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杭市實驗小學 洪春幸
教學目標:
1. 感受西湖的美景,初步體會“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2. 學會運用重點詞列提綱,并能根據(jù)提綱背誦課文第二段。
3. 能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二段,積累描寫綠的詞句。
教學重點:
學會列提綱,并按提綱背誦課文第二段。
教學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 初讀,感知課文
1. 出示課題“綠”,引導學生回憶文章標題的幾種形式。
2. 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還可以以什么為題?
要求每位同學擬定2-3個題目,然后四人小組交流,并說明擬題的理由。
二、 再讀,理解課文
1. 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為什么最后把這篇課文的題目確定為“綠”?要求從課文中找出理由。
2.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靈活進行教學處理。包括:
(1) 理解詞語:領(lǐng)略 滿目是綠 蒼翠欲滴 碧澄澄
(2) 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3) 積累描寫“綠”的詞句
(4) 列出第二段提綱
三、 精讀,體味課文
1. 雨中游靈隱,作者一下車只見滿目是綠,當時會是一種怎么樣的感受?
輕聲讀課文第二段,仔細體味作者當時的感受。要求:
(1) 在課文的字里行間找出某種感受的理由
(2) 把體味到的感受用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
2. 指導學生朗讀
四、 熟讀,背誦課文
1. 發(fā)現(xiàn)提綱,反思提綱形成的過程,領(lǐng)悟運用重點詞列提綱的的方法。
2. 借助提綱背誦課文第二段。 設(shè)計說明:
這一問題從擬標題這一基本的語文能力入手,其實質(zhì)在于讓學生通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這樣的設(shè)計具有開放性,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水平上獲得成功。
這是一個問距較長問域較寬的問題,可以給學生一個更大的思考和學習的空間。
教學程序不是既定的,而是隨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處理,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引導學生的學習逐步逼近教學目標。
讓學生用自己富有個性的聲音來表現(xiàn)自己富有個性的理解。
對模糊的學習過程進行精確的反思,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
[《綠》第一課時教案 教案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3.觀潮第一課時教案
5.朱自清的綠教案
8.囚綠記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