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最大的“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九課。本單元以“熱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主題來整合課文,學生在見識了《古詩兩首》美麗的自然景觀和《雷雨》變幻的自然現(xiàn)象之后,《最大的“書”》又帶著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因此本課處于一個重要的教學地位上!蹲畲蟮摹皶薄肥且黄v讀課文,它以地質(zhì)勘探隊員叔叔和川川的對話為主線,向小讀者們展示了巖石這本"書"的無窮魅力。從而使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而且學生對自然科學類題材的課文很感興趣,但是他們的思維還以形象思維占主導。根據(jù)這樣的分析,我預設如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圖片,理解“刨根問底、雨痕”等詞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二、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體會川川對大自然充滿興趣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基于以上的學習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文字所傳達的一些自然知識。教學難點是結合人物對話,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激發(fā)學生探索身邊科學的興趣。
說教法
新大綱提倡:“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合作解疑的教學方法。
說學法
根據(jù)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采用“讀一讀,說一說,問一問”的方法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白x”文中“川川”和“地質(zhì)勘探隊員”的重點對話,“說”自己理解地內(nèi)容,“問”自己不懂的地方。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說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課件、學生搜集有關化石和巖石的相關資料
說流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ㄒ唬┌鍟n題。
你喜歡看什么書?為什么?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讀一本最大的書。
。ǘ┳x課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這一環(huán)節(jié)圍繞課題,讓學生提問,巧妙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題中“書”的引號,
以“書”為什么加引號,最大的“書”指的是什么書這一閱讀期待,為下文的學習打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伎迹簳鵀槭裁醇右枺
。ǘ┙涣鳎鹤畲蟮臅傅氖鞘裁磿繉W習巖石,會寫“巖” 。
。ㄈ⿲W習字詞:藏著鐵礦 寶藏 地質(zhì)勘探隊員 刨根問底
識字學詞是低段語文的重點,將這四個詞串起學習,即落實了音的難點,又無痕地理解了詞義,同時串起了下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三、再讀課文,讀好川川的問題。
以人物對話為主要敘述方式是課文的一個特點,所以讀好對話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讀好對話,首先要讀準這六個問句。這六個問句的教學我各有側重,第1、2兩句,指導學生讀準“啊”的變音。第3、4、5三個最基本的問句能讀準就好,第6句最長,最難讀,指導學生讀好停頓,把朗讀落實到位。
四、讀好對話,感受“書”的神奇。 分別出示三組對話,通過對話的朗讀,讓學生明白巖石的形狀很像一本書,體會叔叔用反問的語氣更加肯定巖石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并以“冊”為生發(fā)點,讓學生有趣地學語文。
在第二組對話中找到“足跡、腳印”這一組近義詞,體會文本用詞的不重復和漢語的豐富性!坝旰邸、“波痕”是非常抽象的詞語,和學生的生活又有著較為遙遠的距離,我就出示形象直觀的圖片,將這些抽象的詞語賦予形象的內(nèi)容。
第三組對話中運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介紹“書”上的畫,我引導學生在不改變意思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如:
樹葉、貝殼、小魚都是“書”上的畫;“書”上的畫有樹葉、貝殼和小魚??再結合課后資料袋里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了解關于化石的有關知識。
不同的語言表達,卻傳遞著相同的信息,學生進行了語言的轉換,同時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是如此的富有變化,充滿神奇,在學生幼小的心靈深處播撒了一顆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種子。
五.小結。
。1)為什么說巖石是書呢?因為巖石形狀像書,有文字,有圖畫,完成板書。
(2)男女分角色讀對話。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進行總結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回歸整體,更深入地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好奇,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和欲望。
設計構思
科普說明文是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像《最大的書》這樣一篇既沒有生動情節(jié),又沒有什么美麗詞匯,帶著點科普知識的文章,我們又該怎么樣去把握?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精彩之中更應體現(xiàn)的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這類課文的教學更具“語文味”。
1、識字教學貫穿閱讀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初讀識字:識巖石,讀準音,了解巖石是“書”,帶出詞串教學:“寶藏”、“藏著鐵礦”、“地質(zhì)勘探隊員”、“刨根問底”。研讀理解:向?qū)W生介紹書的由來和“冊”字的演變史,讓學生了解祖國文字的來源,對文字有一種新鮮感、文化感,增強識字樂趣!澳_印”“足跡”“雨痕”“波痕”四詞的教學采用先正音,再讓學生發(fā)現(xiàn)“腳印”和“足跡”是對同義詞,對于“痕”進行了“淚痕”“刀痕”的拓展。實現(xiàn)“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依托語言環(huán)境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2、在教學中,充分抓住本文對話貫穿全文的特點,在通讀對話中了解巖石是“書”,“書”上有字有畫等內(nèi)容,通過學習反問句、調(diào)換句序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1-8自然段對話,讓學生親密地與文本接觸,在教師的引領下自主地誦讀、感悟、發(fā)現(xiàn)、體驗,在科學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適時運用多媒體技術,解決科學知識。在教學中采用后置的方式呈現(xiàn)課件。如讓學生由雨點的腳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跡去想象波痕,再出示圖片印證猜測。礦物、化石用課件演示再讀好句子。既不使語文過于直白,失去了應有的語文味,變成了課件展示課;又比較準確地解決了常識性知識,使語文教學與科學知識的落實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板書設計
最大的“書” 巖石 形 狀
文 字
圖 畫
板書簡單明了地顯示了最大的書就是巖石。這樣的板書設計學生一目了然,對巖石有形象、直觀的認識。
說課稿 篇2
(一)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基本唱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并且在歌唱中能夠體會到《國歌》是國家的象征,每個人都應唱好國歌。
。ǘ┰诟璩谢菊莆杖跗鸬母璩蜐u強力度的歌唱。知道三連音、重音符號和漸強記號。
。ㄈ┻\用創(chuàng)設升國旗的方式來加深對國歌的喜愛,力求在每次對國歌的歌唱中都能有所進步,培養(yǎng)歌唱能力。
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唱《國歌》; 弱起和漸強力度的歌唱
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在教學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以教師的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合作參與,在教學中教師是一名有效教師,組織有效的課堂,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方法與策略: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聆聽和對歌曲的感受能力,讓學生通過在練習中,歌唱中、表演等一系列音樂活動過程中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美好情感,從而調(diào)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說教學過程:
首先,在組織教學部分,我采用發(fā)聲練習的和節(jié)奏練習的方式來進行,兩個內(nèi)容的設計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是為歌曲教學部分做個準備,輕聲練習是讓學生體會歌唱的力度。
接下來是進行聆聽音樂,揭示課題國歌,讓學生初步的了解國歌到直觀明了的學習歌唱國歌。在歌唱中學習音樂知識,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讓學生掌握重音符號和漸強記號。從樂譜學習班到歌唱,一步一步進行,每一環(huán)節(jié)力求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學到音樂知識,并進一步的去感受音樂,歌曲學習部分由我采用先突破難點,抓住重點的方式,讓學生在掌握音樂技能的同時也豐富了對歌曲的表達和處理。
最后以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結束。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為了充分利用我園的現(xiàn)有資源,發(fā)揮其最大的教育價值,我們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十分注意孩子們對各種事物的興趣點及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動作行為。幼兒園體育室內(nèi)有一根拔河的繩子,是當年親子運動會家長隊和教師隊比賽時所購置的,孩子們對這一根又粗又長的繩子很好奇,經(jīng)常上前摸摸、弄弄,看到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們便將繩子放到操場上,孩子圍繞著繩子便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玩法,不同的年齡也就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奇思妙想,孩子的自創(chuàng)的一些方法,也就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活動。根據(jù)中班孩子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樂意遵守體育活動的規(guī)則和要求,初步嘗試與同伴合作游戲,有一定的運動意識和能力,但注意力不太穩(wěn)定的心理特點和運動能力基礎設計了一系列玩繩子的活動。本次《過河》就是根據(jù)孩子圍著繩子跳來跳去所產(chǎn)生的一個活動。
二、設計意圖
新《綱要》在幼兒健康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xié)調(diào)、靈活,要求我們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
常州市教研室20xx年下發(fā)的《幼兒健康教育總目標》中,中班上學期體育鍛煉目標第三條中也提到:中班幼兒能夠熟練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因此本次活動選用大繩作為主要教學用具,以《過河》游戲方式來發(fā)展中班幼兒的跳躍能力。
本活動主要是充分利用我園現(xiàn)有活動資源,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利用游戲的方式組織孩子進行體育活動鍛煉,活動中我們注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基礎,尊重孩子的能力差異和動作發(fā)展的不同層次。通過活動中難度的不同實現(xiàn)不同發(fā)展目標,使每個孩子都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發(fā)展,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感覺
三、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通過游戲,使幼兒能夠熟練進行立定跳遠的動作練習,基本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方法。
2、技能目標:通過活動,使每個孩子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敢于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跳過一定距離,都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發(fā)展基本活動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孩子們喜歡參與體育活動,養(yǎng)成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精神和敢于挑戰(zhàn)自我的意識。
四、過程分析
(一)、開始部分:
收心熱身階段5—6分鐘。
通過建構活動場地——“池塘”,賦予幼兒特定的游戲角色,通過角色的變化——“蝌蚪的成長過程”的游戲方式,使幼兒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活動中來,同時身心得到充分舒展,注意力集中,為后面的活動作好鋪墊。
活動步驟:幼兒跟隨教師進入場地,做熱身運動游戲“小蝌蚪變變變”。
游戲方式:幼兒做蝌蚪跟隨教師在“池塘”中游動(慢跑)——蝌蚪長出兩條后腿(伏地后蹬)——蝌蚪長出兩條前腿(伏地做蛙泳動作)——變成青蛙(起立自由的模仿青蛙跳躍動作)——一串青蛙跳跳跳(集體排隊練習)。
(二)、基本部分:
增智促技-育心強體階段15-20分鐘本階段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
活動一、跳田埂
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主要是使幼兒鞏固已有的立定跳遠動作技能,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方法,通過場地難度的循序漸進,使幼兒由立定跳遠自然過渡到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
本環(huán)節(jié)為活動的教學重點,通過本環(huán)節(jié)使幼兒形成正確的助跑跨跳的動作概念,并敢于嘗試用該方法去挑戰(zhàn)自己的運動極限。從而為后續(xù)的活動作好動作經(jīng)驗的準備。
在場地設置上為回環(huán)形,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能夠統(tǒng)一動作練習方向,避免幼兒活動中的碰撞,從而減少傷害的發(fā)生,減少不必要的講解和維持秩序的時間浪費。
本環(huán)節(jié)預設目標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人人都可以完成的動作目標,既活動的開始部分,每個孩子都能夠達到的活動難度。第二層次為挑戰(zhàn)目標,既保證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夠有所提高而達到的活動目標。第三層次為極限目標,要求幼兒必須打破原有動作概念才能突破提高的目標難度。
活動過程:教師用平衡布道做田埂,并通過調(diào)整田埂的高度和寬度增加活動練習的難度,幼兒在教師設置好的場地上,集體巡回練習,游戲難度達到大部分幼兒無法進行繼續(xù)游戲時,教師組織幼兒思考、實踐,并邀請個別幼兒展示助跑跨跳動作,激發(fā)幼兒嘗試練習動作。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活動能力和挑戰(zhàn)目標選擇不同的難度場地進行嘗試練習,教師巡回觀察,并適時的調(diào)整場地,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二:“跳過小河”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游戲活動的三個難度層次的遞進,使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斷鞏固正確的助跑跨跳的動作概念,并不斷嘗試用該方法去挑戰(zhàn)自己的運動極限。
活動過程:首先教師用繩子對折放在地上作小河,小河的形狀為由窄逐漸變寬,目的是為了照顧幼兒能力的個體差異性,幼兒進行第一次嘗試:自由跳過小河,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沖撞。
在幼兒自由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巡回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邀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幼兒集體跟隨練習。
第二次嘗試:增加難度,通過下雨了,河水變寬的情景,提高跳過小河的難度,幼兒自主活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跳過小河。教師在幼兒分散嘗試的過程中,根據(jù)幼兒的活動量表現(xiàn),適時集中幼兒觀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展示動作,一可以加強動作概念,二是調(diào)節(jié)活動密度,避免過度疲勞。
目的: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和敢于挑戰(zhàn)自我的意識。
第三次游戲:增加游戲色彩:河里游來了鱷魚、對面田里出現(xiàn)害蟲,小青蛙要躲過鱷魚的捕殺過河幫農(nóng)民伯伯捉害蟲,幼兒依次進行游戲。
目的:鞏固幼兒學習的成果,提高鍛煉效果。幼兒的活動情緒會因為鱷魚的出現(xiàn)達到高潮,興奮點比較高,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組織過程中,游戲開始階段教師必須講清楚來去活動路線,避免出現(xiàn)面對面的碰撞事故。
(三)、結束部分:
放松整理階段:3—5分鐘目的:使幼兒身心從緊張的游戲環(huán)境中逐漸放松,并慢慢恢復平靜。
步驟:
1、放松游戲:青蛙戲水。請孩子們在小河里游一游、用繩子做波浪動作等等。
2、幫助教師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活動結果預測:
預計活動的目標基本實現(xiàn),活動中孩子的平均心率約在130—140次/分,練習密度在40——45%;具_到預計的認知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顒又校⒆邮蔷袷欠潘傻,情緒是愉悅的,參與活動的意識是主動的,參與活動的難度可選擇的,每個人都能夠在自身的原有能力上得到發(fā)展,同時在生理心理上有一種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受,從而激發(fā)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為“終身體育”打下扎實的基礎。
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說課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4課《小鹿的玫瑰花》
教材分析:《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在這則故事里,它傳遞出“能夠為他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思想”。這則美麗的故事,主要講述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叢玫瑰,從他“常常去松土,澆水”中的“常!保覀兛梢泽w會到小鹿很愛玫瑰,他種玫瑰很用心,很辛苦。從他和弟弟一起數(shù)花骨朵兒,我們知道小鹿十分盼望見到玫瑰開花?墒,就在玫瑰快要開花的時候,小鹿不小心把腳跌傷了,等他傷好了以后,玫瑰花已經(jīng)謝了,一朵花都看不到了。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感到惋惜,在聽了黃鶯和微風對他們說玫瑰花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以后,高興地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這是全文的結尾,而恰恰是這句話,最能引起學生進行思考與感悟。
這篇童話的從表層上來看,文章緊扣人物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從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興,在巧合中蘊含著美化環(huán)境的意義,以及在為他人創(chuàng)造幸?鞓窌r,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促使學生懂得“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這又體現(xiàn)了本冊教材在編寫上的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在后面學習語文園地二中的讀讀背背的諺語“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一個鋪墊,引導學生通過童話故事,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
學情分析:二年級下學期是小學階段低年級向中年級過渡的重要時期。學生在經(jīng)過一年半的學習后,在識字量,自學能力和討論思考方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了,所以在學習這篇童話時,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難度不大,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理解“白栽”入手,尋找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的原因,還要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各個角色的語言、動作和表情來感悟文章內(nèi)容的深刻含義。
根據(jù)新課標把喜歡閱讀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教學這篇童話時,我將引導學生完成下列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會認“玫”等8個生字,會寫“弟”等12個字。
2、積累“我會讀”中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從理解“白栽”入手,尋找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的原因。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養(yǎng)成積累詞語的興趣和習慣。
2、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體會美化環(huán)境的價值,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教學重點:1、識記生字,書寫生字。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領悟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的原因。
二、 說教法,學法
《小學語文教學法原理》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是關系到培養(yǎng)讀寫能力和發(fā)展智力的一種發(fā)展性閱讀。發(fā)展性閱讀是一種“雙向”心理過程。首先是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nèi)容。讀一篇文章,先要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結合《小鹿玫瑰花》一文的具體情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法閱讀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在教學中我將采取自主識字,趣味練習等形式進得識記生字;采用靈活多樣的讀法以及創(chuàng)設充滿自主的課堂氛圍,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朗讀方法,如大聲朗讀、默讀、
與同桌分角色讀、選讀、小組相互評讀等方式;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方面,我將采取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xiàn)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寫、練的教學思想,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在學法上,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 說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示課題
1、 出示課件:小鹿圖、玫瑰花圖。(讓學生通過看圖,形象地把這兩種事物聯(lián)系起來,增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2、 老師激起導入:一只小鹿在花壇里栽了一叢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澆水,可是到了玫瑰開花的時候,小鹿卻沒有看見自己栽種的玫瑰花,這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知道嗎?答案就在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里。
3、 板書課題《小鹿的玫瑰花》全班同學齊讀課題。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 課件出示全文內(nèi)容,學生聽老師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注意自己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2、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并圈出本課生字。
3、課件出示生字,同學舉手認讀,老師正音。
4、 請小老師領讀生字,全班齊讀生字。
5、 跟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ㄓ捎诙昙壍淖R字寫字是學習的重點,而且識字量較大,因此學生在學習生字時適合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
。ㄈ┤の毒毩暋
。ò才湃の毒毩,主要是為了要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同時也想調(diào)節(jié)一下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ㄋ模├斫庹n文
1、 數(shù)自然段,并說說自己最愛讀哪些段。
2、 理解重點詞語:常常漸漸 惋惜 白栽
3、 讀通課文,再次進行整體感知。(老師用引讀的辦法,引導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感知敘述情節(jié)的順序與表達人物情感的變化。在自然段里表示時間的詞句和表達心情的詞句,都可作為引讀的詞句。如:“春天到了”,“過了些日子”,“小鹿高興地笑了”等。)
4、 自讀課文。(自選讀的方式,要求讀出感情。)
5、 結合課文內(nèi)容,感悟探究下列句子的意思。
(1) 他常常去松土、澆水。(“常常”一詞說明了小鹿對自己種的玫瑰花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2) 玫瑰枝頭長出了許多花骨朵兒,小鹿和弟弟一起數(shù)了數(shù),總共有三十二個……(小鹿為什么數(shù),從小鹿數(shù)花骨朵,你從中悟出了什么?)
。3) 一天、一周、一個月……小鹿終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句子中“終于”一詞說明了什么?這句話體現(xiàn)出了小鹿什么樣的心情?)
(4) 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保沟艿堋巴锵А钡脑蚴鞘裁矗孔x這句話時讀出什么樣的語氣?你對“惋惜”一詞的理解是什么?)
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您們好!
說教材:
一、說教材:
。ㄒ唬┑匚、作用和特點: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第一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中的第一節(jié)內(nèi)容。
本節(jié)是在學習了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既可以對前面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綠色植物對生物圈的重大意義打下基礎,所以從生物圈的角度出發(fā)扼要介紹綠色植物的類群、形態(tài)生理和分布是本章的重要內(nèi)容。
此外,《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知識與我們?nèi)粘I、生產(chǎn)、科學研究具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著廣泛的現(xiàn)實意義。
本節(jié)課的特點之一是:不需要講述詳細的分類學知識,而是應該突出在生物圈的不同環(huán)境中分布著不同類群的綠色植物,以及這些綠色植物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們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關系;特點之二是: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避免從理論到理論。
。ǘ┙虒W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活環(huán)境。
2.說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和人類的'關系,關注這些植物的生存狀況。
能力目標:1.通過對比觀察、獨立思考、資料分析,合作探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使同學確立認同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觀點;關注生物圈中這些植物的生存狀況,增強同學們保護環(huán)境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特征。
2、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在我們?nèi)粘I钌a(chǎn)中的利用情況。
教學難點:使同學們確立認同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觀點。
二、說方法
(一)教學方法
前面的幾章書已經(jīng)有對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有了系統(tǒng)的介紹,本節(jié)課是讓學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它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活環(huán)境是怎樣的,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加上本節(jié)書有大量的素材和課題供學生去探究、討論和思考,在新課標理念下,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課本的資源,鼓勵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對各種現(xiàn)象加以理智的分析,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綠色植物中的種子植物是每一位學生所熟悉的,但是對于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形態(tài)結構特征等知識卻知之甚少,因此在課前預習時讓學生盡量發(fā)揮他們的能力,鍛煉收集資料的能力。
其次,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教師加以適當?shù)囊龑В鸬疆孆堻c睛的功效。根據(jù)本節(jié)書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地位,通過適宜的情感激勵,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來,形成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教學氣氛。
在這節(jié)課里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完成各種活動、討論,并且可以采用與多媒體相結合的直觀教學法,收集大量實物和視頻圖像,讓學生更加清楚明白;學生應通過觀察與思考、實驗、討論等活動獲得相關知識。
。ǘ┙虒W策略
1、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使學生通過課前資料收集、觀察與思考、實物觀察、視頻圖像、討論等活動對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形態(tài)結構特征等獲得直觀認識。
2、通過回想平時生活與舉例藻類、苔蘚和蕨類從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制造有機物、為各種生物構建身體和進行生命活動提供物質(zhì)與能量、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等方面讓學生認識藻類、苔蘚與蕨類植物在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3、由苔蘚能監(jiān)測環(huán)境的例子注意滲透給學生們對綠色植物的愛,激發(fā)學生愛護環(huán)境愛護綠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并轉化為保護綠色植物的行動。
三、說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目標
老師以PPT形式出示圖片,讓學生欣賞。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根據(jù)其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結構分成四個類群。借以引出本節(jié)課課題:藻類、苔蘚和蕨類。通過多張同學們既有熟悉,又有陌生的圖片,讓學生感覺生物課是非常有意思,易學習,又充滿新奇和樂趣。
學生通過欣賞精彩的的圖片,整體了解生物圈的綠色植物,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2、活動探究,交流釋疑,總結應用
a、課前小組合作,自助探究完成藻類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結構的資料收集,讓學生展示給其他同學們的成果(以衣藻、水綿、海帶等及其生活環(huán)境、藻類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等),提出問題、發(fā)散思維、思考交流、達成共識。
總結歸納答案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1.藻類植物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中?2.藻類植物的形態(tài)與你平時常見的陸生植物有什么不同?他們有專門的根、莖、葉等器官嗎?3.藻類植物對生物圈和人類有什么作用?)
總結:通過播放海洋生物的錄像,和學生一起回顧藻類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結構。
并用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和“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自然過渡到苔蘚植物的學習部分。
b、根據(jù)討論提綱進行小組合作,對比觀察、分析討論苔蘚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結構。
并總結回答課件所提出的問題(1、苔蘚植物與藻類植物比較,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2、他們有專門的根、莖、葉嗎?3、為什么把苔蘚植物當作監(jiān)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資料分析,觀察圖片,積極思考蕨類植物的作用和更能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
教師出示資料,并利用校園里面蕨類植物資源實物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得出蕨類的生活環(huán)境,解決蕨類比藻類和苔蘚更能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
通過展示波士頓蕨、鳥巢蕨、富貴蕨和桫欏的圖片思考蕨類植物的作用,食用、藥用和綠肥飼料等。介紹我們生活所用的煤的形成,引導學生珍惜地球資源和能源。
動手觀察腎蕨葉片背面的褐色隆起,來學習生殖細胞——孢子。
進一步了解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都稱為孢子植物。
d、歸納總結
讓學生填寫表格,對比藻類、苔蘚和蕨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PPT展示藻類、苔蘚和蕨類的生活環(huán)境與形態(tài)結構表格),對比是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學習。通過對比,可以更好地梳理鞏固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通過對比記憶可以加強、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鏈,進而形成堅實的知識網(wǎng)絡。
3、課堂小結
從整個課堂進程來看,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視頻、小組合作探討、實物觀察等多種多樣學習方法提高認真觀察和分析思考等多種能力;ハ嘟涣髋囵B(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的視頻資料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學以致用讓學生具人文情懷,又運用所學解決問題。
四、教學反思
1、應該讓學生在理解消化課本的內(nèi)容基礎上更加注重將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正確解釋身邊的生態(tài)現(xiàn)象。
2、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要合理控制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自由熱烈的氣氛下主動學習。
3、可以更好利用學校資源如學校植物園等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教學課件的輔助作用,讓課堂更加充實更加生動有趣。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下午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梁!钒四昙壪聝缘谄邌卧魳沸蕾p的內(nèi)容,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闡述說課的內(nèi)容。
一、教材分析
。ㄒ唬┍菊n教學內(nèi)容包括
欣賞《梁!沸√崆賲f(xié)奏曲,和學唱愛情主題《化蝶》。兩部分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梁!沸√崆賲f(xié)奏曲是在借鑒歐洲協(xié)奏曲這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為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
。ㄈ┙滩闹攸c、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視唱愛情主題為本節(jié)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為本節(jié)課難點。
二、說學法、教法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特點和學生特點,這節(jié)課主要運用以下學法:
1、在良好的問題情景中,自主地欣賞《梁!沸√崆賲f(xié)奏曲。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nèi)容有著緊密聯(lián)系。
3、認真感受樂曲中不同節(jié)奏速度變化,對不同主題中能正確區(qū)分判斷。
4、積極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fā)展。
教法與設想:
運用多媒體、錄音機、磁帶這些教具欣賞、講解結合,通過啟發(fā)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lián)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nèi)涵,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
三、教學過程
本課本人的教學思路為:組織教學----課堂導入——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yè)
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課堂導入
2.導入新課!耙粋千古傳頌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感情,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shù)人被他們的悲慘愛情所感染。同時也是一首令欣賞者為之傾倒的我國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之一。大家可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好接下來我們就讓我們一起感受這首音樂,讓這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把我們一起引入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中去吧!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欣賞音樂
3、讓學生先欣賞感受、聆聽《梁!沸√崆賲f(xié)奏曲,在欣賞的同時讓同學們了解小提琴的音色特點。
講解分析
4、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chuàng)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并讓生自由討論什么是奏鳴曲。
5、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仔細講解的有引子 呈示部 展開部 再現(xiàn)部 結束部 分析各部分所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和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課堂小結
6、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xié)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深切同情。
課堂作業(yè)
5、課堂作業(yè)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3)掌握奏鳴曲的結構特點
附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臺
(1)曲作者:何占豪,陳鋼
。2)創(chuàng)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diào)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曲式:是指音樂作品構成統(tǒng)一整體和各部分的結構規(guī)律,包括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和非主題成分的組合及其調(diào)性的布局。
協(xié)奏曲:一件或是多件獨奏樂器和樂隊協(xié)調(diào)演出的大型樂曲。
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尾聲。
奏鳴曲(Sonata)是種樂器音樂的寫作方式,此字匯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發(fā)出聲響。在古典音樂史上,此種曲式隨著各個樂派的風格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發(fā)展。奏鳴曲的曲式從古典樂派時期開始逐步發(fā)展完善。19世紀初,給各類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大量出現(xiàn),奏鳴曲儼然成為了西方古典音樂的主要表現(xiàn)方式。到了20世紀,作曲家依然創(chuàng)作著給樂器演奏的奏鳴曲,但相較于古典樂派以及浪漫樂派的奏鳴曲,20世紀的奏鳴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亦稱“奏鳴曲套曲”。由3、4個相互形成對比的樂章構成,用1件樂器獨奏或 1件樂器與鋼琴合奏。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時分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的內(nèi)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學生沒有接觸過任何與時間有關的知識,但在生活中,學生已有大量的生活體驗和實際的認知經(jīng)驗,對教材可以說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讓即熟悉又陌生的內(nèi)容在學生面前顯得有生氣?在教學時,我采用了多媒體課件,并組織學生進行小范圍討論,利用多數(shù)學生的經(jīng)驗,互教互學,并在教學中,設計了體驗活動,想來,這樣的課必定不會以冷場收尾。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知道1時=60分。。
。2)學會看鐘面,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指示的時間。學會記時間的兩種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要珍惜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及進率,建立1時和1分的時間觀念,
(2)讀寫鐘面指示的時刻
2,教學難點:時分間進率及正確認讀鐘面上的幾時幾分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老師很神秘的說:今天這節(jié)課先不學知識,咱們先來看動畫片好嗎?學生肯定會說:好。此時我播放課件《龜兔賽跑新傳》讓孩子們體會到兔子和烏龜雖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們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這樣就自然的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這樣的設計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對學習新知識充滿了期待可謂是一石三鳥。
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生研究體驗與自主探索
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知識點
(一)認識鐘面
1、我說:請小朋友友們拿出自己的鐘,先認真觀察,然后告訴大家在鐘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討論一下)當學生匯報時此時我結合課件進行演示。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發(fā)現(xiàn)鐘面上有數(shù)字,那好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還有的學生會說:我發(fā)現(xiàn)有三根針,這時我明確告訴孩子:最短的這根針叫時針,稍長一點的叫分針,最長的這根針叫秒針,除此之外誰還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可能會說:我發(fā)現(xiàn)鐘面上有12個大格,那咱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還有的會說:我發(fā)現(xiàn)大格里面還有小格,我對他的發(fā)現(xiàn)給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個大格間有幾個小格呢,我們的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鐘面上數(shù)一數(shù)。在學生匯報時我適時的演示課件,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鐘面各部分的名稱。
第二個知識點:
2、認識分
。1)我對學生剛才的發(fā)現(xiàn)給予高度評價后,說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分針?看看分針有什么變化?然后用課件演示,學生很快就能說出,分針走了一個小格,我說:對呀。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分鐘,接著提問那分針走一大格是幾分鐘呢?用課件演示從12走到2是幾分鐘,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鐘?通過這樣的訓練為下一步認讀時刻起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那么1分鐘到底有多長時間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來欣賞一段音樂(請你用心的體會一下一分鐘到底有多長?
(3)我們剛才體會到了一分鐘有多長,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1分鐘我們能做多少事情呢?我用電腦記時,學生分組活動,有的小組做口算題,有的小組寫生字,有的小組拍皮球,有的小組踢毽子,等等,時間到讓各組的同學進行匯報,有的小組做了20到口算題,有的拍了45下球等等,總之各組的收獲都不小,這時教師滿副感慨的說,同學們我們在這短短的一分鐘里做了這么多事情,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孩子。及時的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
第三個知識點
。4)認識時,知道時分的關系
。5)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分針走一圈后時針有什么變化?出示課件學生經(jīng)過短暫的思考后,肯定能說出分針走了一圈,時針走了一大格。我順勢引導。對呀。時針走了一大格就是1小時。那么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時和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不難得出?
1時=60分
。6)為了讓學生體會到1小時有多長。我設計了這樣的一道習題(課件出示)
第四個知識點
3、看鐘表
。1)先學看整時課,
我說:同學們,你們會看鐘表嗎,請你認一認現(xiàn)在鐘面上是幾時。此時我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小組討論認讀時刻,我則完全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幫助者,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或合作不暢的小組給予必要的幫助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后,我請各組組長說一說本組研究的成果,重點說一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學生匯報時我進行板書,并且強調(diào)指出:
時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還可以用數(shù)字表示,例如:1時,可以寫成1:00,時和分之間用兩點擱開,兩點的左邊表示幾時,右邊表示幾分。這剛好是時整,所以后面用兩個0代替,其他的兩副圖你會表示嗎?讓學生自己寫在書上。學生填完之后。我說: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有什么共同點?學生經(jīng)過組織自己的語言基本上能總結出:
分針指到12,時針指導幾,就是幾時。
。2)認識幾時幾分
我說:同學們,我們剛才看的都是整時刻的,如果不是整時刻應該怎樣看呢?
出示例10時15分(小組討論)再一次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因為有了認讀整十刻做基礎,所以這一部分難度有所降低。當學生匯報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時針走過幾?分針指向幾?幾時幾分?學生再匯報6時5分時,我重點強調(diào)一下6:05的數(shù)字寫法。,因為5不滿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請同學們觀察這幾個鐘面有什么共同點?學生經(jīng)過討論得出:
。ㄕn件)判斷幾時幾分,先看時針走過數(shù)幾,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走進生活,應用創(chuàng)新
《課程標準》強調(diào)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站性的,要使學生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遵循這一指導思想,我把學生對鐘表的認識和理解和運用巧妙的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問題,下面把我設計的幾個問題展示給大家
1、操作題:“我讀你撥”和“我撥你讀”的活動先找一名同學和老師示范練習,例如:老師說請你撥到10:15分,學生操作然后小組合作練習
2、實踐題:請同學們了解一下我們學校幼兒園小朋友的作息時間請你幫他們讀出現(xiàn)在的時刻(課件出示)
3,開放題,為自己設計一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最合理。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做到學以致用。
4、欣賞鐘表: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美的感受中更加珍惜時間,體驗到時間的寶貴。我和孩子們欣賞世界各地的鐘表
5、研究體驗性作業(yè):帶著對鐘表的認識和對鐘表的喜愛之情,結合自己的想象,設計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時鐘。這個家庭作業(yè)的設計即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
師生反思,總結延伸
本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和學生對一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與小結,談一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體會,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還存在不足,最后,我對這節(jié)課進行總結:同學們,正象你們剛才所說的那樣,在這短短的40分鐘里,我們不但認識了時分,建立了時分的時間觀念,認讀了鐘表,而且我們在真切感受時間的對我們的重要性,你們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你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得到增強,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在數(shù)學的海洋中能夠爭分奪秒。做一個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小主人。最后老師送給大家?guī)着e話,請同學們齊讀:(時間就是知識,時間就是生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相關文章: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合五篇06-19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05-26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合8篇05-12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合10篇05-08
關于數(shù)軸說課稿范文02-22
《采薇》說課稿范文11-10
《化石吟》說課稿范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