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翻譯賞析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往體詩。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翻譯賞析
原文:
《九日藍田崔氏莊》
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請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注釋:
藍田:即今陜西省藍田縣。
強:勉強。
倩:請人代替自己做。
藍水:即藍溪,在藍田山下。
玉山:即藍田山。
茱萸:草名。古時重陽節(jié),都要飲茱萸酒。
譯文:
人老了,又面對著悲涼蕭瑟的秋色,只好勉強寬慰自己了。今日恰逢重陽佳節(jié),我也來了興致,和大家在一起盡情歡樂。慚愧的是,我的頭發(fā)稀稀落落,因擔(dān)心帽子被風(fēng)吹走,笑請旁人把我的帽子扶正。藍溪的水遠遠地從千條溪澗中流過來,玉山高聳冷峻,兩峰并峙,千古不變。明年我們再相聚時,誰還健在呢?不如多飲幾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會。
賞析:
此為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本詩首聯(lián)就用對仗,讀來十分婉轉(zhuǎn)!袄先ァ蓖nD,“悲秋”停頓,“強自寬”又停頓;“興來”停頓,“今日”停頓,“盡君歡”又停頓。詩意層層變化,錯落有致。頷聯(lián)用“孟嘉落帽”的典故,把詩人內(nèi)心悲涼而又強顏歡笑的心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頸聯(lián)更是不同凡響,描山繪水,氣象崢嶸,盡顯大師風(fēng)范。寥寥數(shù)語,既點出深秋的時令,又給人以高危冷峻之感。詩句在豪壯之中透著幾分悲涼之氣,筆力挺峻,實在令人嘆服。尾聯(lián)看似平淡,實則飽含深意。詩人抬頭仰望秋山秋水,低頭思索人生諸事,感覺山水無恙,而人事卻難以預(yù)料,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頭發(fā)稀疏的老人了,還能在人世間存活多久呢?于是他趁著酒醉時,把茱萸仔細端詳,期待明年再來相會。上句一問,含有悲天憫人之意;而下句的“醉看”,則鮮明地刻畫出詩人醉眼蒙眬的情態(tài)。寥寥數(shù)語,卻遠遠勝過千言萬語。[1]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人已老去,對秋景更生悲,詩人只有勉強寬慰自己。到了重九,興致來了,一定要和友人盡歡而散。這里“老去”一層,“悲秋”一層,“強自寬”又一層;“興來”一層,“今日”一層,“盡君歡”又一層,層層變化,轉(zhuǎn)折翻騰。首聯(lián)即用對仗,詩句宛轉(zhuǎn)自如。
“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比死狭,怕帽一落,顯露出他的蕭蕭短發(fā),作者以此為“羞”,所以風(fēng)吹帽子時,笑著請旁人幫他正一正。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隱《晉書》:“孟嘉為桓溫參軍,九日游龍山,風(fēng)至,吹嘉帽落,溫命孫盛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參軍,此處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顯出名士風(fēng)流蘊藉之態(tài),而杜甫此時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讓人正冠,顯出別是一番滋味。說是“笑倩”,實是強顏歡笑,骨子里透出一縷傷感、悲涼的意緒。這一聯(lián)用典入化,傳神地寫出杜甫那幾分醉態(tài)。宋代楊萬里說:“孟嘉以落帽為風(fēng)流,此以不落帽為風(fēng)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誠齋詩話》)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按照一般寫法,頸聯(lián)多半是順承前二聯(lián)而下,那此詩就仍應(yīng)寫嘆老悲秋。詩人卻不同凡響,猛然推開一層,筆勢陡起,以壯語喚起一篇精神。這兩句描山繪水,氣象崢嶸。藍水遠來,千澗奔瀉,玉山高聳,兩峰并峙。山高水險,令詩人只能仰視,讓他感到振奮。用“藍水”、“玉山”相對,色澤淡雅;用“遠”、“高”拉出開闊的空間;用“落”、“寒”稍事點染,既標出深秋的時令,又令讀者有高危蕭瑟之感。詩句豪壯中帶幾分悲涼,雄杰挺峻,筆力拔山。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碑(dāng)他抬頭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壯觀,低頭再一想,山水無恙,人事難料,他自己已這樣衰老,不能生活得長久。所以他趁著幾分醉意,手把著茱萸仔細端詳:“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際,還有幾人健在,佩帶著你再來聚會呢?”上句一個問句,表現(xiàn)出詩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廣的憂傷,含有無限悲天憫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絕。若用“手把”,則嫌笨拙,而“醉”字卻將全篇精神收攏,鮮明地刻畫出詩人此時的情態(tài):雖已醉眼蒙眬,卻仍盯住手中茱萸細看,不置一言,卻勝過萬語千言。
這首詩跌宕騰挪,酣暢淋漓,前人評價說:“字字亮,筆筆高!(《讀杜心解》)詩人滿腹憂情,卻以壯語寫出,詩句顯得慷慨曠放,凄楚悲涼。
詩人簡介:
杜甫是偉大的唐代詩人,詩歌的發(fā)展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與唐王朝開創(chuàng)的盛世場面脫不了關(guān)系,然而一個時期的文化發(fā)展與當(dāng)時的社會情況密不可分,杜甫剛好生在盛唐由興至衰的轉(zhuǎn)點,因此從杜甫的詩中我們可以讀到濃濃的憂患意識以及強烈的愛國情懷。
唐朝當(dāng)時發(fā)生的凡是被后人所熟知的重大均在杜甫的詩中有所提及,杜甫的詩是當(dāng)時社會情況的一種反映。例如杜甫作下《悲陳陶》與《悲青坂》兩首詩指代了唐軍大敗的兩場戰(zhàn)爭;而杜甫所作《洗兵馬》則是在聽到勝利消息時,心生愉悅所作。而三吏三別則是在安史之亂時期,他對于征兵制度的殘酷與統(tǒng)治者無情的批判,以及對于苦于戰(zhàn)亂的老百姓的同情。
此外,杜甫的有些詩還是對于史料殘缺的補充,例如三絕句中提到的一些殺刺史現(xiàn)象,在他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安史之亂造成的蜀地極為混亂的場面。而他的《憶昔》則是對于開元時期繁榮盛況的表述。
在杜甫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比史料記載中的歷史事件更為生動、廣闊的生活畫面,他的感慨、憂愁,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有血有肉的戰(zhàn)爭與歷史的真實面貌,而不僅僅是字面上冰冷的記錄。
杜甫的詩被后世稱為詩史,可見其作品中對于當(dāng)時唐王朝社會面貌的反映,不僅含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對于我們更進一步深入了解當(dāng)時社會境況具有很高的史料意義。
杜甫生平
杜甫作為我國唐代年間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大詩人,他一生坎坷,雖然出生北方的富裕士家,但經(jīng)歷了盛唐走向衰落的轉(zhuǎn)折時期,社會的動蕩,政權(quán)的不穩(wěn),讓他一心報國卻沒有門路,心系百姓卻流離戰(zhàn)亂,中年仕途不順,老年病無所依,留下了許許多多憂國憂民的詩文,感動了世世代代后人。
杜甫小時候的生活環(huán)境很不錯,家境優(yōu)越富足,家族文化氣息濃厚,自小就在文學(xué)詩歌方面深有天賦,且為人勤奮創(chuàng)作,據(jù)悉他私底下的習(xí)作能足足裝滿一麻袋。杜甫早年間也如李白般縱情四海,十幾二十歲時到處游歷,也是在此期間與李白相識,兩人一見如故,杜甫對李白甚是崇敬,即使在兩人分離后,杜甫也還是常常在詩文中提及這位年長的大詩人。
此后,杜甫在官場沉浮,仕途非常坎坷,始終未能得志,生活十分清苦。當(dāng)時由于宰相李林甫排斥賢士,因此杜甫無論參加科考或者轉(zhuǎn)投權(quán)貴之門均無果,后來即便得到唐玄宗的賞識也未能得到一官半職。他的小兒子也在那個時候餓死了,后被授予一個無用小職,國家爆發(fā)戰(zhàn)爭,杜甫也就四處漂泊,躲避戰(zhàn)亂,在友人們在幫助下,暫居于成都草堂。
此后嚴武的職位調(diào)動,杜甫一家也隨之流離,最終嚴武去世后,杜甫也就沒了依靠,生活得很艱辛。大歷三年,由于倍思鄉(xiāng),杜甫踏上歸鄉(xiāng)的渡船,可惜生活艱險,社會的動蕩,最后病死在一條小船上,享年59歲。
《月圓》杜甫
《月圓》是杜甫于大歷元年秋季流離于夔州時所寫,全詩從頭到尾一直在描寫月亮,隨著不同的角度,意境深遠開闊卻清涼冷寂,表達了詩人在直面明月時的孤寂以及對于遙遠親信的真摯思念。
詩文的大意,孤零零掛在天上的圓月正好對著我的陋舍,月光映在江上激起粼粼波光,又再反射到房門外閃閃跳動。綿延浮動的金色江波在時刻不停地保持跳動,床上的席子也被月光照得更加炫彩柔美。秋天的深夜里高高懸起一輪明月,照射著人煙稀疏的幽深山林,夜空中月光如雪般皎潔,繁星寥寥。免不了想到此時此刻,家中的松樹正是開得茂盛之時,仿佛還能聞到家鄉(xiāng)的桂花香。在這么明亮純凈的夜里,唯獨希望能夠與千萬里天涯之外的親人們共沐這美好的月色。
杜甫的這首《月圓》,首聯(lián)從天上的月亮、江上的月波以及門外的月光等多個不同的視角,通過描寫圓月本身的明亮以及月光照映襯得其它事物閃閃跳動,從而塑造了一個活靈活現(xiàn)生動傳神的圓月。而頷聯(lián)寫的是,起初在樓上眺望江中月光,后又從江波轉(zhuǎn)寫照進屋里的月色。頸聯(lián)中,詩人的視角又從屋中回到了外面,再次仰望天空中的明月。最后的尾聯(lián)中,詩人通過眼前的月光遙想到遠隔千里的親人們,表示了十分渴望與其團聚一同賞月的意愿。杜甫在這首詩中流露出獨自賞月的孤單,并通過遙遠的月亮來寄托自己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賞析10-12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全文及鑒賞07-29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0
歲暮杜甫翻譯賞析05-26
杜甫《佳人》原文翻譯賞析03-13
杜甫絕句原文翻譯及賞析11-21
杜甫的《登高》原文翻譯及賞析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