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四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上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基本方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打好基礎。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計算教學都是從簡單到復雜螺旋上升的,最基礎的計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這樣的發(fā)展提高。本節(jié)課的教學以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為背景,通過探索卡通人物的秘密,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比賽等形式,引導學生動腦,動眼,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在教學例題時,讓學生嘗試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鼓勵學生自己算。學生已經能筆算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相比,三位數乘兩位數需要多乘一步,并把兩次的部分積相加。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驗,把新舊知識結合在一起,體會計算時的相同點,促進認知同化,完善認知結構。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說重點難點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的重點為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難點為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時的進位。
五、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出發(fā),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計算能力得到真正發(fā)展,我對本節(jié)課設計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土晫
1、回顧上一節(jié)所學的內容。
2、小黑板出示口算題: 23×20= 42×30=
3、課件接著出示估算題:
23×19=42×29=
23×21=42×31=
4、筆算下面各題。
1643 3 8 65
×21 ×15×4 4×34
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同時請四位學生上臺板演,講評時請同學們說說計算步驟和要點。
5、總結:兩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最后把兩次乘的結果相加。
。ǘ、新授。
1、小黑板出示: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2、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弄清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問題。
3、列式:145×12=
4、計算過程。
。1)估算。
教師:請大家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圍。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
150×10得1500
150×2得300
1500 300=1800
因為145<150所以結果應比1800米少一些。
估算二:把12看成10。
145×10=1450
12>10,所以結果應比1450米大。
。2)筆算。
教師:你們已經學過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現在請你們嘗試列豎式計算145×12。
、賹W生獨立嘗試筆算,教師巡視課堂,看看他們每一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诜答佊嬎憬Y果,要求學生回答:
先算什么?(先算145×2)
再算什么?(再算145×10)
最后算什么?(2個145與10個145的和)
板書:145×12=__千米
14 5
× 1 2
29 0
1 45
1 74 0
注意什么。(兩部分的相同數位要對齊)
③說一說,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步驟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我們發(fā)現三位數乘兩位數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軐φ兆约旱墓浪憬Y果,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是合乎實際,以提高學生估算的真確性。
。3)用計算器計算。讓學生用計算器算一算145×12,然后再和筆算結果對照、檢驗筆算結果是否正確。
。4)總結: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乘三位數,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乘三位數,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
。ㄟ@一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進而探討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在這一過程中,我先是先是讓學生估算,再讓他們筆算,最后用計算器檢驗,這樣,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既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ㄈ、鞏固練習
1、課本49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完成后,可以用計算器自行檢驗。
2、練習七第3題。
164×32=54×145= 254×36=
217×83=43×139= 328×25=
提示學生:怎樣列豎式可使計算方便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在列豎式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下面一行寫兩位數,這樣計算比較方便。同時提醒學生書寫要工整,數位要對齊,計算要仔細。
。ㄋ模⒖偨Y
這節(jié)課,我們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學會了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其方法就是: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相信,在我的教育教學 理念和方法的指導下,我所教出來的學生會更有知識、更有智慧、人格更健全,謝謝大家。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說一說教材分析:
《找規(guī)律》是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兩種物體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guī)律,并進行簡單應用。本課教學的重點在于經歷間隔現象中簡單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難點是用恰當的方式描述這一規(guī)律。教學目標是:(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guī)律。(2)能夠利用這一規(guī)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 。
教法與學法是:
1、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2、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鼓勵他們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3、面向現實生活,讓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意義。
下面,我重點來介紹這堂課的教學思路
根據教材特點,我設計了六個主要的教學程序:第一部分通過游戲,導入新課,引出規(guī)律;第二部分在有趣的童話情境中,探索規(guī)律;第三部分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對這類規(guī)律的認識得到提升;第四部分聯系生活尋找規(guī)律,體會規(guī)律的廣泛性,鞏固和深化學生對規(guī)律的認識;第五部分是運用規(guī)律,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最后是總結評價,延伸規(guī)律。
一、游戲導入,引出規(guī)律
在課的一開始,我和學生玩一個簡單的“跟我學”的小游戲。然后追問:同學們學得都這么快,這么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據學生回答,指出游戲中存在著規(guī)律的現象。(師板書:規(guī)律)
然后順勢說明: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雙手中,也存在著規(guī)律呢。不信?就讓學生把雙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說一說一只手上有幾根手指?每兩根手指之間有一個空擋,一共有幾個空擋?你還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空檔是4個,手指數比空檔數多1,空檔數比手指數少1。
然后指出:其實像這樣的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我們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
[在這里,我從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導入,讓學生從簡單的游戲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規(guī)律的存在,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為找規(guī)律奠定心理基礎。]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規(guī)律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首先多媒體顯示:音樂聲中,小兔們在歡快地唱歌跳舞的場景)告訴學生在這一場景里隱藏著一個規(guī)律,想不想把它找出來?
然后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觀察交流:自己從圖中獲取了那些信息?這些信息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此時學生的觀察可能是無序的。在此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圖上畫了幾組物體?每組有哪兩種?小兔子是怎樣排隊的?在小兔子中間還有什么?(體會每兩只兔子之間有一只蘑菇)你能數一數有幾只兔子幾個蘑菇嗎?
接著再觀察另外的夾子和手帕,木樁和籬笆,樹和繩子這幾組圖,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再認真讀一讀這些數據,看圖想一想每組的兩種物體——兔子與蘑菇、夾子與手帕、木樁與籬笆、大樹與繩子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他們的個數有什么關系?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然后再通過全班交流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在每兩只兔子之間有一個蘑菇,兔子的只數要比蘑菇的.個數多1;在每兩個夾子之間有1塊手帕,夾子的個數比手帕的塊數多1……
緊接著師提出:是不是有這種排列現象的兩種物體,它們的數量就一定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找一找規(guī)律。(將板書補充完整:找規(guī)律)
[以上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現實的問題情境,突出了學生的主題探索活動,在學生隨意觀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發(fā)現、交流,使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了不同的探索過程,有不同的體驗和發(fā)現,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發(fā)現的規(guī)律,增強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三、動手操作,提升規(guī)律
首先,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每人任意拿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并在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上一個圓片,將小棒的根數和圓片的個數分別填入表格中,并觀察小棒的根數和圓片的個數有什么關系?
然后進行集體交流,引導學生溝通與例題中發(fā)現規(guī)律的聯系。思考:按其排列位置,小棒相當于上面例題中的哪些物體?圓呢?小棒的位置和圓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這兩種物體的個數有什么關系?
接著再進行對比:通過操作發(fā)現的規(guī)律與在例題里發(fā)現的規(guī)律一致嗎?能把發(fā)現的規(guī)律總結出來嗎?
[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經歷數字化過程,進一步驗證規(guī)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分析,再次經歷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排列特點及個數關系的探究過程。溝通與例題中發(fā)現的規(guī)律的聯系,使學生把獲得的具體的、感性的認識逐步上升為數學思考,初步感受有關的簡單數學模型。]
四、聯系實際,尋找規(guī)律
首先請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這樣的規(guī)律現象,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和能力,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啟發(fā)學生用數學思想審視生活,
然后再請學生欣賞一組圖片:橋的欄桿;長廊;路邊的香樟樹和冬青;花欄;地磚;路燈;課桌;梳子;直尺;空調的葉片;學生的隊伍等,進一步感受生活中蘊含的規(guī)律,拓寬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體會生活中規(guī)律的普遍性。
五、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首先師指出:生活中這種現象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一起到馬路上來看一看(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這一題可以直接觀察,根據發(fā)現的規(guī)律得出答案。
然后激勵學生聯系實際思考、解決“想想做做”第二題“鋸木頭”的問題。
接著再回到主場景中,現在有12只小白兔手拉手做游戲,每兩只小白兔之間有一個小蘑菇,想一想應該有幾個小蘑菇?
如果12只小白兔想圍成圈做游戲,每兩只小白兔之間有一個小蘑菇,那應該有幾個小蘑菇呢?這里,學生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應引導他們爭論。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圓形排列的物體的規(guī)律,我采用多媒體來進行模擬實驗:把12只小兔分別用12個數字來表示 /article/,如果每兩個數字之間出現一個蘑菇,有多少個蘑菇呢?仔細瞧,數字們要變魔術了!課件演示12個數字圍成一圈,形成一個鐘面(鐘面是學生比較熟悉的,通過以前的學習,都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和12個間隔)。然后師再提問:現在蘑菇的個數有變化嗎?為什么?這樣的排列又有著怎樣的規(guī)律呢?
[以上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化靜為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直線上的間隔現象與封閉圖形的間隔現象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體會規(guī)律的發(fā)展變化,啟發(fā)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正確解決問題。]
六、總結評價,延伸規(guī)律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找到了什么規(guī)律?是怎么找到規(guī)律的?利用規(guī)律我們可以干什么?一起歸納總結:通過觀察、數數、畫圖、擺學具等方式發(fā)現了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如果排成一行,排在兩端的那種物體就比排在中間的物體多一個;如果排成圓圈,兩種物體的個數就一樣多。
最后布置一個實踐性作業(yè):運用課上找到的規(guī)律,結合生活實際,做一個小小的設計。(如用彩燈布置教室,用美麗的圖案打扮自己的臥室,設計美觀大方的廣場,設計有創(chuàng)意的游戲等。)
[通過布置開放性的作業(yè),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我選擇的說課內容是人教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第一課時億以內數的認識。
2、教材地位與作用: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的讀寫認,而本單元則是在以前學習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的讀寫并了解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這一單元是在小學階段對整數學習的最后一課。對以后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大數,并計算大數奠定了知識基礎,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數目。
3、教材的編排特點:a.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產生學習需要。b.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主探索。
本節(jié)課的學習,不僅是學生對數認識的一次擴展,也進一步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學習,能加強學生對數據實際意義的理解,會用數學的眼光分析身邊一些數據的意義,這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一般具有接觸面廣、獨立性增強、善于觀察和發(fā)現、樂于動手操作等特點,而且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系統(tǒng)的學習過萬以內的整數。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我會做一些課前準備,一是準備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課件;二是準備計數器、游戲卡片等教具。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和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使學生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ǘ┻^程與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會讀、寫億以內的數;
2、掌握億內數的數位順序表,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3、認識數級個級、萬級、億級,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億以內的數。
教學億以上數的讀法與寫法。
難點:1、讀寫數位較大的數目。
2、理解"十進制"計數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方法方面,我會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大數對于學生讀起來比較困難,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創(chuàng)設具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大數獲得豐富感受,注意放手讓學生探索,理解大數的讀法后,通過獨立練習,小組合作交流訓練,達到熟練程度。
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對于數位、數級,十進關系等知識,應該讓學生牢固掌握,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去發(fā)現,去體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達到對這些知識的理解。
密切了大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收集大數的習慣和能力,數的產生與發(fā)展都是生活實踐的需要,認識數是為了用它來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
學法:學生主體參與;動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學游戲
五、教學理念
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打基礎。遵循兒童心理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生必須獲得有價值的數學,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師精心組織下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探索億以內數的規(guī)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體驗。
數學教學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敢于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小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fā)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fā)展。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搿
1學前準備:口答:一千里面有10個百,一萬里面有10個千;口述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2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利用課件出示20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圖片)你們會讀這些數嗎?瞧,這些數比以前學習的萬以內的數更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更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請學生拿出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當數到10個一千時問: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多少?(一萬)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么辦?
2、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利用計數器問:怎么表示10個一萬?
3、照這樣繼續(xù)數下去。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10個一千萬是多少?.師: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即十進關系)
4、把所學數位按數位順序表排列起來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00表示8個千萬
為了便于讀億以內的數,我國沿用了四位一級的計數規(guī)律,即:從右起每4個數位是一級,分為個級、萬級和億級。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確定位置》是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前后、上下、左右,也學習了簡單的路線知識。這些知識為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了基礎。而本課的學習則是第一學段內容的發(fā)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生活的環(huán)境,都有較大的作用。教材從學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著手,通過說一說淘氣的座位,引出第幾組與第幾個的話題。接著,再從第幾組與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對表示方法,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對”在確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練一練的內容都是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某一點的位置。在練習時可以分兩步走。第一,分別說一說水平方向點的位置與垂直方向的位置。第二,當學生分別能清楚地表示單一位置時,接著討論在單一位置上的兩個點。這樣的內容安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地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基于以上的認識,遵循“數學教學要著力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理念,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過程與方法:通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并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究、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教學難點是在方格圖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二、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不能再單純的依賴模仿和接受性學習,而應該更多地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主動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我注重在課堂上多給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多動、多說、多練,同時借助有動畫和聲音效果的多媒體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準備了,方格紙和座位卡。
2、說學法
學生的學習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實踐探索。本節(jié)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貼近,這部分內容的掌握與鞏固也是在學生的實際應用中體現出來的,實踐性、應用性很強,因此要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問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嘗試解決問題。2、合作交流。本課雖以實踐活動為主展開學習活動,也應為學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夠的空間,先讓學生親自實踐,再組織同學之間的合作、討論與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制造沖突,激趣導入
通常學生的學習起點由三個:邏輯起點、現實起點與思想方法起點。這節(jié)課我是針對學生的現實起點來引入新課,可以說每個學生都有“第幾組第幾個”這一生活經驗,這一經驗與“數對”密切相關,其本質是一樣的。因此,上課開始我首先讓學生向老師介紹自己的座位,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嘗試、概括,讓學生感受用“數對”表示位置比用“第幾組第幾個”更為簡潔方便。讓學生感受學習確定座位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告訴學生像這樣用第幾組第幾個的形式,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課題。(板書:確定位置),從而揭示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探索學習,建立模型
看方格圖上的點用“數對”的方法確定位置是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避免學生單一借助實際的教室座位來理解“數對”,帶來認知上的局限性和學習上的疲勞感。我通過,將實際的教室座位改為半抽象的座位表取代教材中的情境圖,教學素材頓時鮮活起來,為學生建構“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這一新知鋪架一個階梯。隨后又將教室平面圖半抽象的座位表抽象成“點”。然后讓再出示橫豎“線”,最后形成了方格圖。這樣做使教學難點得以突破!缎抡n標》強調:數學學習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活動過程。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確定位置”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時,不能單純地作為知識點進行教學,也不能漫無目的的讓學去胡亂猜測,而是設計為一個個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感受、去經歷、去體驗。
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在方格紙的交叉點上畫出自己的位置。這一步我向學生提出了四個要求:第一,拿出方格紙表示自己的座位;第二,展示反饋,同桌互相檢查;第三,閉著眼睛想。根據方格紙想自己在班上的什么位置;第四,在方格紙上找出一位好朋友的位置。這樣一來,一是讓學生建立起數對的表象,體驗數學化的過程;二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用數對確定位置奠定認知基礎;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其次是讓學生認識“數對”,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此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時機,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重點內容。我分為六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小組討論,創(chuàng)造出更為簡潔的表示方式。要求四人一組,以“第二組第四個”為例進行研究;第二步,學生上臺展示,并說明所創(chuàng)造的意義。學生有了第幾組第幾個以及用方格圖來表示位置,估計學生會“再創(chuàng)造”出一些簡潔的表示方式,比如第2組第4個:2/4;2︱4;2,4;z 2g4;2z4g,等等。這樣教學從學生的現實出發(fā),引導學生再創(chuàng)造出數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好學、樂學的興趣;第三步,引導觀察概括,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概括出什么是“數對”;第四步,介紹讀法;第五步,觀察對比(5,2)和(2,5)這兩個數對的區(qū)別;第六步,請同學們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同桌互相檢查,并用開火車的方式說一說。
在初步理解了數對之后讓學生完成課本64頁的內容,通過讓學生根據自己班級的具體情境,運用到例題上,讓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過程,進一步使概念內化與形成。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運用模型,解決問題
通過多種形式練習,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我設計了一個闖關游戲,主要用來解決課本中的習題。
第一關:找位置 (投影出示學校附近的地圖)
1、下圖是學校附近的地圖,說一說學校在地圖上的什么位置?
2 、圖上還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與同桌進行交流。
3、指名兩個學生,一個報地點,另一個報相應的數對,報完后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第二關:找路線(拿出課前剪好的附頁1)
1、教師說出各個景點的數對,學生邊聽邊擺;
2、擺好后指名用數對匯報各個景點的位置;
3、投影書上的路線圖,請學生自己核對;
4、現在小敏的位置是(5,3),她要到溜冰場去,請畫出路線圖;(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2)出示學生的各種不同的畫法,找出合理的路線:最短的路程并且應該沿著圖中的路線走。
第三關:找位置看電影。
1、 老師將贈送每個同學一張電影票,要求先聽要求再行動:(1)票裝在四人小組信封里,每人拿一張后,先在座位上想一想你的新位子在哪?(2)等音樂聲響起,就帶上你的學習用具,對號入座。如果有人坐錯了你的位置,請你幫助他。2、拿票—思考—找座位。結果出現了問題:拿到(2,*)、(*,3)的兩位同學一時找不到位子,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樣做是為了是讓學生意識到(2,)只能表示第2組所有的人,不是表示一個人的;( ,3)是表示每一組的第3個同學,也就是第三行的所有同學,數對是用兩個數來確定位置的,只有1個數是無法確定位置的,進而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嚴謹態(tài)度,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把數對的知識由教室拓展到課外。數對的的知識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但小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較少。所以我通過介紹經緯線,體育館座位號、地球經緯度……拓展了數對的應用領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的同時挖掘數學價值,體現數對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滲透讓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既把握了良好的數學教學契機,又實現了課程回歸生活的思想。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自我評價,總結學法。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收獲和感受。這樣做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回顧反思”本節(jié)課使用的觀察、討論、動手操作等學習方法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的了解更多的有關知識,獲得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反觀這一節(jié)課,我改變以書教書的方式,用現實的班級座位,活生生的情境代替課本的內容,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另外我注意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讓學生建構模型,創(chuàng)造出“數對”的表示方式,讓學生親歷數學化這一過程。我的教學安排合理有序,有層次性,教學內容我安排了兩個由近及遠。一個是:自己的班級—淘氣的班級—城區(qū)圖;另一個是: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具體的感知(弄清班級的第幾組第幾個)—用方格表示—創(chuàng)造出數對,并讓學生閉著眼睛想座位的坐標圖,豐富了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口、腦、手多感官參與,積極探索,體現了人人學數學、用數學、人人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fā)展。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解簡易方程這部分教材有兩種類型方程的解法.教材先出示例5:一個工地用汽車運土,每輛車運X噸。一天上午運了4車,下午運了3車。這一天共運土多少噸?要求3ⅹ+4ⅹ=?這在初中代數中,叫做合并同類項,考慮到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教材沒有出現同類項等屬語.而是通過實例并借助插圖,幫助學生根據運算意義,從直觀上理解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例6 、7X+9X=80的解法.這也是本節(jié)教材的一個重點內容.在后面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有些含有兩個未知數的題目,需要列出這樣的方程.而且這種題型思路統(tǒng)一,解法一致,既可減輕學生的負擔,又可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為今后學習分數應用題及代數方程解應用題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結合教學內容,我將教學目標設計為:
智育目標 (1).理解掌握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的算理.(2).會解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為列方程解應用題作準備.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中的團結互助精神。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重、難點 形如aⅹ±bⅹ=c的解法
其次,來說說我設計這課時的
二、教學理念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他們帶著原有的知識背景、活動經驗和理解走進學習活動,并通過自己的主體活動,包括獨立思考、與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本課是在學生已有的觀察法、比較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嘗試教學法、遷移法,去建構對數學的理解。這就很好地突出了學習者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把發(fā)現知識內在聯系的機會與權利還給學生。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然后說說我的
三、教學流程
我將教學流程設依次設計為:精心設計 運用遷移、創(chuàng)設情景 激活課堂、重視指導 拓展延伸三步曲。先說第一步
精心設計 運用遷移
教學伊始,為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景:班上準備開一次文藝晚會,派你去買些水果,你會怎樣給營業(yè)員付錢?片刻沉默后,有的說:我會認認刻度,確定有幾斤再付錢。因為方程本來就是等式,這樣,讓學生在數學中也學會生活。再出示本課準備階段兩種類型的練習題,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2、一個工地用汽車運土,每輛車運5噸,一天上午運了4車,下午運了3車,這一天共運土多少噸?對例5、例6的學習具有遷移的作用,通過看看、比比、算算,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解題方法可進行自主學習。因為數學本身也是充滿觀察與猜想的活動。如何圍繞重點展開教學,如何突破難點呢?因此教學流程設計的第二步
創(chuàng)設情景 激活課堂
“喜歡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貼近孩子的生活,讓他們感到親切。這樣才能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對教材的例題加以調整.怎么樣才能使學生熟悉而喜歡呢?我不由想起了學生去中村桔園參觀一事,我靈機一動,對呀!多好的題材,這樣由原來的“工地運土”變?yōu)閷W生熟知的“中村運桔子”。(圖片)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身邊處處皆數學。先讓學生嘗試解答,在復習題(3)中,學生根據題意列出了5×4+5×3和5×(4+3),觀察兩個算式的特點,學生明白了這里的兩種方法就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解題能力,在此基礎上,由復習題演變引出新課,在學生明確其異同點后,遷移運用已有知識充分進行嘗試練習解決問題. 但仍有少數基礎差、能力弱的孩子難以明白。為照顧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我提出要求,激勵孩子們干什么都要比著干,搶著干,爭著干!看看哪組最團結,愿意幫助本組學習有困難的同伴度過難關!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積極向上的,只要給他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給大家。這樣,在本組同學的帶動下,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也很快得出了4ⅹ+3ⅹ=7ⅹ。我又將例5的問題變成:上午比下午多運多少噸?有幾個學生的答案是:4ⅹ-3ⅹ=1ⅹ。在此,強調隨機教學,學生答案出現偏差,有不適當之處,教師要適時點拔,及時糾正。教師提示:1ⅹ可以寫成ⅹ,1可省略不寫。并通過不同類型的鞏固題讓學生更進一步明確算理。尤其注意b-0.6b ⅹ-0.36ⅹ的算法。這樣為例6的學習解決了關鍵一步,掌握例6 7X+9X=80的解題方法自然水到渠成。解答含有兩個未知數的方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會算,還要讓學生會說。說清算理: 一個式子中如果含有兩個未知數ⅹ的加減法,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義,將未知數前面的因數相加或相減,再乘ⅹ,算出結果.因為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者。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當然只要求少數同學能歸納算理就行,學生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差異,對此不作全面要求.在此教師強調檢驗,沒要求檢驗的也要口算檢驗,這是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從小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但是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因此教學流程的第三步設計為:
重視指導 拓展延伸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只是在學生需要時給予恰當的幫助!蓖ㄟ^不同形式的習題幫助學生掌握新知。進一步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尤其是創(chuàng)新題,1、編兩個不同的方程,使方程的解都是ⅹ=6,2、在□中填入合適的數,使等式成立。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只有當自己的觀點與集體不一致時,才會產生要證實自己思想的欲望,從而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但是提出挑戰(zhàn)并不意味著要難倒學生,而是要激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去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才能納入其認知結構中,才可能成為有效的知識. 在教與學的活動中,有老師的組織、參與和指導,有同伴的合作、交流與探索。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彪m只有一字只差,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我選擇后者。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又為學生的新知建構拓展出更大的空間!
最后,說說本節(jié)課的
四、教學反思
本課從復習題導入例5,由例5過渡到例6,一環(huán)一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逐步深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找學生熟悉的教學題材,使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妙趣橫生,充滿活力;運用遷移法、嘗試法、小組合作等不同形式的學習,既可幫助學生突出重點,分散難點,使學生很快掌握了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的算理,又可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中團結互助的精神。使每位學生都體驗著參與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有關四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高三數學說課稿模板01-17
大班數學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7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7篇10-05
有關數學周記模板合集7篇12-21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有關四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編九篇10-13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10-11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模板合集7篇12-19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模板合集5篇12-16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