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救趙論)》閱讀練習(xí)題
信陵君救趙論
明·唐順之
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強(qiáng)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趙,魏之障也。趙亡,則魏且為之后。趙、魏,又楚、燕、齊諸國之障也,趙、魏亡,則楚、燕、齊諸國為之后。天下之勢,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趙者,亦以救魏,救一國者,亦以救六國也。竊魏之符以紓魏之患,借一國之師以分六國之災(zāi),夫奚不可者。
然則,信陵果無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誅者,信陵君之心也。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趙不請救于王,而諄諄焉請救于信陵,是趙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趙,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竊符也,非為魏也,非為六國也,為趙焉耳。非為趙也,為一平原君耳。使禍不在趙,而在他國,則雖撤魏之障,撤六國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趙無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雖趙亡,信陵亦必不救。則是趙王與社稷之輕重,不能當(dāng)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戰(zhàn)勝,可也,不幸戰(zhàn)不勝,為虜于秦,是傾魏國數(shù)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謝魏王也。
夫竊符之計,蓋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竊符,如姬為公子竊符于王之臥內(nèi),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信陵知有婚姻之趙,不知有王。內(nèi)則幸姬,外則鄰國,賤則夷門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則是魏僅有一孤王耳。嗚呼!自世之衰,人皆習(xí)于背公死黨之行,而忘守節(jié)奉公之道。有重相而無威君,有私仇而無義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趙王。蓋君若旒贅①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專系乎符之竊不竊也。其為魏也,為六國也,縱竊符猶可。其為趙也,為一親戚也,縱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雖然,魏王亦不得為無罪也。兵符藏于臥內(nèi),信陵亦安得竊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徑請之如姬,其素窺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竊符,其素恃魏王之寵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權(quán)于上,而內(nèi)外莫敢不肅。則信陵安得樹私交于趙?趙安得私請救于信陵?如姬安得銜信陵之恩?信陵安得賣恩于如姬?履霜②之漸,豈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眾人不知有王,王亦自為旒贅也。
【注】①旒贅:連綴在旌旗下的裝飾物 ②《周易》中有“履霜,堅冰至”一語。
1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竊魏之符以紓魏之患 紓:解除
B.余所誅者,信陵君之心也 誅:責(zé)備
C.其素窺魏王之疏也 疏:疏遠(yuǎn)
D.不特眾人不知有王 特:只是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借一國之師以分六國之災(zāi),夫奚不可者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
B.信陵之罪,固不專系乎符之竊不竊也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C.古者人君持權(quán)于上,而內(nèi)外莫敢不肅 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其為魏也,為六國也,縱竊符猶可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夫強(qiáng)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3分)
(2)不幸戰(zhàn)不勝,為虜于秦,是傾魏國數(shù)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謝魏王也。(5分)
。3)其為趙也,為一親戚也,縱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4分)
【《信陵君救趙論)》閱讀練習(xí)題】相關(guān)文章:
信陵君救趙論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13
《信陵君救趙論》翻譯及賞析03-30
關(guān)于信陵君救趙論原文及譯文04-20
信陵君救趙論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信陵君救趙論》文言文及翻譯04-07
文言文《信陵君救趙論》原文04-15
信陵君救趙的歷史典故08-15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教案08-13
《信陵君竊符救趙》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