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杜甫《詠懷古跡賞析五首其三》賞析
杜甫《詠懷古跡其三》這是杜甫經(jīng)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歿于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杜甫《詠懷古跡賞析其三》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注解
。、明妃:即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明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東北四十里,與夔州相近。
。、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古跡之意。
。、一去句: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后,從此不再回來,永遠和朔漠連在一起了。紫臺:猶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賦》:“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guān)山無極!彼纺罕狈缴衬感倥又。
。、畫圖句:意謂元帝對著畫圖豈能看清她的美麗容顏。
韻譯
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此地還遺留生長明妃的山村。一別漢宮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著黃昏。
憑看圖漢元帝豈識月貌花容?昭君佩帶玉飾徒然月夜歸魂。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評析
這是杜甫經(jīng)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歿于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因此,主題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開始,“獨留”兩字,是怨的終結(jié)。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潛說:“詠昭君詩此為
絕唱。”信然。
拓展:詠懷古跡五首·其四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注釋:
、攀裰鳎褐竸。
、品D:伏天臘月。指每逢節(jié)氣村民皆前往祭祀。
翻譯:
劉備攻打東吳駕臨三峽,駕崩那年也是在永安宮中。
在空山里還可以想像他的行仗,野寺中還能隱約回憶起行宮。
古廟的杉松上,有野鶴作巢,每逢節(jié)氣,村里的人來祭祀。
武侯祠緊緊相鄰在一起,君臣一體祭祀相同。
賞析:
《詠懷古跡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歷元年)在夔州寫成的一組詩。夔州和三峽一帶本來就有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跡,杜甫正是借這些古跡,懷念古人,同時抒寫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感。這是第四首。
這首詩詠懷了劉備,贊頌諸葛亮與劉備生前一體的親密關(guān)系,寄予了自己境遇的苦悶。全詩平淡自然,寫景狀物形象明朗。
【杜甫《詠懷古跡賞析其三》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賞析09-22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其三》翻譯賞析10-11
詠懷古跡杜甫翻譯及賞析11-02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杜甫原文翻譯及賞析01-09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08-17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2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解讀08-30
《詠懷古跡·其二》杜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6-11
杜甫《詠懷古跡》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