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花非花》賞析 推薦度:
- 鑒賞白居易花非花 推薦度:
- 白居易花非花原文及翻譯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說它是花不是花,說它是霧嗎不是霧。
半夜時到來,天明時離去。
來時仿佛短暫而美好的春夢?
離去時又像清晨的云彩無處尋覓。
注釋
(1)花非花:《花非花》之成為詞牌始于此詩。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絕句的前兩句折腰而成。后兩句仍為七言,有明顯痕跡,表明是從七言絕句演變而來,用首句“花非花”為調(diào)名。
(2)來如:來時。
(3)幾多時:短暫美好的。
(4)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飄散的云彩,無處尋覓。
(5)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夢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賞析】
賞析一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
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yīng)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胺腔ā薄ⅰ胺庆F”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蘇東坡似從這里獲得一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蘇詞所詠為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里取喻于花與霧,在于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皦簟痹瓉硪彩且槐。這里“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啟下作用,由此生發(fā)出兩個新鮮比喻!耙拱雭怼闭叽簤粢,春夢雖美卻短暫,于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云霞雖美卻易幻滅,于是引出一嘆:“去似朝云無覓處”。
詩由一連串比喻構(gòu)成,這叫博喻。它們環(huán)環(huán)緊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復(fù)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的“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一個組成部分,象此詩通篇用博喻構(gòu)成則甚罕見。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噓名復(fù)何益”;后一例用煙草、風(fēng)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問閑悉都幾許”,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而此詩只見喻體(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個耐人尋思的謎。從而詩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了。
雖說如此,但此詩詩意卻并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編在集中"感傷"之部,同部還有情調(diào)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fēng)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簡簡吟》,詩中寫到:“二月繁霜殺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一模一樣,連音情都逼肖的,它們都同樣表現(xiàn)出一種對于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后,更告訴讀者關(guān)于此詩歸趣的一個消息。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jié)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后來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詩句法為詞調(diào),而以“花非花”為調(diào)名。詞對五七言詩在內(nèi)容上的一大轉(zhuǎn)關(guān),就在于更傾向于人的內(nèi)在心境的表現(xiàn)。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這種“詩似小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chuàng)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原是很自然的。
賞析二
這首詩通篇都是隱語,主題當是詠官妓。當時各級官府都有一定數(shù)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們驅(qū)使。首句“花非花”是說官妓的容顏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霧非霧”中“霧”字是雙關(guān)。借“霧”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娼妓性,上應(yīng)女宿,但又并非云霧之霧。 “夜半來,天明去”既是詠星,也是說人。語意雙關(guān),而主要是說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娼妓,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們與官僚之間互為依存,但關(guān)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來明去為限,可謂會短別長。故末二句發(fā)出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卜的感嘆。上句言會短,下旬言別長。其中“夢”、“朝云”的描寫是借用宋玉《高唐賦》、《神女賦》中關(guān)于楚王與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會。因為語言文字運用得巧妙,把男女歡愛之事抒寫得很含蓄,富于詩意。
語意雙關(guān),富有朦朧美是這首小是的最大特點。霧、春夢、朝云,這幾個意象都是朦朧、飄渺的,意象之間又故意省略了銜接,顯出較大的跳躍性,文字空靈,精煉,使人咀嚼不盡,顯示了詩人不凡的藝術(shù)功力。
【創(chuàng)作背景】
白居易別具一格的朦朧詩《花非花》。詩中寫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很多人讀罷這首詩,感到意境如夢,余味無窮,有人甚至冠以中國古代文學(xué)第一朦朧的美譽。但這首詩究竟在寫什么,很多人難解難分,這就引發(fā)了后人無限的猜測。
比較公認的觀點,說這首詩描寫的是與官妓的生活體驗,因為像白居易這類的文人和官員,喝酒狎妓是當時司空見慣的事,而詩中所描寫的情形,給人的直接感覺就是在寫與小姐的一夜交往。更有大膽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這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白晚年信佛,這首詩其實是寫“意境朦朧,心凈無我”的一種境界。還有人認為,這是白居易用抽象的筆法在回味一次美麗的邂逅,但與誰相會又無法說清。更有可笑者,說白老先生喜歡吃混沌,詩中的花,其實就是混沌,這當然是信口開河的無稽之談。
有專家指出,《花非花》編在《白氏長慶集》卷十二《真娘墓》、《長恨歌》、《琵琶行》、《簡簡吟》之后,歸入感傷類,可見其主題基調(diào)是感傷。其中的《真娘墓》、《簡簡吟》二詩,均為悼亡之作,抒發(fā)的都是往事雖美,卻如夢如云、不復(fù)可得之嘆。依次類推,白居易寫這首《花非花》也一定是為某個人而感傷,這個人一定在白居易心目中有位置,情感上有深交,應(yīng)該是他想得到而沒有得到的一個人。如果把視野緊緊局限于青樓之上,把《花非花》的主角確定為一夜之女,這未免太小看了白居易的似海情感。
這讓人想起了白居易一生最對不起的人--他拋棄的初戀情人湘靈。在白居易寫給湘靈的諸多詩作,特別是婚后所寫的懷念詩中,其筆法和口味幾乎是一樣的,很多詩去掉題目,讓人讀起來也很朦朧,也很感傷,老嫗也不能解。比如在《寄遠》一詩中他寫道:“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兩腋不生翅,二毛空滿頭。坐看新落葉,行上最高樓。暝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如果不知道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這不同樣是一首朦朧詩嗎?可見,白居易一般不寫朦朧詩,如果寫了朦朧詩,應(yīng)該是寫給初戀的情人。因為只有寫得朦朧些,才能讓別人無法洞察他內(nèi)心深處的創(chuàng)傷,從而隱去心碎的無言之疼。
白居易和湘靈的戀情,是他刻骨銘心的一段痛苦經(jīng)歷和美好回憶。因為婚姻制度和門弟之別,青梅竹馬的兩個人最終分手,而這段戀情卻成了白居易內(nèi)心揮之不去一絲情愁。即使在結(jié)婚之后,白居易還舊情難卻,念念不忘,為湘靈寫了不少這樣的感傷詩,比如《生離別》、《潛離別》等。那么,白居易為什么要寫難忘的良宵?他和湘靈的關(guān)系究竟發(fā)展到哪一步了呢?
這可以從白居易寫湘靈的兩首詩中,隱約看出其中的端倪。他在《寒閨夜》中寫道:“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另一首《冬至夜懷湘靈》也抒發(fā)了同樣的思念之苦:“艷質(zhì)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這兩首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寫的晚上,衾都是寒冷的,長夜之中都是孤獨。那么,分手后的夜半之時,白居易究竟在留戀什么樣的良宵?不言而喻,一定是那個衾是熱的、人是雙的、兩人都不是獨眠人的美好夜晚。由此可以推斷,白居易和湘靈兩人當時已經(jīng)背著外人,偷偷非法同居了。如果再回過頭讀《花非花》,所描寫的不正是兩人幽會時的場景嗎?
《花非花》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這首詩作于何時?中國唐代文學(xué)學(xué)會顧問、中國李白研究會顧問、河南大學(xué)兼職教授朱金城在《白居易集箋!分袛喽ㄟ@首詩作于長慶三年(823)以前。然而,從朱金城的《白居易年譜》中似乎又看不到這一年之前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才讓詩人如此朦朧地寫這首詩,他的這個結(jié)果從何而得,沒法知道專家的心思。但本人自信,這首詩作于長慶四年(824)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這一年,白居易五十三歲。他在杭州刺史任滿回洛京途中,過常州,經(jīng)宿州。宿州就是當時的苻離,是白居易認識湘靈的地方,專門繞道,故地重游,別有一番心事在心頭。他到宿州甬橋有感寫《甬橋舊業(yè)》詩:“別業(yè)甬城北,拋來二十春。改移新徑路,變換舊村鄰”。白居易這么關(guān)注他的鄰居,其實因為湘靈原來就是他的鄰家女,這次故地重游,看望其他鄰居都是晃子,想知道老情人的下落才是白居易的真實用心。然而,鄰居已換作他人,心上的人已不知去向,這怎能不讓白居易感傷呢?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這是鄰家女孩給白居易的第一印象。這次繞道故地,情人已人去屋空,白居易怎么不想起湘靈如花似玉的美麗容顏?怎么不想起死去活來的相愛歲月?怎么不想起朝來暮去的美好良宵?這樣的變故,讓白居易的情緒不能平靜,也無法平靜,那棵即將老去的心,又猛然跳動起來,那股即將泯滅的激情,又重新燃燒起來。他似乎又看到了夢中情人的影子,情感的閘門一下子又打開了。
驀然回首,歲月如煙,一切如在眼前。夢中情人如花似霧,若即若離,若隱若現(xiàn),春夢幾多,良宵幾度,如今踏破鐵鞋無覓處,這不能不勾起詩人最后的感傷:“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這是對往昔良宵的思念,也是對舊時情人的呼喚。
我認為,《花非花》應(yīng)該是白居易離開苻離回洛陽的途中,屈身驛站的油燈之下,躲在某個陰暗的角落,在悲傷的抽泣中,伏案疾書,一揮而就,獻給夢中情人的最后絕唱,因為從此以后他舊夢不提,舊情收卻,再也不寫那一場風(fēng)花雪夜的往事了。從這個角度來解詩,《花非花》和白居易的其他詩一樣,一點也不朦朧,他所抒發(fā)的情感,一點也不虛無,《花非花》的主角是湘靈,不是官妓,不是佛,更不是混沌。
【花非花 白居易】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的花非花05-08
白居易《花非花》09-26
白居易的古詩《花非花》10-28
白居易《花非花》賞析12-04
鑒賞白居易花非花11-13
白居易花非花原文及翻譯11-06
白居易花非花原文及賞析10-30
白居易《花非花》詩詞賞析09-24
白居易《花非花》全文賞析07-25
白居易《花非花》譯文及注釋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