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自主解決問題、學習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
2、會進行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會解決稍復雜的應用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二、解決問題
三、混合運算
四、嘗試應用
五、課堂練習1、師生通過在公園里劃船的經(jīng)歷引出問題情境。
2、讓學生讀題并觀察情境圖,了解數(shù)學信息。
1、提出要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鼓勵學生嘗試解決。
3、交流解題思路和算法,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方法。
4、鼓勵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
5、交流、討論寫出的綜合算式,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討論:為什么要加括號?使學生了解三步混合運算和兩步混運算一樣,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7、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由學生劃船的經(jīng)歷引出本課內容,學生很感興趣,而且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讓學生了解情境圖中的活動作好鋪墊。
給學生創(chuàng)造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空間,使學生經(jīng)歷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做法的機會,獲得自主解決問題以及展示自我的快樂。體驗算法多樣化,考查學生能否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過程。
在分步計算的基礎上嘗試列出綜合算式,讓學生經(jīng)歷自主建構混合運算式題的過程。
交流列出的混合算式,是學生形成三步混合運算技能的過程。
在兩步混合運算知識背景下,經(jīng)歷學習帶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理解掌握小括號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過說運算順序和自主計算,掌握帶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認識乘法
教案設計:二年級備課組
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經(jīng)歷幾個相同數(shù)的連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初步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出簡單乘法算式的積。
2、使學生經(jīng)歷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幾個相加是多少的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并通過觀察、操作、分析的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數(shù)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知道乘法的含義,了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乘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1-2頁。第3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和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例題圖,學生準備小棒等。
教學模式:三段式
教學過程:
一、鋪引
出示算式:
第一組 第二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學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
1.這兩組題都是加法,但是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組每道題的加數(shù)不相同,第二組的每道題的加數(shù)都相同)
2.像第二組這樣,加數(shù)都相同的加法,我們叫它“求相同加數(shù)的和”.
第1題3+3,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3相加,這就是2個3.
第2題5+5+5,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5相加,這就是3個5.
第3題4+4+4+4,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4相加,由學生說出4個4.
第4題2+2+2+2+2,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2相加,由學生說出5個2.
二、探究
1.教學例題。
教師提問如何列算式?
用加法算:2+2+2=6
你寫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相同加數(shù)是幾,幾個2連加.
教師敘述: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書課題:乘法初步認識)
介紹乘號及算式寫法和讀法:
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 ×”.教師同時板書,然后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乘號像什么(像漢語拼音中的 ×).
怎樣寫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數(shù)是幾,相同加數(shù)是2,就寫在乘號的前面,再數(shù)一數(shù)是幾個2連加,把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3寫在乘號的后面,2×3表示3個2連加,3個2得6,因此算式是2×3=6,讀作2乘以3等于6.
學生獨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
歸納小結:
。1)上面這幾道題用加法算的時候,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點?
。2)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法算?
。3)兩種方法比較,哪種簡便?因此,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訓練
1.基本練習
出示復習準備中的兩組題,哪組題能改寫成乘法算式,怎樣改寫?說出相同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幾連加.
3+3 3×2; 5+5+5 5×3; 4+4+4+4 4×4;
2+2+2+2+2 2×5
2.想想做做1、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在教科書上列出算式。
四、課堂總結。
作業(yè):2、5
板書設計:
認識乘法
4×2 = 8 或 2×4 = 8
. .
. .
. .
乘號 乘數(shù)乘數(shù) 積
4 × 2讀作:“4乘2”, 2 × 4讀作:“2乘4”
教后記:
第二課時 練習一
執(zhí)行時間:
教學內容:教材第4-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乘法的含義,能較熟練地寫出乘法算式。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和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圖,學生準備小棒等。
教學模式:三段式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學生動手操作,用小棒擺
教師指導,檢查。
2、學生仔細觀察圖,寫出有幾個幾,并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讓學生觀察跳繩圖,說出有幾個幾,并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5+5+5+5=20
乘法算式:5×4=20 或4×5=20
3、學生觀察,比較是幾個幾相加,并寫出乘法算式。
3×5=15 5×3=15
二、重點練習
1、第5頁4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講解,強調是幾個幾。
2、第5頁5題
學生在書上寫出算式,指名讀一讀。
4×2=8 2×4=8
6×3=183×6=18
5×6 6×5
3、第5頁第6題
教師讀題,學生填寫,集體訂正。
4、第6頁7題
學生看圖,列出算式
4×2=8
5、第6頁8題
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指名列式。
5×3=15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一、本單元知識框架
二、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lián)系
三、與本單元相關知識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經(jīng)入學以來一個月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大部分都能夠根據(jù)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征(如顏色、形狀等),獨自進行分類,一些基礎較好、領悟力較高的孩子已能夠根據(jù)事物的功用(個別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進行分類。
四、本單元教學目標
1.能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2.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3.在分類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五、本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單一標準的分類活動中,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意義,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在不同標準的分類活動中,由于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分類的基本方法,所以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選擇不同分類標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確,在單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既定的,不可改變的。而不同標準的分類,由于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六、本單元評價要點
1. 學生能否獨自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
2. 學生能夠根據(jù)具體情況,自己提出分類依據(jù)。
七、各小節(jié)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shù): 4 節(jié)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計劃
課時 授課
日期
單一標準的分類 讓學生初步體會分類的意義 1節(jié)
不同標準的分類 學會選擇不同的分類標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1節(jié)
練習課 通過充分練習,熟練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 1節(jié)
單元測試及分析 檢測本單元的學生學習情況,及時進行查漏補缺 1節(jié)
合 計 4節(jié)
八、各課時教學設計
第一節(jié) 《單一標準的分類》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能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2.在分類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意義,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
2. 教學難點:能夠體會到單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既定的,不可改變的。
三、預計教學時間: 1 節(jié)
四、教學活動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分類。
老師用課件展示出一家商場里面,貨架上的商品擺放情況。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看課件,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二) 新知學習
【明確分類】
課件展示:(文具柜臺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正在往柜臺里分類擺放文具。)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售貨員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售貨員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一、鞏固發(fā)展,體驗分類
1.完成“做一做”的題目。
(1)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學生中分類的不同方法。
2.完成練習六第1至3題。
(1)第1題,啟發(fā)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啟發(fā)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不是同類。
第二節(jié) 《不同標準的分類》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2.在分類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選擇不同分類標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
2. 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確,由于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三、預計教學時間: 1 節(jié)
四、教學活動
(一 )課前教具的準備:預先把數(shù)學書第39頁的“做一做”進行了改編,并用彩色卡紙做成水果卡片。把原來同一形狀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綠色的),改為同一形狀,底色卻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綠色、紅色和黃色,另兩種形狀也各有三種顏色)。并把制作的卡片放在1個大信封里,讓小組長保管。
(二 )新知學習
主動探索,實踐操作(學習不同標準分類)
1.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把水果卡片根據(jù)不同的標準進行多次分類,從而使分類過程不斷地細化,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同一類物品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然后再通過分鉛筆等其它物品,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2.動手分水果卡片,初步體會到不同標準分類。
(分類前,老師應先提出具體的要求):
(1)分類前,每位同學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將怎樣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組動手交流。
(2)當一個同學在發(fā)表他的想法時,其他同學要靜靜地聽,等他講完后再講講自己的想法或對他的話進行補充。
(3)分好后,上來給大家匯報的小組,請選好自己組的介紹員,還要有一個同學配合拿卡片。
3.再次實踐,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動手分一分桌面上的鉛筆,這一次我們按照不同的標準分一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操作完后,教師統(tǒng)計分的方法,并請方法最多的小組上來匯報。
4.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分類,我們又一次體會到了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5、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分類
師: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處處接觸到分類,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或接觸過分類?(學生自己匯報,教師適當追問: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處。)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
1、在水果的下面畫“○”
2.在會游泳的動物下面畫“√”
3.把同類的圈起來。
【提高練習】
1、 把不一樣的劃去。
2.把不同類的涂上紅色。
3.想一想,有幾種分法?
【拓展練習】
1.圈一圈,把下面的餅干分成三類。
2.想一想,有幾種分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小數(shù),復習鞏固小數(shù)的讀、寫及其大小比較,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計算。
2.能夠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可以用小數(shù)加減計算的問題,并列出正確的加減算式。
3.能夠利用小數(shù)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具體的應用中體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學完第一單元“元、角、分與小數(shù)”,初步認識了小數(shù)并會進行簡單的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jié)練習課教學。在練習中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復習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及其計算,重點放在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上,看學生是否能把學過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同時,應注意學生進行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及其計算的策略。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民辦學校,學生基本上來源于經(jīng)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但這些家庭的大部分孩子又因為父母的“忙”而缺乏家庭所給予的學習上的必要輔導。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從20xx年開始課改實驗,學生都比較喜歡上數(shù)學課。學生能靈活地思考問題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動手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看一看,比一比
1.師:新的學期我們又擁有了許多新的課本,又可以學到許多新的知識,這學期學校又發(fā)了哪些新書呢?拿出來看一看。
2.一本數(shù)學書的價錢是多少元?也就是幾元幾角幾分呢?其余書的單價你知道嗎?同桌互相介紹一下。
3.老師手中有一本科技書,它的價錢是多少?你能在你的新書中找一本比科技書貴的書嗎?再找一本比科技書便宜的書。(讓學生說明比較的理由。)
4.小組合作:一名同學拿出一本書,其余同學分別找比它便宜或比它貴的書。
(二)活動二:想一想,算一算
1.師:在這些新書中,哪本書最貴,哪本書最便宜?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以下兩個問題:
(1)這兩本書相差多少元?
(2)這兩本書一共多少元?
2.讓學生對以上兩個問題獨立列式計算。
3.全班交流:你認為在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小數(shù)加減時為什么小數(shù)點要對齊?
4.根據(jù)這些新書的價格,你還能提出有關小數(shù)加減計算的問題嗎?(小組合作,每組提出兩個問題,獨立列式解答。)
(三)活動三:綜合練習
1.寫一寫、讀一讀
10元 2元 5角 5角2角 2分5元 2分
元 元 元
2.在○里填上“>”“<”或“=”
7.8元○9.0元0.6元○1.2元10.00元○10元
6.08元○6.05元 0.??60元○0.59元 3.68元○4.2元
3.解決問題
(1)小明的爸爸身高是1.80米,媽媽身高是1.60米,小明的爸爸比媽媽高多少米?
(2)一本《數(shù)學伴你成長》3.20元,老師帶10元錢準備買兩本《數(shù)學伴你成長》,錢夠嗎?
4.實踐活動
跟爸爸媽媽一起經(jīng)歷一次購物活動,保留收銀小票,看一看收銀小票,與爸爸、媽媽交流一下收銀小票的每一項表示什么。
教學反思
本節(jié)練習課的教學是在新學期的第二周進行的,在教學時我利用學生對新書還有強烈的興趣這一資源,創(chuàng)設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復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復習小數(shù)的意義、讀、寫、大小比較及計算,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參與知識應用的過程,在應用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比較高,能夠采用不同的方式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也能清晰地表達出小數(shù)點要對齊的道理,較好地達到預期的目標。只是在綜合練習中,我感到有些平淡,學生也比較安靜,我想如果能夠在這里設計一道綜合性的或開放性的題目,學生也許會更感興趣一些,效果會更好一些。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為第一單元的練習課,楊老師設計了一個具體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過比較書的價格復習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通過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復習小數(shù)的加減法,并且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到數(shù)學的價值。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化的世界里,周圍的一切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如溫度的變化、速度的變化、物價的變化、季節(jié)的變化、身高體重的變化等。從數(shù)學的角度探索現(xiàn)實世界中的變化及變化規(guī)律,研究變量和變量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從常量的世界進入了奧妙無窮的變量的世界,開始接觸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現(xiàn)實世界、預測未來。
函數(shù)是刻畫變量之間關系的數(shù)學模型。函數(shù)的核心是把握并刻畫變化中不變其中變化的是過程,不變的是規(guī)律(關系)。函數(shù)的定義通常有兩種:即變量說和對應說,變量說便于從宏觀上動態(tài)地把握,對應說便于從微觀上靜態(tài)地認識;函數(shù)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語言描述法、解析式表示、表格表示和圖像表示。函數(shù)思想在小學階段強調的是滲透,教師應創(chuàng)設變化的過程;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本性,讓學生于變中把握不變。
二、教學背景分析
1、 學習內容分析
變化的量是在學習正比例和反比例之前的一節(jié)準備課。函數(shù)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變量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模型,從數(shù)學的角度研究變量和變量之間的關系,將有助于人們更好的認識世界、預測未來,而本單元的正比例、反比例就是兩個重要函數(shù)。對函數(shù)的學習是中學階段的一個重要內容,然而國際數(shù)學發(fā)展的趨勢表明:對于變量之間關系的探索、描述應從小學非正式的開始,豐富早期對函數(shù)的經(jīng)歷是十分重要的。同時,研究現(xiàn)實世界中的變化規(guī)律也使學生從常量的世界進入了變量的世界,開始接觸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正比例和反比例之前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變量,有些變量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的(一個變量隨著另一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教材在變化的量這一課中,設計了三個具體情境,使學生在觀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體會變量與變量之間相互依賴的關系,嘗試對這些關系進行大致的描述,體會函數(shù)思想。
在正式學習正比例、反比例之前,結合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了解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變化的量,初步體會變量之間的關系,并嘗試對這些關系進行大致的描述,為后面學習正比例、反比例提供豐富的知識背景,使學生學習正比例、反比例時不再覺得抽象難懂,也有利于學生函數(shù)思想的形成。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對函數(shù)內容的學習從實際背景和生活經(jīng)驗開始,經(jīng)歷數(shù)學化的過程,并逐步向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拓展,小學主要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初步模型,到中學逐步上升到嚴謹、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
2、 學生情況分析
其實以前學生學習的一些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速度、時間、路程和單價、數(shù)量、總價等)、探索數(shù)和形的變化規(guī)律、字母表示數(shù)以及五年級和六年級上學期的看圖找關系,已經(jīng)為學生積累了研究變量之間關系的經(jīng)驗。本節(jié)課的目標之一要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互相依賴的變量,對這些變化的量有一個整體的結構化的認識,知道可以多種形式表示變量間的關系,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雖然學生有了一些變量的生活經(jīng)驗,但是從數(shù)學的角度學生對具體情境中相互依存的兩個變量能感悟多少呢?為此,我對六(5)班37名學生做了前期調查問卷測試,結果分析如下:
問卷試題:在一次實驗活動中,小青記錄了一壺水加熱過程中水溫變化的情況,數(shù)據(jù)如下:
水加熱過程中水溫變化記錄
時間(分)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溫(℃) | 20 | 22 | 25 | 30 | 40 | 50 | 63 | 75 | 85 | 96 | 100 |
。1)上表中哪些量在發(fā)生變化?
。2)說一說水燒開之前水溫是如何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3)你還能舉出我們生活中變化的量的例子嗎?試著寫出幾個
測試結果分析:
(1)回答只有水溫一個量變化的 | (2)不能描述水溫隨著時間變化而升高的 | (3)舉例直說事物名稱沒有描述關系變化 |
8人 | 8人 | 15人 |
占全班22% | 占全班22% | 占全班41% |
從分析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正如開始我們所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化的世界里,學生能感受到周圍的一切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如溫度的變化、速度的變化、物價的變化、季節(jié)的變化、身高體重的變化等。但是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還不能從數(shù)學的角度探索現(xiàn)實世界中的變化及變化規(guī)律,不能感悟到很多變量和變量之間的相互依賴的關系。學生還沒有從常量的世界進入奧妙無窮的變量的世界,開始接觸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因此更加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3、 教學手段說明
分類思想是根據(jù)數(shù)學本質屬性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將數(shù)學研究對象分為不同種類的一種數(shù)學思想。分類以比較為基礎,比較是分類的前提,分類是比較的結果。數(shù)學中的分類思想,是根據(jù)數(shù)學對象本質屬性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將其分成幾個不同種類,進行研究從而解決問題的一種數(shù)學思想。它既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更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邏輯方法。本節(jié)課將在分類辨析中比較,使學生對變量之間相互依賴關系的理解水到渠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互相依賴的變量,對這些變化的量有一個整體的結構化的認識,知道可以多種形式表示變量間的關系,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情境中,借助數(shù)據(jù)和圖像的深入分析,整體感知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情況,初步探究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主動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和語言進行交流和分析,體會函數(shù)思想。
教學過程:
。、導語:兒子過7歲生日時,我們?yōu)樗c上了生日蠟燭,過了一會兒,我兒子突然喊起來:媽媽,我發(fā)現(xiàn)蠟燭越來越短了!我隨口說道:當然了,蠟燭燃燒的越多,剩余的自然就越短。
這個情境中有沒有哪兩個量變化關系特別密切呢?
。病⒛隳芘e出一個像這樣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跟著變化的例子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變化的量)
同學們都很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有很多變化的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變化的量。(板書:變化的量)
。ㄒ唬┏醪礁兄,用不同的形式表示的變化的量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我們身邊變化的量的例子,請你看一看每一個情境中有哪兩種變化的量?它們又是如何變化的呢?先獨立觀察、思考,再小組內交流。
學生小組內討論,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請針對你感興趣的一個情景說一說。
。ǘ┱w感知,根據(jù)變化的趨勢分類
我們發(fā)現(xiàn)剛才的每個情境中都存在兩種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會隨著發(fā)生變化。這些情境中有的量的變化關系具有共同的特點,請你嘗試按照這樣的標準進行分類。先思考,再小組交流。將同類的序號填在表格內,并簡單寫寫每一類的特征。
小組匯報,[板書分類序號、特點]
小結:小明的體重和年齡的變化實際是有規(guī)律的,只不過規(guī)律不明顯,受是知識和方法的限制,我們現(xiàn)在還研究不了,將來到了高中,我們可以繼續(xù)研究。駱駝的變化呈現(xiàn)周期性規(guī)律,1個周期就是24小時。
。ㄈ┥钊胙芯窟f減的變量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今天我們就按照這種分類方法繼續(xù)深入研究變化的量,你們一定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剛才,我們將1和2分成了同一類,雖然都是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就減少,但它們還是有區(qū)別的。
讓我們來一起深入研究一下這兩組(一增一減)變化的量,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學習材料(作業(yè)紙)小組合作,用你們喜歡的方法進行研究。再整體觀察分析,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1.匯報交流。
學生預設:從表格和圖象兩方面闡述,
小結:從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能看出,同樣是一增一減,燃燒長度和剩余長度是和不變(課件)。分的杯數(shù)和每杯的量是乘積不變(課件)。
從圖象中也能看出這兩種關系(課件)。并且同學們還發(fā)現(xiàn)蠟燭燃燒是有盡頭的,圖象是一條線段。而水是分不完的,圖象無限趨近橫軸,但不與橫軸相交。
看來在變化的量中,還有不變的量,這個不變的量,決定了兩個變化的量的關系,決定了他們的變化趨勢。
2.總結方法
我們剛才觀察兩種變化的量時,你們都采用了什么方式進行的研究呢?他們有什么優(yōu)勢呢?(圖象直觀,便于觀察整體的'變化趨勢,表格準確,可以借助數(shù)據(jù)進一步計算深入分析)
三、機動:對同增類的分析
剛才在分類時候,大家都同意將34分成一類,認為兩個量的變化是同時增加的,你打算采用哪種方法進行研究呢?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研究材料,小組合作,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四、小結全課
1、這節(jié)課就要結束了,能談談這節(jié)課你的感受或問題嗎?
2、其實我們今天研究的這些變化的量,都是我們以前已經(jīng)知道并應用過的,例如正方形的周長和長方形的面積都是是我們三年級學過的內容,包括其他的情境中的變量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今天我們從量的變化的角度出發(fā),將數(shù)據(jù)和圖形結合在一起觀察分析,通過一次次的分類,發(fā)現(xiàn)在我們熟悉的這些規(guī)律中蘊含著更多的奧秘。同學們,其實變化的量中還有更多規(guī)律等著你們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
五、學習效果評價分析
課后學生是否能從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相互依存的兩個變量,并能用不同方式(語言、表格、圖像或關系式)來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第5頁例3及做一做,練習一第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會辯認地圖上的方向(四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解決簡單的路線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同一路線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進一步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方位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方位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難點:能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四個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具學具:把第5頁例3的圖,制成“人物”可以靈活擺放的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第5頁例3的圖(刪去圖中的人物及話語)
。1)誰能在圖上指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說一說,體育場、電影院在少年宮的什么方向?
。3)說一說,醫(yī)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醫(yī)院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別人向我們問路或我們向別人問路的問題,怎樣描述行走的路線,才不會讓人走錯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路線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感悟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
。1)小明的媽媽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為媽媽買些東西。從醫(yī)院出來后,向北走到第1個十字路口時(教師邊用人物圖片演示邊講述,最后把小明的人物圖片放在醫(yī)院旁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該怎么走了,你們能告訴他怎么走嗎?
(2)請一名學生描述行走路線,教師在圖上根據(jù)他的描述移動小明的人物圖片,當學生的描述不明確時,教師就故意走錯,迫使學生調整描述的方法和語言,逐步讓學生感悟到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最后把小明放在商店的位置。
。3)誰能再說一說小明從醫(yī)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線?
2.體會同一路線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買完東西,準備回醫(yī)院,他可以怎樣走呢?……還有別的路線嗎?
。2)誰能把同學們說的路線在圖上演示一下?仍然可以采用“根據(jù)描述演示的方式”,讓學生領悟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
。3)如果你是小明,你會選擇哪一條路線?為什么?
3.學生自己提出路線問題自己解決路線問題
(1)小明選擇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線,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問路(教師邊用人物圖片演示邊講述,最后把小明和叔叔的人物圖片放在例3的圖中的位置),你們猜猜這位叔叔會怎么問?學生可能會猜:
請問去電影院怎么走?
請問去少年宮怎么走?
請問去體育場怎么走?
……
。2)同桌兩個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問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扮演叔叔的同學根據(jù)扮演小明的同學的回答,在圖上演示行走路線。
三、鞏固練習。
1.第5頁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然后在圖中畫出小紅從家到游泳館的路線。
。2)說一說,小紅、小蘭、小明上學的路線。
。3)說一說,小紅、小蘭、小明放學的路線。
。4)先男生提出問題女生解決問題,再女生提出問題男生解決問題。
2.練習一第3題。
。1)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第(2)題,同桌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描述路線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
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分數(shù)的數(shù)感培養(yǎng),以及與除法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課件1]
1,提問:A,7/8是什么數(shù)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運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發(fā)現(xiàn)7/8和7÷8之間有聯(lián)系嗎
2,揭示課題.
述:它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板書課題: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二,探索新知,發(fā)展智能
1,教學P90 .例2:把1米長的鋼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
提問:A,試一試,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板書:用除法計算:1÷3=0.333……(米)
用分數(shù)表示:根據(jù)分數(shù)的意義,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這兩種解法有什么聯(lián)系嗎
(從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們表示的是同一段鋼管的長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關系.)
板書: 1÷3= 1/3
C,從這個等式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1÷3所得的商除不盡時,可以用什么數(shù)來
表示 也就是說整數(shù)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誰來表示
2,教學P90 .例3: 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塊 [課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數(shù)來表示呢
板書: 3÷4= 3/4
(2)操作檢驗(分組進行)
、 把3個同樣大小的圓看作3塊餅,分一分,看每個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塊餅
、 反饋分法.
提問:A,請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第一種分法:把3塊餅一塊一塊地分,每個孩子分得每個餅的1/4,共得3個1/4 塊,也就是3/4塊.)
(第二種分法:把三塊餅疊在一起分,每個孩子分得3塊餅1/4的 ,拼起來相當于一塊餅的3/4 ,也就是3/4 塊.)
B,比較這兩種分法,哪種簡便些
※ 把5塊餅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說一說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結提問:A,觀察上面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板書: 被除數(shù) ÷ 除數(shù) = 除數(shù) / 被除數(shù)
B,你能舉幾個用分數(shù)表示整數(shù)除法的商的例子嗎
C,能不能用一個含有字母算式來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書: a÷b=b/a (b≠0)
D,b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書P91 深化.
反饋:說一說分數(shù)和除法之間和什么聯(lián)系 又有什么區(qū)別
板書:分數(shù)是一個數(shù),除法是一種運算.
三,鞏固練習 [課件5]
1,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 )份的數(shù).1÷21表示兩個數(shù)( ),還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shù).
四,全課小結
當兩個自然數(shù)相除不能整除時,它門的商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種運算,而分數(shù)是一種數(shù),因此,我們只能說被除數(shù)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子,除數(shù)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母.故此,分數(shù)與除法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在整數(shù)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數(shù),那么,分數(shù)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書設計: 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數(shù) ÷ 除數(shù) = 除數(shù) / 被除數(shù)
a÷b=b/a (b≠0)
分數(shù)是一個數(shù),除法是一種運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shù)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 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 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jù)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 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版07-13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3-16
《左右》小學數(shù)學教案04-01
小學數(shù)學教案【薦】07-20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0
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