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邊塞詩解題技巧
邊塞詩詞是邊塞生活的藝術反映,每個朝代的不同時期或盛或衰,詩詞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調(diào)或高昂或低沉。
第二把鑰匙是弄清景物描寫與所抒之情的關系。
先拿王昌齡的《從軍行(七)》(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來說,首句極其生動地描繪出大漠的風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無際,平沙萬里絕人煙,每當北風振漠,塵土遮天蓋地,驚沙撲面,日色無光。這就渲染出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反襯出唐軍將士英勇殺敵的'豪情。
再看一下王維的《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詩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出大漠奇異風光──大漠上升騰起的燧煙是那么的直,黃河中倒映著的落日是那么的圓,這簡直讓詩人感到震驚,精神為之一振,前面的惆悵則被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中,剎時一掃而光。抑揚頓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壯麗、奇特和詩人的激昂情緒。詩人通過對大漠壯麗風光的描繪,抒發(fā)了對為國御敵守邊,立功絕域的將士們崇敬之情,充滿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再拿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來說,前兩句以工整的對仗的形式來寫景,用了兩個色彩鮮明的比喻。先從俯視的角度來寫莽莽大漠上的黃沙,在月色的輝映下如同白雪,再從仰望的角度來寫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猶如嚴霜。上下交映,只見整個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頓覺冷嗖嗖。詩人從地點、景物、氣候三個方面著意刻畫,反復渲染,營造出一個悲涼的氛圍,為后兩句抒發(fā)戍邊將士思鄉(xiāng)之情蓄勢?梢娋安煌,情各異,二者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沒有多讀,多練,是很難找到這把鑰匙。
不妨先以高適的《塞上聽吹笛》(霜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出道題做做,以鞏固對這把鑰匙的認識。
題曰:這首邊塞詩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塞風情畫,抒發(fā)了詩人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其感情基調(diào)如何?思考時要先對畫面進行分析。
詩中描繪出寒霜過后,天空顯得格外明凈,戰(zhàn)士們牧馬歸來,晚飯過后,忘卻一天的辛勞,來到了戍樓上,對著空中高高秋月掛長城,吹起了羌笛。悠揚的笛聲隨風飄蕩,傳向遠方。再抓住表情的關鍵句借問梅花何處落,分析出詩人采用了諧音和虛實相間的寫法,極富韻味。
羌笛曲名《梅花落》,詩人將它分開來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聯(lián)想起真的梅花。這樣梅花何處落就變成了有兩種解說,一是《梅花落》曲聲落到哪里,二是戰(zhàn)士們家鄉(xiāng)的梅花落了,花謝花飛飛滿天,究竟都飛到了哪些地方。這樣聞笛和思鄉(xiāng)這兩個意念就統(tǒng)一在一句詩中,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聲文并茂的境界,便能做出這樣正確的回答。
總結:抒發(fā)了戍邊將士殷殷的思鄉(xiāng)之情。其感情基調(diào)是感慨而不哀傷。
【初中語文邊塞詩解題技巧】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之邊塞詩解題技巧06-26
初中語文關于詩的解題技巧06-12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11-23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11-16
初中語文句子解題技巧12-21
初中語文關于分析句子的解題技巧05-30
初中語文離騷閱讀理解解題技巧11-13
邊塞詩精選06-26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讀原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