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優(yōu)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
一、校本課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課程意圖:隨著新目標英語全面推廣使用,中考英語對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不斷增大,書面表達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許多學生在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課程目標:通過詞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熟悉寫作基本知識和技巧。能根據作文題目。提綱和圖表,寫出故事梗概,各種文體的作文,簡單的應用文。要求內容貼切,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法正確,語言通順,表達得體。
四、實施教師具體情況:
朱玉娟老師: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初三(一)、(二)班英語教師
五、選課學生具體情況:
初三(一)、(二)班全體學生練習寫作,
六、具體實施方法:
(1)能熟練的運用基本詞匯,擴大詞匯量。
(2)鞏固語法和結構,并適當加深語法知識、強化寫作技能;擴大英語閱讀量。
(3)通過提綱式寫作,,給出關鍵詞,寫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過學生練習寫作,開發(fā)學生英語的思維和運用英語的.各方面的能力 。
(5)要求學生呢個學會概括,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而培養(yǎng)篇章結構,書寫較長篇幅作文。
(6)、給學生更多機會展示自已,授課過程主要以學生的自主寫作為主,每寫一個話題都要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己寫,自己練。
七、工作安排:
1、時間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課時安排:倆周一課時。
3、內容安排:通過對招領,日記,書信,通知,以及說明文,記敘 文,看圖說話等的寫作來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4、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
5、授課地點:教室
八、評定方式與方法:采用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精神。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從被動接受便主動。通過學生的作品給出優(yōu)或良等。
九、達到效果: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使學生在中學階段學會和掌握英語寫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語寫出日常應用文,以及一般內容的其它文體的文章。為學生今后進一步深造或進入社會,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良好基礎。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2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fā)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為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效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課程開發(fā)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理念,結合我校實際,開發(fā)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課程,以彌補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個性特長。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個性,為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實施目標
1、通過學科素養(yǎng)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中華經典的博大精深、數學思維的靈活創(chuàng)新、英語情境的生動有趣,陶冶情操、發(fā)展個性,保持最佳學習狀態(tài),提高人文素養(yǎng)。
2、通過生活技能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術和禮儀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過藝體技能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發(fā)展特長,樹立自信,豐富精神生活,實現全面和諧發(fā)展。
三、基本結構
以校本課及活動小組為載體,確立以下三類內容,每學期視環(huán)境、師資等具體情況添減部分內容。
1、學科素養(yǎng)類——經典誦讀、英語口語、習作、數學思維
2、生活技能類——折紙、生活勞技、生活禮儀、法伴我成長
3、藝體技能類——舞蹈、聲樂、器樂、兒童畫、裝飾畫、國畫、剪紙、書法、十字繡、橡皮泥、陶藝、圍棋、武術、乒乓球、田徑等
四、實施原則
1、現實性原則:充分考慮我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及學生發(fā)展狀況,兼顧學校其它方面因素確立校本課程開發(fā)目標時。
2、基礎性原則:以全面發(fā)展學生能力,促進學科知識的運用與綜合為目的,為學生打好基礎服務。
3、發(fā)展性原則: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著眼于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以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為目標。
五、保障機制
。ㄒ唬┏闪⑿1菊n程開發(fā)與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戰(zhàn)元川,全面負責校本課程開發(fā)工作,負責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
副組長:梁娟、王成芹,確定校本課程開發(fā)內容,具體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成員:呂壯君、劉洋、丁春鋒、畢圣杰、邵娜、曲春賢、于宏偉
。ǘ┙M織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編委:王成芹、呂壯君、于愛芳、苗文靜、谷靜、高娃、高濤、欒魯華、曹正、鄭曉峰、紀水英、韓杰、曲春賢。
六、實施過程
。ㄒ唬淞⒄_的課程觀。
。1)采取自學和輔導、分散和集中、討論和測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課程實施標準》等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并用大教育觀指導教育教學實踐。
。2)多方合力,共同協作。教導處負責制定整體方案,審議課程綱要、教材、學科評價體系,負責過程管理、分期工作計劃、檢查實施、培訓指導等工作;總務處負責課程開展所需的物質保障,協調資料的征集和保養(yǎng)、場地的建設,場地活動的設施供應等;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紐帶作用,取得家長的幫助與支持,挖掘家長資源、社區(qū)資源,使校本課程融于生活、融于社會,促進孩子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二)認真落實課程目標
1、校本教師針對學校已有的校本課程資源,依據學生年齡特點、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及時交流反思,不斷完善內容,豐富課程體系。
2、任課教師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按時上好校本課,并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3、每學期以年級組為單位,至少開展校本課程專題研討一次,活動要有目的、有準備、有記錄、有實效;每學期末組織面向全校師生的校本課程成果展示評比一次,全面參與,形式靈活。
4、學生需要外出調查、參觀時,由分管領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一起組織,確保師生安全。
。ㄈ┩瓿烧n程實施水平評價
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張揚學生個性,形成學校特色,課程評價由任課教師擬定學科評價方案,教導處具體負責方案的指導審核及校本課程教師實施情況的總體評價,評價注重多元化和個體化
1、對教師的評價注重過程性
從教學準備、教學方式、教學態(tài)度等方面對教師的課程方案(附件1)、課堂教學(附件2)進行評價。學校采用調查問卷(10%)、聽課記錄(20%)、檢查教師教學方案計劃及教案(20%)、博客(每月)總結(20%)、教學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實。
2、對學生學習情況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學生上課出勤率評價,占學業(yè)總成績20%。
(2)課業(yè)完成情況評價,占學業(yè)總成績的40%。包括平時上課聽講、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的完成情況。
。3)課程結業(yè)成績,占學業(yè)總成績的40%。
學生校本課程學業(yè)總成績按A、B、C、D分四個等級
為促進學生特長的發(fā)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態(tài)度,采取觀察、考查、現場匯報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進課程有效實施。強調以下兩點:
一是組織階段性作品展覽。開展多種形式的`年級、校內學生作品展覽,如,學習筆記、手抄報、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強宣傳和對學生進行及時鼓勵。
二是要有學習結果的評價,采用等級制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期結束,教師根據校本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實地參與的情況,采用開卷考查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成績,給與學生充分發(fā)揮才能的機會和合理的等級成績。(見附件4、5)
以上課程既面向全體,又兼顧個體,同時呈現合理的層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課程《經典誦讀》《走進威海》《名曲名畫欣賞》等重視人文熏陶和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田小學子因此洋溢著書香高雅氣質、自強創(chuàng)新品質和模范小主人風采;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及年齡特點分年級選修的橡皮泥、陶藝、折紙、剪紙等課程,遵循了由易到難,漸入內涵的規(guī)律,旨在發(fā)現和培養(yǎng)一批有興趣、有悟性的小藝術家;而在此基礎上,補充開設了二十多個興趣小組,引領孩子發(fā)展特長,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盡情飛翔。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yōu)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誦讀內容:《弟子規(guī)》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班級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弟子規(guī)》,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yǎng)。
2、具體目標:
(1)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吟誦表演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利用13歲以前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記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經典,在其記憶力正在發(fā)展的時候加以訓練,使學生的記憶力達到較高的頂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3)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yǎng)。
四、活動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語文晨讀10分鐘、課前展示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并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
1、每日晨讀、課前誦讀形成常規(guī),選一名普通話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
2、每周一節(jié)課,進行經典吟誦,完成《弟子規(guī)》里的內容,并開展一定的讀書交流活動。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形式,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
4、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評價卡分別由“教師、小組、自評”三部分組成,形成評價體系,使經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5、每兩周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班級“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發(fā)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6、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誦讀的.目的、意義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請家長配合督促指導,同時也請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榜樣。
7、爭取達到人人能背誦,班內一半以上的人吟誦如流。
8、定期對弟子規(guī)的內容進行默寫,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作功底。
五、評價:
采取“每天評價”、“每周評價”、“彈性評價”方式。
1、每日評價:評價的時間早上。老師只要用一分鐘,親自考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通過,即給他一百分。該生即指定為一周的誦讀班長。每天由值周班長領誦。讓他利用下課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通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讓他利用下課時間,補念直至通過為止。
2、每周評價:采用專項考核的方法給學生定級?己藘热轂檎b讀經典(隨機抽取)片段。
3、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校活動開展適時適度評價。
六、注意問題:
1、恰當的定位。
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是對新課程的補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課余時間開展活,或個人讀,或小組讀,或全班讀,形式多樣;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沒有壓力,沒有負擔,抑揚頓挫,生動活潑,輕松愉悅。
2、寬容的評價。
評價原則是:多鼓勵、不批評。注重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采取激勵措施,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如競賽、知識問答、表演等,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從中發(fā)現樂趣、得到贊許、獲得激勵,獲得良好的情感啟迪。
3、鼓勵家長同讀一本書
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拿出10分鐘,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總之,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對少年兒童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我們班級將按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以滿腔的激情開展此項活動,在此基礎上完成其他國學的誦讀,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中國人。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搞好以學校為基地的課程創(chuàng)新,特別是校本課程的規(guī)劃研究,成立以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組成的校本課程規(guī)劃組織機構,經過對校本課程的規(guī)劃反復研究、探討以及嘗試,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規(guī)方案。
二、需要評估
1、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
學校遵循"德育為首、教學為主、素質為重、育人為本"的辦學宗旨,堅持全面育人,張揚個性。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多年來,學校在教學中不僅注重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還注重對學生進行特長培養(yǎng):校園乒乓球隊、趣味跳繩隊、舞蹈隊、繪畫隊訓練有序,小主人系列活動轟轟烈烈。讓每一個孩子全面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個性張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合格+特長"已成為學校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
2、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我羨慕馬琳,多么希望能像他一樣在賽場上大展國人風采。" "我喜愛音樂,總是讓自由的思緒和音樂一起放飛,什么時候我能自己作詞作曲,寫出心中的話,唱出心中的歌?" "我想有一手漂亮的字!"翻開學生的民意調查,走進孩子的世界,傾聽孩子的心靈呼喚,詮釋孩子的興趣需求,關注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學校將盡量滿足學生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的校本課程。
3、學校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我校以人為本,強調課程的人文化、生活化,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以校為本,注重課程的統整化、彈性化,形成學校特色,是學校發(fā)展的需要。
讓學生學會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讓學生學會交往,做社會活動的小主人,與家庭、社會積極配合,開設"玩中樂、樂中學、學中樂"系列課程,為學生提供主動發(fā)展的機會,讓學生在生活、交往方面成為具有時代特點的小學生是社區(qū)與學校的共同期望。
4、學校的課程資源
學;顒訄龅睾艽,乒乓球、跳繩都有專門的訓練場地,有兼職的教師,較齊全的硬件建設為學生多樣化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學校擁有一支敬業(yè)愛生、業(yè)務精良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畫會描,有的能說會道,有的思維敏捷,有的能揮毫潑墨,有的心靈手巧,寥寥幾筆,精致的圖案便躍然紙上。學校豐厚的人力資源為選修課程的開發(fā)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三、總體目標:
依據教育局指導性文件和學校的育人目標,考慮到學生的興趣發(fā)展需要和學校的課程資源,突出本校課程特色,經學校校本課程組織機構集體審議,初步確定我校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是: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改變傳統的課程觀,設置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構建學校新文化。
2、通過校本課程內容的實施,滿足學生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強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自主選擇意識。
3、面向每一個學生,堅持全員參與,拓寬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交往、動手、創(chuàng)新、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大學生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力度。
5、提高學校教師的課程開發(fā)意識和課程開發(fā)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
6、通過學校、家長、社區(qū)民主參與開發(fā),豐富具有學校特色課程資源,形成學校特色。
四、校本課程計劃:
校本課程結構與課程門類
科學素養(yǎng)類:中華經典誦讀
技能類:花樣跳繩、中華武術操、快樂乒乓、小小歌唱家、快樂小畫家、寫字等
五、實施步驟:
(一)課程開設
1、課程委員會制定調查表,評估學生興趣發(fā)展需要,研究學校課程資源。
2、根據學校教育哲學,討論制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確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
3、制定《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
4、委員會對教師申報的課程進行審議。
5、學生分年級根據自己意愿選擇課程,統計人數,填寫《選修名單》,有20人左右的學生選擇的課程就允許開設。人數偏多的課程,委員會根據情況適當調整。
6、開課老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撰寫《課程綱要》。
(二)組織實施
1、課程老師分析學情,確定目標,選擇內容,撰寫《課程綱要》,交課程委員會審議。
2、每次課前備出簡案,委員會定期檢查、督促。
3、每次上課時間,委員會進行檢查,登記上課人數,檢查課堂紀律,了解教學內容,切實保證校本課程質量。
4、針對課程實施中的具體問題,定期召開校本課程教師的研討會,進行總結、交流、探討,確保課程內容順利實施。
5、每學期召開一次學生、家長代表會議,傾聽他們對課程內容及實施的意見,并反饋給帶課老師。修訂、完善課程內容,調整實施方法。
6、對個別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委員會及時給予引導、幫助,共同商量解決辦法。
7、每期末教師對自己執(zhí)教的課程進行自我評價、總結經驗、撰寫論文。
六、評價設想:
1、對學生的評價
制定《校本課程評價方案》,從"課前準備、參與態(tài)度、知識技能掌握、階段成果展示"四方面進行綜合測評。
2、對教師的評價
、 每一堂課都有簡案,內容和形式受學生喜歡。
、 認真登記學生出缺勤,課堂組織紀律較好,不讓一個學生流失在課堂外。
③ 課堂實施中隨時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及效果,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
、 制定校本課程獎勵制度,對參與積極,成績顯著的老師給予適當獎勵。
七、保障措施:
1、學校要有堅定明確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獨特的發(fā)展方向。
2、學校要組成以校長為核心的校本課程規(guī)劃組織機構,群策群力,民主開放。
3、經常組織學習和培訓,促進教師課程知識和技能的不斷提高。
4、學校制度一系列校本課程管理制度和改進制度,建立校本課程內部監(jiān)督機制。
5、定期進行課程的教和學的評價,推進其深入持久進行。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5
一、課程背景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與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我校在小學階段實施的英語口語課程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二、課程目標
總體目標:
本課程按“聽、說”的順序要求,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口語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聽的敏感性、說的流暢性,使學生在小學階段,能用簡單的口語進行交流,并且語音標準。
具體目標如下:
1、注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強化口語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4、幫助學生初步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視野,為學生進入下一階段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三、課程內容
小學三年級剛進入學習的起始階段,主要精力都放在漢語拼音的學習上。校本英語會話課集中于口語的教授,通過開展形式各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三年級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四年級校本英語的主要內容有:課堂簡單教學用語、打招呼、自我介紹、家庭成員介紹、朋友、學校。三四年級基礎不同,因此在課程進展上有些差異。
四、課程實施
1、實施對象和課時安排
本課程在中高年級開設,納入課時計劃,保證師資和時間,主要由英語教師分工實施。實施過程中做到計劃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要求實施教師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確保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
2、以自編校本口語教材為主線,校本教材的內容選擇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體現實用性和交際性,切實服務于低年級教學目標與任務。以吸收各類優(yōu)秀小學英語教材為基礎,逐步豐富和完善我校小學英語校本教材。
3、認真學習新課標,進行理論學習,撰寫,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轉變觀念,用新思維、新方法滲透到課堂之中。
4、加強集體備課力度,定時定人定地點定內容,講究實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5、不上沒有準備的課,沒有教具,教師自制教具,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師生互動、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新面貌。
6、在教學中出現問題,教研活動大家共同探討。低年級孩子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抓住這一特點,說唱,說演,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很高。
7、課外活動充分利用情景會話、英語板報展等,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8、學會反思、學會總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學完一節(jié)課后,教師們在教案上寫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好的經驗及時總結。
9、通過家長會、周末英語反饋表等多渠道,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英語學習情況,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發(fā)揮好家、校協同教育作用。
五 校本課程教學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及教學內容,我們的英語口語課程采用以下方式:
學:每周學兩句日常英語口語,英語教師活動課集中輔導。
說:利用晨檢的三分鐘時間,大聲和同桌說英語。
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3篇活動方案聽:每天學生在校時間,在課堂上播放一首英語兒童歌曲。
仿:每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英語廣播,每次都有一句跟我學,學生可跟著學,跟著說,模仿交流。
做:與美術課融合,進行英語手抄報的制作,學生在設想、勾畫、摘抄、運用的實踐中,提高英語能力。
玩:開設英語活動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積累詞匯。
演:教師與學生一起,自編自演英語童話劇(課本劇),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鞏固運用英語口語。
賽:開展英語口語搶答賽、口語朗讀比賽,以賽促學。
展:舉辦英語藝術節(jié),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效果。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利用學,F有的硬件資源,利用西方某些重大的節(jié)日,開展一些諸如西方國家我知道、英語圣誕聯歡會等活動,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同時,教會他們一些相關知識,同時能訓練學生口語表達及舞臺表演的能力。
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和將英語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
六、教材來源
利用多媒體,網絡,搜集可用的教學資源,并進行整理,利用。
七 課程評價
加強對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評價,是提高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質量的保證。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達成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校本課程的目標以及教師的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課程建設的發(fā)展。
1、本課程將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考核作為英語教學工作評價的重點,按學年舉行小學英語水平能力測試。
2、認真做好以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為目標的各項活動的效果評價。評價通常在活動過程中或活動結束時進行,應包括活動計劃、活動目標、活動組織、活動效果、經驗總結等各方面。
3、加強對英語教師日常教學常規(guī)工作的檢查,檢查英語備課、教學、教研等各方面。
4、加強對小學校本英語教師參與英語環(huán)境營造表現和貢獻定期評價。各項考核結果及檢查記錄均須存檔備查,并與相關負責人獎懲緊密掛鉤。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6
一、課程指導思想
以教書育人為宗旨,認真貫徹“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科學健身的能力,增強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yǎng),為實現學校教育的整體目標,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人才而發(fā)揮體育教學的特殊功能。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為了能夠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也為了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我校在體育課中進行了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嘗試,以體現新課程主動、創(chuàng)新、實踐、合作的教學特點,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掌握跳繩運動的技能技巧,養(yǎng)成團結合作,敢于拼搏,不畏困難的品質,并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
二、跳繩校本課程的目標:
跳繩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和多樣化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利,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發(fā)展。同時體現健身性特點和終身體育理念,在體育課中實施“快樂跳繩”,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快樂地參與體育鍛煉,激發(fā)學生參與跳繩學習的熱情,啟發(fā)學生掌握跳繩鍛煉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經常鍛煉的習慣,使體育鍛煉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和生活方式,使體育鍛煉伴隨他們的一生。
跳繩校本課程讓學生掌握跳繩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日常鍛煉中加以運用;提高學生的體能與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作風、頑強的意志品質、強烈的競爭意識、高尚的團隊精神。
三、跳繩校本課程原則:
學校在確定跳繩校本課程內容及進行實踐時,堅持了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全面性原則。學校體育課程包含多方面的內容,進行課程內容調適時,充分考慮各個領域所占的比重,以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另外,開發(fā)跳繩課程內容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掌握。二是遷移性原則。學生在參與跳繩運動的學習中所掌握的體育常識,獲得的基本運動技能,身體和心理發(fā)生的.變化等都有助于其更好地掌握體育學科其他相關技能,靈活遷移到其他體育教學內容及活動內容中。三是實用性原則。跳繩運動既符合學生的經濟條件也適合我校的場地環(huán)境和時間空間的限制等,內容簡單易學,適合于全體學生學習與掌握。
四、跳繩校本課程實施和組織的方法:
1、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
水平一學段以“情境激趣式”為主。重點是激發(fā)興趣、指導學法、培養(yǎng)習慣!墩n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是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因而趣味性是選擇教學內容時應首先予以考慮的因素。用繩子玩各種新穎有趣的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把短繩放在地上當作小河,讓學生雙腳向前跳過去,也可以把短繩當作小陷阱,讓學生繞過陷阱的游戲等。
水平二學段以“競爭合作式”為主。重點是分層次教學與分類指導,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競爭合作的能力。跳繩教學內容以雙人前后跳繩、雙人并排跳繩等雙人合作練習內容使學生通過合作鍛煉,掌握各種跳繩動作,達到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作用。并通過游戲、競賽等各種教學手段,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使學生主動參與競爭,激勵了學生的進取心,營造合作氛圍,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水平三學段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為主。重點是進一步的分層教學、分類指導保證學生主體參與的學習效果。跳繩運動不但可以個跳,還可以多人跳、集體跳,而多人跳繩就必須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體會在練習各種花樣跳繩中只有運用合作學習,才能夠獲得成功與快樂。
2、特色課間操及課間活動。課間操是增強學生體質、完成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目標的主要途徑。由于學校學生人數較多、操場面積有限,所以我校用學生平時上課用的短繩編排了一套“靜力繩操”,把平時的廣播體操換成“靜力繩操”。這種形式的課間操活動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課間操模式。
3、體育節(jié)系列競賽活動。學校本著“我參與、我快樂、我運動、我健康”的體育精神,對傳統的體育競技項目及運動會形式進行了全面改造,每年都在學校體育節(jié)中舉行各種形式的跳繩比賽。同時,增加了“花樣跳繩”和“集體跳長繩”的表演賽等形式新穎的游戲項目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快樂跳繩”的體育運動精神。
4、體育興趣活動小組。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成立了跳繩興趣活動小組。興趣小組的活動既滿足了學生特長發(fā)展的需要,又能為各級體育競賽做好準備。跳繩興趣小組,已成為學校的特色體育活動小組。
通過跳繩課堂教學、“靜力繩操”、跳繩興趣活動小組、體育節(jié)跳繩比賽等系列活動課程,營造良好的跳繩運動氛圍,使我校跳繩校本課程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跳繩運動對鍛煉學生的平衡協調能力、發(fā)展下肢力量、磨煉意志品質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跳繩校本課程評價體系:
1、評價的原則
在實施校本課程自我評價時,一定要注重教學過程評價,使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知識學習態(tài)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積?這些能充分了解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關懷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使學生在愉快中得到成長。
2、評價的策略
。1)適時的教師評價;窘虒W的開始階段,教師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體驗跳繩練習的興趣。教師從學生的學習中,觀察、分析掌握存在的問題,在教學的后半段進行適當評價,過早的評價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壓抑。
。2)學習評價方式的程序操作。根據先學后教的理念,單元初期的評價主要是由老師承擔,而教師的評價更大程度上是正確引導學習,此時教師評價相對多一些,而學生的學習評價相對少些,單元學習后期,逐漸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自我評價和同學間的相互評價,教師還放手讓學生們進行“自我評價、生生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等等”。
。3)評價方式和發(fā)展性內容。評價的方式包括教師自已口頭評價、學生的口頭相互評價、學習小組和相互評價、教師教學后記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長記錄評價等方面。評價的發(fā)展性內容還根據教材發(fā)展有所變化。單元學習的開始,學生的知識技能還未成熟,是從學習到熟練的定型時期,教師多指導,不要讓學生在泛化期中過多接受評價,評價的重點應側重在學習的態(tài)度、行為上,應以激勵和表揚語言來肯定學生學習的優(yōu)點,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情趣。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7
一、設計背景
。ㄒ唬┢胀ㄔ捈船F代標準漢語。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語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是通行于中國大陸及海外華人華僑間的共通語言。普通話是針對規(guī)范化來說的。普通話同時又是中國法定的全國通用語言。它在全國范圍內使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區(qū)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guī)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講好普通話,對于小學學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ǘ┥鲜兰o90年代,小語界曾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就是:“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進入21世紀,新課程改革開始,語文教學的改革的關鍵詞換成“語文素養(yǎng)”,課堂教學的“人文感悟”、“文本對話”成為熱點,而“語文訓練”遭到邊緣化。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一直是國內外教師努力方向。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僅是讓學生“會說話”,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說好話”。因此開設《小學生語言訓練》校本課程很有必要。
二、設計創(chuàng)意
1、語文教學:包括語文學科課堂教學、語文活動課(含課外活動)和語文學習環(huán)境。語文學習環(huán)境,指為了開拓學語文、用語文的時空領域而加強的與學生家庭、社會的溝通,與其他學科的結合。
2、語言:所謂語言,指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它由語音、詞匯、語法構成一定的系統。語言包括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九四年版)語言表達能力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3、在固守優(yōu)良傳統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素養(yǎng),促進教師特色化發(fā)展。
4、開展各種比賽,在比賽中提高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5、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打造精品作業(yè)工程,做到“出口成文”。
6、“語言表達能力”指小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或抒發(fā)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說”和“寫”的能力。
7、分階段、分年齡段教學。根據學生年齡段特點設計教材,因材施教。
三、設計依據
。ㄒ唬┭芯康睦碚撘罁
1、語文(1-6年級)課程標準
此標準是國家教育部制定下發(fā)的綱領性文件,它將1—6年的閱讀積累作為語文課程的一個相對完整的階段,語言表達作為閱讀積累的最終目的。旨在為廣大的教師留下廣泛的訓練空間,這就為我們的實驗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2、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少年兒童個體智力發(fā)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記憶力強而理解力弱。這就表明:少年時期應該有一個強化讀書,大量積累語言信息的階段。因而從小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勢在必行的。
3、強化讀書積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成為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經驗所驗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潭,蛟龍生焉”的例子不勝枚舉。中國幾千年的教育實踐“熟背----解意----作詩文”的人生系列訓練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名貫古今、譽滿中西的中國文豪
4.賞識教育理論。
“賞識教育”是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賞識教育研究所所長、被譽為“中國第一位覺醒的父親”的周弘用20年時間探索的結果,賞識教育在陶行知“愛滿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上,建構出自身的體系,是充滿了人文思想的現代教育理念。
四、設計目的
幫助小學生說標準、規(guī)范的話,說好聽的話,說有邏輯的話。訓練孩子能夠自如的與人交流,并有自信地當眾說話是《小學生語言訓練》校本課程的主要目的。
具體目標:
1、基礎階段(6歲左右):掌握3000個左右的詞語;能夠連貫地進行簡短的講述;能夠說清楚自己想說的事;口齒清楚;講話有禮貌,樂意與人交談;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增強自信心。
2、初級階段(6-9歲):掌握4000個左右的詞語;能夠完整復述某件事情;能夠自如地講出某個話題;能夠連貫地當眾說話;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有信心當眾說話。
3、中級階段(9-12歲):能夠說標準規(guī)范的普通話;朗誦文章和自由表達,語音標準、語句流暢,表達具有邏輯性;能夠較自然地進行與人溝通、敢于當眾說話;說話用詞準確;初步掌握晚會主持、班會主持等活動主持技巧;初步掌握表演技巧。
五、實施步驟和操作要點:
(一)實施步驟
本課程開發(fā)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師資培訓,苦練基本功,學習理論,提高素質。
2、設計調查問卷,收集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4、確定學校校本課程目標,設計方案。
5、健全制度,組織實施。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
1、師資培訓,外出觀摩學習。
2、研究語言藝術課堂教學,上好語言訓練課。
3、進行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策略的研究。
4、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強化提高能力。
5、收集師生優(yōu)秀作品。
6、探索語言表達訓練教學中的育人功能。
7、收集并記錄實驗所獲得的初步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8、撰寫教學論文。
第三階段:為總結階段。
(1)總結研究成果,明確存在問題
。2)撰寫總結報告,準備成果展示
。ǘ┲饕僮饕c
1、課程設置
點面結合,全面開設語言訓練課程。
1語音發(fā)聲基礎訓練
2詩文朗誦
3童話寓言故事朗讀
4看圖說話
5講故事
6角色扮演
7節(jié)目主持
基礎、初級、中級,三階段課程均為以上七章安排,課時內容根據階段目標及年齡特點設置。
2、課時安排
在課時安排上,首先安排每天早上30分鐘的自由說話時間,保證練習的時間,每周還專門安排一節(jié)語言訓練課,進行集中的指導。
3、教學形式
全員參與,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語言的藝術,讓人人都能“會說話、樂說話、說好話”。打破時空的限制,把課內與課外相結,學習與活動相結合,通過活動來激發(fā)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興趣,檢驗教學的成果。
(三)課程的組織與管理
1、精選組員,提供人力保障。
2、積極開展課程的研發(fā)活動,編訂校本教材《小學生語言訓練》。
3、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把研究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堂之中。
4、規(guī)范制度,保證課題的實施。堅持每月例會制度,及時分析總結工作得失。建立實驗課制度,抓好備課、上課、評課各個環(huán)節(jié)。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8
一、指導思想
1、根據《小學課程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課程結構。
2、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提高課程的適應性。
3、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實現學校課程的創(chuàng)新,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辦學的品位。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領導機構
學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負責學校課程規(guī)劃與審定,發(fā)布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整體思路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整體思路是:立足本校本土,重點突破,全員參與,穩(wěn)步推進,全面展開。工作上要堅持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前提,以加強教育科研為后盾,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切實加強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和領導,精心組織,保證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開發(fā)與實施。
四、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提倡和推崇科學,重視各門科學知識在校本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及時吸收科學發(fā)展的新成就。
2、民主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fā)要充分體現人本思想,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學校要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師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課程的開發(fā)與建設。
3、針對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有利于形成學校的特色,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和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專長。
4、人文性原則
在校本課程的目的上,崇尚個性;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重視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興趣,講究教學方法,為學生健康而有個性地發(fā)展提供保障,使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充分發(fā)展其特長。
5、趣味性原則
校本課程要盡可能提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和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盡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7、本土性原則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課程資源。
五、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程序:
1、以模塊形式或專題形式開設,每個模塊以18學時為宜。
2、按課程計劃實施教學。對課程教法、學法進行研究。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尋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9
一、課題來源及價值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以國學為核心的學術探討、知識普及、文化建設、教育推廣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場“國學熱”正浸染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當前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其精神影響力也愈加廣泛。伴隨著新課改的腳步,國學經典走進中小學也越來越多得到人們的重視、倡導和極力推動。但是隨著對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深入理解,我們發(fā)現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建設正面臨越來越多新挑戰(zhàn)。
第一,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內容有待重組和整合,尤其是年級的梯度和要求有待重新定位;
第二,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實施策略有待豐富和拓展;
第三,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在深入推進的同時,應該更有創(chuàng)意,更富有個性,真正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提出了“國學特色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的課題。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國學: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它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校本課程: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qū)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fā)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qū)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fā)旨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本課題中的校本課程指前者。
三、主要觀點及創(chuàng)新
1、使學生初步感受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祖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yǎng)料,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識真?zhèn)巍⒎稚茞、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種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使之成為21世紀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2、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和誦讀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讀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經典名篇的.積累。
3、初步形成“課內外結合、學用結合”的語文新課程教學策略。
4、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使廣大語文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比較厚實的文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5、我們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結合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設計好相關的活動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造綜合學習的機會,從而來尋求弘揚民族文化的途徑和策略。
四、課題目標、內容及重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文化傳承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豐厚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璨若星辰與博大精深。
2、通過本課題的實驗研究,摸索和總結出一套較為可行的國學經典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撰寫出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論文以及階段性實驗報告,編寫一套以中華國學經典為核心的校本教材。
3、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從被動的課程接受者轉變?yōu)榉e極的課程決策者和實施者,提升教師的課程創(chuàng)造意識及能力,豐富教師的角色內涵,達成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二)研究內容:
1、現代中小生對國學知識了解的現狀調查。
2、國學內容及序列,即課程內容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3、我們怎樣實施,即課程方法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三)研究重點: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有效的課程設計及實施的策略。
五、研究思路、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在國學內容的選擇上,做到“精選篇目,分類遞進”;
2、在國學教學實施上采用“分年級推進、分層進行、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
3、開發(fā)校本課程,推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4、建設文化校園,讓師生成為幸福的成功者。
(二)實驗對象:本校1-6年級學生。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課堂實踐對相關理論進行反思、驗證,繼而總結出更有效的成果并加以推廣。在實驗中還要用到的輔助研究方法有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案例研究法、文獻法等。
六、研究過程及步驟
本實驗計劃用兩年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7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一)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確定課題,擬定研究方案。
2、課題申報立項。
3、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4、明確各成員研究的側重點、創(chuàng)建網站。
(二)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月)
1、“國學文化知多少”問卷調查及分析,邀請專家指導課題。
2、精選經典誦讀內容,編撰校本教材。
3、討論研究課題實施策略并不斷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4、積累典型案例、研究資料,撰寫論文。
(三)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總結課題實施成果。
2、課題組成員寫結題分報告。
3、課題組寫結題總報告。
4、做好課題結題準備工作,迎接專家驗收。
七、預期研究成果
(一)階段成果
1、課題的實施方案、意見(網站、實驗方案、調查報告)。
2、典型案例(文本、圖片、學生成果)。
3、各項專題研究(論文、課件、經驗總結、研究報告、校本教材等)。
(二)最終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結題報告。
八、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實力雄厚:我校是省實驗小學,省教科研先進單位,現已完成省市級乃至國家級課題多項。課題負責人是我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課題組核心成員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師,都主持或參與過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并已在各級刊物上發(fā)表了相關論文多篇。此外,我校圖書資料豐富并可上互聯網查詢資料,有領先的聲像,電腦設備等硬件。
組織保障:課題組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通過校長室直接領導,以教科室為基礎,將教導處、科研組組織起來,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組織,以調動全校教師全員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群體研究的氛圍,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的落實與實施。建立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制度,要求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職責,注重實踐,積極參與理論學習,并定期召開課題研究例會,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尋求策略,深化研究。學校教科室全面協調、組織好本課題的研究管理工作,認真制定研究計劃方案,督導各分工責任人在規(guī)定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相關任務。
財力保障:課題組每年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自行籌集一定的經費,包括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研究、講學提供相應設備,會議費用等。我們將嚴格管理并使用好科研基金,同時,保證學校有關教育設施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0
一、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給學校的發(fā)展、給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給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我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fā)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原則。為了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打好基礎,和諧發(fā)展”,確定校本課程的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會自我防護,擁有健康體質。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提高教師開發(fā)校本課程的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
校本課程是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開發(fā)的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最終目標。通過校本課程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使學生打好“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chuàng)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fā)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正是本著這一原則,中華美德故事、古文學鑒賞課中我們搜集了許多經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斷,讓學生賞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點,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yǎng),使之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開發(fā)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在校本課程的設置中,低年級重視學生的禮儀養(yǎng)成教育,中年級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高年級主要學習以后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方法。總之,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3、發(fā)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發(fā)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fā)展、社會發(fā)展。我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校本課程。我們在各年級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需求,設置了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學段的發(fā)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fā)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構建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和諧團隊,結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fā)的研究和實踐。
5、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做到有課程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總結、跟蹤紀實等材料。
六、校本課程開發(fā)框架:
。ㄒ唬╊I導小組:
組長:a
成員:b
。ǘ┕ぷ餍〗M:
組長:c
成員:d
。ㄈ┚幬止で闆r:
。ㄋ模┬1菊n程開發(fā)要求:
1、每學期按15課時開發(fā),有總體目標。
2、每課有課題、教學目標(必須有情感目標),最好設有習題。
3、按每學期訂一冊,有課本封皮、目錄。
4、單元題目為小一號字,課題為小三號字,其他為四號字。
5、根據課程需要,可有插圖。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按要求撰寫校本課程教案、計劃。
2、任課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采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活動環(huán)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好,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并作好展示匯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導處具體負責課程的階段檢查。
2、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fā)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3、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4、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國家要求方式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1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fā)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我校為農村小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校硬件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與縣直學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們在分析了周邊地區(qū)的社會環(huán)境、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師生的基本情況等因素后,發(fā)現,我校擁有豐富的鄉(xiāng)土教育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較強活動能力的農村教師和學生。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利用鄉(xiāng)土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我們認為我校依托本地區(qū)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開本課程開發(fā)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fā)體現“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增強建設家鄉(xiāng)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zhèn)、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了解家鄉(xiāng)的鄉(xiāng)土文化,吸收鄉(xiāng)土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環(huán)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fā)展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fā)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xiāng)土性。
教材植根于顯示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huán)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于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fā)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fā)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fā)展、課程在開發(fā)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開放性原則;
3.量力而行原則。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fā)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fā)旨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寨里河鎮(zhèn)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zhèn)實際,以家鄉(xiāng)地理——家鄉(xiāng)歷史——家鄉(xiāng)經濟——家鄉(xiāng)人物——家鄉(xiāng)文化——家鄉(xiāng)特產等為體系,介紹家鄉(xiāng)的地貌風情,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xiāng)的資源開發(fā)教育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全校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并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周一節(jié)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采摘等)。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大型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yè)水平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評價體系將體現: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評價個體主動化;評價方式質性化;評價行為日;辉u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fā)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3.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4.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5.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適當獎勵。
6.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7.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5.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yōu)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十、課程的開發(fā)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
。ǘ﹩柧碚{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了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ㄈ┏醪嚼砬彘_發(fā)思路,擬訂開發(fā)綱要,確定開發(fā)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ㄒ唬└鶕䲠M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fā)方案。
。ǘ└黜椖块_發(fā)小組修改項目開發(fā)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fā)綱要的編制工作,并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本,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ㄎ澹┱n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學校報鎮(zhèn)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zhèn)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ㄆ撸⒓夹g顧問定期來校上課。
。ò耍、定期組織學生到田間、大棚、石材廠、采摘園實地學習。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2
一、課程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發(fā)展教師專業(yè)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教師隊伍,形成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科學管理隊伍及評價體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
2、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fā),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差異性、主體性。
三、課程設置:
《海濱城市——膠南》
《國防教育》
《研究性學習》
《學生心理健康》
《識字教學》
四、具體措施:
(一)切實做好培訓工作:
為了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我校將以講座、自學、交流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師學習,為校本課程的實施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二)切實抓好實驗進程:
我校校本課程,學生的參與面廣、可開發(fā)空間大,課程研發(fā)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實驗的管理與督導,不斷推進此項工作的深入實施。
(三)切實搞好教學大賽:
本學期將組織全體校本課程教師的教學展示課活動,通過大賽的評比,使每位教師更充分的利用和挖掘校本課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提升教師的研究能力的同時,更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課程。
(四)切實組織好學生展示
依據不同年級所學校本課程內容的不同,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展示評比活動,檢測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效果,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本課程的使用和管理,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以此促進我校新課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質教育再邁上一個新臺階。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3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給學校的發(fā)展,給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給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所以,我校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
二、實施背景
1、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而學校一級的課程管理就是由學校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規(guī)定,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自行決定的校本課程。
2、學校辦學目標的需要
我校明確指出“合格+特長”的辦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一個有道德素質的人,有愛心,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的人,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學生長大后不一定成才但必須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使學生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使學生的發(fā)展有更廣闊的空間。使教師轉向“科研型”不斷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四、開發(fā)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fā)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發(fā)展性原則。校本課程力求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興趣特長搭建平臺,促進學生成長,教師成長,學校發(fā)展,社會發(fā)展。
3、科學性原則。在開發(fā)課程的過程中要深入廣泛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有益的經驗,結合本校實際,編寫實用性強的校本教材。
4、開發(fā)性原則。在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資源,充分調動教師家長、專家積極參與課程開發(fā),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五、課程定位:
根據學校的教學實際,從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現代傳媒搶占了學生大量的文本閱讀時間,電視劇、動畫片對學生的影響遠比文學經典作品的影響大,他們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也沒有興趣進行課外閱讀。即使有一點時間來閱讀,也是隨意的、盲目的、沒有人給予必要的指導,收效甚微,F在市面上的書,可以說浩如煙海,但魚龍混雜,如果不加選擇,盲目閱讀,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而小學生正處于閱讀的最佳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開拓自己的視野。如何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我校校本課程定為課外閱讀。
六、實施意義:
1、有利于拓寬視野,增加積累。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具有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廣泛的閱讀積累,重視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就是一條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美國教育家華特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爆F代傳媒的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教師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既可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又可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2、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好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彼說:“養(yǎng)成好習慣,直到終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條規(guī)律!钡拇_,進行課外閱讀需要時間和精力,但只要我們教師統籌安排,科學指導,那么,學生就會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一種“自己要讀”的好習慣。
3、有利于激發(fā)閱讀興趣。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欲激發(fā)起來,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學生學會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一般來說,學生是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和興趣來選擇讀物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在自由、無拘無束的心理環(huán)境中進行的,這樣的心理環(huán)境能充分調動各種積極的心理因素參與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愉悅,產生某些在課堂上無法體會到的感受,可以說,課外閱讀從另一個方面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七、實施計劃:
1、目標與要求
低年級: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獨立性差,讓他們讀一些思想健康,內容淺顯的注音讀物、連環(huán)畫、卡通片等,也可采用聽讀形式(聽錄音或老師、家長講),允許“一知半解”。
中高年級:中高年級的.學生則要求要高一些,讓他們讀一些中外名篇名著,適當作些摘記,并用讀后感的形式對閱讀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墨多讀書,及時寫出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和消化,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經受祖國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熏陶,汲取營養(yǎng),提高鑒賞水平。
2、方法與途徑
(1)、指導選擇書籍。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壞。”從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看,隨機性比較強,一有機會就見什么讀什么。讀什么樣的書才有益呢?教師要加以指導。首先是要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于學習的讀物,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其次是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如學習《少年閏土》后,向學生推薦魯迅的《故鄉(xiāng)》;學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戰(zhàn)》后,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中的有關故事;學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啄木鳥、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動物尾巴的用處。
。2)、激發(fā)閱讀興趣。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興趣是能量的調節(jié)者,它的加入便激發(fā)了儲存在內心的力量。人們對有興趣的東西往往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并產生某種肯定的情緒與體驗。但是小學生自覺性差,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識字量不大等因素,影響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想方設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去激發(fā),去培養(yǎng)。可采用下面手段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a、講故事創(chuàng)設懸念。先提"引子",后賣"關子"--要想知后事如何,請讀這本書,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愿望。b、巧設問題,引"魚"上"鉤",讓智慧的好奇心喚起讀書欲望,以書為友,探索真知。如公雞為什么會打鳴?植物難道也會吃東西?c、激將法。老師故意對讀物作出過高或過低的評價,欲擒故縱,誘發(fā)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從而主動地去閱讀、評賞。d、以廣告形式介紹讀物。如為了讓學生勤查字典,可用下面的話進行引發(fā):有位不說話的老師,上知天文地理,下曉雞毛蒜皮,假如你每天跟它學幾招,一定能成為世界奇才。e、物質刺激。對在讀書活動中的優(yōu)秀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f、現身說法。以教師、家長或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受益的事例,啟發(f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
( 3)、傳授閱讀方法?茖W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而閱讀方法的確定應根據內容和閱讀需要來確定,什么樣的文章適合于泛讀,什么情況下可采用精讀,要一清二楚。拿到一本書后,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為什么要讀著本書?我想從中得到什么?明確了閱讀目的,才能確定科學的閱讀方法。如果選擇的是知識性讀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瀏覽式的泛讀法,讓學生按照“速讀—尋找—摘記”的程序進行,如翻閱報刊可采用讀版面,讀標題,讀導語的方法,快速了解內容,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選擇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優(yōu)美文字,宜采用精讀法,對文中精美的字、詞、句、段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加以吸收。
( 4)、教會做讀書筆記卡。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币虼,在課外閱讀時應要求學生注意圈點勾畫以加深印象,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做讀書筆記的方法要多樣,要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四年級以摘錄好詞佳句為主,
五、六年級以摘錄句子、片斷,概括主要內容和寫心得體會為主?梢越虝䦟W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錄書名,作者,優(yōu)秀片斷,好詞佳句等。
3、評價與展示
組織閱讀成果展示。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擴大閱讀成果,防止學生放任自流,教師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如:(1)、召開故事會,評選故事大王,舉行閱讀、朗讀、演講比賽。
(2)、召開讀書匯報會和讀書經驗交流會。讓學生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自己近期的讀物介紹給同學,還可復述或背誦部分精彩的片斷。
。3)、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讓學生觀摩,并以投票方式評選出最佳讀書筆記若干篇。
。4)、中高年級學生也可編一些讀書手抄報,內容可以是好書推薦、佳作摘錄、名著簡介、作者生平簡介等。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學會了捕捉、存儲信息,還增強了學生參與、競爭的意識,同時也扎實有效地促進了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八、成立校本課程開發(fā)委員會
顧問:曲中甫組長:惠新建
副組長:徐秋娟張曉文
組員:張水紅馮會琴趙春霞谷戰(zhàn)敏
高建峰王玲枝孟麗霞馮春草郭雍亞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4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走內涵發(fā)展之路”是學校新一輪發(fā)展的基本思路。我校地處農村地區(qū),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及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不容樂觀,要創(chuàng)出自己的特色更是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而把棋類引進課堂,建設學校棋文化特色,既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會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它是一項成本低、見效大、不受場地限制的普及的體育項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我校針對自身特點,提出“以棋促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養(yǎng)性”的學校棋文化工程的戰(zhàn)略構想,以“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打造教學精品”為目標,以追求“學校內涵發(fā)展,師生和諧成長”為宗旨,旨在引領學生充分認識豐富多彩的棋類世界,將棋文化教育與學會做人有機結合,逐步起到以棋促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養(yǎng)性的效應。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創(chuàng)建棋文化特色的四個維度
特色是學校上品位、求品質和建品牌的基礎,在艱辛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學校特色的創(chuàng)建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由表及里、由點到面、由量到質的過程。我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小學,要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不能好高鶩遠,只能立足于我校所處的大環(huán)境,腳踏實地尋找我們的優(yōu)勢。
。ㄒ唬┢逦幕厣珓(chuàng)建的基礎——環(huán)境熏陶
為了讓學校的棋文化特色彌漫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去影響造就人,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棋藝專用室、黑板報、室內布置等陣地,從不同的角度向學生介紹源遠流長的棋文化知識,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學校特色創(chuàng)建的成果。
。ǘ┢逦幕厣珓(chuàng)建的.載體——活動創(chuàng)設
“活動是載體,活動是激勵,沒有活動就沒有活力”。因此放大特色的效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課內外棋類活動,為學生提供較為寬闊的空間和較多的“習得”機會,是提升棋文化特色品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首先,要十分重視各級棋類社團的開設和管理,不斷提高活動質量,學校成立“三棋”社團,班班建立小棋社,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彰顯生機勃勃、絢麗多姿的校園棋文化風采。其次,抓住契機,結合校情,挖掘資源,精心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棋類活動,班級三棋聯賽、親子對弈、棋星挑戰(zhàn)賽、對抗賽等等。第三,廣泛發(fā)動、創(chuàng)設條件、精心組織,每年開展一次校園棋文化藝術節(jié),作為對學生開展棋文化藝術活動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和全面展示。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各級棋類競賽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鍛煉才干,張揚個性。
。ㄈ┢逦幕厣珓(chuàng)建的保障——課程體系
隨著棋文化特色創(chuàng)建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感到特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走課程化的道路,只有課程化的特色才會更常態(tài),更有效。每周設立棋藝課,在加強學科教學的同時予以實施,力爭使我校的校本課程建設成為我校的一個辦學亮點。
。ㄋ模┢逦幕厣珓(chuàng)建的核心——科研引領
充分發(fā)揮科研優(yōu)勢,引領學校呈現高效、良好的運行態(tài)勢是特色創(chuàng)建的關鍵和核心。成立學校課題研究小組,校領導、班主任、棋課專職教師、體育教師為課題成員,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細則,通過課題研究,拓寬棋文化內涵,深挖棋類教育對學生德育、智育諸多方面的影響作用,推動課題研究向深層次發(fā)展。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5
一、指導思想: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跳繩”校本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
2、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跳繩”校本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從課程設計到評價,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fā)展放在中心地位,特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3、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跳繩”校本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fā)展的需要。
教材提示:
1、鍛煉價值很大,可以鍛煉耐力和體力,尤其能改善雙腳移動能力,強化腳關節(jié)。
2、手臂參與旋轉運動,可以鍛煉肩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從消耗熱量看,是長跑的90%。
3、易學,不需要特殊技巧。一邊,一邊可以聽音樂哼哼歌曲,輕松好心情。俗話說:搖繩練臂力,練腿力,快搖練速度,多跳練耐力;跳長繩不靈敏的上去,跳短繩子不靈敏的摔倒在地。同時也是其它體育運動很好的練習方法。
二、實施建議:
一、學習方式、方法或組織形式、步驟:
1、初學,可以先將繩圍繞身體搖一周跳躍(即加一次墊跳)。
2、反搖雙腳跳時,搖繩要注意使繩子觸地,防止繩搖得過高,兜腳失敗。
3、時上下肢協調配合,運動要自然放松,上體要保持平衡。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
4、單搖熟練后進行:正反搖高抬腿跳;反正搖前踢腿跳;正反搖交X腳跳;打腳跳等。
5、雙搖跳時,可先做徒手模仿雙搖跳的動作。跳起兩手做雙搖(連續(xù)快搖兩次)的動作。
6、定時跳。以1分鐘一組,要求快速跳并計數,每次練習3—4組,也可分組比賽。
7、迎面接力。距離30—40米,也可繞桿跑,每桿8—10米,結合各類游戲。
8、帶人跳包括:一人帶一人跳;一人帶多人齊跳;一人輪流帶兩人跳等。
9、集體“8”跳長繩、交X跳長繩、長繩中跳短繩、行進間跳長繩、旋轉跳長繩。
10、跳雙長繩。當跳入者近端的繩將要著地(或當跳入者遠端的繩剛離地)的時候,學生由正面或斜面跑至繩的著地點附近,用單腳交換跳或雙腳跳和方式進行跳躍。
三、學習重點及要求:
跳雙長繩難度較大,重要是搖繩和跳入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再強調以相同的速度搖繩。跳雙長繩的頻率比跳單繩的頻率快一倍,因此,開始練習時慢一些,待較熟練后再逐漸加快?梢韵忍暨x個別同學試跳,注意強調跳入時機,以及三人配合協調一致。評價:單人要看:上體正直,不過分前傾,兩手體測搖繩,前臂手腕配合與跳起同步。
雙人要看:帶人者搖繩子速度要均勻,被帶者上繩時機掌握得好,兩人協同配合。
跳長繩要看:搖繩人搖繩速度是否均勻,幅度是否穩(wěn)定,兩人默契協作好;人進繩、出繩的電動機掌握,的熟練程度,以及和同伴之間的配合。
可以定時(如一分鐘,計算次數);也可定次(中途子不失。┨嗌俅巍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跳繩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6-09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0-18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3-07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7-25
跳繩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6-15
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方案07-21
書法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2-05
2022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9-29
足球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1-22
2016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