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概念理解與有關試題解析
一、重力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把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簡稱為物重。
注意:日常生活和貿(mào)易中說的物體有多重,指的是物理中的質量。物理中說的物重指的是重力。要注意生活語言和物理語言的區(qū)別。
重力用字母G表示。地球上以及地球表面附近空間中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物體本身。
說明:①宇宙中任何兩個物體中都存在引力作用,月球對其附件的物體也有吸引力。萬有引力是牛頓首先發(fā)現(xiàn)的。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對物體的引力,重力一般略小于地球對物體的引力,這一點將在高中物理中學到。
【例1】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順利升空探月。我們看見衛(wèi)星隨火箭一起離開發(fā)射塔飛向太空,同時火箭剛點燃時周圍有大量的“白氣”急速上升。下列表述中錯誤正確的是( )
A.火箭和“白氣”都上升,上升的物體不受重力
B.火箭是固體受到重力,“白氣”是氣體不受重力
C.火箭和“白氣”都受重力
D.不好確定
【解析】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以及地球表面附近空間中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正確答案是C。
【答案】C
二、重力的大小
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重時,把物體放在彈簧測力計的秤鉤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其關系為G=mg,式中G表示物重、m表示物體的質量、g表示物重與質量之比。g約等于9.8N/kg。其物理意義是: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在不要求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單位配套如下:G—N,m— kg,g—N/kg。
說明:物體除與物體的質量有關外,還與物體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物體相對于地面的高度有關。在太空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這一點將在高中物理中學到。
【例2】劉星同學的質量為40(選填“kg”、“g”或“mg”),則他的體重為N(取g=10N/kg)。
【解析】一個中學生的質量約40kg,要計算他的體重需要根據(jù)公式G=mg,本題中取g=10N/kg。G=mg=40kg×10N/kg=400N
【答案】kg 400
三、重力的方向及其應用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這一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較多的應用,例如建筑工人用重垂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用水平儀檢查窗臺是否水平。
說明:①豎直向下是指向地球中心的方向,它垂直于水平面向下。②物體受到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不因物體是否運動以及怎樣運動而改變。
【例3】下圖是地球表面附近的一些物體,請標出飛機所受重力的方向。
【解析】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豎直向下就是指向地球中心的方向,它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答案】如圖3。
四、探究重力的研究方法
【例4】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
同學們有如下猜想:A.重力跟質量有關;B.重力跟位置有關;C.重力跟形狀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C,現(xiàn)提供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天平、橡皮泥、三個形狀不同的石塊、鐵塊和鋁塊、細線、土豆、小刀。
請你選擇適當?shù)钠鞑,完成下列探究過程:
所選器材
探究步驟
分析論證
若_______,則_______
若_______,則_______
【解析】題目是以探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的實驗為載體,主要考查大家設計實驗的能力。要驗證重力與形狀的關系,首先要明確如何反應重力的大小,這需要彈簧測力計;其次要考慮控制變量,本實驗中的變量是物體的形狀,即需要改變物體的形狀。那么能否選用三個形狀不同的石塊、鐵塊和鋁塊呢?不能。因為實驗只能是形狀不同,其它都應該相同,包括質量、材料等。同理,也不能選擇土豆。這樣器材就是橡皮泥,因為它可以方便地改變形狀,而其它都不變。只改變橡皮泥的形狀,測出各個情況下的重力大小后,進行分析論證,若重力相同,則重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若重力不同,則重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答案】
所選器材
彈簧測力計、橡皮泥、細線
探究步驟
將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細線拴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G1
將該橡皮泥再捏成長方形,用細線拴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G2
分析論證
若G1=G2,則重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
若G1≠G2,則重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重力概念理解與試題解析】相關文章:
英語真題閱讀理解試題及解析04-01
初中物理重力試題及答案04-05
黑箱概念閱讀理解的答案11-18
初二物理試題:重力同步訓練試題06-12
閱讀理解試題精選06-12
聯(lián)覺的閱讀理解及答案解析03-19
《鳥》閱讀理解與答案解析06-12
信任閱讀理解及答案解析02-23
古詩山行的理解與解析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