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譯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莊子》譯文實(shí)用15篇
《莊子》譯文1
莊子《秋水》原文
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涇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為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嘆曰(8):“野語有之曰(9),‘聞道百(10),以為莫己若’者(11),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14),拘于虛也(15);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16);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18),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19);尾閭泄之(20),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21)。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23),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jì)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24)?計(jì)中國之在海內(nèi)(25),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26)?號物之?dāng)?shù)謂之萬(27),人處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29);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30)?五帝之所連(31),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32),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33),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莊子《秋水》譯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高興地自得其樂,認(rèn)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于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懂得了上百條道理,便認(rèn)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說過有人認(rèn)為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yàn)閬淼侥愕拈T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yuǎn)受到修養(yǎng)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說:“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摯蠛,是因(yàn)槭艿缴羁臻g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摫鶅,是因(yàn)槭艿缴顣r間的限制;鄙陋的人,不可能跟他們談?wù)摯蟮溃且驗(yàn)榻甜B(yǎng)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wù)摯蟮懒恕L煜碌乃,沒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干旱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shù)量來計(jì)算?墒俏覐牟辉虼硕詽M,自認(rèn)為從天地那里承受到形體并且從陰和陽那里稟承到元?dú),我存在于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shí)在渺小,又哪里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fù)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于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內(nèi),不就像細(xì)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shù)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于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xù)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于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wù)撍@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莊子簡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宋國蒙人[8—17] 。曾作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quán)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dú)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是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xué)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先秦莊子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學(xué)說涵蓋著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xué)。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xué)為“老莊哲學(xué)”。
鑒于莊子在中國文學(xué)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xiàn),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后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經(jīng)》。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后世文學(xué)有很大影響。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rèn)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rèn)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主要認(rèn)為自然的比人為的要好提倡無用,認(rèn)為大無用就是有用,就象“ 一棵難看的樹大家認(rèn)為它無用,有一個木匠他要找一棵樹作房梁 ,但這棵樹太彎了,沒法做房梁。第二個木匠找樹做磨的握柄要彎的,但這棵樹太難看了,又沒辦法,第三個木匠要做車轱轆,但這棵樹長得不行,從某方面講是無用的,但從莊子的角度看,無用就是有用,大無用就是大有作為,所以莊子提倡無用精神(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暗馈币彩瞧湔軐W(xué)的基礎(chǔ)和最高范疇,即使關(guān)于世界起源和本質(zhì)的觀念,又是之人認(rèn)識境界。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認(rèn)為一切事物的本質(zhì)雖然有著千差萬別的特點(diǎn),但其“一”本同,安時處順,逍遙無待,窮天理、盡道性,以至于命。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偽。
《莊子》在哲學(xué)、文學(xué)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研究中國哲學(xué),不能不讀《莊子》;研究中國文學(xué),也不能不讀《莊子》。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保ā稘h文學(xué)史綱要》)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等,《養(yǎng)生主》中的“庖丁解!庇葹楹笫纻髡b。
《莊子》譯文2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①。儵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bào)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②,此獨(dú)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譯文】
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渾沌。儵與忽常常相會于渾沌之處,渾沌款待他們十分豐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報(bào)答渾沌的深厚情誼,說:“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個竅孔用來視、聽、吃的呼吸,唯獨(dú)渾沌沒有,我們試著為他鑿開七竅!彼麄兠刻扈彸鲆粋孔竅,鑿了七天渾沌也就死去了。
《莊子》譯文3
陽之居南之沛①,老聃②西游于秦,邀③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嘆曰:“始以汝為可教,今不可也!标栔硬淮。至舍④,進(jìn)盥漱巾櫛⑤,脫屨⑥戶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請夫子,夫子行不閑,是以不敢。今閑矣,請問其過!崩献釉唬骸岸☆№祉膦撸l與居?大白若辱⑧,盛德若不足!标栔吁砣蛔?nèi)菰唬骸熬绰劽!”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zhí)席,妻執(zhí)巾櫛,舍者避席,煬⑨者避灶。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
。ㄟx自《莊子.寓言》)
【注釋】①〔沛〕與下文的“秦”“梁”均指古地名。②〔老聃(dān)〕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③〔邀〕逢,遇到。④〔舍〕旅店。⑤〔盥(guàn)漱(shù)巾櫛(zhì)〕各種盥洗用具。⑥〔屨〕鞋子。⑦〔睢huī睢盱(xū)盱〕睢,張目仰視的樣子。盱,睜開眼睛向上看。⑧〔辱〕污濁。⑨〔煬(yáng)〕烘干,烤火。
小題1:用“/”給文中畫線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只劃一處)。(1分)
至于梁而遇老子
小題2:解釋文中劃線詞語。(3分)
。1)向者弟子欲請夫子() (2)而誰與居() (3)妻執(zhí)巾櫛()
小題3:老子為什么“仰天而嘆”陽之居不可受教?(2分)
小題4:陽之居接受了老子的批評嗎?為什么這樣說?(2分)
小題5:讀了這篇短文給你帶來什么啟示?(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至于梁/而遇老子
小題2:剛才 你 拿著
小題3:因?yàn)殛栔影谅响,剛來旅店時,客人對他迎來送往,男主人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拿著毛巾梳子侍候他,客人也讓出座位,烤火的人遠(yuǎn)離火邊。等到他離開旅店,旅店的人立刻無拘無束了。
小題4:接受了。因?yàn)槔献优u他以后,他立即臉色大變,羞慚地說:“弟子愿意接受先生的教導(dǎo)。”
小題5:要點(diǎn):與人相處要真誠,要合群,不可飛揚(yáng)跋扈;要學(xué)習(xí)老子,做一個有思想,會教育他人的人;也要學(xué)習(xí)陽之居謙虛請教,有錯立改的品性。
譯文:
陽之居往南到沛地去,正巧老聃到西邊的秦地閑游,陽之居估計(jì)將在沛地的郊野遇上老聃,可是到了梁城方才見上面。老子在半路上仰天長嘆說:“當(dāng)初我把你看作是可以教誨的人,如今看來你是不可受教的!标栔右痪湓捯矝]說。到了旅店,陽之居進(jìn)上各種盥洗用具,把鞋子脫在門外,雙腳跪著上前說道:“剛才弟子正想請教先生,正趕上先生旅途中沒有空閑,所以不敢冒然啟齒。如今先生閑暇下來,懇請先生指出我的過錯!崩像跽f:“你仰頭張目傲慢跋扈,你還能夠跟誰相處?過于潔白的`好像總會覺得有什么污垢,德行最為高尚的好像總會覺得有什么不足之處。”陽之居聽了臉色大變羞慚不安地說:“弟子由衷地接受先生的教導(dǎo)!标栔觿倎砺玫甑臅r候,店里的客人都得迎來送往,那個旅舍的男主人親自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親手拿著毛巾梳子侍候他盥洗,旅客們見了他都得讓出座位,烤火的人見了也就遠(yuǎn)離火邊。等到他離開旅店的時候,旅店的客人已經(jīng)跟他無拘無束爭席而坐了。
《莊子》譯文4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莊子曰:“鯈(tiáo)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鯈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就是魚兒的快樂呀。”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就是可以完全確定的.!鼻f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是從哪里知道魚的快樂’等等,既然你已經(jīng)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卻又問我,所以我說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莊子》譯文5
原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①,膝之所踦②,砉③然向然,奏刀騞④然,莫不中⑤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⑥。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jìn)⑦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dǎo)大窾,因其固然,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⑧。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譯文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shù)牡胤剑瑖W嘩作響,進(jìn)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jié)拍,又合乎(堯時)《經(jīng)首》樂曲的節(jié)奏。
梁惠王說:“嘻,好。。憬馀5模┘夹g(shù)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
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規(guī)律,(已經(jīng))超過(一般的)技術(shù)了。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里所看到的沒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見到整頭的牛了,F(xiàn)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jié)構(gòu),擊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jié)間的)空處進(jìn)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gòu)造,筋脈經(jīng)絡(luò)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jié)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技術(shù)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斷筋肉;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砍斷骨頭。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殺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鋒利)就像剛在磨刀石上磨過一樣。那牛的骨節(jié)有間隙,而刀刃很。话押鼙〉模ǖ度校┎迦胗锌障兜模ü枪(jié)),空間寬綽,這對于刀刃運(yùn)轉(zhuǎn)必然很有余地。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即使這樣,每當(dāng)碰到(筋骨)交錯聚結(jié)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難下刀,就格外小心謹(jǐn)慎,目光因此而集中,動作因此而放緩。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為此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凈,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我聽了廚師的這番話,懂得了養(yǎng)生的道理了!
注釋
、俾模翰。
②踦(yǐ):指一條腿的膝蓋頂住。
③砉(hu。┫舐曉~,嘩的一聲。
④騞(huō)然:比砉然更大的響聲。
、葜校汉虾。
⑥會:音節(jié),節(jié)奏。
、哌M(jìn):超過。
、囗剩▁íng):磨刀石。
《莊子》譯文6
【原文】
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涇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嘆曰(8):“野語有之曰(9),‘聞道百(10),以為莫己若’者(11),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14),拘于虛也(15);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16);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18),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19);尾閭泄之(20),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21)。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23),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jì)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24)?計(jì)中國之在海內(nèi)(25),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26)?號物之?dāng)?shù)謂之萬(27),人處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29);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30)?五帝之所連(31),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32),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33),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譯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認(rèn)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于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道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rèn)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道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道過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yàn)閬淼侥愕拈T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yuǎn)受到修養(yǎng)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道:“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摯蠛,是因(yàn)槭艿缴羁臻g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摫鶅,是因(yàn)槭艿缴顣r間的限制;鄉(xiāng)曲之土,不可能跟他們談?wù)摯蟮,是因(yàn)榻甜B(yǎng)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wù)摯蟮懒。天下的水面,沒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干旱不會有知覺。這道明大海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shù)量來計(jì)算?墒俏覐牟辉虼硕詽M,自認(rèn)為從天地那里承受到形體并且從陰和陽那里稟承到元?dú),我存在于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shí)在渺小,又哪里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fù)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于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內(nèi),不就像細(xì)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shù)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于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xù)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于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wù)撍@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莊子》譯文7
莊子借糧涸轍之鮒
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選自《莊子·外物》。
【譯文】
我昨天到您這兒來,半路忽然聽到“救命”的呼喊呢?”
鯽魚回答說:“我是東海龍王的臣子,不幸落到這里。您能夠給我一斗半升水來救我活命嗎?”我說:“好吧。我將要到南方去游說吳、越國王,正好引西江的水來救你,可以嗎?”
鯽魚聽了,氣得變了臉色,說:“我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條件,無法生存,F(xiàn)在我只要得到一斗半升的水,就可活命,您卻講這些無濟(jì)于事的空話。等您從吳越引來江水,已經(jīng)來不及了,還不如趁早到咸魚店里找我呢!
【題旨】空頭支票害死人。
我們前面說過,莊子很窮,沒米下鍋時,記得監(jiān)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監(jiān)河侯是個小氣鬼,但也是個詭計(jì)多端的`人。他推辭不掉,就說:“好呵,等此時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來了,可以給你價值三百余的糧米,讓你吃個痛快。”
莊子悠然坐下:“我剛才在路上聽到一陣呼救的聲音,找了半天,原來是一條小鯽魚。它被什么人扔在車輪輾出的泥糟子里,它對我說它快要渴死了,先拿點(diǎn)水給它活命。我想呢,一點(diǎn)水只能救得一時,就答應(yīng)它到南方游說吳越,讓他們興修水利,造一條渠把水引到這里來,你說我這個辦法如何?”。
監(jiān)河侯也趣:“那樣還不如到干魚灘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點(diǎn)給你!
忘了莊子拿了沒有。不過莊子在另一個地方寫道,大抵富貴圣賢們的接濟(jì)窮人,都象個樣子。
《莊子》譯文8
莊子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曰:“吾驚焉!
曰:“惡乎驚?”
曰:“吾嘗食于十,而五先饋!
伯昏瞀人曰:“若是,則汝何為驚已?”
曰:“夫內(nèi)誠不解,形諜成光,以外鎮(zhèn)人心,使人輕乎貴老,而其所患。夫漿人特為食羹之貨,[無]多余之贏,其為利也薄,其為權(quán)也輕,而猶若是,而況于萬乘之主乎!身勞于國而知盡于事,彼將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驚!
伯昏瞀人曰:“善哉觀乎!女處已,人將保女矣!”
無幾何而往,則戶外之屨滿矣。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頤,立有間,不言而出。
賓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屨,跣而走,暨乎門,曰:“先生既來,曾不發(fā)藥乎?”
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將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無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異也!必且有感,搖而本才,又無謂也。與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盡人毒也。莫覺莫悟,何相孰也!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敖游者也!
鄭人緩也呻吟裘氏之地。祗三年而緩為儒,河潤九里,澤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相與辯,其父助翟。十年而緩自殺。其父夢之曰:“使而子為墨者,予也,闔胡嘗視其良,既為秋柏之實(shí)矣?”
夫造物者之報(bào)人也,不報(bào)其人而報(bào)其人之天,彼故使彼。夫人以己為有以異于人以賤其親,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故曰今之世皆緩也。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況有道者乎!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眾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
朱泙漫學(xué)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圣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則亡。
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jì)道物,太形虛。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xiāng)。水流乎無形,發(fā)泄乎太清。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shù)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于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屨,槁項(xiàng)黃馘者,商之所短也;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
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yī)。破癕潰痤者得車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
魯哀公問乎顏闔曰:“吾以仲尼為貞干,國其有瘳乎?”
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飾羽而畫,從事華辭。以支為旨,忍性以視民而不知不信。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以上民!彼宜女與?予頤與?誤而可矣!今使民離實(shí)學(xué)偽,非所以視民也。為后世慮,不若休之。難治也!”
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賈不齒。雖以事齒之,神者弗齒。
為外刑者,金與木也;為內(nèi)刑者,動與過也。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訊之;離內(nèi)刑者,陰陽食之。夫免乎外內(nèi)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孔子曰:“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dá),有堅(jiān)而縵,有緩而悍。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故君子遠(yuǎn)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cái)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jié),醉之以酒而觀其側(cè),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正考父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墻而走,孰敢不軌!如而夫者,命而呂巨,再命而于車上儛,三命而名諸父。孰?yún)f(xié)唐許!
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nèi)視,內(nèi)視而敗矣。兇德有五,中德為首。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
窮有八極,達(dá)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dá)。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zé),達(dá)生之情者傀,達(dá)于知者肖;達(dá)大命者隨,達(dá)小命者遭。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
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鐈粉夫!
或聘于莊子,莊子應(yīng)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于大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
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明者唯為之使,神者征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見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
翻譯
列御寇到齊國去,半路上又折回來,遇上伯昏瞀人。伯昏瞀人問道:“什么事情使你又折回來?”列御寇說:“我感到驚惶不安!辈桀θ擞謫枺骸笆裁丛蚴鼓泱@惶不安?”列御寇說:“我曾在十家賣飲料的店子里飲用,卻有五家事先就給我送來。”伯昏瞀人說:“像這樣的事,你怎么會驚惶不安呢?”列御寇說:“內(nèi)心至誠卻又未能從流俗中解脫出來,外部身形就會有所宣泄而呈現(xiàn)出神采;用外在的東西鎮(zhèn)服人心,對自己的尊重勝過尊重年老的人,必然會招致禍患。那賣飲料的人只不過是為賣掉飲用的羹湯,沒有多少贏利,他們獲利是很微薄的,他們預(yù)先送來飲料時的內(nèi)心打算也是微不足道的,可是還如此地對待我,何況那大國的國君呢?國君親身操勞于國家而才智耗盡于政事,他們定會把重任托付給我并檢驗(yàn)我的功績。我正因?yàn)檫@個緣故才驚惶不已。”伯昏瞀人說:“你的觀察與分析實(shí)在是好!你安處自身吧,人們定會歸附于你!”
沒有多久伯昏瞀人前去看望列御寇,看見門外擺滿鞋子。伯昏瞀人面朝北方站著,豎著拐杖撐住下巴。站會兒,句話也沒說就走出去。接待賓客的人員告訴列御寇,列御寇提著鞋子,光著腳就跑出來,趕到門口,說:“先生已經(jīng)來,竟不說句批評指教的話嗎?”伯昏瞀人說:“算算,我本來就告訴你說人們將會歸附于你,果真都在歸附你。當(dāng)初我曾責(zé)備過你讓人們歸附于你,而你卻始終不能做到讓人們不歸附于你。你何必用顯跡于外的做法讓人感動而預(yù)先就表現(xiàn)得與眾不同呢!必定是內(nèi)心有所感動方才會動搖你的本性哩,而你又無可奈何。跟你交游的人又沒有誰能提醒告誡你,他們的細(xì)巧迷惑的言辭,全是毒害人的;沒有誰覺醒沒有誰省悟,怎么能彼此相互審視詳察!靈巧的人多勞累而聰慧的人多憂患,沒有能耐的人也就沒有什么追求,填飽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只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自由遨游的人!
鄭國有個名叫緩的人在裘氏地方吟詠誦讀,只用三年就成儒生,像河水滋潤沿岸的土地樣潤澤著廣遠(yuǎn)的地方,他的恩惠還施及三族,并且使他的弟弟成為墨家的學(xué)人。儒家、墨家不能相容而相互爭辯,緩的父親則站在墨家邊。過十年緩憤而自殺,他的父親夢見他說:“讓你的兒子成為墨家,還是我的功勞。怎么不看看我的墳?zāi),我已變成秋天的柏樹而結(jié)出果實(shí)!”造物者所給予人們的,不會賦予人的才智和能力而是賦予人們的自然本性。緩的弟弟具備墨家的稟賦因而能使他成為墨家學(xué)人。緩總認(rèn)為自己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才這樣輕侮他的父親,就跟齊人自以為挖井有功而與飲水的人抓扯扭打樣,看來如今社會上的人差不多都是像緩這樣貪天之功以為己有的人。自以為生活中總是這樣,有德行的人卻并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更何況是有道的人啊!古時候人們稱這種貪天之功的做法是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受到刑戮。
圣哲的人安于自然,卻不適應(yīng)人為的擺布;普通人習(xí)慣于人為的擺布,卻不安于自然。
莊子說:“解道容易,不去談?wù)搮s很困難。解道卻不妄加談?wù)摚@是通往自然的境界;解道卻信口談?wù),這是走向人為的塵世。古時候的人,體察自然而不追求人為!
朱泙漫向支離益學(xué)習(xí)屠龍的技術(shù),耗盡千金的家產(chǎn),三年后學(xué)成技術(shù)卻沒有什么機(jī)會可以施展這樣的技巧。
圣哲的人對于必然的事物不與人持拗固執(zhí),所以總是沒有爭論;普通人卻把非必然的東西看作必然,因而總是爭論不休。曲從于紛爭,總是因?yàn)榕e動都有所追求,紛爭,依仗于它到頭來只會自取滅亡。
世俗人的聰明作法,離不開贈與酬答,在淺薄的事情上耗費(fèi)精神,心想著兼濟(jì)天下疏導(dǎo)萬物,滿以為這就可以達(dá)到混沌初開、物我相融的境界。像這樣的人,早已被浩瀚的宇宙所迷惑,身形勞苦拘累卻并不解混沌初始的真諦。那些道德修養(yǎng)極高的人,讓精神回歸到鴻蒙初開的原始狀態(tài),甘愿休眠在沒有任何有形事物的世界。像水流樣隨順無形,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清虛空寂的境域。可悲!世俗人把心思用在毫毛瑣事上,卻點(diǎn)也不懂得寧靜、自然和無為。
宋國有個叫做曹商的人,為宋王出使秦國。他前往秦國的時候,得到宋王贈與的數(shù)輛車子;秦王十分高興,又加賜車輛百乘。曹商回到宋國,見莊子說:“身居偏僻狹窄的里巷,貧困到自己的編織麻鞋,脖頸干癟面色饑黃,這是我不如別人的地方;旦有機(jī)會使大國的國君省悟而隨從的車輛達(dá)到百乘之多,這又是我超過他人之處!鼻f子說:“聽說秦王有病召請屬下的醫(yī)生,破出膿瘡潰散癤子的人可獲得車輛乘,舔治痔瘡的人可獲得車輛五乘,凡是療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獲得的車輛就越多。你難道給秦王舔過痔瘡嗎,怎么獲獎的車輛如此之多呢?你走開吧!”
魯哀公向顏闔問道:“我想把仲尼任命為大臣,國家有希望吧?”顏闔說:“危險,實(shí)在是危險啊!仲尼正心想著粉飾裝扮,追求和講習(xí)虛偽的言辭,把枝節(jié)看作是要旨,扭曲心性以夸示于民眾卻不知道全無點(diǎn)誠信;讓這樣的做法承受于內(nèi)心,并主宰著精神,怎么能夠管理好人民!仲尼果真適合于你嗎,還是他真的能夠養(yǎng)育人民呢?你的考慮錯誤無疑,F(xiàn)今讓人民背離真情學(xué)習(xí)偽詐,這不是用來導(dǎo)引民眾的辦法,為后世子孫著想,不如早早放棄上述打算?浊鹗呛茈y治理好國家的。”
施與別人恩惠卻總忘不讓人回報(bào),遠(yuǎn)不是自然對普天之下廣泛而無私的賜予。施恩圖報(bào)的行為商人都瞧不起,即使有什么事情必須與他交往,內(nèi)心也是瞧不起的。
施加皮肉之刑的,不外乎是金屬或木質(zhì)的刑具;給內(nèi)心世界帶來懲罰的,則是自身的.煩亂和行動的過失。小人受到皮肉之刑,是用刑具加以拷問;小人內(nèi)心受到懲罰,則是陰氣陽氣郁積所造成的侵害。能夠免于內(nèi)外刑辱的,只有真人才可做到。
孔子說:“人心比山川還要險惡,比預(yù)測天象還要困難;自然界尚有春夏秋冬和早晚變化的定周期,可是人卻面容復(fù)雜多變情感深深潛藏。有的人貌似老實(shí)卻內(nèi)心驕溢,有的人貌似長者卻心術(shù)不正,有的人外表拘謹(jǐn)內(nèi)心急躁卻通達(dá)事理,有的人外表堅(jiān)韌卻懈怠渙散,有的人表面舒緩而內(nèi)心卻很強(qiáng)悍。所以人們趨赴仁義猶如口干舌燥思飲泉水,而他們拋棄仁義也像是逃離熾熱避開烈焰。因此君子總是讓人遠(yuǎn)離自己任職而觀察他們是否忠誠,讓人就近辦事而觀察他們是否恭敬,讓人處理紛亂事務(wù)觀察他們是否有能力,對人突然提問觀察他們是否有心智,交給期限緊迫的任務(wù)觀察他們是否守信用,把財(cái)物托付給他們觀察是否清廉,把危難告訴給他們觀察是否持守節(jié)操,用醉酒的方式觀察他們的儀態(tài),用男女雜處的辦法觀察他們對待女色的態(tài)度。上述九種表現(xiàn)得到證驗(yàn),不好的人也就自然挑撿出來。”
正考父首次被任命為士便逢人躬著背,再次任命為大夫便深深地彎著腰,第三次任命為卿更謙恭地俯下身子,總是讓開大道順著墻根快步急走,態(tài)度如此謙下誰還敢干出不軌之事!如果是凡夫俗子,首次任命為士就會傲慢矜持,再次任命為大夫就會在車上手舞足蹈,第三次任命為卿就要人呼叔稱伯,像這樣誰還會成為唐堯、許由那樣謙讓的人呢?
最大的禍害莫過于有意培養(yǎng)德行而且有心眼,等到有心眼就會以意度事主觀臆斷,而主觀臆斷必定導(dǎo)致失敗。招惹兇禍的官能有心、耳、眼、舌、鼻五種,內(nèi)心的謀慮則是禍害之首。什么叫做內(nèi)心謀慮的禍害呢?所謂內(nèi)心謀慮的禍害,是指自以為是而詆毀自己所不贊同的事情。
困厄窘迫源于以下八個方面的自恃與矜持,順利通達(dá)基于以下三種情況的必然發(fā)展,就像身形必具六個臟腑樣。貌美、須長、高大、魁梧、健壯、艷麗、勇武、果敢,八項(xiàng)長處遠(yuǎn)遠(yuǎn)勝過他人,于是依恃傲人必然導(dǎo)致困厄窘迫。因循順應(yīng)、俯仰隨人、困厄怯弱而又態(tài)度謙下,三種情況都能遇事通達(dá)。自恃聰明炫耀于外,勇猛躁動必多怨恨,倡導(dǎo)仁義必多責(zé)難。通曉生命實(shí)情的人心胸開闊,通曉真知的人內(nèi)心虛空豁達(dá),通曉長壽之道的人隨順自然,通曉壽命短暫之理的人也能隨遇而安。
有個拜會過宋王的人,宋王賜給他車馬十乘,依仗這些車馬在莊子面前炫耀。莊子說:“河上有個家庭貧窮靠編織葦席為生的人家,他的兒子潛入深淵,得到枚價值千金的寶珠,父親對兒子說:‘拿過石塊來錘壞這顆寶珠!價值千金的寶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龍的下巴下面,你能輕易地獲得這樣的寶珠,定是正趕上黑龍睡著。倘若黑龍醒過來,你還想活著回來嗎?’如今宋國的險惡,遠(yuǎn)不只是深深的潭底;而宋王的兇殘,也遠(yuǎn)不只是黑龍那樣。你能從宋王那里獲得十乘車馬,也定是遇上宋王睡著。倘若宋王旦醒過來,你也就必將粉身碎骨”。
有人向莊子行聘。莊子答復(fù)他的使者說:“你見過那準(zhǔn)備用作祭祀的牛牲嗎?用織有花紋的錦繡披著,給它吃草料和豆子,等到牽著進(jìn)入太廟殺掉用于祭祀,就是想要做個沒人看顧的小牛,難道還可能嗎?”
莊子快要死,弟子們打算用很多的東西作為陪葬。莊子說:“我把天地當(dāng)作棺槨,把日月當(dāng)作連璧,把星辰當(dāng)作珠璣,萬物都可以成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東西難道還不完備嗎?哪里用得著再加上這些東西!”弟子說:“我們擔(dān)憂烏鴉和老鷹啄食先生的遺體!鼻f子說:“棄尸地面將會被烏鴉和老鷹吃掉,深埋地下將會被螞蟻吃掉,奪過烏鴉老鷹的吃食再交給螞蟻,怎么如此偏心!”
用偏見去追求均平,這樣的均平絕對不是自然的均平;用人為的感應(yīng)去應(yīng)驗(yàn)外物,這樣的應(yīng)驗(yàn)絕不是自然的感應(yīng)。自以為明智的人只會被外物所驅(qū)使,精神世界完全超脫于物外的人才會自然地感應(yīng)。自以為明智的人早就比不上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的人,可是愚昧的人還總是自恃偏見而沉溺于世俗和人事,他們的功利只在于追求身外之物,這不很可悲嗎!
《莊子》譯文9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郑延趪腥杖。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雛(yuān chú)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shí)不食,非醴(lǐ)泉不飲。于是鴟(chī)得腐鼠,鹓雛(yuān chú)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yé)?”
譯文
惠子在梁國當(dāng)宰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到梁國來,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庇谑腔葑臃浅(dān)心,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雛(yuān chú),你知道它嗎?鹓雛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shí)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這時,一只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yuān chú)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鹓雛(yuān chú),發(fā)出‘嚇’的怒斥聲。難道現(xiàn)在你想用你的梁國(相位)來威嚇我嗎?”
《莊子》譯文10
鄭有神巫曰季咸①,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②,若神。鄭人見之,皆棄而走。列子見之而心醉③,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眽刈釉唬骸拔崤c汝既其文④,未既其實(shí)⑤,而固得道與?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⑥!而以道與世亢⑦,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嘗試與來,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dāng)?shù)矣⑧!吾見怪焉,見濕灰焉⑨!绷凶尤,泣涕沾襟以告壺子。壺子曰:鄉(xiāng)吾示之以地文⑩,萌乎不震不正(11)。是殆見吾杜德機(jī)也(12)。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13),全然有生矣(14)!吾見其杜權(quán)矣(15)!绷凶尤耄愿鎵刈。壺子曰:“鄉(xiāng)吾示之以天壤(16),名實(shí)不入(17),而機(jī)發(fā)于踵(18)。是殆見吾善者機(jī)也(19)。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齊(20),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fù)相之。”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鄉(xiāng)吾示之以太沖莫勝(21)。是殆見吾衡氣機(jī)也(22)。鯢桓之審為淵(23),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淵有九名,此處三焉(24)。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立未定,自失而走(25)。壺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報(bào)壺子曰:“已滅矣(26),已失矣,吾弗及已!眽刈釉唬骸班l(xiāng)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27)。吾與之虛而委蛇(28),不知其誰何(29),因以為弟靡(30),因以為波流(31),故逃也!
然后列子自以為未始學(xué)而歸(32),三年不出。為其妻爨(33),食豕如食人(34)。于事無與親(35),雕琢復(fù)樸(36),塊然獨(dú)以其形立(37)。紛而封哉(38),一以是終(39)。
【譯文】
鄭國有個占卜識相十分靈驗(yàn)的巫師,名叫季咸,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禍福壽夭,所預(yù)卜的年、月、旬、日都準(zhǔn)確應(yīng)驗(yàn),仿佛是神人。鄭國人見到他,都擔(dān)心預(yù)卜死亡和兇禍而急忙跑開。列子見到他卻內(nèi)心折服如醉如癡,回來后把見到的情況告訴老師壺子,并且說:“起先我總以為先生的道行最為高深,如今又有更為高深的巫術(shù)了!眽刈诱f:“我教給你的還全是道的外在的東西,還未能教給你道的實(shí)質(zhì),你難道就已經(jīng)得道了嗎?只有眾多的雌性可是卻無雄性,又怎么能生出受精的卵呢!你用所學(xué)到的道的皮毛就跟世人相匹敵,而且一心求取別人的信任,因而讓人洞察底細(xì)而替你看相。你試著跟他一塊兒來,把我介紹給他看看相吧!
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見壺子。季咸走出門來就對列子說:“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用不了十來天了!我觀察到他臨死前的怪異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燼一樣!绷凶舆M(jìn)到屋里,淚水弄濕了衣襟,傷心地把季咸的話告訴給壺子。壺子說:“剛才我將如同地表那樣寂然不動的心境顯露給他看,茫茫然既沒有震動也沒有止息。這樣恐怕只能看到我閉塞的生機(jī)。試試再跟他來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見壺子。季咸走出門來就對列子說:“幸運(yùn)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癥兆減輕了,完全有救了,我已經(jīng)觀察到閉塞的生機(jī)中神氣微動的情況!绷凶舆M(jìn)到屋里,把季咸的話告訴給壺子。壺子說:“剛才我將天與地那樣相對而又相應(yīng)的心態(tài)顯露給他看,名聲和實(shí)利等一切雜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機(jī)從腳跟發(fā)至全身。這樣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線生機(jī)。試著再跟他一塊兒來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見壺子。季咸走出門來就對列子說:“你的先生心跡不定,神情恍惚,我不可能給他看相。等到心跡穩(wěn)定,再來給他看相!绷凶舆M(jìn)到屋里,把季咸的話告訴給壺子。壺子說:“剛才我把陰陽二氣均衡而又和諧的心態(tài)顯露給他看。這樣恐怕看到了我內(nèi)氣持平、相應(yīng)相稱的'生機(jī)。大魚盤桓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淵,靜止的河水聚積的地方叫做深淵,流動的河水滯留的地方叫做深淵。淵有九種稱呼,這里只提到了上面三種。試著再跟他一塊兒來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咸季一道拜見壺子。季咸還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壺子說:“追上他!”列子沒能追上,回來告訴壺子,說:“已經(jīng)沒有蹤影了,讓他跑掉了,我沒能趕上他!眽刈诱f:“起先我顯露給他看的始終未脫離我的本源。我跟他隨意應(yīng)付,他弄不清我的究竟,于是我使自己變的那么頹廢順從,變的像水波逐流一樣,所以他逃跑了。”
這之后,列子深深感到像從不曾拜師學(xué)道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三年不出門。他幫助妻子燒火做飯,喂豬就像侍侯人一樣。對于各種世事不分親疏沒有偏私,過去的雕琢和華飾已恢復(fù)到原本的質(zhì)樸和純真,像大地一樣木然忘情地將形骸留在世上。雖然涉入世間的紛擾卻能固守本真,并像這樣終生不渝。
《莊子》譯文11
一、原文:
有兩虎爭人而斗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文言文閱讀答案 《說苑?說叢|非所言勿言》文言文閱讀答案 《說苑·說叢-非所言勿言》。
二、譯文:
有兩只為爭吃一個人而相斗的老虎,管莊子想要刺死它們。管與止住他說:“老虎,是兇暴的動物;人是它們的.美味,F(xiàn)在兩只老虎因爭吃人而互相爭斗,小的一定會死,大的一定會受傷。你等這兩只老虎受傷后再刺殺他們,這就只用一個舉動殺死兩只老虎了。不用刺死一只老虎的力氣,卻能贏得一下子殺死兩只老虎的名聲!
三、閱讀訓(xùn)練:
1、翻譯。
(1) 有兩虎爭人而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者,甘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
1、略。
2、做事應(yīng)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時機(jī),以逸待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莊子》譯文12
【原文】
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徑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嘆曰(8):“野語有之曰(9),‘聞道百(10),以為莫己若’者(11),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14),拘于虛也(15);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16);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18),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19);尾閭泄之(20),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21)。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23),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jì)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24)?計(jì)中國之在海內(nèi)(25),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26)?號物之?dāng)?shù)謂之萬(27),人處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29);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30)?五帝之所連(31),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32),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33),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譯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高興地自得其樂,認(rèn)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于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rèn)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說過有人認(rèn)為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yàn)閬淼侥愕拈T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yuǎn)受到修養(yǎng)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說:“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摯蠛,是因(yàn)槭艿缴羁臻g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摫鶅,是因(yàn)槭艿缴顣r間的限制;鄉(xiāng)曲之士,不可能跟他們談?wù)摯蟮,是因(yàn)榻甜B(yǎng)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wù)摯蟮懒恕L煜碌乃,沒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干旱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shù)量來計(jì)算?墒俏覐牟辉虼硕詽M,自認(rèn)為從天地那里承受到形體并且從陰和陽那里稟承到元?dú),我存在于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shí)在渺小,又哪里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fù)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于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內(nèi),不就像細(xì)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shù)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于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xù)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于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wù)撍@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原文】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1),時無止(2),分無常(3),終始無故(4)。是故大知觀于遠(yuǎn)近(5),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曏今故(6),故遙而不悶(7),掇而不跂(8),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涂(9),故生而不說(10),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jì)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11),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細(xì)之倪(12)?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譯文】
河神說:“這樣,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嗎?”
海神回答:“不可以。萬物的量是不可窮盡的,時間的推移是沒有止境的,得與失的稟分沒有不變的常規(guī),事物的終結(jié)和起始也沒有定因。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觀察事物從不局限于一隅,因而體積小卻不看作就是少,體積大卻不看作就是多,這是因?yàn)橹朗挛锏牧渴遣豢筛F盡的;證驗(yàn)并明察古往今來的各種情況,因而壽命久遠(yuǎn)卻不感到厭倦,生命只在近前卻不會企求壽延,這是因?yàn)橹罆r間的推移是沒有止境的;洞悉事物有盈有虛的規(guī)律,因而有所得卻不歡欣喜悅,有所失也不悔恨憂愁,這是因?yàn)橹赖门c失的稟分是沒有定規(guī)的;明了生與死之間猶如一條沒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間不會倍加歡喜,死離人世不覺禍患加身,這是因?yàn)橹澜K了和起始是不會一成不變的。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識,遠(yuǎn)遠(yuǎn)不如他所不知道的東西多,他生存的時間,也遠(yuǎn)遠(yuǎn)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時間長;用極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沒有窮盡的境域,所以內(nèi)心迷亂而必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來,又怎么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為細(xì)小的限度呢?又怎么知道天與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
【原文】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1),至大不可圍(2)!切徘楹(3)?”
北海若曰:“夫自細(xì)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xì)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4);故異便(5)。此勢之有也(6)。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7);無形者,數(shù)之所不能分也(8);不可圍者,數(shù)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9),物之粗也(10);可以致意者(11),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12),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13),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14);動不為利,不賤門隸(15);貨財(cái)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16),不賤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異(17);為在從眾(18),不賤佞諂(19),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20),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xì)大之不可為倪。聞曰:‘道人不聞(21),至德不得(22),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23)。”
【譯文】
河神說:“世間議論的人們總是說:‘最細(xì)小的東西沒有形體可尋,最巨大的東西不可限定范圍’。這樣的話是真實(shí)可信的嗎?”
海神回答:“從細(xì)小的角度看龐大的東西不可能全面,從巨大的角度看細(xì)小的東西不可能真切。精細(xì),是小中之;龐大,是大中之大;不過大小雖有不同卻各有各的合宜之處。這就是事物固有的態(tài)勢。所謂精細(xì)與粗大,僅限于有形的東西,至于沒有形體的事物,是不能用計(jì)算數(shù)量的辦法來加以剖解的;而不可限定范圍的東西,更不是用數(shù)量能夠精確計(jì)算的。可以用言語來談?wù)摰臇|西,是事物粗淺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來傳告的東西,則是事物精細(xì)的內(nèi)在實(shí)質(zhì)。言語所不能談?wù)摰,心意所不能傳告的,也就不限于精?xì)和粗淺的范圍了。所以修養(yǎng)高尚者的行動,不會出于對人的傷害,也不會贊賞給人以仁慈和恩惠;無論干什么都不是為了私利,也不會輕視從事守門差役之類的人。無論什么財(cái)物都不去爭奪,也不推重謙和與辭讓;凡事從不借助他人的力氣,但也不提倡自食其力,同時也不鄙夷貪婪與污穢;行動與世俗不同,但不主張邪僻乖異;行為追隨一般的人,也不以奉承和諂媚為卑賤;人世間的所謂高官厚祿不足以作為勸勉,刑戮和侮辱不足以看作是羞恥;知道是與非的界線不能清楚地劃分,也懂得細(xì)小和巨大不可能確定清晰的界限。聽人說:‘能體察大道的人不求聞達(dá)于世,修養(yǎng)高尚的人不會計(jì)較得失,清虛寧寂的人能夠忘卻自己’。這就是約束自己而達(dá)到適得其分的境界。”
【原文】
河伯曰:“若物之外(1),若物之內(nèi),惡至而倪貴賤(2)?惡至而倪大。俊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3),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4),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恢斓刂疄槎斆滓,知豪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shù)垡。以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5),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6),則功分定矣(7)。以趣觀之(8),因其所然而然之(9),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10),則趣操垡(11)。昔者堯、舜讓而帝(12),之、噲讓而絕(13),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14)。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可以沖城(15),而不可以窒穴(16),言殊器也(17)。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18),捕鼠不如貍狌(19),言殊技也(20)。鴟鵂夜撮蚤(21),察豪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22),言殊性也(23)。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24)?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25)!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26),謂之篡夫(27);當(dāng)其時順其俗者(28),謂之義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29)!”
【譯文】
河神說:“如此事物的外表,如此事物的內(nèi)在,從何處來區(qū)分它們的貴賤?又怎么來區(qū)別它們的大?”
海神回答:“用自然的常理來看,萬物本沒有貴賤的區(qū)別。從萬物自身來看,各自為貴而又以他物為賤。拿世俗的觀點(diǎn)來看,貴賤不在于事物自身。按照物與物之間的差別來看,順著各種物體大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rèn)為物體是大的,那么萬物就沒有什么不是大的;順著各種物體小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rèn)為物體是小的,那么萬物沒有什么不是小的;知曉天地雖大比起更大的東西來也如小小的米粒,知曉毫毛之末雖小比起更小的東西來也如高大的山丘,而萬物的差別和數(shù)量也就看得很清楚了。依照事物的功用來看,順著物體所具有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rèn)為具有了這樣的功能,那么萬物就沒有什么不具有這樣的功能;順著物體所不具有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rèn)為不具有這樣的功能,那么萬物就沒有什么具有了這樣的功能;可知東與西的方向?qū)α⑾喾磪s又不可以相互缺少,而事物的功用與本分便得以確定。從人們對事物的趨向來看,順著各種事物肯定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rèn)為是對的,那么萬物沒有什么不是對的;順著各種事物否定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rèn)為是不對的,那么萬物沒有什么不是錯的;知曉唐堯和夏桀都自以為正確又相互否定對方,而人們的趨向與持守也就看得很清楚了。當(dāng)年唐堯、虞舜禪讓而稱帝,宰相子之與燕王噲禪讓而燕國幾乎滅亡;商湯、周武王都爭奪天下而成為帝王,白公勝爭奪王位卻遭致殺身。由此看來,爭斗與禪讓的禮制,唐堯與夏桀的作法,讓可還是鄙夷都會因時而異,不可以把它們看作是不變的規(guī)律。棟梁之材可以用來沖擊敵城,卻不可以用來堵塞洞穴,說的是器物的用處不一樣。駿馬良駒一天奔馳上千里,捕捉老鼠卻不如野貓與黃鼠狼,說的是技能不一樣。貓頭鷹夜里能抓取小小的跳蚤,細(xì)察毫毛之末,可是大白天睜大眼睛也看不見高大的山丘,說的是稟性不一樣。所以說:怎么只看重對的一面而忽略不對的一面、看重治而忽略亂呢?這是因?yàn)椴幻髁俗匀淮嬖诘牡览砗腿f物自身的實(shí)情。這就像是重視天而輕視地、重視陰而輕視陽,那不可行是十分明白的了。然而還是要談?wù)摬恍,不是愚昧便是欺騙!遠(yuǎn)古帝王的禪讓各不相同,夏、商、周三代的繼承也各不一樣。不合時代、背逆世俗的人,稱他叫篡逆之徒;合于時代、順應(yīng)世俗的人,稱他叫高義之士。沉默下來吧,河神!你怎么會懂得萬物間貴賤的門庭和大小的流別!”
【原文】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吾辭受趣舍(1),吾終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2);無拘而志(3),與道大蹇(4)。何少何多,是謂謝施(5);無一而行(6),與道參差(7)。嚴(yán)乎若國之有君(8),其無私德(9),繇繇乎若祭之有社(10),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11),其無所畛域(12)。兼懷萬物,其孰承翼(13)?是謂無方(14)。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15)。年不可舉(16),時不可止;消息盈虛(17),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18),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19),無動而不變(20),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21)”。
【譯文】
河神說:“既然這樣,那么我應(yīng)該做些什么呢?又應(yīng)該不做什么呢?我將怎樣推辭或接納、趨就或舍棄,我終究將怎么辦?”
海神回答:“用道的觀點(diǎn)來觀察,什么是貴什么是賤,這可稱之為循環(huán)往復(fù);不必束縛你的心志,而跟大道相違礙。什么是少什么是多,這可稱之為更替續(xù)延;不要偏執(zh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行事,而跟大道不相一致。端莊、威嚴(yán)的樣子像是一國的國君,確實(shí)沒有一點(diǎn)兒偏私的恩惠;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像是祭祀中的土地神,確實(shí)沒有任何偏私的賜福;浩瀚周遍的樣子像是通達(dá)四方而又曠遠(yuǎn)無窮,確實(shí)沒有什么區(qū)分界限;兼蓄并且包藏萬物,難道誰專門有所承受或者有所庇護(hù)?這就稱作不偏執(zhí)于事物的任何一個方面。宇宙萬物本是渾同齊一的,誰優(yōu)誰劣呢?大道沒有終結(jié)和起始,萬物卻都有死有生,因而不可能依仗一時的成功。時而空虛時而充實(shí),萬物從不固守于某一不變的形態(tài)。歲月不可以挽留,時間從不會停息,消退、生長、充實(shí)、空虛,宇宙萬物終結(jié)便又有了開始。這樣也就可以談?wù)摯蟮赖臏?zhǔn)則,評說萬物的道理了。萬物的生長,像是馬兒飛奔像是馬車疾行,沒有什么舉動不在變化,沒有什么時刻不在遷移。應(yīng)該做些什么呢?又應(yīng)該不做什么呢?一切必定都將自然地變化!”
【原文】
河伯曰:“然則何貴于道邪?”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dá)于理(1),達(dá)于理者必明于權(quán)(2),明于權(quán)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3)。非謂其薄之也(4),言察乎安危,寧于禍福(5),謹(jǐn)于去就(6),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nèi)(7),人在外(8),德在乎天(9)。知天人之行(10),本乎天,位乎得;蹢藍(lán)屈伸(11),反要而語極(12)!
【譯文】
河神說:“既然如此,那么為什么還要那么看重大道呢?”
海神回答:“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達(dá)事理,通達(dá)事理的人必定明白應(yīng)變,明白應(yīng)變的人定然不會因?yàn)橥馕锒鴵p傷自己。道德修養(yǎng)高尚的人烈焰不能燒灼他們,洪水不能沉溺他們,嚴(yán)寒酷暑不能侵?jǐn)_他們,飛禽走獸不能傷害他們。不是說他們逼近水火、寒暑的侵?jǐn)_和禽獸的傷害而能幸免,而是說他們明察安危,安于禍福,慎處離棄與追求,因而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傷害他們。所以說:“天然蘊(yùn)含于內(nèi)里,人為顯露于外在,高尚的修養(yǎng)則順應(yīng)自然。懂得人的行止,立足于自然的規(guī)律,居處于自得的環(huán)境,徘徊不定,屈伸無常,也就返歸大道的要沖而可談?wù)撝翗O的道理。”
【原文】
曰:“何謂天(1)?何謂人(2)?”
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3),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4),無以得殉名(5)。謹(jǐn)守而勿失(6),是謂反其真。”
【譯文】
河神說:“什么是天然?什么又是人為?”
海神回答:“牛馬生就四只腳,這就叫天然;用馬絡(luò)套住馬頭,用牛鼻綰穿過牛鼻,這就叫人為。所以說,不要用人為去毀滅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為去毀滅自然的稟性,不要為獲取虛名而不遺余力。謹(jǐn)慎地持守自然的稟性而不喪失,這就叫返歸本真!
【原文】
夔憐蚿(1),蚿憐蛇,蛇憐風(fēng),風(fēng)憐目,目憐心。
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2),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dú)奈何?”蚿曰:“不然。予不見乎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shù)也。今予動吾天機(jī)(3),而不知其所以然!
蚿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夫天機(jī)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
蛇謂風(fēng)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4)。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5),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無有(6),何也?”風(fēng)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7),曃乙嗍の(8)。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9),唯我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圣人能之(10)”。
【譯文】
獨(dú)腳的夔羨慕多腳的蚿,多腳的蚿羨慕無腳的蛇,無腳的蛇羨慕無形的風(fēng),無形的風(fēng)羨慕明察外物的眼睛,明察外物的眼睛羨慕內(nèi)在的心靈。
夔對蚿說:“我依靠一只腳跳躍而行,沒有誰再比我簡便的了,F(xiàn)在你使用上萬只腳行走,竟是怎么樣的呢?”蚿說:“不對哩。你沒有看見那吐唾沫的情形嗎?噴出唾沫大的像珠子,小的像霧滴,混雜著吐落而下的不可以數(shù)計(jì)。如今我啟動我天生的機(jī)能而行走,不過我也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能夠這樣!
蚿對蛇說:“我用眾多的腳行走反倒不如你沒有腳,這是為什么呢?”蛇說:“仰賴天生的機(jī)能而行動,怎么可以改變呢?我哪里用得著腳呢!”
蛇對風(fēng)說:“我啟動我的脊柱和腰脅而行走,還是像有足而行的樣子。如今你呼呼地從北海掀起,又呼呼地駕臨南海,卻沒有留下有足而行的形跡,這是為什么呢?”風(fēng)說:“是的,我呼呼地從北海來到南海?墒侨藗冇檬謥碜钃跷叶也⒉荒艽禂嗍种,人們用腿腳來踢踏我而我也不能吹斷腿腳。即使這樣,折斷大樹、掀翻高大的房屋,卻又只有我能夠做到,而這就是細(xì)小的方面不求勝利而求獲得大的勝利。獲取大的勝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原文】
孔子游于匡(1),宋人圍之?dāng)?shù)幣(2),而弦歌不惙(3)。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4),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dāng)堯、舜而天下無窮人(5),非知得也(6);當(dāng)桀、紂而天下無通人(7),非知失也。時勢適然(8)。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人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9),獵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圣人之勇也。由,處矣(10)!吾命有所制矣(11)!”
無幾何,將甲者進(jìn)(12),辭曰(13):“以為陽虎也(14),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譯文】
孔子周游到匡地,衛(wèi)國人一層又一層地包圍了他,可是孔子仍在不停地彈琴誦讀。子路入內(nèi)見孔子說:“先生如此歡心是為什么呢?”孔子說:“來,我告訴你!我違忌困窘蔽塞已經(jīng)很久很久了,可是始終不能免除,這是命運(yùn)啊。我尋求通達(dá)也已經(jīng)很久很久了,可是始終未能達(dá)到,這是時運(yùn)啊。當(dāng)堯、舜的時代,天下沒有一個困頓潦倒的人,并非因?yàn)樗麄兌疾胖浅;?dāng)桀、紂的時代,天下沒有一個通達(dá)的人,并非因?yàn)樗麄兌疾胖堑拖。這都是時運(yùn)所造成的。在水里活動而不躲避蛟龍的,乃是漁夫的勇敢;在陸上活動而不躲避犀牛老虎的,乃是獵人的勇敢;刀劍交錯地橫于眼前,看待死亡猶如生還的,乃是壯烈之士的勇敢。懂得困厄潦倒乃是命中注定,知道順利通達(dá)乃是時運(yùn)造成,面臨大難而不畏懼的,這就是圣人的勇敢。仲由啊,你還是安然處之吧!我命中注定要受制。
沒有過多久,統(tǒng)帶士卒的將官走了進(jìn)來,深表歉意地說:“大家把你看作是陽虎,所以包圍了你;現(xiàn)在知道了你不是陽虎,請讓我向你表示歉意并且撤離部隊(duì)!
【原文】
公孫龍問于魏牟曰(1):“龍少學(xué)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2),離堅(jiān)白(3);然不然(4),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dá)已。今吾聞莊子之言,汒焉異之(5)。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6),敢問其方(7)”。
公子牟隱機(jī)大息(8),仰天而笑曰:“子獨(dú)不聞夫埳井之鼃乎(9)?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干之上(10),入休乎缺甃之崖(11);赴水則接腋持頤(12),蹶泥則沒足滅跗(13);還虷、蟹與科斗(14),莫吾能若也(15)!且夫擅一壑之水(16),而跨跱埳井之樂(17),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18),于是逡巡而卻(19),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20);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21)。禹之時十年九潦(22),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23)。夫不為頃久推移(24),不以多少進(jìn)退者(25),此亦東海之大樂也!谑菆删|聞之,適適然驚(26),規(guī)規(guī)然自失也(27)。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28),而猶欲觀于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fù)山,商蚷馳河也(29),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30),是非埳井之鼃與?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31),無南無北,奭然四解(32),淪于不測(33);無東無西,始于玄冥(34),反于大通(35)。子乃規(guī)規(guī)然而求之以察(36),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dú)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xué)行于邯鄲與(37)?未得國能(38),又失其故行矣(39),直匍匐而歸耳(40)。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yè)!
公孫龍口呿而不合(41),舌舉而不下,乃逸而走(42)。
【譯文】
公孫龍向魏牟問道:“我年少的時候?qū)W習(xí)古代圣王的主張,長大以后懂得了仁義的行為;能夠把事物的不同與相同合而為一,把一個物體的質(zhì)地堅(jiān)硬與顏色潔白分離開來;能夠把不對的說成是對的',把不應(yīng)認(rèn)可的看作是合宜的;能夠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能夠使眾多善辯之口理屈辭窮:我自以為是最為通達(dá)的了。如今我聽了莊子的言談,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是我的論辯比不上他呢,還是我的知識不如他呢?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沒有辦法再開口了,冒昧地向你請教其中的道理!
魏牟靠著幾案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后又仰頭朝天笑著說:“你不曾聽說過那淺井里的青蛙嗎?井蛙對東海里的鱉說:‘我實(shí)在快樂啊!我跳躍玩耍于井口欄桿之上,進(jìn)到井里便在井壁磚塊破損之處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并且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里泥水就蓋住了我的腳背,回過頭來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蟲、小蟹和蝌蚪,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的快樂!再說我獨(dú)占一坑之水、盤踞一口淺井的快樂,這也是極其稱心如意的了。你怎么不隨時來井里看看呢?’東海之鱉左腳還未能跨入淺井,右膝就已經(jīng)被絆住。于是遲疑了一陣子之后又把腳退了出來,把大海的情況告訴給淺井的青蛙,說:‘千里的遙遠(yuǎn),不足以稱述它的大;千仞的高曠,不足于探究它的深。夏禹時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澇,而海水不會因此增多;商湯的時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而岸邊的水位不會因此下降。不因?yàn)闀r間的短暫與長久而有所改變,不因?yàn)橛炅康亩嗌俣兴鰷p,這就是東海最大的快樂!瘻\井之蛙聽了這一席話,驚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再說你公孫龍的才智還不足以知曉是與非的境界,卻還想去察悉莊子的言談,這就像驅(qū)使蚊蟲去背負(fù)大山,驅(qū)使馬蚿蟲到河水里去奔跑,必定是不能勝任的。而你的才智不足以通曉極其玄妙的言論,竟自去迎合那些一時的勝利,這不就像是淺井里的青蛙嗎?況且莊子的思想主張正俯極黃泉登臨蒼天,不論南北,釋然四散通達(dá)無阻,深幽沉寂不可探測;不論東西,起于幽深玄妙之境,返歸廣闊通達(dá)之域。你竟拘泥淺陋地用察視的辦法去探尋它的奧妙,用論辯的言辭去索求它的真諦,這只不過是用竹管去窺視高遠(yuǎn)的蒼天,用錐子去測量渾厚的大地,不是太渺小了嗎!你還是走吧!而且你就不曾聽說過那燕國壽陵的小子到趙國的邯鄲去學(xué)習(xí)走步之事嗎?未能學(xué)會趙國的本事,又丟掉了他原來的本領(lǐng),最后只得爬著回去了,F(xiàn)在你還不盡快離開我這里,必將忘掉你原有的本領(lǐng),而且也必將失去你原有的學(xué)業(yè)。”
公孫龍聽了這一番話張大著口而不能合攏,舌頭高高抬起而不能放下,于是快速地逃走了。
【原文】
莊子釣于濮水(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2),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3)!”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4)。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5)?”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鼻f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
【譯文】
莊子在濮水邊垂釣,楚王派遣兩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說:“楚王愿將國內(nèi)政事委托給你而勞累你了!
莊子手把釣竿頭也不回地說:“我聽說楚國有一神龜,已經(jīng)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裝著它,用巾飾覆蓋著它,珍藏在宗廟里。這只神龜,是寧愿死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示尊貴呢,還是寧愿活著在泥水里拖著尾巴呢?”兩位大臣說:“寧愿拖著尾巴活在泥水里!鼻f子說:“你們走吧!我仍將拖著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原文】
惠子相梁(1),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2):“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郑延趪(3)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4),子知之乎?夫鹓鶵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shí)不食(5),非醴泉不飲(6)。于是鴟得腐鼠(7),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8)’!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譯文】
惠子在梁國做宰相,莊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梁國,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來,在都城內(nèi)搜尋莊子,整整三天三夜。
莊子前往看望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嗎?鹓鶵從南海出發(fā)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shí)它不會進(jìn)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正在這時一只鷂鷹尋覓到一只腐爛了的老鼠,鹓鶵剛巧從空中飛過,鷂鷹抬頭看著鹓鶵,發(fā)出一聲怒氣:‘嚇’!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怒叱我嗎?”
【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2),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3)。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儵魚游得多么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鼻f子說:“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jīng)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
《莊子》譯文13
無為名尸①,無為謀府②;無為事任③,無為知主。體盡無窮④,而游無朕⑤;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⑥,亦虛而已⑦。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⑧,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⑨。
【譯文】
不要成為名譽(yù)的寄托,不要成為謀略的場所;不要成為世事的負(fù)擔(dān),不要成為智慧的.主宰。潛心地體驗(yàn)真源而且永不休止,自由自在地游樂而不留下蹤跡;任其所能稟承自然,從不表露也從不自得,也就心境清虛淡泊而無所求罷了。修養(yǎng)高尚的“至人”心思就象一面鏡子,對于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應(yīng)合事物本身從不有所隱藏,所以能夠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損心勞神。
《莊子》譯文14
一、《北冥有魚》
譯文: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dāng)它用力鼓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懸掛在天空的云。這只鳥,大風(fēng)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海去了。南海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水池!洱R諧》這本書,是記載一些怪異事物的書。書上記載著:“鵬往南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乘著旋風(fēng)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fēng)離開!鄙揭爸械撵F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jié)果。天色湛藍(lán),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yàn)樘炜崭哌h(yuǎn)而看不到盡頭呢?大鵬從天空中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譯文: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呀!被葑诱f:“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就是可以完全確定的!鼻f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是從哪里知道魚的快樂,說明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在問我!蔽沂窃阱┧臉蛏现赖陌!
《莊子》譯文15
【題解】
《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yīng)怎樣去認(rèn)識外物。
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gòu)成本篇的主體。這個長長的對話根據(jù)所問所答的內(nèi)容,又可分成七個片斷,至“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是第一個片斷,寫河神的小卻自以為大,對比海神的大卻自以為小,說明了認(rèn)識事物的相對性*觀點(diǎn)。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是第二個片斷,以確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極其不易,說明認(rèn)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總體的無窮性*所影響。至“約分之至也”是第三個片斷,緊承前一對話,進(jìn)一步說明認(rèn)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論”,“意”不能“察”。至“小大之家”是第四個片斷,從事物的相對性*出發(fā),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貴賤都不是絕對的,因而最終是不應(yīng)加以辨知的。至“夫固將自化”是第五個片斷,從“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的觀點(diǎn)出發(fā),指出人們認(rèn)知外物必將無所作為,只能等待它們的“自化”。至“反要而語極”是第六個片斷,透過為什么要看重“道”的談話,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曉事理,就能認(rèn)識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至“是謂反其真”是第七個片斷,即河神與海神談話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返歸本真的主張,即不以人為毀滅天然,把“自化”的觀點(diǎn)又推進(jìn)了一步。
后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各不關(guān)聯(lián),跟前一部分海神與河神的對話也沒有任何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上的聯(lián)系,對全篇主題的表達(dá)幫助也不甚大,似有游離之嫌。
篇之強(qiáng)調(diào)了認(rèn)識事物的復(fù)雜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認(rèn)知過程的變異性*,指出了認(rèn)知之不易和準(zhǔn)確判斷的困難。
【原文】
秋 水時至(1),百川灌河(2);涇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 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嘆曰(8):“野語有之曰(9),‘聞道百(10),以為莫己若’者(11),我之謂 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 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14),拘于虛也(15);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16);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 于大海,乃知爾丑(18),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19);尾閭泄之(20),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 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21)。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23),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 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jì)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24)?計(jì)中國之在海內(nèi)(25),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26)?號物之?dāng)?shù)謂 之萬(27),人處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29);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30)?五帝之所連 (31),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32),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33),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34)?”
【譯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 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認(rèn)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 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于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rèn)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 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說過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 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yàn)閬淼侥愕拈T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yuǎn)受到修養(yǎng)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說:“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摯?海,是因?yàn)槭艿缴羁臻g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wù)摫鶅,是因(yàn)槭艿缴顣r間的限制;鄉(xiāng)曲之土,不可能跟他們談?wù)摯蟮,是因(yàn)榻甜B(yǎng)的`束縛。如今 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wù)摯蟮懒恕L煜碌乃,沒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 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干旱不會有知覺。
這說 明大海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shù)量來計(jì)算?墒俏覐牟辉虼硕詽M,自認(rèn)為從天地那里承受到形體并且從-陰-和陽那里稟承到元?dú)猓掖嬖谟谔斓刂g, 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shí)在渺小,又哪里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fù)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 孔隙存在于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內(nèi),不就像細(xì)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shù)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于 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一毛一之末存在于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xù)連的,三王所爭奪 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于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wù)撍@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 水暴一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莊子》譯文】相關(guān)文章:
《莊子》譯文03-01
給莊子的作文09-14
莊子《秋水》翻譯12-19
與莊子對話作文11-10
莊子的智慧作文09-17
淺讀莊子作文07-30
莊子《秋水》原文及翻譯12-19
(優(yōu)選)莊子的智慧作文12-16
獨(dú)不見譯文09-09
《與妻書》的譯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