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小管家的說課稿
一、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主要設計理念是要創(chuàng)設出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營造出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環(huán)境,在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認定上,打破平鋪直敘的認定方法,將它們穿插到教學過程中,隱含在語言講授里,逐步隨堂完成,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體驗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不但獲得知識和技能,同時在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都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二、教學分析
管家通常摜的是別人家務的管理人或監(jiān)督人,而課目中所提到的"小管家"卻是用來儲蓄的存錢罐.本課用紙材料制作規(guī)則的幾何立體形,以立體模型為基本形,在此基礎上進行想像設計,添加制作成造型各異的存錢罐
通過存錢罐的制作,讓學生在觀察分析中,認識不同立體形的名稱,了解一同立體形的特征,進一步掌握有關立體空間方面的知識.同時參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讓零花錢"涓涓細流匯成河".
除了用立體幾何形制作存錢罐外,還可以利用其他廢棄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錢罐.這樣做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制作形式,開拓了學生視野.
三、學情分析
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存錢罐已是他們十分熟悉的一件飾品,選擇他們生活中最熟悉的東西,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最好的方法,在欣賞過程中,學生充分的抓住了存錢罐材質、外形等多方面的條件,因為學生的層次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學生在自己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考慮到個人的想法,同時也增強了學生集體活動的意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去設計,去構思,自己動手設計一款存錢罐.
四、教學內容
五、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的"既重知識與技能,又重過程與方法,更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并主張合作與探究學習相結合"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識別和繪制立體幾何形的平面圖,并進行立體造型存錢罐的制作
2.使學生初步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體會立體圖形的特征,提高空間想像的能力
3.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培養(yǎng)學生儲蓄、合理用錢、計劃用錢的良好習慣.繼承和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
六、重點難點
教學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因此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量確定重、難點
重點:認識和繪制立體幾何形的平面圖
難點:正確的理財觀念
七、教學準備:
多媒件課件、幾何平面圖形、礦泉水瓶、彩紙、剪刀、雙面膠、彩帶等等
八、教學流程
一) 欣賞體會
導入是整節(jié)課的開端,恰當?shù)膶胫苯佑绊懻?jié)課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幫助有困難的人解決難題,從而引起新課既培養(yǎng)了學生們友愛互助的健康情感,又點燃了他們急切的求知欲望.
觀看課件和實物,欣賞各種造型有趣的儲錢罐
請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小管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二) 引導探索,嘗試發(fā)現(xiàn)
新知識的傳授是一節(jié)課的主體,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首先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經(jīng)過師生之間的問與答,學生很自然的把直觀的圖形上升到理性的認識中,提高了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
1. 每組分發(fā)一個不同立體造型的自制存錢罐,共同去觀察研究:
2. 這個存錢罐主要由什么立體幾何形組成?試猜想若將其各個面分別展開會是什么圖形?
3. 展開的各個面必須是連在一起的一個平面圖形
4.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試畫立體幾何形的平面圖.
5. 說一說這些不同的平面圖形,可以組成什么樣的立體幾何圖形.
6. 你認為可以利用這些幾何圖形制作什么樣式的存錢罐.
三 ) 制作練習 轉化提高
制作練習是檢驗知識的有效途徑,是發(fā)揮學生才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關鍵,所以要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練習.
1. 制作立體幾何形
2. 根據(jù)自己做的立體形展開想象,并說說準備用什么樣的方法把它裝飾成有趣的存錢罐
3. 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4. 除了用立體幾何形制作存錢罐外,還可以巧妙利用空紙盒塑料瓶等廢棄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錢罐
5. 小組合作完成一個裝飾性強,樣式獨特的存錢罐
七 ) 展評互贈 擴展延伸
通過自評,互評的方法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觀察能力,讓他們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并用"節(jié)省一角錢"存錢活動.很自然的將本課拓展延伸出去了.
【勤儉小管家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勤儉小管家說課稿11-04
小學計算機的小管家說課稿10-30
小學計算機的小管家說課稿范文10-30
《小管家》教學設計11-22
生活小管家作文03-08
我的“小管家”作文01-07
我的小管家作文01-03
《我是郵箱好管家》說課稿12-29
文具小管家的教學反思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