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面積說課稿三篇
物體所占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面積就是所占平面圖形的大小。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面積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面積說課稿(一)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小學數學組的1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認識面積》,對于這節(jié)課。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等5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認識面積》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3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并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己經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jié)課學習面積的開端,后續(xù)學生還會接觸到很多平面圖形的面積其中包括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的面積還有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因此本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確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小組探究有關面積測量方法的過程,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建立幾何直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特點,體會數學探究過程中的樂趣,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面積是有一些感性認識的,但缺乏理性認識的支撐。本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善于表達,其思維水平仍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更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fā)揮,這也是我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應該重點注意的地方。
四、說教法學法
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原有知識框架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考慮,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法確定為:探究式教學法、討論法。本篇課題引導學生小組探究面積大小比較過程中進行感知統(tǒng)一面積測量標準的必要性。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我將本節(jié)課的學法確定為: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法。
五、說教學過程
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指出: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結合課程理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從激趣導入,探索新知,鞏固練習,課程小結和布置作業(yè)等5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
本篇課題我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方式導入,在教學之初,呈現(xiàn)教室情境圖,并且提出關鍵性問題“黑板面和國旗面比較,誰更大”,從而建立與本篇課題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這篇課題與生活的聯(lián)系。
環(huán)節(jié)二:探索新知
在新授部分我會分兩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
活動1初步感知面積的概念和活動2:比較面積的大小。
活動1:初步感知面積概念
教師在引入面積概念的時候通過不斷地舉例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如黑板面、國旗面、課桌面、數學書封面,通過舉例說明讓學生感受面積的概念是描述物體表面的大小。通過直觀的生活實例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直觀和抽象的關系。
活動2:比較面積的大小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會更多地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首先展示預先準備好的需要比較的兩個圖形,引導學生探究在無法直觀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情況下該如何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將全班學生每4人分一組進行討論,討論時間為5分鐘,討論過程中我將巡視、點撥,討論結束后由學生代表發(fā)言,爭對小組代表的發(fā)言給予鼓勵性評價為主,不僅評價到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評價到學生學習的過程。通過學生運用小三角形紙片、小正方形紙片和小圓形紙片輔助探究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當無法直觀判斷兩個面積大小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圖形作為度量單位,發(fā)展學生的度量意識。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練習
我會圍繞本篇課題通過趣味競賽的形式比賽,請學生頭腦風暴生活中的還有哪些圖形會研究其面積,看哪個小組又快又準確。通過游戲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小結
在進行課堂小結的時候,我將引導學生充分表達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感受,學生紛紛表達收獲。使學生對整節(jié)課的知識得到鞏固和梳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環(huán)節(jié)五:分層作業(yè)
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我將采用分層布置作業(yè)的形式;A作業(yè)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圖形去摸摸它的面積,拓展性作業(yè)是請同學們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等于12方格的有趣圖形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篇課題使用圖形結合式的板書,這樣的板書設計是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難點,形象直觀便于理解,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
認識面積說課稿(二)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jié)的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ㄒ唬┙虒W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ǘ┙虒W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已經具備了觀察、比較的意識,并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了面積及面積單位,會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面積,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小組協(xié)作法、觀察法和發(fā)現(xiàn)法三種方法。
由于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盡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盡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fā)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設計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下午學校安排咱們班的同學給教學樓前的兩塊草坪澆水,(課件出示兩塊草坪)老師準備分成男女兩組,請你們自己選擇。教師鼓勵男生承擔較大塊的草坪,究竟哪塊草坪大呢?(男女生爭執(zhí)不休)怎樣比較草坪的大小呢?從而得出要比較草坪的面積。(適時提問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進一步引導如何比較面積大?你有哪些方法?(重疊、數面積單位)對于面積較大的草坪這兩種方法又太麻煩。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通過真實情景的創(chuàng)設,自然地引出了本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主題的思考,引發(fā)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為學習新知豐富了情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ǘ┯^察發(fā)現(xiàn),猜一猜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背后畫有一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大小關系為:
①長相同,寬不同。
②寬相同,長不同。
、坶L寬都不同。
請學生根據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圖的面積,并結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當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系之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求證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數量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排的個數(長所包含的個數)×排數(寬所包含的個數)=總個數(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fā)現(xiàn):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于長方形的面積。
。ㄈ┳灾魈骄浚炓或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已知長、寬的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并將結果填入表中。
根據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教師擇機板書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并介紹字母公式S=a×b。
在驗證歸納過程中,做到了學生人人參與教學,每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際驗證并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里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四)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8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6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ㄎ澹┞(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有了明確認識以后,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提出的選草坪的問題。安排相應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采用闖關游戲的方式進行,最后出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拓展題目作為作業(yè),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期待下一課的到來。
在這節(jié)課上,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歸納總結”等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觀察、測量、猜測、驗證、想像等過程,在合作探究中歸納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學具操作和課件演示,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從而形成豐富的數學體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認識面積說課稿(三)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新課標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
2、說教材中的地位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學生觀察,比較,觸摸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從而概括出面積的含義。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對較難,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為以后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在對教材和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和畫圖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體驗數學知識緣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探究中張揚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面積的含義。
。2)教學難點: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關鍵是結合教材提供的實例,通過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及操作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從而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在二年級時已認識了物體的面,真切感知過面是什么?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樣的平面圖形。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面積”這個抽象的概念,同時面積又是學生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或物體的面所必備的基礎知識。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節(jié)課,我主要是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引入法:通過創(chuàng)設涂色比賽情境,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需求。
2、比較法:通過不同物體或平面圖形面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面積是有大小的。
3、動手操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4、自主探究:比較面積大小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方法,從而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三、說教學程序
。ㄒ唬┰O計思路
在認真分析教材后,我把本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分為:
1、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激活學生思維。
2、互動探究,認識面積——感受面積概念。
(1)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2)認識物體表面的面積。
(3)推導出面積的意義。
3、實踐操作,體驗策略多樣性——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1)比較兩個正方形的面積。
。2)比較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的面積大小。
4、鞏固應用,課后延伸。
(二)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比一比,選你喜歡的顏色,看誰涂得又快又好。
二、互動探究,認識面積。
1、繼續(xù)進行涂色比賽。涂色,請3名同學抽取題卡。
2、通過比較,了解封閉圖形有面積。
3、涂出下面圖形的面積。出示5個封閉圖形和1個不封閉圖形,要求學生涂色。
4、認識物體表面的面積。
。1)指指學具的表面,找出面積。
。2)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面積呢?
5、那么你能試著用一句話說說什么是它們的面積嗎?
四、實踐操作,體驗策略多樣性
比較面積的大小。
。1)觀察黑板的面積和數學書封面的面積,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數學書與語文書封面的面積如何比較大小?
(3)看題卡第3題也有兩個圖形,怎么比較大?用學具小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比較。感悟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五、鞏固應用,課后延伸。
【認識面積說課稿】相關文章:
《面積的認識》說課稿12-20
《認識面積》說課稿12-20
《認識面積》說課稿03-13
《面積的認識》的說課稿04-03
《面積的認識》說課稿08-04
《面積的認識》說課稿01-06
《認識面積》說課稿12-08
認識面積說課稿范文04-19
《認識面積》說課稿范文01-07
《認識面積》說課稿范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