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葉》公開課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jié)和提升講課技巧。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后的常春藤葉》公開課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后的常春藤葉》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最后的常春藤葉》。(板書課題)
一、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定位
《最后的常春藤葉》是歐·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說。教材編寫者將這篇小說放在專題“珍愛生命”里,希望能引發(fā)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深層思考。因此,我將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定為:理解小說人性美的內(nèi)涵,品味小說的語言。
二、教學設計的理念與學法
這篇小說應突出學生對文本多層面的感悟,引導學生用速讀、跳讀、品讀等多種閱讀方法閱讀文本,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因此,我的教學策略是啟發(fā)誘導、角色扮演和探究討論。
三、教學過程的安排與意圖
1、導入:現(xiàn)在是秋季,人們常說,秋風蕭瑟,黃葉飄飛。今天,我們就來要學習一篇課文《最后的常春藤葉》。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
1)、理解小說人性美的內(nèi)涵。
2)、品味小說的語言。(板書:理解內(nèi)涵、品味語言)
【設計這樣的導語,簡潔明快,而目標教學,則提綱挈領!
2、作家簡介:歐·亨利,美國短篇小說家。他的小說被稱為“含淚的微笑”。
【這個知識點借助導學案,既突出重點,又減輕學生負擔!
3、速讀——整體感知:讓學生概述故事情節(jié),了解故事發(fā)生的四天里瓊珊與貝爾曼的行為。
【通過速度法,整體感知,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分析!
4、跳讀——把握形象:
。1)本文的標題是《最后的常春藤葉》,小說所寫的三個人與“藤葉”有關(guān)系嗎?有怎樣的關(guān)系?對此,你有何感想?
引導回答:瓊珊數(shù)藤葉,蘇艾說藤葉,貝爾曼畫藤葉。(板書:畫藤葉,寫:數(shù)、說、畫)
【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了把思考空間留給學生,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
(2)將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扮演瓊珊、蘇艾、貝爾曼。首先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作自我介紹。然后,老師提問三個組的學生代表:
、賳柇偵海簽槭裁茨惆炎詈蟮奶偃~看得那么重要?
②問蘇艾:醫(yī)生對你說了瓊珊的病情后,你是怎么想的?
、蹎栘悹柭寒斈愕弥偵旱牟∏楹螅銥槭裁慈ギ嫵4禾偃~?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學習,角色轉(zhuǎn)換,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5、品讀——語言賞析:
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這樣寫的好處。【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幽默、俏皮、夸張的語言中理解什么是“含淚的微笑”。】
6、課堂小結(jié):最后的常春藤葉是瓊珊的精神支柱,它點燃了瓊珊生存的信念,而貝爾曼為了畫常春藤葉,自己卻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作者借此想要說明什么?(板書:支柱)
【明確】在人間的苦難當中,并不缺少相濡以沫的友誼,人世間永遠流淌著一種大愛,一種人性之美。(板書:苦難、人性)
7、布置作業(yè):發(fā)揮合理想像,描寫貝爾曼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畫常春藤葉的場面!咀鳂I(yè)訓練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力。】
附:板書
最后的常春藤葉
人間苦難 精神支點 人性之美
藤葉
數(shù) 說 畫
《最后的常春藤葉》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最后的常春藤葉》的作者是世界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歐·亨利的小說被稱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作品中以寫人性美的小說最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艱苦的求生環(huán)境中,仍能對他人表現(xiàn)出真誠的愛與關(guān)懷,作出難能可貴的犧牲。正是在這些小事上,他們達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點,《最后的常春藤葉》就是這樣一部彰顯人性美的作品。
二、說學生
生在此之前已經(jīng)接觸了《荷花淀》《套中人》兩篇小說,對小說已經(jīng)有一定的分析、鑒賞能力,不過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的那樣,學生閱讀小說,只注重最粗淺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恐怕對小說不能進行深入的閱讀。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挖掘更深層的東西,體悟作品所蘊涵的生活和生命的哲理。
三、說教學目標
鑒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清故事情節(jié),體會小說的精巧構(gòu)思。
2、能力目標:學習鑒賞小說人物形象。
3、情感目標:挖掘主題,感受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和面臨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分析主人公形象
2.感悟小說主題——歌頌的不僅僅是生命的信念,還有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
教學難點
體會小說的精巧構(gòu)思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我準備從文本出發(fā)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以及啟發(fā)誘導、小組合作、探究質(zhì)疑等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五、教學設想
這篇小說較長,為了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課前印發(fā)導學案,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主題、體會小說的精巧構(gòu)思上。小說幽默而富有詩意的.語言也是一個亮點,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無法在課內(nèi)完成,所以設計為課外作業(yè)。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逆境,有的人一旦陷入逆境就消極地選擇把一切都交給上天來決定,而有人即便身處逆境,仍然尊重生命,相信愛的力量,甚至還能用自己的愛去感染他人。一片小小的常春藤葉,就連接著這樣兩個人的命運!驹O計說明:通過導語,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學生與課文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引起學生的興趣!
。ǘ┱w感知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問題一: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速讀課文,按情節(jié)發(fā)展四個階段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問題二:小說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個情節(jié)?說明原因!驹O計說明: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完成這兩個問題是很容易的,通過梳理情節(jié),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說主題做好準備。】
。ㄈ┲攸c探究用人情味,人性相通的溫情來給當時下層人民悲慘的生活添上一點亮色,是歐·亨利小說的一大特色,常春藤的勝利就是生命溫情的勝利。為了分析主人公形象、感悟小說的主題,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五個問題。問題一:再讀文章,談談在這篇小說中最讓你感動的人物是誰?問題二:小說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問題三:小說以《最后的常春藤葉》為題,這究竟是一片樣的葉子呢?
問題四:最后一片葉子與瓊珊有怎樣的關(guān)系?為什么它能挽救瓊珊的生命?
問題五:為什么說貝爾曼畫的最后一片常春藤葉是他的杰作?
【前兩個問題是對主人公的把握,對貝爾曼的評價是本課的重點,也將是本課的亮點,讓學生在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加深對人物的認識,感受普通人之間的無私和情意,以及人物身上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輝。后三個問題主要是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體會貝爾曼老人善良的心靈,挖掘小說主題,學會珍愛生命、關(guān)愛他人。】
。ㄋ模╇y點突破
為了讓學生體會歐·亨利小說精巧的構(gòu)思,在這一部分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貝爾曼畫常青藤本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jié),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
問題二:在小說結(jié)尾瓊珊生命垂危卻脫離了危險,而貝爾曼卻突然病逝,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合理嗎?有什么效果?
【設計說明:歐·亨利在短篇小說的藝術(shù)處理上的特點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種意外的情節(jié)逆轉(zhuǎn),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升華,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主題,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設計這兩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小說的精巧構(gòu)思!
。ㄎ澹┱n堂小結(jié)
一片葉子,一個希望,一次付出,一場人性的禮贊。詩人泰戈爾說過“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可敬的貝爾曼生時不比夏花,死時卻超越秋葉。葉子終會飄零,但愛是不會飄零的,它將永駐我們心間。
【設計說明:課堂小結(jié)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個小結(jié)既呼應了導語,同時再次概括了本課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
。┳鳂I(yè)
1、在文章中任選兩個有代表性的句子加以賞析,體會小說幽默而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
2、閱讀歐·亨利的其他小說如《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等。
【設計說明:真正的幽默是為世人所看得見的笑料中飽含著為世人所看不見的眼淚。歐·亨利的語言幽默中包含著悲傷,達到了“含淚的微笑”的藝術(shù)效果,作業(yè)的設計主要是體會小說幽默的語言風格!
附板書設計
【設計說明:在板書的設計上,力求直觀新穎地表現(xiàn)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題!
【《最后的常春藤葉》公開課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最后的常春藤葉》公開課說課稿12-17
最后的常春藤葉說課稿11-04
《最后的常春藤葉》閱讀問題及答案12-30
最后的姿勢說課稿11-13
有趣的葉畫說課稿11-04
《大海睡了》公開課說課稿12-17
《望岳》公開課說課稿08-26
《沙漠中的綠洲》說課稿(公開課)12-17
《學問和智慧》公開課說課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