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山《山路梅花》譯文及全詩賞析
馮山《山路梅花》
傳聞山下數(shù)株梅,不免車帷暫一開。
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
何妨歸路參差見,更遣東風(fēng)次第吹。
莫作尋;ㄈ锟,江南音信隔年回。
注釋
(1)車。很囁呐缘尼。
(2)參差:(cēn cī) 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此處意為多次、不時。
參考譯文
聽人說山下有幾株梅花,途中路過忍不住把車旁的帷帳打開去觀賞。
試著親手去折林梢上開的梅花,早早感到春天已經(jīng)接近了。
若能在路上不時見到,最好能讓東風(fēng)將它們逐枝吹開。
莫把梅花當(dāng)做尋;ú菘创荒暌淮蔚匕呀洗旱挠嵪。
作者
馮山,北宋詩人。字允南,初名獻(xiàn)能,普州安岳(今屬四川)人。1057年(嘉祐二年)進(jìn)士。
賞析
這是出自宋朝的山路梅花,這首七律,是旅途即興之作。作者用素描手法,寫山路梅花,不添香,不著色,不寫疏影橫斜,只寫梅花帶來的.春意,卻非常傳神。
開頭兩句:“傳聞山下數(shù)株梅,不免車帷暫一開!边@時作者正在車行途中,有人傳告山下有冬梅數(shù)株,正在含香開放,觸動了賞梅的清興,隨即停下車來,揭開車帷,下車前去觀賞,可見詩人的雅興之濃。第三、四兩句:“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這兩句用流水對,在意義上互為因果。作者在下車之后,步行到梅樹中間,親手折下林梢開放的梅枝。東風(fēng)才放最高枝,所以在折梅花的當(dāng)兒,不覺春意逼人而來。又因為作者是聞知山下有數(shù)株梅花,才開帷下車的,在聞得此訊之時,就已經(jīng)感到春到人間了。所以前句的“試向”,后句的“早知”,都顯出探梅、賞梅、折梅的情趣,很自然地表達(dá)了作者清曠的胸懷。第五、六兩句;“何妨失路參差見,更遣東風(fēng)次第吹。”這兩句寫折梅之后,更覺春意逗人,因而產(chǎn)生了這樣的感想:倘若能在歸途中不時見到梅花,實(shí)為旅途中的快事!皡⒉睢保疽馐歉呦虏积R,也有先后的意思,這里表示多次見到。初見梅花,已覺逸興橫生;參差見到,更增旅程中的情趣。由此,作者寄意東風(fēng),希望能依次地把梅花吹放(次第,依次之意)。在詩句中作者是直接表達(dá)這樣的情懷的,但紆徐曲折,搖曳多姿!昂畏痢薄ⅰ案病,都是用的期望語氣,并不顯得唐突。
結(jié)尾兩句:“莫作尋;ㄈ锟,江南音信隔年回!笔亲髡甙l(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贊語。他深情地說:如此高潔的梅花,不要把她當(dāng)作尋常的花蕊看待,須知一年一度,她帶回了春到人間的消息,也帶來了江南隔年的消息?v使開在山路旁邊,無人賞識,也還給行人帶來溫暖慰藉之情!暗乳e報得江南信,嶺上先開一樹梅!惫湃嗽缇陀姓勖芳倪h(yuǎn)的故事,成為長期流傳的佳話。據(jù)《荊州記》上說:“陸凱與范曄相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杖與曄,并贈詩說:‘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作者雖然未逢驛使,欲寄無由,但此行的見梅和折梅,也寄托了無限的深情厚誼,非筆墨所可言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