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說課稿匯編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
我叫_____我說課的題目是《愛蓮說》。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法和學法、學習過程三個方面來對本節(jié)課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愛蓮說》是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第四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對這種態(tài)度的贊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引導學生重視德行,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2、學習目標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根據(jù)“三維目標”的定義,我制定了如下的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積累文言字詞,理解背誦這篇短文;了解托物言志及襯托兩種表現(xiàn)手法的特點及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古文語言的感知能力及鑒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賞析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和交往的學習方法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
第二方面:說學生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人格的塑造階段,因此,他們樂于從美的角度去重新認識周圍的事物,從而獲得美的體驗。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學生雖已接觸了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但對文言文的賞析能力還較低。因此,讓學生主動加入到誦讀、討論、創(chuàng)作中來,才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就感。
第三方面:說教法和學法
在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下,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主要采用引導法、提問法引導學生學習。
學法上,我根據(jù)四環(huán)節(jié)課堂模式的特點,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發(fā)現(xiàn)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學習等學習方式,并通過朗讀、默讀、齊讀和自由度等讀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意識、合作能力和從精品中汲取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提高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第四方面:說學習過程
結合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學習過程我設計了七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1是引入新課(2分鐘)
我朗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通過古詩引入新課,帶給學生唯美的詩情畫意。然后介紹荷花又叫做蓮花,它是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筆下吟誦的對象。在北宋時期,就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周敦頤,他憑欄遠望,看著自己親手種的蓮花,于是觸景生情,寫下了一篇傳世名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愛蓮說》。
環(huán)節(jié)2是解讀目標(2分鐘)
由學生完成。
環(huán)節(jié)3是學生自學(10分鐘)
由于課前學生已經(jīng)根據(jù)自學提綱自學兩遍,所以課堂上自學時間不長,主要是熟悉前兩次自學的收獲與疑問。
我是這樣設計自學提綱的:
1、通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或不理解的文言字詞,然后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試著解決。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注意朗讀技巧,讀準字音,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讀出感情。
3、完成下面解決問題中的1、2、3,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放在研討環(huán)節(jié)小組討論解決。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提高文言文的朗讀理解的能力。
5、了解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感受高雅脫俗的情懷。然后思考下列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小組討論解決。
環(huán)節(jié)4是小組研討(10分鐘)
我是這樣要求的: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開展討論,帶頭交流自學成果,并對本組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自學提綱中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以及老師準備的習題進行合作探究。通過討論爭辯、各抒己見、使全組同學逐步達成共識。其中作為我,巡回傾聽各組討論情況,掌握學生的思維狀況和存在的共性問題。對于那些沒有進入討論狀態(tài)的小組,要給與鼓勵、引導和幫助,還可以參與其中。 我準備的習題如下: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甚( ) ( )清( )( )玩
2、結合課下注釋,解釋下列詞語。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 )
濯( )清漣而不妖( )
3、《愛蓮說》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號__________,北宋的__________(11級)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調(diào)、語速、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2、反復讀課文,疏通文意
。1)可愛者甚蕃
(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4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5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6 )不蔓不枝
3、文本探究。
。1)、課文中作者寫了那幾種花?這些花分別有哪些人喜歡。
。2)、這些花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3)、陶淵明為什么唯獨喜歡菊花?
。4)、文中為什么要寫出牡丹和菊花?(引出正襯和反襯)
。5)、《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fā)感情,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4、作者在第一段中從哪三個方面來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zhì),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品質(zhì)。思路梳理:
5、本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許。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聽人們說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
(111級)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你認為本文的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暢所欲言談談。
環(huán)節(jié)5是自學展示(8分鐘)
由同學們通過口答、朗讀、背誦、演示、板演、講解等形式展示自學導航中的問題以及老師出示的題。____________________
環(huán)節(jié)6是總結提升(5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huán)節(jié)7是當堂檢測(8分鐘)
1 、《愛蓮說》選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是時著__________名的__________家。
2、題目中的“說”是什么意思?
3、《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zhì)的一句話是:
8、全文的中心句是:
9、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10、思路梳理:《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為____________線索;
兩個陪襯,即以______作為蓮的的總陪襯,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2、解釋“之”的用法
A水陸草木之花。 之B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無絲竹之亂耳。 之D何陋之有。
13、寫出描寫蓮花的名句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如何看待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談談你的看法。對這個問題,教師應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對較消極的學生要適當?shù)剡M行鼓勵。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澳芫瓦m當?shù)脑掝}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 我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 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內(nèi)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課稿 篇2
一、設計思路
冬天到了,雪花漫天飛舞,像鵝毛,像紙片,像棉花……紛紛揚揚,一下子,馬路邊,屋頂上,樹上全掛滿了雪花,頃刻間,這個五彩的世界穿上了銀裝,變成了雪白的一片。面對這一切,孩子們充滿了喜悅,充滿了驚訝。正是借助于孩子們這樣一個心境,設計了《下雪天》這一課。
本課在設計時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指出:美術教育是我國所有公民在中小學階段必須接受的,而不是一部分人,要使這種全體性成為可能,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游戲活動、欣賞、交流、體驗等一系列活動達到這一目的。同時,探究性學習也是美術學習的一種好方式,所以,在教師示范完后安排了這一環(huán)節(jié):請學生欣賞思考這些雪花各有什么不同?該怎么剪?并試著剪一朵。讓學生能通過觀察、分析、實踐,最后掌握不同雪花的剪法。
二、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感受冬天,感受雪,體會雪給人帶來的喜悅之情。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習表現(xiàn)雪景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不同造型的雪花,并通過集體合作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一個有意義的冬天。
本課內(nèi)容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名畫欣賞,關維曉的《雪野》和莫奈的《鵲鳥》,引導學生觀察下雪時及雪停了時各種事物的變化。第二部分為欣賞不同雪花的造型,感受六角形的雪花。第三部分為剪紙步驟,示范折三折的雪花如何制作。第四部分是一幅小朋友在創(chuàng)作雪景圖的照片,為學習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因為主要是表現(xiàn)下雪時的情景,所以第一部分內(nèi)容只是選取了關維曉的《雪野》作為欣賞的對象。第二部分內(nèi)容基本保持不變。第三部分改成教師實際操作示范,這樣學生觀察得更清楚一些。第四部分則去掉了。在教學順序上,也作了部分調(diào)整,即第二部分內(nèi)容與第三部分內(nèi)容調(diào)換了一下,同時,根據(jù)實際需要,作了一些適當?shù)脑黾,目的在于便于教學,更好地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wǎng)
三、學情分析
大部分的學生都看到過下雪,都感受過下雪的景象,能表現(xiàn)雪景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剪團花的技法掌握。由于學生還沒有"角"的概念,因此在折紙時會遇到困難,折完后,在畫的時候,要注意繪制的角度與大小,剪時也要細心,不要剪斷,否則前功盡棄。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主要通過觀察欣賞、交流體驗、探究學習、集體合作、游戲活動等形式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目標
1、觀察雪花和下雪的樣子,初步學習剪團花的基本方法和知識。
2、學習折、剪、貼、添畫或拼貼的方法,通過集體合作的形式表現(xiàn)雪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3、通過引導學生對下雪天的觀察、回憶、思考、想象與討論,使學生感受雪景的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
五、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觀察,學習用剪團花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出不同造型的雪花。通過集體合作,用剪、折、貼、添畫或拼貼的方法表現(xiàn)下雪天的情景。
難點:
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觀察、想象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有生活情趣的雪景,剪團花時折、畫、剪三步的處理與掌握。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在設計時盡可能地運用有趣的教學手段,如謎語、游戲、音樂等,通過多媒體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學生的感受與體驗,通過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達到學習目的。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白紙、剪刀、膠水、各色彩紙、繪畫工具
2、教師:課件、范作、白紙、剪刀、背景紙
3、環(huán)境設計與布置:運用藍白色調(diào),營造冬天潔白與寧靜的氛圍,并在教室周圍適當張貼與"冰天雪地"有關的圖片。
4、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準備一些備用的白紙、彩紙、藍色的背景紙以及相關的課件。
八、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謎語,請學生猜一猜。
師:小朋友,上課之前呢,老師這里有一個謎語,想請小朋友來猜一猜,這個謎語是:"一片兩片三五片,掉到水里看不見。"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wǎng)
(指名學生回答,謎底:雪花。)
2、回憶想象下雪天的情景。
師:猜對了,那你們看見過下雪時的情景嗎?
(學生回答,有也有可能沒有。)
師:有同學說有,有同學說沒有,這都沒關系,接下來,請小朋友閉上小眼睛,跟著老師,展開想象的翅膀,一起飛向小雪花的世界。
(教師配樂朗誦有關雪花的詩歌,學生閉目回憶想象下雪天的情景:下雪天,真好看,房子變成胖老漢。小樹好像大白傘,地上鋪了白地毯。我也變成小神仙,嘴巴鼻子冒白煙。
小朋友來堆雪人,小朋友來打雪仗,下雪天,真好玩。)
3、 欣賞《雪野》,感受下雪天的情景。
師:好,請小朋友睜開小眼睛,看,多美妙的景色啊!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白色的樹、漫天飛舞的雪花、一望無邊的大地……)
師:請你用一句話來贊美一下你看到的景色吧!
(學生略作思考后指名回答:"漂亮極了!""多么美麗的景色啊!""我真喜歡下雪天!"……)
4、揭題:《下雪天》。
師:那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集體合作創(chuàng)作一幅有關下雪天的畫。
(出示課題。)
〔點評:用猜謎來安定學生情緒,又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回憶想象為學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激發(fā)興趣,欣賞感受豐富學生的下雪天的情景儲備,自然地揭示課題!
(二)、交流欣賞,加強體驗
1、交流下雪天最想說的一句話和最想干的一件事。
師:小朋友,如果你剛好碰到這一天下雪了,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呢?而最想干的一件事又是什么呢?
(學生相互間交流,再指名說說。)
2、欣賞雪花造型。
師:剛才我聽到有的小朋友說想打雪仗,有的小朋友說想堆雪人,那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一朵雪花,它究竟是長什么樣子?
(老師出示一些雪花的圖片,學生欣賞造型。)
師:其實雪花形狀多樣,除了我們看到的這些,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造型。
〔點評:交流下雪天最想說的一句話和最想干的一件事,進一步激發(fā)興趣,欣賞雪花造型,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培養(yǎng)仔細觀察的習慣,也為下面環(huán)節(jié)剪雪花作鋪墊!
(三)、教師示范,學生練習
1、教師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
師:看了那么多不同造型的雪花,接下來,就請小朋友看老師怎樣用一張白紙,把它表現(xiàn)出來。
(教師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一邊示范,一邊解釋每一步驟的要點,并重點強調(diào)難點的解決方法,學生仔細觀察,并記住步驟及要點:一折,二畫,三剪。)
2、出示不同造型的雪花作品,欣賞討論。
師:那,我們再看,這些雪花各有什么不同?該怎么剪呢?
(學生欣賞并思考剪法。)
3、學生嘗試剪折雪花。
師:其實呢,方法差不多,只是畫的花紋不一樣,你能不能也來試著剪一朵跟老師不同造型的雪花?
(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折、剪,教師適時提醒每一步的要點,如折時注意"角"的問題,畫的圖案不要過分細小,剪時要細心,注意力度等。)
〔點評:教師的示范,讓學生有"法"可依,能迅速掌握剪折方法,范例欣賞,拓展學生思維,嘗試動手,讓學生剪折出不同造型的雪花,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四)、集體合作,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
師:如果,我們只在這張紙上貼上剛才剪出來的雪花,老師總覺得這幅下雪天的畫不夠美,好像缺了什么。小朋友,請想想看,還可以加上點什么景物?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后,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一幅雪景圖,先是將剪下來的雪花貼在背景紙上,注意在底部留出適當?shù)目瞻,在空白的地方添畫或拼貼一些簡單的景物,如雪人、樹、房子等,同時,請把你的心情也表現(xiàn)出來。)
2、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
(學生以大組形式完成一幅作品,教師分發(fā)背景紙,播放背景音樂,并作一些指導,如下雪時景物的變化,用恰當?shù)姆椒ê凸ぞ卟牧线M行合理地表現(xiàn)。)
〔點評:利用小組合作,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教師的適時指導,幫助學生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美的畫面!
(五)、作品展示,綜合活動
1、交流展示作品。
師:差不多,我們已經(jīng)完成了這幅雪景圖,請各組組長將作品拿上來?戳诉@些畫,你有什么話想說的?
(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同時師生共同評評作品。)
2、唱唱有關下雪天的歌。
師:是啊,那么美的畫啊!下雪了,冬天到了,新年也邁著腳步向我們走來了,就讓我們在《新年好》的歌聲中,一起迎接20xx年,一起迎接我們的北京奧運吧!會唱的一起來唱一唱吧!
(教師播放音樂,學生聽聽,并跟著唱一唱。)
〔點評:賞析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游戲中,讓學生的興趣達到極點。〕
(六)、小結拓展,課后研究
1、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折、畫、剪、貼等形式創(chuàng)作出了美麗的雪景圖,小朋友們個個都表現(xiàn)不錯。
2、課后延伸。
師:下課以后,小朋友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些跟雪有關的知識,如天上為什么會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種類有哪些?等等。
〔點評:鼓勵學生,激發(fā)持續(xù)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開闊眼界。〕
九、作業(yè)設計
通過訪問、查資料等形式了解跟雪有關的知識,如:天上為什么會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種類有哪些?等等。
說課稿 篇3
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與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及其相互關系的好奇心、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獲取有關科學知識。
一、說教材: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是收獲的季節(jié),秋季的變化和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連,秋天的天氣與動植物的變化會給幼兒帶來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大班的幼兒觀察和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并且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望,對動植物的變化有濃厚的興趣,能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觀察到的變化加以表現(xiàn)。結合季節(jié)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秋天來了》這一活動。此活動屬于探索求知的活動,涉及科學、語言、藝術領域。
《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與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及其相互關系的好奇心、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獲取有關科學知識。大班幼兒對秋天的認識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積累,但不系統(tǒ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能力有一定的發(fā)展,孩子們也積累了許多有關繪畫、手工方面的經(jīng)驗。所以我認為這一活動應達到以下目標:
1、情感態(tài)度目標: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感受秋季里美麗的自然景色,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目標:幼兒通過親身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季節(jié)變化,講述秋天明顯特征并使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感受到的秋天的美。
3、認知目標:知道秋天天氣、常見動植物和人們衣著的變化,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
活動重點:《綱要》中指出,“在科學活動中能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把活動重點放在了讓幼兒通過親身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季節(jié)變化,并講述出秋天特征,從而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難點:幼兒能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感受到的秋天的美。
物資準備:
。1)圖片三幅:秋天的果園、秋天的公園及秋天的莊稼。秋姑娘的圖片一張,秋季特征的小卡片若干。幼兒操作材料水彩筆、棉簽顏料剪貼工具卡紙皺紋紙橡皮泥,各種落葉等
。2)經(jīng)驗準備:活動前讓家長帶幼兒秋游到室外觀察秋天親身體驗秋天的美麗,用簡單的符號記錄下來。收集秋天的樹葉、果實等布置主題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關注周圍生活和環(huán)境中常見的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逐漸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還有利于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說。)
。3)空間準備:幼兒的座位成半圓形擺放,操作材料放在后面的小桌子上分四組擴散
開擺放。,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被顒又袘η蟆靶纬珊献魈骄渴健钡膸熡谆。因此,教師除了以親切、大方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優(yōu)美的語言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的價值。因此,我采用下列教學法:
1、談話法:有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的;顒又,圍繞“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樣知道的?”和“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進行談話教學。恰當?shù)膯栴}有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fā)學習,有利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2、交流討論法:“知識是在孩子么的探究之后,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蓖ㄟ^對探究過程與結果的表達和交流,通過觀點的相互碰撞,幼兒對秋天的理解更為系統(tǒng),表達更為準確。
3、演示法:通過觀看秋天的圖片,達到傳統(tǒng)圖片教學的效果,使幼兒觀察更直觀、更透徹。
此外,我還采用了激勵法貫穿整個活動,使幼兒時總處于積極愉悅的狀態(tài)。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統(tǒng)一。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建一種積極的、有效的師生互動,達到充分調(diào)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規(guī)程》中指出,活動組織應充分利用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fā)揮幼兒的感官作用,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機會,注重活動過程。本次活動我采用的教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本次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秋天的變化,感知秋季特征,并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秋天的美,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
2、操作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的第四個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想象創(chuàng)作就是通過幼兒的操作,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此外,幼兒還運用了體驗法,兒童是學習的主動者,在科學教育中,他們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fā)現(xiàn)者,是經(jīng)驗的主動建構者。通過多種有趣的方式地了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地球以外有生命嗎》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探索宇宙》中最后一課,也是《科學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部分在蘇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課。本課引導學生由近及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喚起學生對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讓學生探究出什么結果,而是鼓勵他們大膽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實際上對于外星生命,人們一直都在不斷猜想他們的存在,科學家感興趣,小學生同樣很感興趣,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從各種途徑了解了很多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師知道的還多,但不少是小報的“道聽途說”,沒有確鑿的證據(jù),甚至很多就是虛假的,因此需要讓學生有依據(jù)地推測,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各種信息,學會甄別。
2、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了解人類對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動。
科學探究:能查閱相關資料(借助網(wǎng)絡或書報),根據(jù)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推測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能條理清晰地有依據(jù)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能設計向外形星系介紹地球情況的信息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進一步增強學生了解宇宙奧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點難點
重點: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難點:查閱整理資料,制作幻燈片,有根據(jù)地介紹自己的觀點
二、說教法
1、教法分析
現(xiàn)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存在有外星人,在加優(yōu)秀些影視作品的渲染,使得孩子們更加相信這些事情。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本課試圖為小學生撩起“外星人”的神秘面紗,激起他們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樣的高級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勵他們大膽地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了,投入到探索宇宙奧秘的活動中去。
2、教學流程
根據(jù)以上分析,教學中準備采用如下的教學思路: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跡象——發(fā)揮想象,畫一畫心中的外星人——解讀人類名片——拓展延伸,嘗試制作名片。
環(huán)節(jié)一:教師播放一段有關UFO或者有關外星人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時引出“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環(huán)節(jié)二:在研究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首先要知道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所以教師要先引導學生了解這一知識點。然后去分析各個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以讓每一小組選擇一個星球進行研究,因為這里會用很多的資料,所以我們在課前一定要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星球的資料,教師也應多做些準備,以備不時之需,而且教師準備應該是有結構的材料。研究之后的匯報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介紹,對于不同的意見,聽完后提出質(zhì)疑。
環(huán)節(jié)三:探索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是一項長期的研究,而人們對于外星人的猜測和描繪仍然存在,學生對于外星人也是充滿了好奇,在他們充滿想象的頭腦中,肯定對外星人有著無數(shù)次的.勾勒,所以我們設計讓將心中的外星人畫出來,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猜想一下,如果他們真的存在的話,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應該是什么樣?
環(huán)節(jié)四:如果有外星人的存在,那我們和他們的聯(lián)系的方式就成為了一個難題,教材中出示科學家用太空探測器中攜帶的人類照片和地圖等地球名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并試著解讀這些地球名片,教師可以多搜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比如: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地球之聲”等。通過解讀這些地球名片,讓學生理解地球名片的科學性、必要性。
環(huán)節(jié)五:教師談話:“地球名片是人類向外星人介紹地球的一種方式,那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地球名片來介紹地球或者介紹自己呢?”這樣一來激起學生制作的興趣。
3、教學準備
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或準備充足的書報資料)、投影儀
三、說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思路
。ㄒ唬┨岢鰡栴}
1、我這兒有一張神秘的圖片,給大家看看。展示UFO圖片。由它你想到了什么?
2、真的有外星生命嗎?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對學生所說與爭論不作具體評價)
1、學生觀察,交流。
2、學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可能不一致,甚至差別很大,發(fā)生爭論)。
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先讓學生說是要了解學生的已知,學生所說的可能有些是“道聽途說”,有可能所說的不一樣還會發(fā)生爭論,引入討論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
。ǘ┯懻撋嬖诘幕緱l件
1、大家說了這么多,意見也不一樣,如何推測外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
2、一個星球上要存在生命,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3、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擇要板書,小結。
學生小組討論生命存在需要具體的基本條件,全班交流,相互補充。
討論交流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是為下面根據(jù)不同星球的環(huán)境條件判斷生命存在的可能提供,避免人云亦云,照搬書本結論。
。ㄈ┳灾鞑殚嗁Y料,研究太陽系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1、外星生命有沒有?下面就請大家先從我們的太陽系入手,借助于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有關太陽系其他天體的資料,了解它們的環(huán)境,根據(jù)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小組討論,做出推測。
教師巡視,指導。
2、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嗎?依據(jù)是什么?
3、教師點評、小結。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請不要》是二期課改小學語文第三冊“讀課文邊讀邊想”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是一首兒童詩,以保護環(huán)境為主題,語言流暢,節(jié)奏明快。詩歌共4小節(jié),每一節(jié)都以“請不要”開頭,四節(jié)分別以“森林”“草原”“河流”和“天空”為內(nèi)容,介紹了這些地方遭受濫墾濫伐和嚴重污染的后果。詩歌用充滿童話色彩的語言,強調(diào)人類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勸告人們保護大自然。希望學生通過課文學習,樹立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并在生活中努力創(chuàng)造出更加美好的環(huán)境,使我們身邊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居更佳,人更健。
二、學情分析:
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就給課堂教學作了一定的鋪墊。
另外,學生已能比較熟練地根據(jù)拼音讀準字音,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字記憶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堂交流兩個途徑學習生字。在生字教學時不必逐個詳細講解,每個字應有側(cè)重,以自學生字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并起到引導歸納、復習的作用。
在閱讀方面,大部分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讀破句,按標點停頓。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方面,學生則主要通過自主朗讀進行感悟。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班級實際,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在本課的教學中要繼續(xù)落實本單元要求——訓練學生“邊讀邊想”。因此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學習課文,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孔、雀、翠、遼、闊、愉、污、染”8個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并記憶“孔、雀、遼、闊、愉、污”6個生字。尤其是“雀”字,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這個上下結構的字上半部分學生較易寫成“少”。
3、朗讀課文,做到字字音準,句句通順,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在讀正確的基礎上,把課文讀流利,讀出感情。并在課堂中嘗試背誦感興趣的小節(jié)。
4、能學習課文的樣子編幾句詩。樹立基本的環(huán)保意識,懂得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四、教學設計:
我根據(jù)教學目標、意圖設計了四個教學板塊。
第一環(huán)節(jié):圖片引入,揭示課題。
課文呼吁人們不要伐光樹木、墾光草原、污染河流及天空。在研讀了教材和教參后,我設計了出示森林、草原、河流、天空圖,讓學生留下一個森林茂密、草原蒼翠、河流清澈、天空蔚藍的美好印象。然后出示“茂密的森林、蒼翠的綠茵”等相關詞語,這一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偏正詞組,同時與生字教學有機結合。識字教學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習詞組的同時學習生字,學生們就不會感到枯燥。因為,學生一次次讀詞組、讀句子的過程,也是對這些生字認知的過程。從字到詞,再從詞到句,更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然后,我出示這些美麗的環(huán)境遭受破壞的圖片,配合音樂,讓學生感受到環(huán)境被破壞之后的嚴重后果,這一環(huán)節(jié)為接下去的教學做了鋪墊。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這一環(huán)節(jié)起始,教師指名讀文。這樣再一次的整體感知讓學生對課文加深了印象,這樣就為從整體出發(fā),層層推進地學習課文做好了鋪墊。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已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在讀文時,教師既能幫助學生回憶前一天預習的內(nèi)容,及時正音,也是對生字教學滾動復現(xiàn),同時對未養(yǎng)成預習好習慣的學生給予了預習的機會。
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習課文,隨文識字,嘗試背誦感興趣的小節(jié)。
由于這首兒童詩的四小節(jié)結構相同,句式相仿,只是內(nèi)容有所不同,因而教師在重點指導了第一小節(jié)后,就讓學生模仿教師的學習方法,通過“讀一讀,學一學,說一說,背一背”的方法思考、討論、理解課文的后三節(jié)。前者體現(xiàn)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后者則是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專心聽、用心記、說完整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抓住主要問題,關鍵詞語,指導學生運用各種形式的朗讀,通過反復朗讀,不斷地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己在朗讀中感悟、體驗,讀出誠懇勸告的語氣,并在語言環(huán)境中不斷鞏固識字,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同時加深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熟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選擇喜歡的小節(jié)背一背。背誦能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在后面的說話環(huán)節(jié)中也可以引導學生適當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去表達,達到知識的積累與遷移作用。在閱讀、背誦課文的基礎上,積累好詞好句,通過背誦,達到把課文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這一目的。
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外拓展,并要求學生學編幾句詩。
說話是將課文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語言的最好途徑之一,因為讀懂課文內(nèi)容僅是淺層次的感知目標,語文課不能停留在內(nèi)容的理解上,更需要以課文為載體,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課后拓展是學習課文的延伸:一可以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有的放矢地展開合理想象,將課文延續(xù)。二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把自己想說的話說清楚,說完整。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求學生模仿課文編幾句詩,把說話訓練與課堂閱讀緊密結合在一起。學生真正讀懂了課文內(nèi)容,就能明白無誤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訓練學生思維、語言組織能力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鴻門宴》。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語文必修5本書共有文言文單元5個,17篇文章。涉及了5個方面的文章類型:古代記敘散文、山水游記散文、議論性散文、人物傳記和古代抒情散文!而欓T宴》屬于古代記敘散文,也是學生進入高中所學習的第三篇文言文。
編者希望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既可以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鑒敘事的藝術;希望學生在反復朗誦中體會古代敘事散文特有的簡潔美,在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敘事脈絡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教材目標及確定依據(jù)
根據(jù)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確立三維目標:
1、掌握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了解故事發(fā)生的相關背景。
2、了解文言實詞活用(包括使動、意動)的一些規(guī)律,理解古漢語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識。
3、學習本文緊湊地安排故事情節(jié)、生動地刻畫人物的寫法。
4、感受作者隱忍發(fā)憤的著述精神,樹立正確的讀史觀,學習一分為二地評論歷史人物。
(三)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jù)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魏晉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并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欣賞魏晉歷史散文的能力,養(yǎng)成思辨的習慣。
據(jù)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1.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學習一分為二地評判人物。
二、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剛?cè)敫咧械膶W生,不少還延續(xù)初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滿足于盲目背誦,只顧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無法把課內(nèi)學到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猜測,越是這樣越是缺乏興趣。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著眼于文學與歷史相融合,或借文釋史,或者借史釋文,把語文與歷史兩科結合起來。本文就是著眼于學生的實際現(xiàn)狀,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歷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品為基礎,來說說如何幫助學生實現(xiàn)文史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二)學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jù)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jù)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yǎng):
A、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B、參照注解,動口動腦,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C、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三、說教法
新課程觀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體驗。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共享資源,創(chuàng)設互動平臺,從而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jù)這一指導思想,我決定本文教學中主要采用三種方法,即:目標導學、自主合作、遷移創(chuàng)新。
“目標導學”即根據(jù)相應的學習內(nèi)容設立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如關于朗讀、積累的教學。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為分組歸納和小組討論交流等。
“遷移創(chuàng)造”是將閱讀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fā)展,如讓學生創(chuàng)編課本劇《鴻門宴》等。
為了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我設計運用錄音帶、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并印發(fā)課文翻譯等文字資料。
四、說教學過程
(一)翻譯理解部分。
我設計的是兩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讓學生粗讀原文,借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翻譯大意,重點完成三個內(nèi)容:依據(jù)文脈推斷不懂的詞義,點出重點的實詞,框出通假字并歸納規(guī)律;
二是讓學生細讀原文,進一步落實字句的翻譯,主要完成兩個任務:實詞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規(guī)律總結。兩個環(huán)節(jié)是由簡入難的過程。
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文字淺易,并且是典范的記傳性文體,因而對高一學生來說大部分內(nèi)容比較易于理解和翻譯。對那些不易懂的字詞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提供的語境、前后涉及的情節(jié)加以推測、判斷,以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文脈推斷詞義的好方法。要求學生點出重點實詞、框出通假字,主要是為幫助學生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異讀現(xiàn)象、古今異義和通假現(xiàn)象的詞語,并進一步得出規(guī)律,指導今后的文言文學習。
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譯中難度較大,也是本文教學的兩大難點。要求學生標出有活用現(xiàn)象的字和劃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兩點考慮:
1、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導學生加以分類,找出每類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來形成規(guī)律性的東西,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能由學會一個到會學多個。
在翻譯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養(yǎng)成用符號法表示重點字句的好習慣,如點、框、圈、劃線等符號應約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譯中的重點、難點及復習。
我的提示著重歸納了實詞“幸”“如”“舉”“謝”等,名詞活用、使動用法、賓語前置、被動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學生填充相關內(nèi)容,既是訓練又是歸納。
(二)分析人物部分。
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點。為更好地使學生了解史傳文學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內(nèi)心,準確把握人物性格,我設計了四個問題:
1.項羽是怎樣一步步地由主動走向被動的?劉邦又是怎樣一步步地由被動走向主動的?
2.項羽、劉邦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問題1是對內(nèi)容的把握,可引發(fā)學生探究的心理。通過對比討論分析,學生會看到這是一個矛盾不斷轉(zhuǎn)化的過程,即沿著戰(zhàn)與不戰(zhàn)、殺與不殺、追與不追三組連貫的矛盾,項羽由主動轉(zhuǎn)向被動,劉邦由被動轉(zhuǎn)向主動。而其中根本原因則在于兩個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導入問題2對項劉性格的概括。這樣,問題1成為問題2的鋪墊,并可以使學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畫的,這也為人物刻畫方法的總結埋下伏筆。
概括項羽性格時,學生可能對他“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認識,是“婦人之仁”還是“君子之度”?就這一點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爭論,挖掘出項羽性格的弱點,及其在這場斗爭中埋下的禍根,從而幫助學生認識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認清項羽的悲劇絕非偶然,可以說是性格悲劇。
我將這兩個問題結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進行提示,由劉項雙方的轉(zhuǎn)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應的概括,又形成鮮明的對比,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劉邦不去鴻門向項羽謝罪,會有怎樣的結局?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這是兩個假設性的問題,目的在于引起學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歷史,學生設想的結局可能是多樣的,只要能自圓其說合乎一定的邏輯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劉邦、項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結局,進而啟迪學生多樣的思維,鍛煉語言表達。
4.文中還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簡略說說他們的性格。
設置這道題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鮮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組人物的對比塑造,為總結人物刻畫方法作伏筆。
(三)刻畫方法部分。
由于前一部分的鋪墊,學生會比較容易地歸納出在矛盾中和對比映襯中刻畫這兩條,而在初中學過的《孔乙己》等小說中刻畫方法也會使較多的學生聯(lián)想到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這一條,所以學生自己就可以很快歸納出來。
(四)課堂延伸部分
我引用列寧的比喻——有時歷史的發(fā)展就像一個人想要進入一大串房間中的一間,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另一個房間——對全文進行總結,給學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鑒。
作業(yè)布置:
一聯(lián)系情節(jié)背誦第三、四段;
二寫一篇讀后感,談談你從“鴻門宴”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板書設計。
最上方兩行分別橫寫標題“鴻門宴”和“司馬遷”。板書重心是項羽、劉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邊橫寫“項羽”,中間對應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為人不忍”,右邊對應其形勢的轉(zhuǎn)化情況“主動”到“被動”;下半部分左邊橫寫“劉邦”,中間對應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詐果斷”,右邊對應“被動”到“主動”,各自用線相連,上下形成鮮明對比。這個板書設計可以突出本文人物傳記的特色和人物的鮮明性格及由此產(chǎn)生的形勢逆轉(zhuǎn),是為教學重點的突出服務的。
【【精華】說課稿匯編6篇】相關文章:
魯迅《燈下漫筆》說課稿匯編12-22
英語說課稿匯編15篇11-14
散步說課稿匯編15篇11-10
【精華】赤壁賦說課稿三篇04-17
木蘭詩說課稿(匯編9篇)11-05
【精華】蘭亭集序說課稿4篇06-04
【精華】蘭亭集序說課稿三篇06-02
《釣魚的啟示》說課稿匯編15篇12-18
《釣魚的啟示》說課稿匯編15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