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比的應用》說課稿

時間:2024-11-12 13:37:39 思穎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北師大版《比的應用》說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比的應用》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北師大版《比的應用》說課稿(精選10篇)

  《比的應用》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我講授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第一課時,主要就是按比例分配問題。按比例分配是把比的知識應用于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即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已掌握平均分和分數(shù)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延伸。這樣安排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方便于學生對知識的遷移,也有利于加強知識間橫向和縱向的聯(lián)系,為今后學習正比例知識埋下伏筆。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2)能力方面: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按一定的比來分配一個數(shù)量。

  2、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占總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的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靈活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二、說學情

  對于按比例分配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曾經(jīng)遇到過,甚至解決過,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體悟和經(jīng)驗,但是對于這種分配方法沒有總結和比較過,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通過今天的學習,將學生的無序思維有序化、數(shù)學化、系統(tǒng)化,總結并內化成學生的一個鞏固的規(guī)范的分配方法。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師努力去營造一個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探討新知識。

  本課采取小組合作、交流探索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學會比較、分析、歸納、綜合,獲得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的方法,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學生提供現(xiàn)實情景和活躍的情趣,貼近學生的思維調動區(qū),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新課標提出:通過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實例作為認識的背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得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所以我設計了如下問題:一班30人,二班20人。把這些橘子分給1班和2班。怎樣分合理?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出分的方法(平均分和按人數(shù)來分),進而引出課題《比的應用》。這樣使學生意識到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感受到生活經(jīng)驗數(shù)學化與數(shù)學經(jīng)驗生活化。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發(fā)展變化與延伸,為分散難點起著積極的遷移作用。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出示課本情境圖。如果把這筐橘子按3:2分,怎么去分?

  教師引導:在這兒分橘子時,3:2表示什么意思?讓學生說說。(一班最少分3個時,二班分2個)。接著往下分,怎么去分呢?同桌互相討論。匯報,師生填表。從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大班分的橘子數(shù)擴大到原來的幾倍,二班分的橘子數(shù)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不管怎么分,每次都按3:2來分的。)

  2、出示課本主題圖。如果把140個橘子按3:2來分,怎么去分?

  因為有了前面分橘子的基礎。學生很快就會完成表格。這就是列表法解數(shù)學題。

  3、利用課件幫助理解、掌握分配問題的結構特點。

  接下來引導學生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系:題目要分配什么?按照什么分配?

  重點思考討論:從3:2這個比中,你能知道什么?接下來鼓勵小組合作嘗試多種方法解答,重點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小結:按比分配的應用題有什么結構特點?怎樣解答這樣的應用題?

  這樣設計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靈活地依據(jù)提出的方法調換教學順序,并引導學生掌握兩種不同的解題方法。安排學生的小組討論方式能使學生一開始就暢所欲言,把幾種不同思路比較和聯(lián)系起來,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掌握方法,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檢驗能力。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多層訓練,形成技能。

  練習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設計的練習題力求做到從易到難,由淺入深,有層次,有坡度,新舊知識融合恰當,形成技能技巧,開拓思維,發(fā)展能力,達到練習的預期目的。

  1、基礎練習

  2、提升練習

  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我設計了《營養(yǎng)搭配》這么一道題用以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著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明白,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shù)學。并及時的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掌握了哪些方法?

  這樣做既檢驗了效果,又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和口頭表達能力。

  《比的應用》說課稿 2

  教材分析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比例的應用,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并學會解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應用題,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通過兩個例題,講解正、反比例應用題的解法通過講解,使學生掌握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特點以及解題的步驟。

  用正、反比例解應用題,首先要根據(jù)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能從題中找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或積)是一定的,從而判斷這兩種量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后設未知數(shù)X,比例解答,判斷過程也是正反比例意義實際應用的過程。

  數(shù)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自己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判斷題中數(shù)量成何比例,根據(jù)相等關系列出關系式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正、反比例的應用,因此通過本小節(jié)的教學,使學生加深對正、反比例的意義的理解,能正確判斷成正、反比的量。

  二、探究新知

  學習例題正、反比例的應用題。學生在已學過的四則應用題中,實際已經(jīng)接觸只是用歸一,歸總的方法來解答,因此在教學中先讓學生用已學過的方法解答:再引導運用新知做這樣用移類比的轉化思想進行教學,使新知識不新,舊知識不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讓學生用以前方法解答,然后問:這道題里有哪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為什么?引導生判斷兩種量的比例關系,再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解答,這樣加深對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與舊知識的聯(lián)系。

  三、新課小結通過例題的講解,學生總結用比例解答應用題關鍵?

  四、練習提高

  1、基礎練習

  2、判斷說理不解答

  3、變成練習

  五、本課小結六、效果預測

  本節(jié)課學會找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并學會判斷這兩種是否成正、反比例關系,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比的應用》說課稿 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的例4~例6,練習二的第1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含義,會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jù)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根據(jù)比例尺正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shù)時長度單位的使用。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圖或本校、本地的平面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提問: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進率及化聚方法。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厘米

  2.什么叫做比?

  3.化簡下面各比。 12 :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3米:15千米 16厘米:90千米

  二、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請同學們看一看我們教室有多大,它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米。(長大約8米,寬大約6米。)如果我們要繪制教室的平面圖,若是按實際尺寸來繪制,需要多大的圖紙?可能嗎?如果要畫中國地圖呢?于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有時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體(如機器零件等)的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shù),再畫在圖紙上。不管是哪種情況,都需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就是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1.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教學例4.

  設計一座廠房,在平面圖上用10厘米的距離表示地上10米的距離。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讓學生讀題。指名回答:

  "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在平面圖上用10厘米的距離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離。)

  "要我們做什么?"(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板書: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知道嗎?實際距離也知道嗎?各是多少?"繼續(xù)板書如下: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10厘米 : 10米

  "10厘米和10米的單位相同嗎?能直接化簡嗎?"

  教師說明:這兩個數(shù)量的單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們化成相同單位,再化簡。

  "是把厘米化作米,還是把米化作厘米?為什么?"(因為把米化作厘米后實際距離仍是整數(shù),計算起來比較方便,所以要把米化作厘米。)

  "10米等于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后,教師把10米改寫成1000厘米。

  "現(xiàn)在單位統(tǒng)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樣化簡?"教師邊說邊擦掉10和1000后面的單位"厘米",并加上" :",板書成如下形式: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10 : 1000

  請一名同學到黑板前化簡這個比,別的同學在練習本上做。集體訂正后,教師寫出這道題的"答:…".

  然后說明:因為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時,經(jīng)常要用到"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我們就給它起一個名字叫做"比例尺".(板書: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有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也可似寫成分數(shù)形式。(板書:或

  圖上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是比的前項,實際距離是比的后項。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最簡單整數(shù)比。

  教師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圖和本地、本校的平面圖給學生看,讓學生說出它們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師指出:

 、俦壤吲c一般的尺不同,這是一個比,不應帶計量單位。

  ②求比例尺時,前、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如 1O厘米:1O米,要把后項的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項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shù)形式,分子也應化簡成"1".比如,例4中的比例尺通常寫成:1:100=

  (2)鞏固練習。

  讓學生完成第6頁的"做一做".教師可提醒學生注意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化成同級單位。集體訂正時,要注意檢查學生求出的比例尺的前項是不是" l".

  2.教學根據(jù)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師:知道了一幅圖的比例尺,我們可以根據(jù)圖上距離求出實際距離,或者根據(jù)實際距離求出圖上距離。

 。1)教學例5.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離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指名讀題,并說出題目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訴了比例尺,又告訴了南京到北京的圖上距離,求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

  教師啟發(fā):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要求實際距離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來求。

  "這道題的圖上距離是多少?"板書:15

  "實際距離不知道,怎么辦?"(用x表示。)在15的下面板書出x,并在它們中間畫上分數(shù)線。

  "因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要相同,所設的x應用什么單位?"(應用厘米。)板書:解:設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比例尺是多少?寫成什么形式?"(寫成分數(shù)形式。)最后板書成下面的形式:

  15= 1x 6000000 之后,再回憶一下解答過程。

  然后讓學生求x的值,并說出求解過程,教師板書出來。

  "這道題做完了嗎?還要求寬的圖上距離。寬的圖上距離不知道,應用什么未知數(shù)來表示呢?因為前面求長的圖上距離時,已經(jīng)用了x,這里就不能再用它來表示寬的圖上距離了,要用其它的字母來表示。我們就用y來表示、"板書:設寬應畫y厘米。讓學生把這道題做完。最后教師寫出這道題的答。

  三、練習

  1、比例尺=( ) 實際距離=( ) 圖上距離=( )

  2、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 0.032米=( )厘米 350000厘米=( )千米 3.5千米=( )厘米

  a、獨立完成練習二第1題,并訂正。

  b、完成練習二的第2題、3題。

  第3題,讓學生先想想比例尺子 表示的意思。1厘米的圖上距離相當于100厘米的實際距離。)然后再量出圖中所示的寬和高,并計算出實際的寬和高各是多少。集體訂正時,要讓學生說說計算出的實際的寬和高的單位是什么。

  《比的應用》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能力目標:使學生靈活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答方法。

 。3)情感目標:在教學中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分析理解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一個農(nóng)場計劃在100公頃的地里播種60公頃的大豆和40公頃玉米。大豆和玉米的`播種面積各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大豆和玉米播種面積的比是多少?

  60÷100=3/5

  40÷100=2/5

  這里的3/5和2/5是什么意思?

  2、60:40=3:2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需要把一些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來分配,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2、教學例題2

  一個農(nóng)場計劃在100公頃的地里播種大豆和玉米。播種面積的比是3:2,兩種作物各播種多少公頃?

  (1) 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說說:要分配什么?3:2是什么意思?

 。2) 探究問題解決的方法

 。3) 交流

 。4) 用分數(shù)怎么解答?

  總面積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3+2=5

  播種大豆的面積:100×3/5=60(公頃)

  播種玉米的面積:100×2/5=40(公頃)

 。5) 用歸一方法怎么解答?

  3、歸納小結: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怎樣解答?

  4、學習例題3

 。1) 小組嘗試解答檢驗

 。2) 全班交流、反饋

  三個班的總人數(shù):47+45+48=140(人)

  一班應栽的棵數(shù):280×()=( )棵

  二班應栽的棵數(shù):280×()=( )棵

  三班應栽的棵數(shù):280×()=( )棵

 。3) 例題2和例題3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鞏固練習與檢測

  1、水果店運來桔子和梨共840千克,梨和桔子的重量的比是3:2,桔子和梨各重多少千克?

  2、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shù)比是2:3:7,求這個三角形的各個內角的度數(shù)。

  3、教材53頁的2、3題

  四、小結(略)

  五、作業(yè):練習十三的第一、二、五題。

  《比的應用》說課稿 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9頁的例7,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一的第3、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線段比例尺含義的基礎上,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或圖上距離。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比例以及比例尺的應用價值,感知不同領域數(shù)學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增強用數(shù)和圖形描述現(xiàn)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重點、難點:

  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或圖上距離;感知不同領域數(shù)學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增強用數(shù)和圖形描述現(xiàn)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了解家到學校的大概距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在一幅地圖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實際相距300千米,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你能畫出這幅地圖的線段比例尺嗎?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7。

  (1)出示例7,明確題意,找出明華小學到少年宮距離的線段,說出題目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訴了比例尺,又告訴了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

 。2)說一說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義。

 。3)根據(jù)對1:8000的理解讓學生嘗試練習。

 。4)交流算法,說說為什么這樣算?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間的聯(lián)系。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實際距離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根據(jù)比例尺的含義,明華小學到少年宮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一定與哪個比相等?你能根據(jù)這樣的相等關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單位要換算成“米”作單位的數(shù)。

  2、做“試一試”。

 。1)獨立算出學校到醫(yī)院的圖上距離。

 。2)討論怎樣把醫(yī)院的位置在圖上表示出來。

 。3)在圖中表示醫(yī)院的位置。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先獨立解題,在組織交流

  2、做練習十一第4題

  重點知道學生在地圖上測兩地之間的距離和在地圖上如何找比例尺。

  3、做練習十一第5題。重點幫助學生確定合適的比例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比例以及比例尺的應用價值。

  4、將下列各題做在課堂作業(yè)本上。

 。1)北京到天津的距離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圖上,兩地間的距離是多少厘米?

 。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城的距離是12.5厘米。甲、乙兩城實際相距多少千米?0 40 80 120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為的地圖上,小麗量得某省會城市與北京的距離是32.5厘米。這個城市與北京相距多遠?

 。4)做練習十一第3題。

 。5)學生閱讀“你知道嗎”,選擇兩個比例尺說說它們的實際意義。

  四、全課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補充習題的相關練習

  板書設計:

  比例尺的應用

  5×8000=40000(厘米)解:設明華小學到少年宮的實際距離是x厘米。

  40000厘米=400米5:x=1:8000

  x=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答:明華小學到少年宮的實際距離是400米。

  課前思考:

  這節(jié)課是學生在掌握了比例尺的含義的基礎上展開的,讓學生根據(jù)比例尺的'意義來求實際距離或者是圖上距離。解決這類問題學生會有不同的方法,應該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考方法進行解答。在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不同算法時,特別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用比例式求實際距離的方法,幫助學生把握不同算法之間的聯(lián)系。

  根據(jù)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以及學生的不同解法,可以歸納如下: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在計算的過程中關鍵還是要讓學生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在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實際距離時,要和學生強調解設中單位還應該是厘米,因為圖上距離的單位就是厘米,所以要統(tǒng)一。

  課后反思:

  上完這節(jié)課,感覺自己課前的準備工作做的不夠充分,沒有仔細閱讀教材。雖然解決這類問題學生會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學生基本上都會用計算。但是這節(jié)課還是在于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比例式求實際距離或圖上距離的方法。從學生完成的作業(yè)質量來看,一開始很有必要讓學生用比例式來求實際距離或者圖上距離。因為盡管課上一再強調在解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單位,但是在練習中仍然有很多學生沒有注意。在學生熟練了以后,接下來的練習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完成。

  其次,我本來認為根據(jù)比例尺的定義可以得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這兩個公式,正如高教導所說上完兩節(jié)課后,感覺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根本不需要學生去記憶,學生自己理解了比例尺的含義之后,自然而然會解決。如果強行讓學生去記憶,太匡死學生的思維了。

  在練習的過程中有時候需要求長方行草坪的面積或者是操場的實際面積,但是題中卻沒有明確具體的單位,有的學生用平方厘米做單位,有的學生用平方米做單位,我和學生討論后的想法是是因為沒有明確要求,兩種答案都可以,但是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用平方米做單位更恰當些,不知道這樣的處理是否恰當。

  《比的應用》說課稿 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47、48頁,練習八第1-3題。

  【設計理念】

  數(shù)學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更就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學生數(shù)學概念的獲得要在觀察、比較、概括、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中才能形成。對于“比例尺”這樣的數(shù)學概念,抓住其外延和內涵設計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主要途徑。

  【學情與教材分析】

  “比例的應用”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比和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之后的一個教學內容。“比例尺”是運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問題的一個典型范例之一。本節(jié)課,要通過在生活中的應用,把握比例尺的內涵——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認識兩種不同的比例尺——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比例尺的內涵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學生在學習時,對于比例尺的本質——比例尺是一個比,往往容易因為名稱的誤導產(chǎn)生歧義,對于由比例尺的規(guī)定形式——前項或后項為1,而產(chǎn)生的計算上的易錯點,都是教學中需要特別關注的。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讀懂兩種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3、感受數(shù)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培養(yǎng)親近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把線段比例轉換成數(shù)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比例尺

  (腦筋急轉彎)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去過漳州,那你們坐車從華安到漳州大約需要多長時間?(1個多小時),可是有只螞蟻卻只用了4秒鐘。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生猜:螞蟻可能在從華安到漳州的地圖上爬。

  師:對了。螞蟻爬的是地圖上的圖上距離,(板書:圖上距離)而我們坐車所行的是從華安到漳州的實際距離。(板書:實際距離)

  師:看,在這幅地圖上(出示第一幅地圖)從華安到漳州螞蟻只用了4秒鐘,(出示第二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螞蟻用4秒鐘還能到達嗎?(出示第三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呢?

  師:為什么同樣是從華安到漳州,有的只需4秒鐘就能到達,而有的卻到達不了呢?(地圖有大有小)

  請同學們觀察這幾幅地圖,它們雖然大小不同,但形狀卻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讓學生思考片刻后才說,可先讓學生說)是因為人們在制作這三幅地圖時所用的比例尺不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腦筋急轉彎意在激趣引出地圖,對學生都比較熟悉的地圖,通過“這幾幅地圖,它們雖然大小不同,但形狀卻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三張地圖大小不一樣,而表示的實際距離卻相同,引起學生認知沖突,聚焦依據(jù)比例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相同,從而引出比例尺,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有關比例尺的內容!

  二、自主學習,認識比例尺

  1、什么叫比例尺?它是尺嗎?是比例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48頁,自學48頁的內容。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你們從書上了解到什么叫比例尺?(嗯,是個比 板書于課題后)

  前項是什么?后項呢?(在板書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中加入“:”)

  那就是說只要用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能求出比例尺,還能寫成什么形式?

  你能說說這些比例尺的意義嗎?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個比例尺上的數(shù)字的變化以及這幾幅地圖的大小變化,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同桌交流一下

  比例尺前項都是1,后項數(shù)字越大,圖上1厘米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越長,所畫出的圖形就越小,后項數(shù)字越小,圖上1厘米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越短,所畫出的圖形就越大

  【設計意圖:學生自學可能因為自身學習能力的差異而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如何讓不同學力的學生在自學中都能真正學有所獲?問題引領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設計了以上三個問題,聚焦比例尺的內涵,幫助學生清晰把握。】

  3、練習:

  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如果我想求一幅圖的比例尺,那要怎么辦呢?老師給你們數(shù)據(jù)你們會求出一幅圖的比例尺嗎?

 、、一張桌子畫在圖紙上的高度是8厘米,實際高度是80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m,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m.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③、在一幅地圖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離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實際距離是16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注意:單位統(tǒng)一

  要化簡 結果不帶單位(因為它表示的是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在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之后馬上呈現(xiàn)三道不同梯度的習題,一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比例尺的實際意義,二是讓學生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4、認識放大比例尺

  觀察這三個比例尺,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前項為1)也就是說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小,其實現(xiàn)實中還能見到這樣的比例尺(課件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圖紙)

  看,把比例尺讀出來,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選一個說意義)

  小結:比例尺根據(jù)它的作用可分為縮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板書)通常情況下,為了計算的方便,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5、認識線段比例尺

  剛才我們認識的比例尺都是用數(shù)字來表示的,它們都叫做數(shù)值比例尺。請同學們再來看這幅比例尺(出示線段比例尺)它與數(shù)值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學會看線段比例尺。圖上每一段都是長1厘米,每一厘米都相當于實際多少千米?

  用線段來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系,這叫做線段比例尺

  區(qū)別:形式不同,但都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倍數(shù)關系

  小結:比例尺根據(jù)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分為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板書)

  6、把上面的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

  (1) 這個線段比例尺它表示圖上1厘米相當于實際50千米,那你們會將它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嗎?

  (2)1厘米:50千米= 1厘米:5000000厘米 =1:5000000

  (3)根據(jù)數(shù)值比例尺標出線段比例尺

  小結:線段比例尺和數(shù)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兩種基本形式.它們之間可以進行轉換.把線段比例尺轉換成數(shù)值比例尺只要把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簡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景中,通過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放大比例尺、線段比例尺的意義以及線段比例尺和數(shù)值比例尺兩種比例尺基本形式之間的轉換,并準確理解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三、課后延伸

  選擇合適的比例尺畫圖

  紅光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草坪,長85米,寬30米,把這塊草坪按一定的比縮小,你能在紙上畫出這個長方形草坪的平面圖形嗎?(1:1000、1:500 1:10000)

  結論:一幅圖的比例尺由紙張的大小來決定。

  【設計意圖:讓學生選用比例尺解答,以此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這樣讓孩子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能力,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數(shù)學,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提高了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意識。】

  四、談學后體會。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反思評價,再一次體驗學習經(jīng)歷,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比的應用》說課稿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比例關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關系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正確運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分析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確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關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2.什么叫解比例?怎樣解比例,根據(jù)什么?

  3.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關系?什么叫反比例的關系?

  4.什么叫比例尺?關系式是什么?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內容

  1.出示例5:"畫面上張大媽與李奶奶的對話讓我們知道了哪些數(shù)據(jù)?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后引出求水費的實際問題。

  問題:你們學過解答這樣的問題嗎?能不能解答?讓學生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法。

  引入:"這樣的問題可以用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用比例的知識進行解答。"

  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

 、賳栴}中有哪兩種量?

 、谒鼈兂墒裁幢壤P系?你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

  ③根據(jù)這樣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明確:因為水價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成正比例。也就是說,兩家的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的比值是相等的。

  演示解題過程:設未知數(shù),根據(jù)正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接著解比例求出未知數(shù)。讓學生檢驗所求的未知數(shù)x是否合乎題意。檢驗的方法是把求出的數(shù)代入原等式(即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把求出的16代入等式,左式= =1.6,右式= =1.6,左式=右式,也就是它們的比值相等,與題意相符,所以所求的解是正確的。

  問題:"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多少噸水?"要求學生應用比例的知識解答,然后交流。通過訂正、交流,使學生明確條件和問題改變后,題目中水費和用水的噸數(shù)的正比例關系沒變,只是未知量變了。

  2.出示例題6的場景。

  同樣先讓學生用已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學習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師:"想一想,如果改變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該怎樣解答?"

  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

 、賳栴}中有哪兩種量?

 、谒鼈兂墒裁幢壤P系?你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

 、鄹鶕(jù)這樣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注意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來列等式,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種量成反比例的特點和解決含反比例關系的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演示解題過程,集體修正。

  3.完成"做一做",直接讓學生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問題:對照兩題說一說兩道題數(shù)量關系有什么不同,是怎樣列式解答的。

  總結應用比例知識解答問題的步驟:

 。1)分析題意,找到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判斷它們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依據(jù)正比例或反比例意義列出方程。

 。3)解方程(求解后檢驗),寫答。

  《比的應用》說課稿 8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已掌握簡單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數(shù)量關系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于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地解決生活、工作中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為以后學習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對于按比例分配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曾經(jīng)遇到過,甚至解決過,每個學生都有一定體悟和經(jīng)驗,但是對于這種分配方法沒有總結和比較過,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通過今天的學習,將學生的無序思維有序化、數(shù)學化、系統(tǒng)化,總結并內化成學生的一個鞏固的規(guī)范的.分配方法。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課前調查

  奶茶中牛奶和紅茶的比是2∶9。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么?

  牛奶是紅茶的2/9,紅茶是牛奶的9/2,紅茶是奶茶的/9/11,牛奶是奶茶的2/11。

  2、實際操作

  要配置220毫升奶茶,需要多少牛奶和多少紅茶?

  學生討論,研究不同算法。

  解法一:220/(2+9)=20ml,20*2=40ml,20*9=180ml

  解法二:2+9=11220*(9/11)=180ml220*(2/11)=40ml

  討論出幾種就是集中不強求,比較后找出自己認為的最簡單的解法。

  學生配置奶茶,共同品嘗。

  活動二

  1、教學例2

  書上例2,列式計算

  2、生活中常常要把一個數(shù)量按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比的應用。(板書:比的應用)接下來希望大家能夠學以致用,來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活動三:

 。、請幫忙配糖:

  一種什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3:5:2混合成的,要配制這樣的什錦糖5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酥糖各多少千克?(鼓勵求異思維)

  3、幫劉爺爺收電費

  劉爺爺管收四家電費,四家合用一個總電表,四月份供付電費83.2元,按每家分電表的度數(shù)分攤電費,每家各應收多少錢?

  住戶王家張家趙家李家

  分電表度數(shù)40382953

  3、陸老師和高老師合租一套房,高老師住30平方米的房間,陸老師住20平方米的房間,客廳廚房等公用部分的面積是30平方米,每月房租1000元,房租怎樣分配才合理?

 。、總結全課

  比的應用廣泛,在工業(yè)、農(nóng)業(yè)、醫(yī)藥......用途很廣,同學們今后要留心觀察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比的應用》說課稿 9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認識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正確讀寫比。

  2、能正確的求比值,掌握比、除法和分數(shù)的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4、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使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滲透知識間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

  教材分析:

  這部分是學生學過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分數(shù)乘除法的意義,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教學的。由于分數(shù)與除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把比的知識放在分數(shù)除法的后面進行教學,加強了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又為學習其他知識以及比例的知識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因為比的現(xiàn)象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釋清潔劑,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識。學生有生活的一些體驗,因而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展通過觀察、比較、討論,感受比的含義和特征。進而了解比與除法、分數(shù)的關系。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情境引入:出示一面國旗聯(lián)合國旗的圖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升空。這是楊利偉在飛船上向人們展示的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聯(lián)合國國旗的`圖案,這個圖案長是15厘米,寬是10厘米,根據(jù)這兩個條件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可提的問題很多,教師有選擇地板書。①長是寬的幾倍?②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2、揭示課題:長是寬的幾倍或者寬是長的幾分之幾是我們用以前學過的除法對這面旗的長和寬進行比較的,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種對兩個數(shù)量進行比較的新的方法。這就是比(板書課題)

  活動二:

  1、教學比的意義。

  有時我們也把這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說成: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寬與長的比是10比15。

  2、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

  神舟五號進入運行軌道后,在距地350千米的高空做圓周運動,平均90分鐘繞地球一周,大約運行42252千米。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你能用比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嗎?

  3、小組討論,你是怎么理解比的意義?

  得出:兩個數(shù)相除又叫兩個數(shù)的比。

  4、比的寫法和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介紹比號、比表示的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①中間的:叫做比號,讀的時候直接讀比。

 、诒鹊母鞑糠置Q是什么呢?請大家看書p44的內容。

 、劢榻B比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方法,并板書。

  5、比、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

  比、除法、分數(shù)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聯(lián)系:a:b= ab=

  區(qū)別:比表示兩個數(shù)關系的式子,分數(shù)是一個數(shù),除法是一種運算。

  那比的后項能不能為零呢?既然比的后項不能是0,而足球賽中常出現(xiàn)的2:0的意義是什么?它是一個比嗎?

  足球賽中記錄的2:0的意義只表示某一隊與另一隊比賽各得的進球分數(shù),不需表示兩隊所得分數(shù)的倍比關系,這與今天學習數(shù)學中的比的意義不同,它雖然借用了比的寫法,但它不是一個比。

  比的另一種表示方法,就是寫成分數(shù)形式。

 。ǎ矗┵|疑: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你又不清楚的地方嗎?

  活動三

  1.填空:

 。1)完成一項工程,甲8天完成,乙12天完成,甲乙兩人工作時間的比是():()。

  (2)如果a:b=c,那么a是比的(),b是比的(),c是比的()。

  (3)求比值:72:24,0.8:3.2,1.5小時:20分鐘。

  2、完成44頁做一做內容。

 。、根據(jù)下面的信息,你能想到那些問題?

  六年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6人。

  張師傅5天加工300個零件。2枝鋼筆11元。

  《比的應用》說課稿 10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學習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2.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和總納概括的能力。

  3.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關注培養(yǎng)學生主動的探索意識、靈活的思維品質過程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

  重點與難點:

  溝通比與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和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讓每一個學生到生活中調查某些事物各組成部分的比,并且說一說是怎么獲得這些信息的。

  1、情境誘發(fā)

  陳叔叔和王叔叔,他們倆合資開了一家文具廠,經(jīng)過一年的辛勤經(jīng)營,除去交稅、發(fā)工資和擴張等費用,還凈多10萬元。他們坐在一起商量分錢的事。(課件)(陳叔叔和王叔叔,合資開了一家文具廠,一年的凈利潤是10萬元。他們兩人各應分得多少錢?)

  2.猜猜看,他們是怎么分這10萬元錢的?如果我再給你這條信息---(陳叔叔和王叔叔兩人投資額的比是2:3,構成例1)你還是堅持原來的觀點嗎?

  3.陳叔叔和王叔叔各分得多少萬元?你會算嗎

  1、自主探索

  先自己獨立嘗試著解答,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們小組內的同學,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比比誰的方法更好。

  2、集體交流。

  哪個小組先上臺發(fā)言?其他同學可要聽仔細了哦!如果有不同的解法可以補充交流,聽清楚他們的方法了嗎?誰再來說一遍?

  其他同學有意見或不明白的地方嗎?可以向發(fā)言人提問。

  答案是否正確呢?你們有什么辦法驗證?

  3、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比較簡便,和前面的知識聯(lián)系最密切,而且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

  4、分析歸納

  這種應用題有什么特點?(告訴我們總數(shù),按照比例分成幾部分)

  你們在剛才的解答過程中,已經(jīng)探索出了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按比例分配。

  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例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方法叫做。

  5、你見到過、聽說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的情況嗎?

  我省中考熱點學校招生計劃按比例分配

  證券市場中股票發(fā)行是按比例分配的。

  美國總統(tǒng)大選各州選票是按比例分配的。

  在建筑業(yè)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按比例分配。

  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你一定會有很多收獲。其實在你身上也藏著按比例分配的學問呢!

  出示:身體中的按比例分配12周歲的兒童頭部與頭以下的高度的比一般是2:13。

  看到這條信息,你想到了什么?說說你的身高,算一算自己的頭部的高度,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我的身高是150厘米,我的頭部高度約是多少)

  1.再看例1

  文具廠在張叔叔和王叔叔的經(jīng)營下,越來越紅火。第二年,李叔叔也投資加入。他加入一年后,純利潤可能會達到多少萬元?這時,他們三人各得多少萬元?出示(這一年,張、王、李三人的投資分別是4萬元,5萬元,3萬元)

  2.嘗試解答,同桌互相討論。

  3.展示交流各種方法,你打算如何檢驗?

  4.這題與剛才做的.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告訴我們總數(shù),都是按照比例分成幾部分(都可以看成占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

  不同點:剛才是兩種量的比,現(xiàn)在是三種量的比。

  1、有些同學不但數(shù)學學得好,還十分愛看書。學校校長非常支持,決定投入6000元,添置一些科技書、故事書和優(yōu)秀作文選。假如你是校長,會把這6000元按照怎樣的比來分配?

  1:2:3代表什么?你為什么要這樣設定?

  1:1:1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比,算一算各花多少錢?

  反饋交流。

  有用1:1:1來解的嗎?哪種解法最簡單?

  按1:1:1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

  2、甲乙兩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25,兩數(shù)之比為2:3。求甲數(shù)與乙數(shù)。

  3、六年級有92名學生參加三個課外興趣小組。第一組與第二組人數(shù)的比是2:3,第一組與第三組人數(shù)的比是3:4。三個小組各有多少人?

  1.在這節(jié)課中,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知識的學習?為什么?還有什么疑惑嗎?

  2.在這節(jié)課中,你的同桌哪些地方最值得你學習?

【《比的應用》說課稿】相關文章:

比的應用說課稿09-02

《比的應用》優(yōu)秀說課稿07-01

《比例的應用》說課稿08-06

分數(shù)的簡單應用說課稿12-08

《比的應用》說課稿(精選14篇)10-20

比的應用說課稿10篇11-05

應用文寫作說課稿08-31

圓錐的體積應用的說課稿范文10-25

《比的應用》說課稿(通用15篇)11-07

《比例的應用》說課稿9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