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2002-10-18 付宜紅
新課程強調(diào)大力開發(fā)課程資源,在課程改革實驗區(qū),廣大教師最迫切的呼聲也是課程資源的短缺。這給我們的教材編者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以往教師們心目中的語文課程資源往往只局限于教材、教參,最多擴展到課外讀物、教學掛圖、朗讀磁帶、幻燈片等。新課程把課程資源的內(nèi)涵伸展到社會、學生生活、教師、家長和每一個學生。這首先需要教材的編者轉(zhuǎn)變原有的課程資源的觀念,在教材中把學習內(nèi)容與社會生活、兒童經(jīng)驗相結(jié)合,并設計相應的拓展性課題,引導、啟發(fā)教師、學生把眼光轉(zhuǎn)向身邊,轉(zhuǎn)向社會,在實踐中學習、運用。同時,在教材配套資源的開發(fā)、制作上也需轉(zhuǎn)變觀念。教材配套資源不僅表現(xiàn)在內(nèi)容與形式的更新,更需要對教材配套資源認識及觀念的更新。
關注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
受時代與觀念的局限,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學科本位、教師中心主義傾向。課堂中,教師是主宰、是權威,以“講”為主的教學活動貫穿了整個課堂,這種情況造成了教師講課的技巧與效率被格外關注。于是,教科書的編者,在設計編排教材時,更多考慮怎樣為教師提供一個清晰的教學思路,在教輔的制作上,也更多地把關注點放在了教師身上。比如,我們制作的掛圖、幻燈片、朗讀磁帶等在設計、制作時多為教科書插圖的放大或課文內(nèi)容的再現(xiàn);考慮的角度多為怎樣方便教師演示、使用、怎樣幫助教學。新課程無論是在教科書的使用,還是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上,都突出強調(diào)了一種開放的理念。即:打破原來的把教科書當“圣旨”,按照教科書的順序、內(nèi)容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提倡“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這給教師帶來極大的自主創(chuàng)造空間的同時,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實際生活,關注學生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要通過師生互動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建的過程。這些都給教輔教材的編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們的教材和教輔不僅要有利于教師引導、操作,更強調(diào)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以學生為主體來組織教學活動。因此,在教輔教材的制作上,我們需要把更多的關注投給學生,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怎樣便于師生互動、怎樣給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提供便利。包括怎樣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怎樣有利于小組合作時共同使用?怎樣有利于引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與愿望?怎樣有利于師生交流?等等。比如:本次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個很大的突破就是在閱讀教學中強調(diào)“文本”與師生的對話。每一個學生生活經(jīng)歷、環(huán)境的不同,對文學作品的認識與感受不同,需要通過交流、對話來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并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認識有所提高。閱讀教學中師生閱讀感受的交流成為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固然,交流可以是口頭的,但口頭的交流有它的局限性,不利于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思維的主動參與,多數(shù)學生還是處于被動聽的狀態(tài);筆頭交流卻可使每一個學生在最初不受他人想法影響的情況下,用較為冷靜的語言把自己的思考與認識做一個梳理。于是,與課文配套的師生共用的閱讀交流卡將是一種十分方便的學具?ㄉ狭信e值得并希望讓學生共同探討的問題,更可留下空白,讓學生填寫自己的感受、想法和疑問。卡片可不寫姓名,只有編號,便于全班傳閱,以便最大限度地使全班每一個學生的感受都能得到展示和交流。新課程的語文課堂呼吁并需要類似的便于學生交流與使用的學具。
為師生自主選擇提供平臺
傳統(tǒng)的教輔資源停留在掛圖、朗讀磁帶、生字卡片等教具的制作上。這些教具制作的出發(fā)點顯然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知識,訓練技能。新課程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課程功能,因此,教輔的編制不僅要從有利于學生鞏固既學知識與技能的配套資源的開發(fā)上下工夫,更應從有利于促進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豐富兒童情感、啟迪兒童心智等方面入手。語文教學主體化資源的開發(fā)亟待加強。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學作品,小說、戲劇、詩歌、童話……相關影視資料、文學背景介紹、以及說明文、記敘文中涉及的大量動植物、科技、建筑圖片資料;在單元及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多種活動方式、方法提示、案例等等都應得到充分的開發(fā)。試想一下,當教學《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手里能有一段編輯好的介紹威尼斯及小艇的錄像或投影;當學生學到安徒生童話《丑小鴨》時,有關安徒生及其童話,以及與他同時代的童話作家、作品的聲像簡介能夠多樣化地展現(xiàn)在師生面前供師生選擇,那將大大激發(fā)學生對童話世界的憧憬和熱愛,滿足學生對世界童話了解、探究的欲望。再比如,對某篇作品或某位作家的來自社會各界、不同身份、階層、不同年齡的讀者的不同感受;對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作家筆下所呈現(xiàn)的不同形象,如能同時展示給學生,這對學生理解教材、提高認識、以及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訓練都將有著重大意義,這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目標。當然,開發(fā)上述教輔資源并不是單指把文學故事或童話、作家、作品介紹簡單地編輯成集的一種單純的資料集,它強調(diào)編者應為師生選擇及師生互動提供一個便利的可操作平臺,以新課程的理念為師生自主選擇、有效運用提供引導。同時,這些教輔資源的開發(fā)和制作也并不指完全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xiàn),在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同時,我們更期待面向廣大師生、適應不同地區(qū)需要的多種、多樣的配套資源得到開發(fā)和利用。在激烈的教材競爭中,多種多樣的主體化教輔資源的提供將會成為教材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
開發(fā)教輔資源要注意學科特色
教輔資源的開發(fā)與學科教學密切相連,它的研制應基于學科特點,開發(fā)獨具學科特色的教輔資源。比如,語文教學中要進行聽話、說話的訓練,聽話、說話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情境,需要引導、示范,并提供案例。國外有一篇訓練聽的教材,題為“尋找迷路的孩子”。學習的重點是“不丟重點地聽”。教科書提供了大幅的插圖(公園、眾多的孩子、大人、若干與迷路孩子服飾、情況類似的孩子)。教材則是利用磁帶,聽清公園中廣播找人的內(nèi)容,抓住丟失孩子的幾處特征,幫助孩子父母在插圖中尋找。教材的編者巧妙地利用磁帶,制造了真實的公園情境,訓練學生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傾聽內(nèi)容、抓住要點的能力。(當然,沒有條件的學校,也可通過教師朗讀來進行訓練。)這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首先,教輔已不僅僅是作為教材的輔助與延伸,它應深深地與學科教學內(nèi)容相融合,甚至可作為教材的一部分與教材共同構成學生上課使用的學習工具。其次,以錄音磁帶為例,它已經(jīng)遠遠地突破了傳統(tǒng)的單純“聽”的功能,而是以活潑、清新、富有實效的內(nèi)容來參與教學,切實體現(xiàn)學科教學目標,體現(xiàn)學科特色。語文教輔資源體現(xiàn)學科特色還應著眼于以下三點。一是針對性與實用性。它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并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服務。每一次教輔資源的利用,都應是需要與實用的高度統(tǒng)一。二是著眼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教輔資源的利用感受祖國語言、文學形象以及情境的美好,從中受到啟迪與陶冶,從而更加熱愛語文學習。三是發(fā)揮好橋梁與媒介的作用,把教輔資源作為學生由語文課堂走向語文大世界、走向社會的橋梁,使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
[選擇多樣化 課程資源開發(fā)新思路]相關文章:
1.幼兒園教育論文:探討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fā)的新思路與利用
2.體智能課程教案
3.管理概論課程論文
5.小學地方課程課件
6.心理學課程論文
7.課程設計論文
9.課程改革論文
10.寶寶早教課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