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浮生若夢歡幾何散文
人生快事莫如讀閑書,一卷在手,無功利之亂耳,無正襟之勞形,往來無晝夜,談笑有古今,真所謂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有的書,開卷欲罷不能,必窮廢寢忘食之能事,金、古之武俠如是;有的書,閱時會心一笑,清茗香咖兩相和,不知東方已既白,沈復之《浮生六記》即此。
約一百四十年前,晚清《申報》編輯王韜的大舅子在蘇州的舊書攤上無意中看到了《浮生六記》的殘稿,便把它推薦給妹丈。王韜刊印發(fā)行,一塊湮沒的璞玉就此出奇。清朝的筆記體散文,作者也是名不見經(jīng)傳之人,為何能歷久彌新給人共鳴,無他,唯真。真情真意,真愛真趣,雖素食藏真味,是布衣顯真美。歡樂與憂患,居家與浪游,平平常?傟P稻粱香濃,點點滴滴都是伉儷情深。
娓娓道來的粗茶淡飯生活發(fā)生在二百多年前,不厭其煩的敘述帶我們走進乾嘉年間蘇州的一個市井家庭,讓我們認識了沈復和他的家人,特別是領略到他夫人陳蕓的風采。這位夫人如她的名字一樣,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但林語堂卻說她是“中國文學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沈復詮釋了女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的真諦。陳蕓身處封建禮教極盛的年代,父親早喪家道平平,靠自己的女工補貼用度。她是沈復的母家親戚,兩人同齡自幼相識并以姐弟相稱,年少時已由家長商定婚約。陳蕓針繡嫻熟又蕙質蘭心,無師自習也能粗通文墨。十七年紀他們奉約成婚,開始了夫唱婦和的恬淡生活。
“閨房記樂”和“坎坷記愁”是《浮生六記》的精華所在。成婚后,陳蕓以婦德為本,“事上以敬,處下以和,井井然未嘗稍失”。夫妻和諧,相敬如賓,談詩論畫,妙語解頤,日常會話也用“豈敢”、“得罪”等敬語增樂。七夕拜天,巡河千星;中秋賞月,追嬋梢林;設榻對酌廢陸園,攜毯烹茶滄浪亭。為了參加民間的插花神誕,陳蕓女扮男裝,拱手闊步,出入廟堂,有趣又可愛。為了一飽太湖美景,她又隨同丈夫泊舟萬年橋,敞懷豪飲,盡性湖上,率真且俠爽。更為出奇之處還在于她主動為丈夫謀妾室、為公爹找姬女,大膽突破傳統(tǒng)束縛,閃現(xiàn)出非凡的個性。
清寒的日子雖不乏快樂但畢竟是需一天天過的,有時煎熬會更多一些。誤會和猜忌使他們同公婆兩代人之間的矛盾漸起,陳蕓也日漸消瘦疾病纏身,他們幾處守望幾經(jīng)別離,直到有一天必須離開公婆獨立謀身。他們安排女兒做了童養(yǎng)媳并安頓好幼兒的生活,在一個寒冷的五更離家前往陳蕓在錫山郊外的閨蜜家養(yǎng)病,這次離開使陳蕓再也回不到蘇州夫家,此后坎坷轉棲、貧病交加最終撒手于揚州。離別的場景是“孤燈一盞舉目無親”,沈復“兩手空空寸心欲碎”,還有什么比這更痛苦的分手。有道是恩愛夫妻難到老、吵架夫妻伴白頭,沈復發(fā)出由衷感慨:“奉勸世間夫妻,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于情篤。”
書中有兩次喝粥的描寫,第一次是他們十三、四歲的時候,少女陳蕓偷偷閉門藏粥以待沈復,結果被她的哥哥發(fā)現(xiàn)受到嘲嘻。第二次是他們被迫離家與兒女四散,五更夜寒以粥共暖,幼兒忽然覺醒慟哭道:“我母不歸矣。”兒語成讖。一粥而聚,一粥而散,粥亦神奇,粥亦傳奇。陳蕓是“滿望努力做一個好媳婦而不能得”,可見婆媳關系自古及今都是極難處理的小問題。
士以詩酒、閨房、游歷為樂,沈復在“閑情記趣”里弄花尋石巧布園林,表現(xiàn)出文人的雅性!袄擞斡浛臁备故舅酝⒌木v覽山川,特別是“少不入廣”的描寫簡直就是獨立的小品!陡∩洝酚质菤埲钡',今天我們只能讀到其中的四記,還有二記也許將永遠散失,但我們從留存的篇目中還能窺探沈復的心路痕跡!爸猩接洑v”應該是他出國旅游的經(jīng)歷。清代的中山泛指琉球群島,當時琉球國是大清的藩屬,后來不幸變成了沖繩,可見沈復是出過國的。而“養(yǎng)生記道”一定是記錄或轉發(fā)生命之道,是體會生活的心得。
曬幸福,嘲煩惱,出則兼游山河,退則種花養(yǎng)草,有空出國走走,無事轉發(fā)一些似是亦非的養(yǎng)生之道,這和今天微信中人的生活方式何其相似。為何古今眾生殊途同歸,因為都是浮生。還是李白說的好:“天地萬代之逆旅,光陰百代之過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人的一生中歡樂的時候到底有多少呢?不歡樂及痛苦的時候不也是人生嗎?世間的幸福是相似的,世間的不幸卻各有各的不幸,幸福與不幸都是生活。既為浮生,便是夢生,希望常在又切不可忘乎所以,畢竟還有夢醒時分。莊生夢蝶,為何不是蝶夢莊生?風吹旗動,難道不是旗動揚風?
……
浮生有閑夜讀書,聽唱雄雞告天藍。開軒貪得新風過,不知書卷已吹亂。哎,清風不識字,何得亂翻書?清風道:黑風不是風,安可妄論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