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佛語經(jīng)典語錄

生命的意義在于沉著的面對那些酸甜苦辣,佛語經(jīng)典語錄專題:為大家提供佛語經(jīng)典語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文章,以幫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內(nèi)容。

佛語經(jīng)典語錄1

  一、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盤。

  二、心中無三毒者,是名國土清凈。

  三、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時(shí)時(shí)現(xiàn)前,煩惱塵塵解脫。

  四、譬如蜂采花,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違戾他事,不觀作不作,但自觀身心,若正若不正。

  五、心的凈化完全要*自己。無論是多么神圣的人,多么神圣的經(jīng)典,他們也僅能帶給正確的方法。凈化自己的心完全在于自己,無人能夠替代你。

  六、若不修內(nèi)行,唯只外求,期望獲福,無有是處。

  七、聲聞住空修空被空縛,修定住定被定縛,修靜住靜被靜縛,修寂住寂被寂縛。

  八、境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強(qiáng)名,妄情從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隨心自在,無復(fù)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九、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法,總在心源。(佛語經(jīng)典語錄)

  十、坦然地理解事實(shí),自己就會得到平靜。坦然地去理解外在,去克服憤怒。以愛去克服不滿和怨恨。

  十一、凈心是遠(yuǎn)離痛苦最好的方式。我們?nèi)裟苁刈o(hù)六種感官,不讓欲望去影響我們的心,心不造作行為,痛苦便無從升起。

  十二、心本無作,道常無念。

  十三、如果有人毀謗我,毀謗我的教義或是毀謗我的弟子,千萬別因此而沮喪或情緒煩亂。正因這樣的反應(yīng)無濟(jì)于事,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害。

  十四、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十五、即心是佛,身心俱無,是名大道。

  十六、無念之念,生無生相,住無住相,異無異相,滅無滅相,非思慮計(jì)度所知,惟洞徹法源者,頗測齊彷佛,未易與纏情縛識者語也。

  十七、離心者,非是遠(yuǎn)離于心,但使不著心相。

  十八、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

  十九、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縛。

  二十、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盤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二十一、與愚同住苦,如與敵同居。與智者同住,樂如親族。賢者智者多聞?wù)撸纸潋\與圣者,從斯善人賢慧游,猶如月從于星道。(佛語經(jīng)典語錄)

  二十二、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二十三、俗眼既認(rèn)一切對待者為實(shí)事,分別計(jì)較遂致牢不可破,此因此有貪嗔也。

  二十四、心的不純凈是引發(fā)痛苦的來源。什么使得心不凈呢?頑固驕傲自大是心理的雜質(zhì),這些雜質(zhì)引出了錯(cuò)誤的思想和行為,于是痛苦產(chǎn)生于此。

  二十五、以精進(jìn)力,身無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二十六、向外馳求,不知攝心返照回光,如是學(xué)佛,殊難得其實(shí)益。

  二十七、人的心像一間有六個(gè)孔洞的屋子,貪嗔癡渴愛欲無時(shí)無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凈得先修繕自己的心。

  二十八、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復(fù)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二十九、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zhuǎn)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

  三十、覓身無實(shí)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三十一、綠水無憂,因風(fēng)皺面;青山不老,為雪白頭。

  三十二、壇經(jīng)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經(jīng)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三十三、心無去來,即入涅盤。是知涅盤,即是空心。

  三十四、司空本凈禪師:「佛是虛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實(shí),總是假名!

  三十五、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讓思想任意奔流而無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覺之火燒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煩惱。由于這樣,他找到了內(nèi)心的寧靜之道。

  三十六、己飲獨(dú)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于法味,離怖畏去惡。善哉見圣者,與彼同住樂。由不見愚人,彼即常歡樂。

  三十七、頓悟法門,以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凈為體,以智為用。

  三十八、施不住相,福如虛空。

  三十九、認(rèn)得心性,可說不思議。

  四十、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四十一、夫法本無法,一落言詮,即非實(shí)義。

  四十二、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四十三、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沉淪。

  四十四、佛語經(jīng)典語句-閱讀

  四十五、直了自心,無性無念,則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zhí)捉在足運(yùn)奔。六根門頭,無障無礙,六塵堆里,無染無雜。謂之無念行。

  四十六、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

  四十七、學(xué)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致太平。

  四十八、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也。

  四十九、直了上無佛果可求,求無眾生可化,是名為至佛地。

  五十、如是靜慮,一切有情,發(fā)心非難,常時(shí)不懈,能成就者,是則為難。

  五十一、時(shí)時(shí)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愜意。

  五十二、能悟自性無字真經(jīng),即一切經(jīng)論皆成注腳矣。

  五十三、佛不見身知是佛,若是有知?jiǎng)e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五十四、善惡莫思量,當(dāng)處便出三界。

  五十五、信得心及,見得性徹于日用中無絲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五十六、住著于法,斯為動念,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五十七、一切不留,無可記憶。(佛語經(jīng)典語錄)

  五十八、但性清凈即是自性西方。

  五十九、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無生滅,是如來清凈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凈坐。

  六十、由凡夫至究竟覺,其功行唯一離相而已。

  六十一、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則不滅。

  六十二、四大如壞幻,六塵如空華。自心為佛心,本性即法性。

  六十三、要得臨命終時(shí),不顛錯(cuò),要從如今做事處莫教顛錯(cuò),如今做事處顛錯(cuò),欲臨命終時(shí)不顛錯(cuò),無有是處。

  六十四、是身如電,年年不住。

  六十五、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煩惱業(yè)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

  六十六、佛陀說:“凈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別人無法代替!钡切囊鯓觾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六十七、不誹與不害,嚴(yán)持于戒律,飲食知節(jié)量,遠(yuǎn)處而獨(dú)居,勤修增上定,是為諸佛教。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六十八、但識自心,恒沙法門,無量妙義,不求而得。

  六十九、自見性者一切業(yè)障剎那滅卻。

  七十、屋頂蓋得粗糙,房子會遭雨水浸漏,未經(jīng)修養(yǎng)調(diào)御的心,欲望貪念會入侵。懈怠是死路,發(fā)奮精進(jìn)才是生路。智者常發(fā)奮精進(jìn)以修繕?biāo)男摹?/p>

  七十一、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山。

  七十二、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識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動自真如。

  七十三、不識自心是真佛,不識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遠(yuǎn)推諸圣,欲求佛而不觀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堅(jiān)執(zhí)此情,欲求佛道者,縱經(jīng)塵劫,修種種苦行,如蒸沙作飯,只益勞爾

  七十四、渴求離言法,充滿思慮心,諸欲心不著,是名上流人。久客異鄉(xiāng)者,自遠(yuǎn)處安歸,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

  七十五、我們的心有很多種作用,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凈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識作用,不令惡質(zhì)的作用生出來。

  七十六、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

  七十七、我們?nèi)舻貌坏揭嬗蚜加阎畷r(shí),寧可獨(dú)自而行才不會擾亂自己的心靈。與善友為鄰能夠得益,與惡友為鄰受害的但是整個(gè)身心。

  七十八、凈律凈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七十九、無心之心如恒河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

  八十、一心有滯,諸法不一樣。

  八十一、舍一切煩惱是布施,與諸法無所起是持戒,與諸法無所念是忍辱,與諸法離相是精進(jìn),與諸法無所住是禪定,與諸法無戲論是智慧。

  八十二、能常省察,則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縱將一大藏經(jīng)用完也無用處。

  八十三、佛祖奚以異于人,而因此異于人者,能自護(hù)心念耳。

  八十四、知心無住,即是修行,無住而知,即為法昧。

  八十五、什么是真實(shí)呢?就是要追隨優(yōu)秀的人,跟他們一齊行動,做有益的智慧之游,就好像月亮追隨著黃道的星辰循環(huán)游走。這就是真實(shí)。

  八十六、現(xiàn)定見聞覺知是法,法離見聞覺知,非達(dá)法也。

  八十七、莫擊念念,成生死河。輪回六趣海,無見出長波,念想由來幻,自性無始終,若得此中意,長波自當(dāng)止,余本性虛無緣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還歸空虛坐?虛無是實(shí)體,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須息,即泛般若船。

  八十八、諸學(xué)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xué),但學(xué)無求無著。

  八十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就是真實(shí)。追隨賢人智者的腳步,將走向善地;與愚者惡人同游,將步向錯(cuò)誤的方向。這就是真實(shí)。

  九十、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xiàn)一切水,一切水月攝一月,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九十一、我們是我們的心靈的主人。不正因外在的毀譽(yù)順逆而影響自己的心。我們也能忍受別人對我們的辱罵和敵視。

  九十二、如果內(nèi)心不再有壞的作用那一部分,我們便不再會從其中引起痛苦煩惱,從而到達(dá)永恒的愉快安詳。

  九十三、我們一生所需如果只是為了到達(dá)維生所需,其實(shí)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鳥一條蟲,天地帶給的其實(shí)足以滿足它們的需求。

  九十四、悟心容易息心難,息得心緣到處閑。

  九十五、真如佛性,絕思惟分別。

  九十六、溈山禪師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

  九十七、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dāng)下息。

  九十八、念佛無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尋。眼前林樹并池沼,晝夜還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shí)常放光,別起眉毛觀見得,何勞特地禮西方。

  九十九、嗔心暴烈,不發(fā)則已,發(fā)則雖盡反以前所為,亦不暇顧及。

  一百、但求一席安心地,誰與龍蛇論是非。

佛語經(jīng)典語錄2

  1、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2、菩提并無樹,明鏡亦無臺,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3、人不如我意,是我無量;我不如人意,是我無德。

  4、我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5、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6、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7、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9、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1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11、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12、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13、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14、千悟萬悟悟不到,原來一句佛名號。

  15、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16、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fù)如來不負(fù)卿。

  17、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18、大可笑,大可笑!好漢多迷屎尿竅!

  19、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20、芙蓉白面,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

  21、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22、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fù)諸三有。

  23、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于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24、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5、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萬法緣生,皆系緣分。

  26、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27、善惡報(bào)應(yīng),禍福相承,身自當(dāng)之,無誰代者。

  28、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9、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30、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1、一切皆流,無物永駐。

  32、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33、我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34、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35、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若能萬法盡舍卻,頓悟入道須臾間。

  36、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善惡之報(bào),如影隨形,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7、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38、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亦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39、世出世間思維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40、念佛時(shí),即見佛時(shí),亦即成佛時(shí)。求生時(shí),即往生時(shí),亦即度生時(shí)。

  41、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頭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42、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43、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44、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yuǎn);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45、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46、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fā)大乘心,普濟(jì)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47、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

  48、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49、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shí)性。

  50、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shí)有。

  51、一切皆為虛幻。

  52、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53、不可說,不可說。

  54、凈心之要,無如念佛。一念相應(yīng)一念佛,念念相應(yīng)念念佛,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55、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56、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57、且破心頭一點(diǎn)癡,十方何處不加持,圓明佛眼常相照,只是當(dāng)人不自知。

  58、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

  59、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60、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6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62、世間萬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萬物。

  63、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

  64、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65、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66、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67、彌陀好念,勿虛彼國之金臺;閻老無情,莫惹他家之鐵棒。

  6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shí)有。

  69、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70、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1、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7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73、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摘自:www.geyanw.com 格言網(wǎng)

  74、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75、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76、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shí)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7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無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8、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bào),如影隨形。

  79、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80、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81、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

  82、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shí)間。

  83、剎那便是永恒。

  84、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85、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86、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87、夫?yàn)榈勒,如被干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dāng)遠(yuǎn)之。

  88、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89、聲在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90、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91、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92、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世間過,即非真修者。

  93、個(gè)個(gè)戀色貪財(cái),盡是失人身之捷徑;日日耽酒食肉,無非種地獄之深根。

  94、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

  95、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96、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97、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98、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yùn)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9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0、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語經(jīng)典語錄3

  1、此句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

  2、這句話,并不出自佛經(jīng),而是出自一個(gè)故事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3、不忍離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4、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7、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8、這句出金剛經(jīng):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dāng)作如是觀

  9、有句話很好的說明了這句佛家經(jīng)典:有的事可說不可做,有的可做卻不可說,有的既不可說又不可做

  10、儒家把和-諧導(dǎo)向社會理想,道家把和-諧導(dǎo)向事物本源,佛家則把和-諧導(dǎo)向內(nèi)心世界佛家認(rèn)為,境由心生內(nèi)心平和,見事皆和

  11、人生如夢隨風(fēng)散!聚散,喜憂皆是緣!

  12、年齡越長,對于這句的體會就越深刻

  13、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

  14、大悲是無盡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淚來形容;大悟就是開大智慧,這個(gè)智慧不是言語能表達(dá)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興,內(nèi)心的喜悅又怎么是笑聲能表達(dá)的呢?

  1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16、于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于佛教的大乘

  1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勸人向善的基礎(chǔ)

  18、切莫刻意的尋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19、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20、對于生活:如果人不執(zhí)著世間的一切物質(zhì)名利,就不會被物質(zhì)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才會變得不快樂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yàn)椴艜硖幱谒罨馃嶂校杂浀梅鸺业木洌阂磺薪詾樘摶?/p>

  21、萬發(fā)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22、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

  23、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語出宋?釋普濟(jì)《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gè)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rèn)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24、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25、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gè)世界,而整個(gè)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26、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7、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28、對于愛情: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都是虛幻的!可是虛幻的愛情卻也是最美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摸不到;遙遠(yuǎn)的總是最美,因?yàn)檫b不可及,充滿想象,卻難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營造的幻境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shí)間,得到心碎的結(jié)局,卻依然在憧憬

  29、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30、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31、最后送上一段,讓大家最自己去體會《涅盤經(jīng)》云:「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32、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33、色即是空,使人們認(rèn)識到事物的現(xiàn)象,認(rèn)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虛妄產(chǎn)生的空即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guān)系,讓人們知道因果報(bào)應(yīng),善惡循環(huán)所謂: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34、一切皆為虛幻

  35、原文應(yīng)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出自《華嚴(yán)經(jīng)》:昔時(shí)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gè)世界,得升-天堂!

  36、經(jīng)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37、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禪之言

  38、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

  39、源自《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當(dāng)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里有無數(shù)受苦的魂靈,

  40、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眾生要拋棄妄念執(zhí)著,進(jìn)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狀態(tài)!“說”這一行為本身需要一個(gè)妄念才能實(shí)行,所以不可說!佛陀有這么多經(jīng)書,這么多語錄就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禪宗講求不執(zhí)著于文字就是這個(gè)道理

  41、佛家講“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對萬物起執(zhí)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談空卻又戀空,其實(shí)戀取世事和戀空并無分別,同樣是執(zhí)取而不放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xiàn)象,是人們虛妄產(chǎn)生的幻覺

  42、禪宗有云:心險(xiǎn)佛眾生,平等眾生佛心中若無佛,向何處求佛?眾生皆有佛性

  43、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44、人生在世間時(shí)時(shí)刻刻像處于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xiǎn)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guī)避風(fēng)險(xiǎn),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