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品格高,無與比也的散文
易元吉是畫史上以畫獐猿著稱的花鳥畫家,原以花鳥聞名,后見趙昌花鳥,“乃嘆服焉”,于是改畫獐猿,成為畫史上罕有的畫猿名家。他常常深入深山老林,觀察獐猿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huán)境,“食宿山家,動經(jīng)累月,其欣愛勤篤如此”,并在家畜養(yǎng)禽獸,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深得花鳥、獐猿天性野逸之姿,發(fā)之筆端,迥出眾家之上,以至于被米芾嘆為“徐熙后一人而已”。易元吉是一位非常勤奮的畫家,僅據(jù)《宣和畫譜》著錄,御府所藏其作品達245件,如《牡丹鵓鴿圖》《梨花山鷓圖》《夏景戲猿圖》等,其中有關猿類題材的創(chuàng)作達100余幅,接近宋內(nèi)府所藏易元吉繪畫作品的二分之一,《百猿圖》亦有8幅之多,可見其繪畫創(chuàng)作的勤奮、扎實與深入。
《聚猿圖》繪秋冬之季群猿攀援、飲澗、嬉戲的情形。所繪老幼黑白群猿共計30余只,也是一幅數(shù)量不菲的群猿聚居圖。巖壑間群猿或坐或走、或仰或臥,或倒掛或直立,將群猿日常習居的情形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
正是秋末冬初季節(jié),樹葉都已落盡,一片寒林蕭疏,巖澗垂泉正從山間穿過巖石的層層阻隔,飛瀉而來,畫面左部亦有兩股泉水流淌而來,匯聚后向畫面右下角流去。本來已經(jīng)是寒氣肅殺的秋冬季節(jié),冰冷的泉水,更增添了畫面清冷、寂寞、幽靜的氛圍。正是在這一氛圍中,群猿安然地棲息在山洞、巖間和枯木丫杈之間,姿態(tài)各異,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此卷對于群猿的刻畫極為傳神,老猿、母子猿、小猿、壯猿,動作表情不一。如右半部巖澗泉水附近數(shù)猿,一猿正對巖下流水專注地觀望,如有所感,對面一猿則作側耳傾聽狀,宛如老人端坐,頗為滑稽。巖洞及洞外巖石枯木、坡岸顯然是群猿的主要活動場地,也是畫卷的高潮所在。洞口微露黑白母子二猿,似在向外張望,樹旁三猿作俯身觀望狀。對面來的'流水在樹下停聚為水潭。對面巖石上,有十猿或抱或擁,或坐或立,或哺乳,或仰臥觀天,安靜異常。流泉對岸高大的樹上,則又有十猿,或正越過泉水,或左右二臂懸掛樹上搖蕩,自得其樂,或蹲伏樹上遠望觀察,或站立樹上,垂抱其腰,或背摟樹木搖晃,給人以淘氣之感。這一部分則突出群猿的動躍之勢,與前面較為安靜的氛圍形成有力的呼應,一動一靜,均衡了畫面。
作者以畫面中部為群猿的聚集地,或動或靜,或聚或分,節(jié)奏舒緩有度,逐漸將高潮引向全畫的緊張部分,急管繁弦,使人目不暇接。右半部則作平野以過渡,舒緩的平野又有一二雜樹掩映,泉水平緩流淌,將緊張的節(jié)奏延緩下來,最終消失于平野與天際相接之處,為全畫作了籠束。
畫卷上有元代錢選題跋,圖中分別鈐有南宋賈似道,清代耿昭忠、安岐及清內(nèi)府等鑒藏印,畫上有乾隆皇帝舊題,《石渠寶笈續(xù)編》著錄,可見從南宋末期以來,曾被賈似道、耿昭忠等人收藏,并入藏清內(nèi)府。民國年間,此件作品散出海外,1927年經(jīng)溥儒售給日本人,被日本著名收藏家阿部房次郎收藏,現(xiàn)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易元吉(1001-1065),北宋畫家,長沙人,字慶之。曾任州學助教,常在畫上題:“長沙助教易元吉畫!鄙飘嫽B蜂蟬,專畫猿獐,善于寫生,游荊湖間,觀察猿獐及林石景物,摹寫成畫。在長沙寓居期間,他開鑿池沼,種花木、養(yǎng)水禽,進行繪畫寫生,畫作因之得天性野逸之姿。英宗治平年間,召其畫景靈宮孝嚴殿,不久因招畫院同行妒忌被人毒死。
橙色混雜 布面油畫 22.86×45.72cm 謝瑞·麥格勞 供圖/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靜物畫家多喜歡收集物件。這些描繪對象經(jīng)常被移動,放置在不同的地方,或是轉換到不同的平面上。這種特殊的堆砌會產(chǎn)生不同的搭配效果,有時十分好玩和令人興奮。在設計構圖的時候,我只加上了陶器和數(shù)個中式燈籠,布置就完成了。我喜歡由左至右的光線分布和橙色的運用,故這幅畫以此命名。
【神品格高,無與比也的散文】相關文章:
《高品格單戀》的經(jīng)典臺詞10-19
內(nèi)在品格高的人閱讀及答案03-10
銀杏樹的品格散文01-29
高斌我心目中的一尊神散文04-21
神魚的散文10-15
情趣是一種品格的經(jīng)典散文11-17
堅持是一種品格散文09-28
無欲無求散文12-03
無禪無禪無禪散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