: 明確:“經(jīng)驗”有兩層意思:①是從懸崖上學到的經(jīng)驗使自己終生受益。②再次將這“經(jīng)驗”歸納成:“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為止”。這也就是告訴讀者,在困難面前不應該畏難怯步,而要冷靜地分析困難,化解困難,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漸進,堅持到底。這樣就可能積小勝為大勝,促使困難向勝利轉(zhuǎn)化。
﹙5﹚、“屢次”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評點)
明確:屢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課文中用“屢次發(fā)現(xiàn)……”強調(diào)這“經(jīng)驗”的普遍意義。
(三)小結(jié):
本文這種用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小事說明道理的記敘方法是一種以小見大,以實寓虛的寫法。
(四)體驗與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種在困難面前不畏懼、分析困難、化解困難,對于我們學習具有那些積極的意義?面對考試失敗,面對競賽的失敗,我們的心理時怎樣想的?舉例說明。
(五)多角度思考:
*評價杰利--說說當“我”陷入困境,而杰利跟隨其他孩子離開時杰利的心理活動。
*假如“父親”沒有來,你作為“我”的伙伴,你會怎么做?
教學后記
易紅梅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guān)文章:
10.再多走一步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