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個初二的學生
我對當今的語文教育可是失望透了。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涵蓋面極廣。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情物理,無所不包。可是,就是這樣一門本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如今卻成了學生睡覺的最佳選擇。這是為什么?
先來看,我們究竟在語文課上學到了什么?小學里還說的過去,認了幾個字,會寫了幾句話了;那中學里呢?似乎什么都沒有!當然我這么說可能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會拍案而起大喊“胡說”,我才不怕,這是百分之一百的事實。難道說,知道一篇散文用了什么抒情方法、一篇小說是以什么為線索、一篇議論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這些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所教給我們的嗎?怪不得想睡覺!試問語文老師們,你們平時讀文章的時候,會去考慮它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表現(xiàn)了主人公什么精神嗎?會去把它分段分層概括中心思想嗎?會去把它一個字一個詞挑出來分析它用的好在哪里嗎?會?可能嗎?!最多做點筆記,再想一想,記一點,如此而已。那么,請問你們把這些東西教給我們,是想讓我們?nèi)ジ墒裁?僅僅為了高考嗎?!
再來看看我們的語文課堂。無非是讀讀課文,老師講的時候記記筆記(少部分人而已,臨考前向大方同學借來復印的才是多數(shù)),老師不講的時候(就是拉一堆問題來看誰倒霉的時候)幾乎人手一冊教參。沒辦法,老師上課時都曾說過“這些教參上有,我就不講了”這樣的話(照你這么說豈不是根本不用聽課,每個人抱本教參研究去得了,考試保準及格)。這就是課內(nèi)教學,教參的天下。至于課外的,還不是需要考試作為強制性手段,以至于造成了考前人手一冊,考后垃圾箱里一堆的情況。不知我們的語文老師看到那一堆書會做何感想?
講到考試,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語文考試最無聊、最沒用、最浪費時間了。老師您別火氣冒得太快,慢慢看下去,再說我是不是有道理。
先是基礎(chǔ)。分明是老師挖空心思地炮制標準化試題摧殘學生。試題中的“彎彎繞”,為學生設(shè)陷阱,扭曲了語文學科的本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靈性,也給一些一知半解者提供了得高分的偶然性。選擇題盡管帶有很大的迷惑性,但非此即彼的基本特征又決定了自身含有難以避免的暗示性,這就難免會使考生滋生一種投機僥幸心理。有的考題完全是以出題者死板的思維模式去“規(guī)范”學生,為難考生。這種以考生為敵的考試題不能真實地測試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倒給一些平庸之輩提供了“蒙混過關(guān)”的空子。如拼音、成語典故、文學常識、中外名家名著等考題,哪一道題不是一查便知,考完即忘的死知識,這樣的考查,能考出考生的運用能力和終身受益的語文素質(zhì)嗎?
再是閱讀。有些佳句妙不可言,理應用心去感悟,可修辭專家們非要讓學生去追究用了怎樣的修辭法,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边@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倘若能詢問朱教授的話,恐怕也未必說得出個所以然來。還有像在文中挖掉一個詞,再給你三個意思明明差不多的詞語讓你選哪個最合適。哼,怕是原文作者看了老師們給的“錯誤答案”會大叫一聲“太妙了”把原來那個詞給換了。這些純屬“作者無意,學者多情”的考題,無非是把簡單的問題故意復雜化、神秘化。 全是無聊的人做的無聊的事,偏偏得讓我們這些不無聊的人也變得無聊,真是無聊透頂!
最后是作文。有的作文題憑命題者的主觀意愿規(guī)定了寫作的內(nèi)容、價值取向。要把考生的思維與寫作強行納入到一個早已預設(shè)好的、符合社會公共意志與規(guī)范的、幾乎沒有個人意志和創(chuàng)造空間的模式之中。如1998年高考作文題《戰(zhàn)勝脆弱》,對題目中所要求的品格缺乏真實體驗的考生們,只好用“瞎編”以應付,于是,“父母雙亡”考驗下“戰(zhàn)勝脆弱”的假話洋洋大觀充斥于考生試卷中;再如今年高考,明擺著教人胡編亂造,在美化誠信的同時又背叛誠信。這樣的考查又在迫使廣大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學風和人品呢?
愛因斯坦在《教育論》中曾說:“一個沒有個人獨創(chuàng)性和個人意愿的規(guī)矩的統(tǒng)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fā)展可能的不幸社會。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痹囶}標準化的要害是思維標準化。學生只能在預先確定好的思維框內(nèi)思考,決不允許有個人的獨立見解。教師的一切努力,都必須有助于提高學生判斷、選題、填空、簡答等方面的應試能力,讓學生成為做題“機器”。怎么考就怎么教,學生跟著教師走,教師跟著高考走,高考跟著“專家”走,“專家”跟著感覺走,這是當前中國語文教育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標準化的“標準”是什么?只不過是“專家”“權(quán)威”的主觀隨意性而已。素質(zhì)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而以標準化為主的應試教育則將學生的這種能力扼殺了,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的權(quán)力被“專家”“權(quán)威”壟斷起來了。分數(shù)幾乎成了教育的異端裁判所,以分數(shù)維持思想的專制,扼殺自由探索的精神于未萌,無怪乎《中國青年報》稱中小學的語文教學是“禍國殃民”了。
附記
氣出完了,講幾句人話。
我不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也正如此,我才希望當今的語文教育能夠起到一個使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而不是討厭語文的作用。可是由于高考仍然存在,所以我的希望不得不落空。
給語文老師提一個建議:應當下水作文。教師下水作文有三個作用:一可以體會寫作的艱難,避免盲目性;二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變“讓你寫”為“我要寫”;三有利于學生近距離學習。葉圣陶老先生多次指出,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會寫出一手好文章。該教師通過自己下水作文,把對作文的要求形象地表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便于學生對作文要求的直觀理解,而且教師會寫文章,就更能贏得學生的尊重;教師有威信,在學生中就有感召力,說話就有人聽,就會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聽不聽由你。
(只是我作為暑假練筆寫的,我的語文老師是個好人,可我就是覺得她教得不好,來這里看了看,才知道原來教語文是很難的。真是可憐了我們的語文老師了。)
[論語文教育(作者系一初二學生)]相關(guān)文章:
2.系學生工作計劃
5.語文教育專家論文
6.語文教育教學故事
7.語文教育的論文
10.語文教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