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上虞豐惠中學劉建松
班級:高一(8)班
師:第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這樣一位生活悲慘世界中的女子,我們稱她是一個
生:沒有春天的女人。
師:小說通過祥林嫂生命中的四個關鍵字,概括了她的一生。
生:逃、撞、捐、問。
師:祥林嫂無疑是不幸的,不幸好像認識路的,來了第一次就會來第二次敲門。每一次不幸的敲門都會給我們留下不同的影像。隨著每一次處境的變化,人物的肖像也會變化。魯迅的小說經常性的用人物前后的變化來揭示命運。(出示投影藍的天空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他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項上套著明晃晃的銀項圈)這是誰呀?
生:少年閏土
(出示投影。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潤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生:中年閏土
師:作者將相隔二十余年的兩幅肖像疊印在一起,使讀者強烈感受到的是閏土外貌的變化,這種變化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辛苦麻木的生活對于閏土的影響,使人心驚;顫姷纳倌觊c土到木偶人的巨大變化,揭示了閏土生活的全部艱辛。還有先前有一個叫豆腐西施的女子
生:楊二嫂
師:現在叫
師:圓規(guī)。
師:祥林嫂的肖像神態(tài)也在變化。即呈現出過去與現在兩個肖像,比較著寫而揭示出變化。處境變,肖像變。(學生找出三段肖像神態(tài)描繪。朗讀體會。)
師:我們按照先后順序來說一說,先來朗讀前兩段肖像神態(tài)。(學生開始朗讀)
(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著眼,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師:這是初到魯鎮(zhèn)和再到魯鎮(zhèn)的兩段描繪。我們細心體會,會發(fā)現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生:服飾幾乎一樣,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
師:這說明什么?
生:說明祥林嫂沒有其他的像樣的衣服,家境貧寒,生活貧困。
師:一般的女子在遭受一嫁再嫁,喪夫又喪夫還喪子的厄運下,穿著打扮應是
生:披頭散發(fā),邋遢骯臟
師:而祥林嫂的打扮相對是
生:干凈、整潔。
生:樸素
師:這又說明什么
生:沒有徹底絕望。性格比較堅強。尤其是兩頰還是紅的,身體健康,對生活還有希望
師:它的服飾的色彩搭配是
生: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
師:這些色彩從色彩學上叫
生:冷色調。
生:大概表示人的悲哀、痛苦、艱辛、凄涼。
師:講得很好,色彩可以暗示人的心態(tài)。頭上有標志性的白頭繩,白頭繩是
生:表示丈夫死了,紀念丈夫。
師:既然來魯鎮(zhèn)打工,要給老板留下好印象,祥林嫂為何不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更何況她是逃出來的,去掉白頭繩應該是可以的,為何不這樣做?(學生思考)
生:因為底層農村勞動婦女沒有做人的尊嚴,夫為妻綱,夫權自然就是“天理”。她已經是祥林的人了,就是他死了,也照樣還是他的人。
師:就是生是祥林的人,
生:死是祥林的鬼。
師: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丈夫死了,要守寡,甚至殉夫,這是對女子極大的摧殘,這就是罪惡。為何不摘掉白頭繩?
生:祥林嫂自己也自覺地遵守“從一而終”的社會道德,
生:再嫁是婦女最大的罪惡等思想觀念,也同樣洗了她的腦。
生:祥林嫂自己認為這樣做是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是獲得人們認可的。
師:這就是封建思想觀念對婦女的毒害,她既是一個可憐的受害者,封建禮教害了她,也是一個可悲的自戕者,自覺不自覺的衛(wèi)道者。
師: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出他的眼睛。注意祥林嫂的眼睛
生:順著眼
生:安分守己,溫順。
師:祥林嫂的夢想無非想當一個安分守己,溫順的寡婦。但遭劫被賣,守寡不成。喪夫失子,守家不成。從這兩段肖像描寫中,我們可以讀出這樣的信息,雖不幸卻還顯健壯,雖悲慘但尚有生氣。
師:說實在的 ,三段肖像描寫中寫的最驚心動魄的淪為乞丐時的肖像描寫(朗讀)(五年前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全白;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純乎是一個乞丐了)(朗讀時真正被大師級的語言震撼。)
師:生活就是一把鋒利的雕刻刀。這段描寫在給人初步印象
生:很恐怖。很可怕
師:哪些詞語很恐怖,很殘忍。
生: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像個死人。
生:木刻似的,精神完全麻木。
生:眼睛間或一輪,沒有生命力。沒有精彩的眼睛忽然發(fā)光,很可怕。
師:這些表明當時的生命狀態(tài)
生:即將死亡。垂死之人。
師:他的身份是
生:乞丐。
師:文章中怎么表達說
生: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師:連用了三個副詞,為什么?
生:強調乞丐是現實的,是可怕的真實存在。
生:這是一種千真萬確的看到的景象。
師:碗為何是空的?
生:魯鎮(zhèn)的人不給她飯吃。
師:當時是舊歷的年底,過年的時候,一般人們如果遇到乞丐來乞討,為了喜氣
生:給他東西,不讓她空手。
生:不會讓她餓著。
師:為何祥林嫂的碗是空的,文章是怎樣表達的?
生: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
師:是什么句式,意圖何在?
生:用倒裝的句式。強調“空的”。
師:我們設置一個場面,祥林嫂在鎮(zhèn)上乞討的場面。(提示:如果有小孩想給她食物,會怎樣,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語言表達,可讓幾個學生表演,揣摩,觀看,討論。不要惡搞。小孩是比較善良的,可父母會怎么做?):
生:寡婦再嫁就是最大的罪惡?傊,無論是魯鎮(zhèn)的小孩還是男人、女人都用異樣的利刃般的眼光,嫌棄、厭惡、鄙視祥林嫂。
生:倒裝語序來表達,突出祥林嫂的破碗是空的,說明魯鎮(zhèn)人不施飯食給祥林嫂,可見沒有人同情祥林嫂,反映了魯鎮(zhèn)人的冷漠、麻木。沒有人間溫暖。
生: “空的”一詞,揭示出祥林嫂生存環(huán)境的冷漠無情。
師:還有竹竿
生:一手拄著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也是個倒裝句。
生:下端開了裂將全部的重量壓在了竹竿上,已經沒有力氣了,身體虛弱。
生:成為乞丐的時間很長了。
師:魯迅通過一個女人的三張照片,殘酷的展示了生活的真相。把這樣一個女子不同處境,時期的變化十分傳神的展示出來,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流落行乞。對生活已經絕望甚至崩潰的人物的內心世界,揭示主人公的悲劇命運。祥林嫂的外在形態(tài)在變,但當時社會輿論對她的評介基本沒變。在活得有趣的魯鎮(zhèn)人心中,祥林嫂永遠是累贅,是不祥之物思考,對于祥林嫂的死亡,究竟是誰之罪?下一節(jié)課來解答。
小劉
[《祝!返诙n時教學實錄 (蘇教版高一必修二)]相關文章:
2.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3.搭石第二課時課件
10.六國論第二課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