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的第一課時《認識圖形》。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板書設計這四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想。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對本教才進行簡單的分析,課程標準把空間與圖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學生初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認識圖行》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的起始課,是在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體現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幾種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他們的特征、周長,還有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4、評價目標: 用評價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
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會辨認這四種圖形;另外,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很容易將體和面混淆,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體會面在體上。
說教法、學法 教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完成上述四維目標呢?新課程標準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對于入學不久的一年級學生,它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動,愛說。針對這種情況,我綜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采用情景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活動教學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經歷探索,獲得知識。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2
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第一課時。
一、教材簡析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2、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3、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4、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二.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三.教學流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ㄕn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
。ㄕn件出示:平面圖形)
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
。ò鍟赫J識圖形)
。ńY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fā),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ǘ┎僮鹘涣,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ㄍㄟ^“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fā)現
。ㄕn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fā)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
。ㄍㄟ^“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
(這一要求既有挑戰(zhàn)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yǎng)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ㄍㄟ^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
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fā)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游戲:我說你想
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
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
。ㄍㄟ^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
的圖形,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
。ㄗ兪綀D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圖形?
(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fā)現告訴大家。)
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
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
。ㄕn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祵W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這節(jié)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里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評課稿連接: pkg/
。2)交流展示。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
。ㄍ卣箤W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這節(jié)課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3
一、理解教材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包括: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和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因為現實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教材把認識立體圖形排在平面圖形之前。教材在這部分內容的編排上體現了新課標的兩大理念: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掌握知識。
二、了解學生
兒童對形狀的知覺是通過視覺、觸覺、運動覺協同運動的,這有利于增進他們對所處環(huán)境的認識,為將來學習幾何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其實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關于形狀,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的感知經驗,只是這些經驗太感性,需要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幾何概念,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我的學生大多是五六歲,年齡偏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數多(56人),分組活動不容易組織。另外,據我課前調查,學前班雖然也認識過這些圖形,但很多孩子將“長方體”說成“長方形”,將“正方體”說成“正方形”,也有將“圓柱”說成“長方形”的,將“球”說成“圓”的更多,所以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三、擬定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將教學目標定為: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這是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這是數學思考方面的目標);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是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的目標)
教學重點與難點是: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四、學法與教法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學生應采用這樣的`學法:一、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仔細觀察,更要多動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學習,共同探究;三、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學以致用。“教”是服務于“學”的,與這些學法對應,教師該做的是:一、準備大量的實物和模型,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提供材料;二、營造好學習氛圍,組織好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三、適當指導,幫助學生提高。
五、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喜歡藍貓,我先出示漂亮的藍貓圖片,然后說:小朋友,今天聰明的藍貓來和我們一起上數學課,咱們每個組的桌上都有一個袋子,這是藍貓給大家的禮物,看一看是些什么?藍貓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看哪個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這里用藍貓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引入課題,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并能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小組活動,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組活動,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然后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讓學生認一認,并與相應的實物歸為一類。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說課稿《認識立體圖形》:經過上面的活動,學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經驗,這時教師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幫助學生將感性認識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這些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
(2)在班上匯報交流。
親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學生對幾種立體圖形特征的體驗,和同學的交流有利于豐富對這些立體圖形的認識,在以上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圖抽象出模型圖
教師以一句“藍貓放映的時間到了”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投影屏幕上來。通過幻燈片,從一個個實物圖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一般模型圖。
前面的兩次小組活動,以實物和模型為研究對象,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對幾種立體圖形有了比較多的感性、直觀的認識,這時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再過渡到模型圖,逐漸抽象,為的是促使學生形成幾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記憶想像。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辯認,將這些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并用手比劃。
(3)兩人游戲:猜一猜
一人閉上眼,摸一摸別人給出的一種實物,判斷它的形狀。
這一組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四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四)、游戲中體驗特征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游戲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對幾種立體圖形的特征有更豐富的體驗,并能培養(yǎng)動手能力、合作能力。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冊第六單元《認識圖形》的第一課時――《認識圖形》。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板書設計這四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對本教才進行簡單的分析,課程標準把空間與圖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學生初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墩J識圖行》是本冊教材《認識圖形》的起始課,是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立體圖形,體現從平面到立體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幾種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他們的、周長、面積體積、三視圖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說教學目標
依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的認知能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圓體,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4、評價目標: 用評價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
3、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另外,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很容易將長方體體和正方體混淆,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分析各類圖形的特點,進行分類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如何突破重難點,完成上述四維目標呢?新課程標準指出:教無定法,
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對于入學不久的一年級學生,它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動,愛說。針對這種情況,我綜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采用情景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活動教學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經歷探索,獲得知識。
學法: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會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在本課教學中,我融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為一體,安排學生在摸一摸,說一說,做一做,涂一涂這一系列活動中動眼、動手、動口、動腦中來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的特征。
三、說教學過程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我通過多媒體展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問題一: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嗎,是誰呢?我想通過這個問題幫助學生回憶起已學過的知識,這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學生應該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學生不認識三棱柱,這里我要簡要的介紹一下,為后面認識三角形做準備 。提出問題二:今天我們來這里要認識幾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會說我想知道他的'名字,還想知道它長得怎么樣,住哪里等等,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
。ǘ┙M織活動,探究新知。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置了四個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學習中體驗,時間控制在18分鐘左右。
活動一:認識新朋友,我創(chuàng)設這樣的一個問題情境:新朋友都在這幅圖中,請大家找一找然后再分分類,看這里有幾種圖形(多媒體展示分類結果)問題一:你想和這些圖形做朋友嗎?學生會異口同聲的說:想!我就說,那我們來個比賽,看哪隊交的朋友最多:綠隊,藍隊,黃隊,橙隊。提出問題二:你們知道這些圖形的名字嗎?這里我讓學生進行嘗試,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邊出示圖形,邊板書圖形名稱。小結:知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都叫做平面圖形。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
活動二:了解新朋友,提出問題一: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們到哪去找它們呢?這個問題,孩子們非常想知道答案,有利于激發(fā)他們探究的欲望。
在找家的活動中,我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首先手拿一個長方體,用手摸著它的一個面問:這個面是什么形狀?接著我通過問題二引導學生從桌面的物體中找出長方形,可能有學生從長方體上找出,也有可能從三棱柱中找到長方形,甚至會有學生找到幾個長方形,對這樣的同學我會進行這樣的評價,比如:你真棒,你觀察的真仔細,同時將小圖形獎給他們小組,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經過老師的引導找出長方形后,提出拓展性的問題三:你能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嗎?這個問題我會采取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討論的形式進行。我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采取先輔后方的策略,在這里我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希望他們能夠通過動腦,動手,動口來親身體驗從體上找面,面在體上從而突出本課的重點。從模型中找出這幾種圖形后,提出問題四:請把你剛才找到的幾個面摸給同桌看看,并說說摸得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學生可能說,摸起來,平平的、滑滑的等等,這里我想通過摸一摸的活動讓學生體驗這幾個面都是平的。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課件演示:面在體上滑下,加深學生對面在體上的理解,因為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但是對體和面的關系理解的不透徹。我想通過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更直觀更生動的揭示體和面的關系,幫助學生建立起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活動三:給新朋友畫像,提出問題一:小組討論,看誰能想個好方法,把你喜歡的新朋友從立體圖形中請出來?我希望通過這個既有挑戰(zhàn)性也有探索性,同時還具有操作行的問題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過交流,學生可能想到畫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如果學生只說到畫的方法,我就會引導他還有別的方法嗎?這里我會給機會學生來說,說操作過程,并且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獎勵評價好的小組。接著,學生活動,提出要求:請選擇一種合適的方法得到這些新朋友。學生活動: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我想讓學生通過做數學來讓他們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活動四:找朋友,提出問題: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些圖形呢?這個問題我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學生可能說到門的形狀,窗的形狀,在必要的時候我還會進行引導,比如我們黑板面的形狀,紅領巾的形狀等等,接著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圖片,讓學生先觀察,然后再來說一說。我想通過找圖形,讓學生體驗到這些圖形在生活中有著廣范的應用。為了體現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創(chuàng)設一個小朋友上學路上的情景:并提問,這些交通標志牌的表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把學生引入到現實情景中,實現數學經驗生活化,并且我
想通過對這些標志牌的認識來增進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同時我還進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ㄈ⿲嵺`應用,鞏固新知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這里我設置了不同層次的4道練習題:
第1題:連一連
我想通過該這道題目來加深學生對這四種圖形的認識,區(qū)別形和體
第2題:猜一猜
我想通過這道題目進一步體會面在體上
第3題:涂一涂
通過動手加深學生對這四種圖形的認識
第4題:數一數
這里我會引導學生數紅色的三角形有4個,綠色的三角形也有4個,所以共有8個三角形,黃色正方形一個,綠色一個,紅色一個,共有3個正方形
(四)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我想借助這個環(huán)節(jié)及時反饋本課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說出這四種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提出問題,這些都是今天認識的新朋友,你打算怎樣把它介紹你的爸爸、媽媽呢?
在教學結束前,我會對小組評價進行總結,評選出優(yōu)勝組,給予鼓勵,表揚。、
四、板書設計
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板書設計的很簡潔,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5
教材分析
本課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4單元《有趣的圖形》中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之后進行教學的,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
學生分析
本課面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一年級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參與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礎的學習技能:能夠根據老師的具體要求進行有目的嘗試,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等。
設計理念
1.注重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2.在實際情景中豐富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3.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要隨時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給予適當的評價。在設計時,注重設計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充分發(fā)揮想像的空間;注意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組織適當的小組合作學習,重視學生的語言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把操作與數學思考結合起來。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與討論,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初步認識什么樣的圖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根據它們的特征從具體的情境中辨別這四種圖形。
2.通過摸、畫、找、說等活動,初步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小組活動中培養(yǎng)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
3.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欲望。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今天我們請來了三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來上這節(jié)課,來看看它們是誰?(出示課件)它們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誰最愛動腦筋,最會聽別人發(fā)言?敢和它們比一比嗎?那讓我們一起開始這節(jié)課吧!
一、創(chuàng)設情景,游戲導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搭積木嗎?現在想試試嗎?那我們就把自己帶來的盒子當成積木,合作搭一件作品。先在小組里商量一下準備搭什么,可能用到哪些形狀的盒子?(師可控制一下時間。)開始完成你們的作品吧。ㄐ〗M合作。)
生交流匯報:你們的作品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形狀的物體?
找兩個小組介紹,引導學生發(fā)言,你們商量了嗎?(生說,師將其用到的形狀貼在黑板上。)
二、組織活動,進行教學。
1.“畫”面。
。1)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看看老師做了什么?(師取盒子。)
這是老師最喜歡的盒子,你也拿一個你喜歡的盒子給老師看看(師邊摸其中的一個面邊說),請你也摸摸你拿的物體的一個面,有什么樣的感覺?
師:那怎樣才能得到你剛才摸的那個面呢?你來想個好辦法。
。▽W生回答:畫的方法,在沙灘上蓋的方法,印章的方法……如果學生只說出畫的方法,師可引導:想想看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請你選一種合適的方法得到你剛才摸的那個面吧!
生操作,師收集作品。
。2)智力游戲。
師:老師邀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玩一個智力競猜的游戲。
認識圖形教師說課,標簽: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說課稿,
。◣煶鍪疽粡堊髌罚瑔枺翰虏驴,這個圖形是從什么形狀上畫下來的?你知道它是什么圖形嗎?)
。3)出示三棱柱。
師簡介三棱柱,并按照剛才的方法從三棱柱上畫下一個圖形(在展示臺上畫)展示。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
(4)小結。
師:這
。◣熌脠D形,生說,師貼。)請你觀察一下,今天認識的圖形與以前認識的物體的形狀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們學習的圖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個面。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平面圖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此處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fā)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欲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設出讓學生摸一摸、畫一畫、找一找的學習活動,注重讓學生以自己的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初步認識由體出面!
2.“找”面。
師:其實現在我們身邊就有這些圖形。不信,咱們找找看。從你的桌子上拿一個長方體,看看能不能從長方體上找到一個長方形。
。ㄖ该菔,邊摸邊說從什么形狀上找到的什么圖形。)
拓展:聰明的小朋友,看你還能不能從桌子上其他形狀的`物體上找到其他圖形。
【教師先引導學生從一個長方體上試找出不同的長方形,之后,又提出拓展性的問題,“那你們能不能從桌子上的其他形狀的物體上找到其他圖形?”意在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先扶后放,使學生從具體實物操作和形象發(fā)展到抽象地認識圖形,進一步體驗到“面”由“體”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總結。
師: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引導學生說),揭下長方體并同時板書長方形(邊說邊揭)……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有……(生回答,師板書。)
我說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也可以試試邊想邊用手指畫一畫。(給學生留出想的時間。)
三、練習。
1.“說”面
。1)師:讓我們一起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出示課件。
問:你看到了什么?老師把它們搜集一下。你能從這些標志中發(fā)現什么數學問題?你知道這些標志是什么意思嗎?他們提醒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
。ㄖ瞥烧n件,在道路上滾動出標志,引導學生發(fā)現,教師進行搜集,師在課前將標志中的數學問題分別做成可閃動狀,當學生說到時,可方便大家辨認。)
。2)討論、交流。
你在生活中認真觀察,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
【此處設計了一個問題,即:“在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創(chuàng)設出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找名字(第36頁:連一連)。
師:有幾個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丟了,請你用今天學習的本領幫忙找一找吧!
獨立練習,同桌互查。
3.猜謎語。
師:我們今天請來的三個朋友看到了大家的本領這么棒,終于忍不住要來考考我們了。他們出了幾道謎語,你有信心猜出來嗎?
認識圖形教師說課,標簽: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說課稿,
(演示課件:出示三個朋友,可出聲,出示謎語,點擊謎語會變大。淘氣:先看我的謎語。)
指名扮演“淘氣”、“笑笑”、“機靈狗”,給大家讀謎語。
指名說答案,老師畫連線。
4.涂顏色。
指導學生發(fā)現圖形,并按要求涂色。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略)
五、布置作業(yè)。
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的本領,找找看,你們家里有哪些今天認識的圖形。
課后反思
1.這節(jié)課設計的“摸”面、“畫”面、“找”面和“說”面幾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同時,體會“面”由“體”得和“面”與“體”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學生學習興趣較為濃厚,同時在數學活動中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2.教師通過設計“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在哪兒見到過這些平面圖形”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本節(jié)課缺少讓學生表述的機會。如:讓學生從身邊的物體上試找今天認識的四個圖形,并且到講臺上展示摸給大家看,學生雖興趣很高,但反思后發(fā)現此處只注重了讓學生動手摸,如果能夠讓學生邊說從什么形狀的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邊摸著展示給大家看,效果會好一些,孩子既有了表述的機會,同時也會對這些圖形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我是一年級數學老師岳銀,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認識圖形》,我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研讀課本說教材
《認識圖形》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認識圖形》中的第一課時,是課本70—71頁的內容。本節(jié)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起始課,教材主要通過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它們的特點,并知道它們的名稱。為充分運用學生的已有經驗,教材所呈現的物品都是學生十分熟悉的,安排的活動也都是學生可以操作的,旨在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加感性認識,為深刻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結合學情說目標
在入學前,孩子們已經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他們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幾何體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感性認識,有的甚至可以叫出它們的名字。可以說在生活中他們已經積累了一些關于幾何體的經驗,但是由于個人生活背景不同,他們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雖然已經有形狀方面的初步感知和體驗,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不會太難,但要他們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根據課程標準對本學段教學目標的規(guī)定,結合以上對教材的研讀和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這些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知道它們的名稱。
2、結合分一分、認一認、玩一玩等學習活動,積累觀察、思考、交流的學習經驗,感受分類思想。
3、培養(yǎng)觀察、表達和歸納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根據教材特點,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為: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明確這些基本立體圖形的特征。結合學生認知水平,本節(jié)課難點確定為:在生活中逐步抽象、辨認出基本的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三、師生共進說教法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根據兒童年齡、心理及認知規(guī)律的特點,結合本節(jié)課的相關內容,我采用了引導觀察法、合作交流法、操作發(fā)現法等多種方法結合,來引導學生展開對立體圖形特征的探究,并在操作活動中加深認識,發(fā)展思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方法為:觀察發(fā)現法,合作交流法,動手操作法。讓他們在觀察,發(fā)現,交流,操作中,親身感受立體圖形的特征,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數學活動經驗。
四、立足課堂說過程
為了體現教材編寫意圖,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主要設計了以下5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聯系生活———分圖形
結合生活中的常見物品,讓學生根據已有生活經驗進行分類,感受分類思想,不僅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四類物體的外觀形狀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2、交流對比———認圖形
這是本節(jié)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了體現生本理念,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安排了方法指引,合作探究,反饋辨析這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個層次:方法指引。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長方體學具,先看一看它的形狀,再摸一摸面的.特點,最后滾一滾,看是否能滾動,從而得出長方體的特征,并在操作的過程中,學會探究立體圖形特點的方法。
第二個層次:合作探究。鼓勵學生,同桌兩人合作,利用剛才的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繼續(xù)研究其他立體圖形的特征,再次體會探究的方法,積累經驗。
第三個層次:反饋辨析。通過學生的反饋,質疑,補充,總結,加深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對長方體和正方體,圓柱和球進行特點辨析,鞏固理解。
3、游戲鞏固————辨圖形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猜物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再次鞏固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最后落腳到特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辨析上,即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不是正方體,讓學生在觀察,發(fā)現,交流,總結中加深對立體圖形的認識。
4、聯系生活—————找圖形
通過生活中常見物品,建筑的展示,讓學生根據形狀特點抽象出立體圖形的數學模型,溝通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加深了學生對這幾種立體圖形特征的理解和認識,也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學以致用—————用圖形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為什么不把足球設計成正方體形狀的?”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利用今天所學習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問題,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五、順應理念說評價
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既要關注知識的掌握,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本節(jié)課中我將通過各種激勵式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概念,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本節(jié)課板書以教學內容為主,力求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初步預設,具體實施過程將根據學生的課堂生成進行適當調整。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7
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節(jié)課:《認識圖形》。
一、說教材:
《數學課程標準》把空間與圖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墩J識圖形》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的開始,是在前一課時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四種簡單幾何體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四種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他們的特征及周長、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學要求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jié)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并會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在探究新知的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yǎng)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這樣的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tǒng)感念教學的規(guī)律,從過于注重概念本身,轉化到更多的注
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認知目標,還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體會各種圖形的美學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重點
從以上確定的教學目標出發(fā),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
重點: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并學會準確辨認。
根據學生已有的實際經驗,很容易將“體”和“面”混淆,所以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難點:在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中,體會“面在體上”。
四、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游戲,誘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大膽創(chuàng)新!
學生作為主體,在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學習探究過程中,我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讓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都獲得全面發(fā)展。
五、教具:
教學中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選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這樣更直觀易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立體模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紙片是我這節(jié)課要使用的教具和學具!
六、教學流程
根據上面的分析,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低年級小學生喜歡聽童話故事的年齡特點,我創(chuàng)設了“圖形王國”這一情境:
師:在“圖形王國”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都在小牧童的身上,請大家找一找,然后再分分類。從而介紹“平面圖形”引出課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引領學生參觀“圖形王國”,巧妙地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的'知識,自然地過渡到平面圖形的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下面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摸、看、畫、折這4個環(huán)節(jié)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
活動一(摸一摸):我們要認識的平面圖形都藏在桌面上的物體中,請你找一找、摸一摸并說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它是什么形狀,使學生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活動二(看一看):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進一步體會面在體上。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
活動三(畫一畫):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把自己喜歡的新朋友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看看誰的辦法最多。經過交流,學生可能會使用畫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無論學生用的什么方法,都是一種體驗,這種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我想是我們老師用再多的語言都無法替代的。這樣,對 “面”在“體”上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活動四(折一折)你能把長方形折成今天認識的圖形朋友嗎?通過折一折,剪一剪今天學過的圖形,看看有什么發(fā)現,并在班級里交流,讓學生從動中感悟這些圖形的特點。
通過一系列“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體會面在體上,突破本課的難點。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ㄈ┚C合實踐 學以致用
1、連一連:
。▓D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
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地方有這些圖形。將數學知識與生活進行有機地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數一數:
這一設計是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供具有一定綜合性的題目,對知識進行強化鞏固,學生不僅要快速地辨認出圖形,也要數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
。ㄋ模┩卣寡由,總結評價
1、圖片欣賞
首先通過欣賞,讓學生體會到圖形美,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
2、拼組圖形
用學具袋里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小組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展示。 在這里我讓學生自己來設計活動,在相互參觀的活動中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請小朋友們回家后,在自己的房子里找一找這些圖形,說給爸爸媽媽聽。
用簡單的語言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并回家后再找找這些圖形,說給爸爸媽媽聽。再次將數學學習與生活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六)板書設計
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板書設計的很簡潔,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8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P32-P33“認識物體和圖形”。這部分內容是小學幾何圖形學習的開端,也是本冊后繼學習“分類”的奠基內容。由于此內容比較切合學生的實際(直觀形象,學生生活中常見),所以在設計理念上盡力去按新課標的理念去進行教學設計。在學習形式上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合作探究貫穿整節(jié)課。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學會歸納總結,盡力調動其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學習內容上盡量體現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利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在評價方式上,盡量改變只有教師去評價學生的現象,給學生一個民主的地位。評價方式的改變,轉變了學生頭腦中“師嚴”的看法,老師也可以是我們中的一員。
案例正文
教學內容:
教科書P32-P33
教學目的:
1、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以及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6盒各種形狀的實物;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瞧!誰來了?
生:機器人!
師:對!機器人小叮鐺今天要和我們一起學習,他還給每一組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禮物嗎?
師:快打開盒子,看看吧!
生:哇,這么多禮物!
師:喜歡嗎?
生:喜歡!
師:但是,小叮鐺要考考我們,他說:“你能把形狀相同的物體在一起嗎?”
師強調: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請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過程中,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好一些。動手吧!
。墼u:借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學生熟悉的機器人—小叮鐺)引入新知,依據了學生的起點,切入點把握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分物體
。1)、小組活動(老師巡視并參與進去)
。2)、匯報
師:這個組小朋友已經分好了,而且從得非常端正。
問:哪個勇敢的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們是怎樣分的?
學生匯報:
我們組把肥皂、藥盒、牛奶盒、小積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妝品盒子放在一起;我們把茶葉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們還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師:這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們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組和他們分得一樣嗎?
生:一樣。
師:我們來看看小叮鐺是怎樣分的,(課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樣嗎?
[評:這是大膽地讓學生嘗試著按自己認為的標準分一分,而且在學生分好的基礎上,提出質疑,既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又使學生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的外觀有了初步的.認識。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的能力。使學生在做中學到了數學。]
2、揭示概念(出示課件)
小朋友們,為了能區(qū)別它們,誰來給它們取個好聽又好記的名字呢?
師出示問:起個什么名字?
生:長方體。
師:為什么這么取名?(邊問邊板書)
學生說明。
師依次出示讓學生為其取名,教師板書。
師拿起一球,問:這是什么?
生:球!
師:(1)、請從桌上拿一個球(放進盒里);
。2)、請你高高舉起一個正方體;
(3)、請你拿起一個圓柱;
。4)、請你拿出一個長方體。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對了,注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你手中的長方體,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的樣子給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
生匯報
師:誰來大聲地告訴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的?你是怎樣感覺到的?
生: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我是看出來的;
長方體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來的;
師:你是怎樣摸的?摸給大家看一看。
引導:請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平平的面?誰來數給大家看一看?
指名學生數
長方體有6個平平的面。
我們已經了解了長方體的樣子,請小朋友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正方體、圓柱和球,把你感覺到的給小組朋友說一說。(生邊摸邊說)
生匯報
師:誰來說一說正方體的樣子?
生:正方體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來的;
正方體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來的;
正方體也有6個平平的面——我是數出來的。
我還發(fā)現正方體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這個孩子觀察得真仔細)。
師:長方體6個面都是一樣大的嗎?(教師拿起一個長方體)
生:不一樣
師小結:對!只有正方體每個面的大小都一樣
師創(chuàng)設一個小情境:圓柱氣嘟嘟地說,大家都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樣子了,誰知道我的樣子呢?(師悄悄問:小朋友,圓柱生氣了,誰來說一說它的樣子)(出示課件)
生:圓柱的身子直直的,圓溜溜的,上下一樣粗,上下兩有平平的圓形的面。
師:球呢?
生:圓乎乎的,圓溜溜的。
師引導:球沒有平平的面(這個小朋友真聰明,豎起大拇指,學生掌聲響起來)
小朋友表現得都非常好,老師想讓你們輕松地玩一玩,想玩嗎?請聽好,請從盒子里拿出一個圓柱和一個長方體,把它們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輕輕地把他們分別推一下,請停下!請問: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長方體不會滾動,圓柱會滾動。
師小結:哦,原來長方體不會滾動,圓柱會滾動,還有什么會滾動呢?
生:球!
師:對!我們來看球是怎樣滾動的呢?——它和圓柱滾動的一樣嗎?(出示課件)
生:不一樣
師:不錯!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滾動。它和圓柱滾動的不一樣,其中的秘密,只要我們認真學習,長大了就知道了。
[評:在教學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通過動手分,動嘴說,教師質疑等形式,既使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補,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還培養(yǎng)、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并使學生體驗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悅。]
4、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的長方體,圓柱和球都穿著花外衣,如果去掉它們的花外衣,你們還認識嗎?請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長方體)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體)茶葉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圓柱)皮球的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實,它們脫掉花外衣的樣子就是它們對應的幾何圖形。(出示課件)老師邊講邊出示課件,并把圖形貼在黑板上。
[評: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由生活中的具體物品,通過課件形象、生動地抽象為數學中的幾何圖形。過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四種形狀的物體
師:其實,像這四種形狀的物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誰來說一說
。1)、形狀是長方體的有哪些物體?
生:文具盒,磚……
師:哦!太多了,你們真會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
。2)正方體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圓柱的有哪些?
生:燈管。茶葉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四、活動
。1)、游戲
、俪樯蟻砻蟠永锏奈矬w,把摸出來的感覺說給大家聽,下邊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對了有獎勵。
、谟衫蠋煯攲W生,下面的學生出題目讓老師來摸。
。2)數一數
小朋友表現得都非常好,老師告訴你們關于小叮鐺的一個秘密——其實小叮鐺是我們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們今天認識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請同學們找一找,數一數它們都有幾個?(出示課件)
。3)、搭一搭(小叮鐺背景音樂)
小朋友,小叮鐺就要走了,你們想送禮物給他嗎?請小朋友將自己小組的物體搭一搭,搭什么?怎樣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們聰明的才智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
。ù詈煤髮W生匯報,評出最好的給予獎勵)
。墼u:多種形式,富于變化的練習設計,教者運用了適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游戲法和競賽法,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比”中做。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應用生活中的問題驗證程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學生整理學具盒
師:請把桌上的東西放進盒子里,把它們整理好。
六、總結
師:小朋友們學會了認識哪幾種物體和它們的圖形?
抽生回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師:對!我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們的樣子,請閉上眼睛想一想它們的樣子(生閉上眼睛和老師一道邊說邊比劃四種物體的樣子)。好了,小朋友們,老師覺得你們今天表現得非常好,老師對每個小朋友都很滿意,你們今天對老師的表現滿意嗎?
。墼u: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注重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比較恰當的藝術性的評價,再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余興來了。]
案例反思
1、教者的教學是比較清晰的。激趣引入——比較分類——匯報驗證——抽象概括。使學生對某幾種物體的認識能由具體物品緩緩前進,逐步抽象為數學上的幾何圖形。
2、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比較注重學生的體驗、探索。
3、整節(jié)課創(chuàng)設了較多的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了“做”中學,“樂”中學,“玩”中學的樂趣,比較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fā)現數學。
4、在放手發(fā)動學生進行大膽嘗試,發(fā)散學生思維,評價方式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9
《認識圖形.一》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包括: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和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因為現實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教材把認識立體圖形排在平面圖形之前。教材在這部分內容的編排上體現了新課標的兩大理念: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掌握知識。
我的學生大多是五六歲,年齡偏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數多(53人),分組活動不容易組織。另外,據我課前調查,學前班雖然也認識過這些圖形,但很多孩子將“長方體”說成“長方形”,將“正方體”說成“正方形”,也有將“圓柱”說成“長方形”的,將“球”說成“圓”的更多,所以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袋子,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看哪個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二)、活動,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指名學生上臺演示,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然后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讓學生認一認,并與相應的實物歸為一類。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這些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
。2)在班上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圖抽象出模型圖
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對幾種立體圖形有了比較多的感性、直觀的認識,促使學生形成幾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讓學生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3、記憶想像。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辯認,將這些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并用手比劃。
。3)游戲:猜一猜
學生閉上眼,摸一摸老師給出的一種實物,判斷它的形狀。
(四)、游戲
1、看一看
2、摸一摸
3、猜一猜
板書:
認識圖形:
正方形 長方形 圓柱 球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認識圖形(一)》這是一年級上冊教材第四單元的知識,這節(jié)課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有關圖形的知識。主要是認識立體圖形,能夠區(qū)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
2.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能夠辨認這幾種圖形,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
。2)從實物抽象到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4)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學數學的樂趣,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3. 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二、 說教法和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生活實際到立體圖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針對一年級的學生特點強調學生從生活實際到抽象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合作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
三、 說教學流程
1.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出示生活中的實際物體組成機器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讓學生玩積木,并要求按形狀進行分類(教師總結誘導),認識本節(jié)課所學的四種立體圖形
3.引導體驗,合作探究
通過用眼觀察,用手摸來體驗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
4.基本練習
。1)看圖形,說名稱;
(2)將物體和圖形連線。
。3)完成第35頁“做一做”,第37頁“連一連”。
5. 游戲活動,發(fā)展思維
游戲(1):請一個學生在箱子里摸,隨意摸到一個物體,先告訴同學給大家變出來的東西是什么形狀,然后拿出來請同學判斷。
游戲(2):問學生:你們想得到什么形狀的東西?誰能實現他的愿望?
6.觀察生活,鞏固新知。
一是欣賞建筑物的圖片,找出其中有哪些圖形;二是數一數動物建樂園準備了那些圖形的材料,每種圖形的材料用了多少個。
7.全課總結
8.布置作業(yè)
完成37頁第二題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1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認識圖形》,下面我向大家匯報一下我的教學設想。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認識圖形》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思路。認識這幾種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其特征、周長、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2、學情分析:本課面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低年級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上學期,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些立體圖形,形成一定的空間觀念;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能夠根據老師的具體要求進行有目的的嘗試,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會用鼠標進行計算機基本操作。有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等。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過程與方法: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正確辨認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四、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環(huán)境:計算機網絡教室。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各種立體圖型、平面圖形的學具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設計過程:1、出示五種立體圖形,請同學們找一找熟悉的好朋友。
2、在認識新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憶舊知,為學習新知作鋪墊,同時介紹三棱柱,掃清學前障礙。
。ǘ┙M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認識新朋友
設計過程:1、創(chuàng)設拼圖寶寶情境,請同學們找一找,再分分類,看看一共有幾種圖形。
2、你能叫出這些圖形的名字嗎?
3、概括:這些圖形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平面圖形。
整合點:用多媒體演示分類過程,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中在黑板上逐一粘貼的繁瑣,方便快捷,一目了然。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動態(tài)過程會與多數學生猜測的思維過程完全吻合,從新課開始就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突出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
活動二:了解新朋友
設計過程:1、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們到哪里找他們?
2、長方體的這個面是什么形狀?你能從這些立體圖形上找出長方形嗎?
3、你能從這些立體圖形上找出其他平面圖形嗎?
4、摸一摸立體圖形的每個面,說說摸的時候有什么感受?
整合點:多數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知道這幾種平面圖形,但對體和面的關系了解的不透徹,通過多媒體演示“面”從“體”分離的過程,能夠直觀的、生動的體現出體和面的關系,即“從體上找面,面在體上”。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這一點,從而化難為簡的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面”在“體”上。
活動三:給新朋友畫像
設計過程:1、小組討論,看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新朋友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
2、學生活動,提出要求:請選擇一種合適的方法得到這些新朋友。
教學評價及效果:經過交流,學生想到折、印、畫、圈等方法。再一次深化了教學難點,體會到“面在體上”。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并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活動四:找朋友
設計過程:1、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些圖形呢?
2、找出交通標志牌上的平面圖形。
整合點:傳統(tǒng)教學中,只能是一名學生說,其他同學在腦中想象,但是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學生能夠真實的看到生活中的圖形和交通標志,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在生活中普遍性,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知識與生活間精心搭設了一座橋梁,生動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
(三)練習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效果最佳的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完美整合。結合學生生性好玩的特點,我用游戲的形式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
練習一分餅干
整合點:利用多媒體教學,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其中,提高了學生對圖形的辨別能力。同時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讓教師在短時間內根據分圖形的情況,準確掌握了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做到教學反饋。
練習二火眼金睛
整合點:象這種圖形套著圖形的題,學生找全是個難點,教師在黑板上畫會出現圖形重合的現象,學生看得也就不是很清楚,但是,教師用多媒體演示數的過程,讓學生一目了然,加深了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練習三小小設計師
整合點:比起傳統(tǒng)教學的拼圖設計,這個練習讓學生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在拼組過程中又可以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效果及評價:三個游戲練習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強化了教學重點:即正確辨認四種圖形。這種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的教學方式,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寓教于樂,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ㄋ模┬〗Y 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你打算怎樣把這些圖形介紹給爸爸媽媽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說出平面圖形各自的基本特征,初步滲透圖形特征,為下節(jié)課學習作鋪墊。
六、教學評價:
本著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這節(jié)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學習過程評價。主要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語言表達和合作精神。評價的方式有自評、互評和師評。
2.學習效果評價。主要是指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發(fā)揮學習的激勵作用,因材施教,適時指導,讓學生在評價中取長補短,有更大進步。
七、教學反思:
1、將數學知識與信息技術合理恰當的整合在一起,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了學習效
率和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更有效的學習知識,教學達到了最佳效果。
2、多媒體資料的引用。文字、圖片、影音和動畫練習等,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3、教學方式注意結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活動方式靈活多樣。在學會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和鍛煉。正是新課改精神的體現。
總之,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發(fā)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老師耐心的聆聽,不足之處請予以指正,謝謝!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06-11
圖形的認識說課稿03-26
小學數學《立體圖形的認識》說課稿【精選】03-25
《認識圖形》說課稿12-17
認識圖形說課稿11-04
認識圖形說課稿06-12
認識圖形說課稿11-04
小學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 10篇12-06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一)》說課稿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