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牧《送國棋王逢》原文 推薦度:
- 《送國棋王逢》杜牧唐詩鑒賞 推薦度:
- 《送國棋王逢》杜牧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送國棋王逢》 杜牧
杜牧的《送國棋王逢》 是一首頗有趣味充滿深情的送別詩,以爽健的筆力委婉深沉地抒寫出自己的依依惜別之情。
送國棋王逢
玉子紋楸一路饒,最宜檐雨竹蕭蕭。
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
守道還如周伏柱,鏖兵不羨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萬日,與子期于局上銷。
【賞析】
“玉子紋楸一路饒,最宜檐雨竹蕭蕭”,起首即言棋,從令人難忘的對弈場景下筆,一下子便引發(fā)人悠悠縷縷的棋興。“玉子紋楸”,指棋子棋盤。蘇鶚《杜陽雜俎》:“大中(唐宣宗年號,公元847-859年)中,日本王子來朝,王子善圍棋,上敕顧師言待詔為對手。王子出楸玉局,冷暖玉棋子。云:‘本國之東三萬里,有集賢島,島上有凝霞臺,臺上有手談池。池中生玉棋子,不由制度,自然黑白分焉,冬溫夏冷,故謂之冷暖玉。又產(chǎn)如楸玉,狀類楸木,琢之為棋局,光潔可鑒。”“一路饒”,饒一路的倒裝,即讓一子。友人是國手,難以對子而弈,故須相饒。杜牧是著名才子,善詩文詞,亦善書畫。所書《張好好詩》,董其昌稱之為“深得六朝人氣韻”(《漁洋詩話》);所畫維摩像,米芾稱其“光采照人”(《畫史》)。能讓一子與國手對弈,說明他的棋藝也相當高。“最宜”二字,深情可見。“檐雨竹蕭蕭”,暗明秋日。秋雨淅淅瀝瀝,修篁瑟瑟蕭蕭,窗下樽前,擺上精美的棋盤棋子,請藝候教,從容手談,那是多么幽雅又令人愜意的棋境啊。
頷聯(lián)轉(zhuǎn)入對枰上風光的描寫上:“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羸形,指棋形羸弱。這是贊美友人絕妙的棋藝,說他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淙淙流淌,潺湲不息,充滿了生機;進攻起來突兀迅速,勢如拔旗斬將,疾如野火燎原。比喻形象生動,三尺之局頓時充滿活力,無比寬廣,仿佛千里山河,鐵馬金戈,狼煙四起,陣云開合。
頸聯(lián)承前,使事言棋,贊嘆友人的棋風:“守道還如周伏柱,鏖兵不羨霍嫖姚。”周伏柱,指老子,春秋時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曾做過周朝的柱下史,著《道德經(jīng)》五千言,后被尊為道家創(chuàng)始人;翩我,即霍去病,漢武帝時名將,兩次大破匈奴,屢建戰(zhàn)功,曾為嫖姚校尉。這兩句說王逢的棋動靜相宜,攻防有序,穩(wěn)健而凌厲。防御穩(wěn)固,陣腳堅實,就像老子修道,以靜制動,以無見有。進攻廝殺,首尾相應,戰(zhàn)無不勝,較之霍去病鏖兵大漠,更加令人驚嘆。圍棋自來有兵家之戲的說法,如“略觀圍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為戰(zhàn)斗場”(馬融《圍棋賦》),“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法之類也”(桓譚《新論》)。杜牧喜好言兵,非常注重研究軍事,曾在曹操注《孫子》兵法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歷代用兵的形勢虛實,重新注釋《孫子》,還寫了《戰(zhàn)論》、《守論》、《原十六衛(wèi)》等軍事論文。這里以兵言棋正得棋中三味。這四句淋漓興會,極力渲染烘托,表現(xiàn)出友人高超的棋藝和自己真摯的友情。
詩意至此戛然而止,至于勝負如何,詩人未說,也無須說,因為紋枰手談,大開眼界,大得棋趣,二人友情由此而深,由此而篤。于是筆鋒一掉,轉(zhuǎn)入送別正題:“得年七十更萬日,與子期于局上銷。”所謂轉(zhuǎn)入正題,不是正面接觸,而是側(cè)面揭示,以期代送。古人以七十為高壽,故多以七十為期。白居易《游悟真寺》:“我今四十余,從此終身閑,若以七十期,猶得三十年。”這兩句即從白詩化出。杜牧作此詩時約四十余歲,若至七十,尚有萬余日。因此他與王逢相約,要將這萬余日時間,盡行于棋局上銷用。杜牧素以濟世之才自負,可由于不肯茍合,仕途并不順,故爾常游心方罫,寄情楸枰,所謂“樽香輕泛數(shù)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題桐葉》),“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齊安郡晚秋》),“自憐窮律窮途客,正劫孤燈一局棋”(《寄李起居四韻》)等,正是這種圍棋生活的反映。如今他遇上王逢這樣棋藝高超,情投意合的棋友,該是多么歡樂啊。可是友人就要離去了,留下的將僅僅是“最宜檐雨竹蕭蕭”那種美好的回憶,是“別后竹窗風雪夜,一燈明暗復吳圖”(《重送絕句》)的凄涼現(xiàn)實。因此這兩句含蘊極豐,表面上是幾多豪邁,幾多歡快,實際上卻暗寓著百般無奈和慨嘆,抒發(fā)的離情別緒極為濃郁,極為深沉。
此詩送別,卻通篇不言別,而且切人切事,不能移作他處,因此宋人有“此真贈國手詩也”(馬永卿《懶真子》)的評語。全詩句句涉棋,而又不著一棋字,可說是占盡風流。起二句以造境勝,啟人諸多聯(lián)想。中間四句極好襯托,棋妙才更見別情之重。馬永卿以貪怯作解,認為“棋貪必敗,怯又無功。羸形暗去,則不貪也;猛勢橫來,則不怯也。周伏柱喻不貪,霍嫖姚以喻不怯”(馬永卿《懶真子》),這未免過泥,難為知人之言。結(jié)末二句以余生相期作結(jié),以期代送,其妙無窮,一方面入題,使前面的紋枰局勢有了著落,一方面呼應前文,豐富了詩的意境。往日相得之情,當日惜別之情,來日思念之情,盡于一個“期”字見出,實在不同凡響。
拓展閱讀:杜牧介紹
杜牧,字牧之,號稱:杜紫薇。(來源: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 )晚唐時期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zhuǎn)淮南節(jié)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臺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
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jīng)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文學成就
杜牧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他主張凡為文義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對作品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杜牧與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
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七律《早雁》用比興托物的手法,對遭受回紇侵擾而流離失所的北方邊塞人民表示懷念,婉曲而有余味!毒湃正R山登高》卻是以豪放的筆調(diào)寫自己曠達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fā)”的特色相結(jié)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致婉約。
【《送國棋王逢》 杜牧】相關(guān)文章:
《送國棋王逢》杜牧05-28
杜牧《送國棋王逢》原文10-19
《送國棋王逢》杜牧唐詩鑒賞08-01
杜牧《送國棋王逢》閱讀練習及答案03-12
杜牧《送隱者一絕》07-19
杜牧《送隱者一絕》賞析10-16
杜牧《池州送孟遲先輩》古詩原文10-18
《送隱者一絕》杜牧唐詩鑒賞07-20
杜牧《送杜顗赴潤州幕》唐詩及注釋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