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歸園田居說課稿

時間:2024-09-12 17:40:14 偲穎 歸園田居 我要投稿

歸園田居說課稿(通用1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歸園田居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歸園田居說課稿(通用16篇)

  歸園田居說課稿 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解說。

  一、說教材

  (一)說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歸園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第四課《詩三首》中的一首詩,這三首古詩分別為漢末古詩和魏晉古詩,它在我國詩歌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為后面學習唐詩奠定了基礎。本詩是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歸隱田園后寫的一首詩!稓w園田居》組詩共五首,此為其第一首,寫的是自己辭別官場,回歸田園之后的喜悅心情,同時也透漏出他對官場生活的極端厭惡之情。

 。ǘ┱f學情

  高一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對陶淵明已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歸園田居(其一)》這首詩語言樸素、簡潔,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詩句的大意,但學生對詩歌的閱讀鑒賞能力還有待提高。結合學生的特點,本課的特點,以及大綱的要求,特制定學習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陶淵明的生平。所謂“知人論世”,這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通過誦讀詩歌,感知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所蘊涵的情感。

  3、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辭官歸田,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

  2、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歸隱,學習其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誦讀整體把握文意。

  2、提煉能體現(xiàn)陶淵明人生志趣的重點詩句誦讀、品味。

  3、理解作者辭官歸田,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學習其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正確看待歸隱。

  【課時安排】:1課時

  二、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因此,我確立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探究法。只有反復誦讀,學生才能理解詩歌的美,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參與討論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個性見解。所以,我會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得出答案。當然,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我會適當?shù)赜枰渣c撥。教學上我采取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刺激,讓他們更容易走進詩歌,走進詩人,去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說學法

  我所任教的班學生基礎較好,思維活躍。所以,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取誦讀,賞析,背誦的步驟來一步步地走進詩歌,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計劃一課時完成,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導入新課。本節(jié)課從欣賞、贊頌陶淵明的詩歌開始,引起學生對陶淵明的興趣和關注。

  【步驟二】引導學生對陶淵明的生活經(jīng)歷做大致的了解,以此來幫助學生把握詩歌的情感,之后老師再補充陶淵明的相關知識。

  【步驟三】誦讀詩歌。由全體學生誦讀,初步感受詩歌意境,之后由老師糾正在誦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讀音錯誤,然后老師范讀。教師的參與,會讓課堂更生動、更真實。之后全體再齊讀,以加深同學們對詩歌的印象。

  【步驟四】師生課堂互動,分析詩歌內容,突破重難點

  學生上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充分感受詩歌,已經(jīng)有較深印象。本環(huán)節(jié)主要用討論法,點撥法來理解詩歌內容。這個環(huán)節(jié)總的方法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交流,選代表發(fā)言。最后,老師作相關的補充小結。這樣的師生互動能讓課堂更活躍,最重要的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我設定了以下幾個問題:

  1、全詩的題眼是什么呢?

  2、詩人為什么要歸?他要歸到哪里去呢?歸去之后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3、詩人為何而歸呢?試著用詩中的語句來回答。

  4、詩人要歸向何處呢?試著用詩中的語句來回答。

  5、詩人歸去如何呢?用詩中的語句來回答。

  【步驟五】小結,得出本文的主旨。

  【步驟六】探究:你是否贊同陶淵明面對人生的態(tài)度?為什么?

  此題目的設置旨在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思辨能力。學生也許會有不同的觀點認識,教師適時地進行引導,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步驟七】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進一步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

  歸園田居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ㄒ唬┱f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歸園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第四課《詩三首》中的一首詩,這三首古詩分別為漢末古詩和魏晉古詩,在我國詩歌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本單元學習目標是通過反復吟誦,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本詩是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歸隱田園后寫的一首詩?烧f是詩人辭舊我的別辭,迎新我的頌歌。

 。ǘ┱f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依據(jù)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課特點,我作以下安排: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陶淵明的生平。

  能力目標:學習誦讀詩歌,感知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所蘊涵的情感。

  情感目標:理解作者辭官歸田,熱愛田園生活的精神,學習其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正確看待歸隱。

  教學重點:學習本詩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辭官歸田,熱愛田園生活的精神,學習其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正確看待歸隱。

  課時安排:1課時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因此,我確立的教學方法是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探究法。只有反復誦讀,學生才能理解詩歌的美,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參與討論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個性見解。我所任教的班是普通班,學生語文基礎一般,但是思維活躍,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所以,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取誦讀,賞析,背誦的步驟。教學上我采取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計劃一課時完成,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興趣

  播放羽泉《歸園田居》,學生立即對悅耳的歌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會跟著音樂的弦律而調動他們的感官,引起視覺聽覺的興奮,這時讓學生找出歌中所寫到的景物,找到一個古代詩人,引出詩人陶淵明。

  步驟二講評嘗試練習,進一步認識陶淵明

  此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課前演練,老師檢查,課堂學生自主發(fā)言完成,既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老師再補充陶淵明的生平事跡。

  步驟三誦讀詩歌,感悟詩歌之美

  詩歌學習重在誦讀,此環(huán)節(jié)設計首先由學生推薦一名學生誦讀,初步感受詩歌意境,然后老師范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情感,再經(jīng)過師生共同欣賞配樂朗誦《歸園田居(其一)》,用視聽的手段來展示詩歌意境,將詩歌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此時,學生的情緒已被詩歌感染和打動,再以配樂的形式讓學生集體朗誦,加深理解。

  步驟四師生課堂互動,分析詩歌內容,突破重難點

  學生上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充分感受詩歌,已經(jīng)有較深印象。本環(huán)節(jié)主要用討論法,點撥法來理解詩歌內容,分析藝術手法。我教本文的總的方法是:學生先就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交流,選代表發(fā)言。之后,可由學生相互提出問題,互相解答。老師作最后的補充小結。這樣由師問生及生問生,形成生與師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教材,這里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所以,我打算從下面三步著手講解:

  第一步:分析詩歌思路,理清詩歌結構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找到關鍵字眼,抓住提綱挈領的字,條分縷析地理解詩歌思路,理清詩歌結構。為此,我設計的問題是:

  詩的題目猶如人的眉和目,所謂“眉目傳情”,你認為題目中哪個字能作為題眼?(學生回答:歸。)從這個字你可以看出文章分哪四部分呢?即文章回答了四個問題:為何而歸,從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請同學們圍繞這四個問題劃分文章層次。

  第二步:揣摩藝術手法,感悟思想感情

  《歸園田居》(其一)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本詩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園風光,農村的日常生活,以及處于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通過樸素的語言,比喻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寫出來,使人感到是“從胸中自然流出”,沒有一點斧鑿痕跡。學生能容易地看出詩歌的藝術手法,而詩中所蘊涵的思想感情則需要學生討論分析,然后老師進行點撥,最后歸納總結。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問題:

  1、“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運用了什么修辭?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朗讀“歸向何處”一層,找出詩中描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了一副怎樣的畫面?

  3、“歸去如何”一層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陶淵明筆下的農村生活景象,實際上很普通,很常見,在作者筆下為什么顯得那么美?

  第三步:總結全文特點,探究討論歸隱

  詩人描繪的是常景,抒發(fā)的是真情,闡釋的是至理,挑選的是“易”字。常景、真情、至理、“易”字,這就是陶淵明的藝術情趣,這就是陶淵明一生的藝術寫照。這些藝術風格學生不易看出,老師一邊展示板書一邊與學生討論分析,最后得出結論“真”,突出陶淵明直率樸素的藝術風格。理解作者辭官歸田,熱愛田園生活的精神,學習其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而對于陶淵明的歸隱思想則需要辯證地看待,需要老師指導點撥。為此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談談你所感受到的陶詩的藝術風格。

  2、陶淵明的這種隱居思想對我們有何啟發(fā)?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贊賞?

  步驟五布置鞏固練習

  1、閱讀遷移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結合題目《歸園田居》將板書設計成圓形,理解陶淵明歸隱田園,真情直率的情操,引導學生辯證理解歸隱思想,突破圓的束縛。

  歸園田居說課稿 3

  一、教材分析

  《歸園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一首詩,這三首古詩分別為漢末古詩和魏晉古詩,在我國詩歌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本單元學習目標是通過反復吟誦,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本詩是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歸隱田園后寫的一首詩?烧f是詩人辭舊我的別辭,迎新我的頌歌。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部分的詩歌,當時的學習要求只是讀一讀,背一背,了解大意,體會情感而已。進入高中階段,這種要求顯然是不夠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把他們放在整個詩歌的發(fā)展脈絡中觀照、比較他們的地位和作用,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鑒賞作品的思想和藝術價值。另外,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比绻谡n堂能幫助每一位學生習得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那就是他們終身受用不盡的財富。根據(jù)以上教材特點和學情分析,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了解陶淵明生平及作品。通過學習陶淵明的田園詩代表作,感受田園詩的取材及陶詩的風格。

  (2)能力目標

  通過反復閱讀,解讀意象,品味意境,培養(yǎng)學生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了解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深刻體會詩人鄙棄官場,對田園生活無限熱愛欣賞之情。

 。1)教學重點:品賞田園情趣之美,挖掘詩歌的意象,體會詩歌意境。

 。2)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想像,再現(xiàn)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蘊含著深厚的情思。

  三、教學方法

 。1)情境法

  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借助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營造一種情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2)朗讀法

  詩詞教學貴在多讀,本詩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要認真引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體驗詩人的情感,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朗讀過程中質疑、思考、品析、鑒賞。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學設計中設計問題讓學生討論,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膽質疑,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四、學習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經(jīng)歷生疑、釋惑學習樂趣。

 。2)朗讀法。讓學生反復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使難以理解的文字變?yōu)橐锥,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悟能力。

  五、教學過程

 。1)畫中有詩

  課前導入:給同學們展示清代著名畫家石濤的《陶淵明詩意圖》冊中的一幅畫,讓學生調動積累,說一說透過圖畫能夠聯(lián)想到的詩句。學生的答案一般都會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蓖瑢W們說的都很好,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這些詩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著豐富的田園風光,可以說這幅畫把我們帶入了具有鄉(xiāng)土氣息的田園。田園是生長糧食也是生長詩意的地方,今天讓我們穿過陶淵明詩人田壟般整齊的詩行,去尋找在都市中久違了的田園風光。那么什么叫田園詩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

  田園詩:中國的山水田園詩源遠流長,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等。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下一位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陶淵明。

 。2)識詩者、明背景。

  此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課前預習,老師檢查,課堂學生自主發(fā)言完成,既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老師再補充陶淵明的生平事跡以及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朝代)田園詩人,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

  寫作背景:陶淵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青年時期,他曾有“大濟于蒼生”的雄心壯志。但是,他所生活的東晉時代,舉賢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權貴,門閥制度極其嚴酷,使他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與抱負。陶淵明二十九歲,為謀出路,開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辭職。四十一歲時,在親友的勸說下,出任彭澤令。任職八十余天,傳來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這時,又正逢郡派督郵來縣巡視,縣吏告訴他“應束帶見之”,淵明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小兒!”當天便解綬辭官回鄉(xiāng)。他終于同黑暗官場徹底決裂,拋棄功名利祿,歸隱田園。退隱之后,他曾躬耕隴畝,和父老鄉(xiāng)親共話桑麻,詩人一直過著隱居田園的清苦生活。這段時期,是他創(chuàng)作的豐收期,寫出了大量的田園詩,藝術上也日臻成熟,終至爐火純青。晚年,他寫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記并詩》,闡明社會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會,是沒有君主,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自食其力的社會。這雖然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的要求,也反襯了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這首詩跟《桃花源記》一樣,寫于他辭官歸隱之后,反映他清閑的田園生活,表現(xiàn)了他超俗不羈的品質和閑適愉悅的心境。

 。3)詩中有畫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首先由學生推薦一名學生誦讀,初步感受詩歌意境,然后欣賞配樂朗誦《歸園田居(其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情感,通過朗讀,讓學生選擇詩中自己喜歡的一組畫面,談談自己的感受,通過學生的想象,將詩歌內容具體化,形象化。

  提問:這是非常通平常的農村生活場景,在陶淵明筆下為什么顯得那么美?這段描寫具有怎樣的意境?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明確:恬靜、幽雅,空闊而簡陋,一片寧靜、一片和諧、一派迷茫、一派朦朧,這是美似仙境的田園,讓詩人棄官歸隱,流連忘返。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四句寫近景,從自己的住宅寫起。你看,住宅周圍有十畝土地,八、九間草屋,地方雖不廣,房屋雖不多,但畢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國。榆樹柳樹的`陰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屋子前邊,環(huán)境是多么幽雅美麗!這里襯托出作者心滿意足的欣慰的情緒,這正如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兩文有同工之妙!皶釙徇h人村,依依墟里煙”寫遠景,遠望村莊輪廓模糊,炊煙裊裊,一切是安詳?shù)、舒緩的、柔和的!肮贩蜕钕镏小睂戇h聞,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更顯出鄉(xiāng)間的寧靜、和平!半u鳴桑樹顛”寫近聞,沒有混亂,雞才能在桑顛得意地啼叫。

  總之,這八句話,捕捉住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畫出了優(yōu)美畫畫,有近有遠,有聲有色,有淡有濃,有活潑有生機,有樸拙自然的趣味。而這一切又與詩人在官場上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里詩人用歌頌田園,無言地批判了官場的傾軋、爭斗、混亂、險惡,表明了詩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靜、和諧的心境。

 。4)通畫意、品詩情。

  同學們所描繪的圖景都彰顯了一個“歸”字。分別有從何而歸?(涉及的是塵網(wǎng)、樊籠的句子)為何而歸?(涉及的是愛丘山,羈鳥,池魚)歸向何處?(守拙歸園田)歸后如何?(開荒,草屋,戶庭,桃李,虛室等句子)就是說可以把所有的句子都統(tǒng)一到這四個問題中來,最終表明陶淵明與官場的決絕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請同學們試著捕捉詩歌流露詩人情感的詞語或句子。

  提問:“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實際上拿田園生活的什么特點與官場對比?

  明確:這兩句寫所感,具體、寫到詩人田園生活之樂。它的兩個特點可與官場對比,一是“無塵雜”,沒有官場上亂糟糟的事,看不到今天惡心的“官場現(xiàn)形記”;二是“有余閑”,可以不必作官場上的那些客套應酬之勞,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讀書做詩。這“一無一有”正是詩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理想境界。

  提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格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樣的?

  厭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最后兩句收束全文,詩人似乎在回答人們的疑問,為何對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雞鳴狗吠津津樂道,如數(shù)家珍呢?原來是作者“久在樊籠”的緣故,作者一旦沖出羅網(wǎng),返回大自然的懷抱,那就其樂無窮、觸處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親切而欣慰,可以說,這兩句詩,是對以前誤入塵網(wǎng)中的官場生活的形象的總結,也是對已經(jīng)開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小結:這就是陶淵明。他的歸來,他的舍得,在我們心中留下了許多:“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氣,鄙棄官場,厭惡功名的高潔情懷,他不僅創(chuàng)作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詩文,而且塑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他的獨特藝術個性及偉大品格深刻影響著并將繼續(xù)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歸園田居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歸園田居》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的一首詩歌,它是陶淵明歸隱后的作品。寫的是田園之樂,實際表明的是作者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聲。學習該詩,有助于學生了解山水田園詩的特點,感受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說學情

  學生通過小學、初中的系統(tǒng)學習和本冊古詩部分的集中學習,初步掌握了讀詩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古詩鑒賞能力,但是還未能形成成熟的穩(wěn)定的學習方式。同時,本單元學習是高中第一次接觸古代詩歌,詩歌語言上的障礙和時間上的跨度對他們來說都是學習上的困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他們設置學習情境,提供合作探究的機會。

  三、說目標

  根據(jù)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抓住重點詞句,領會詩歌真摯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感悟內容;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體會作者的人生志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真確看待歸隱行為,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背誦并默寫四首詩。

  2、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

  難點:激發(fā)學生想象,再現(xiàn)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蘊含著的深厚的情思。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誦讀法;

  2、問題引導法;

  3、交流討論法;

  4、點撥法。

  學法:

  1、自主學習法——搜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3、合作探究研討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六、說教學過程

  《歸園田居》是略讀課文,但它又是屬于高中階段學習古詩文的開始,對以后繼續(xù)學習詩歌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據(jù)此,我安排了一個課時的教學。具體步驟是:

 。ㄒ唬┘と

  人的一生有許多次取舍,這些取舍是否滿意不取決于他人的議論,而在于自己的心境。當一個農民,在許多朝代都會被人恥笑。但東晉的陶淵明卻辭官不做,寧可歸隱農村,做一個農民,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歸園田居》,了解他的思想初衷。(板書課題)

 。ǘ┳髡呓榻B(由學生完成)

 。ㄈ┱b讀感知

  1、一生朗讀,教師的點評:五言詩歌斷句上有別于四言及雜言之處:二二一拍,二一二拍。

  2、聽朗讀錄音,學生校正。

  3、學生齊讀背誦。

 。ㄋ模┖献魈骄

  圍繞“歸”字,回答四個問題:⑴從何而歸?⑵為何而歸?⑶歸向何處?⑷歸去如何?在探究這些問題時,注重圈點和朗讀。

  1、從何而歸?明確:“塵網(wǎng)”、“樊籠”。

  追問:“塵網(wǎng)”、“樊籠”比喻什么?明確:官場生活(“羈鳥”、“池魚”是陶淵明自比)。

  追問: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東晉末年權力之爭劇烈,陶淵明既不愿成為上層統(tǒng)治階級矛盾斗爭的犧牲品,因此十分痛苦。

  2、為何歸來?性本愛丘山(本性)

  追問:既然“性本愛丘山”,為何要出仕?

  明確:“誤落塵網(wǎng)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誤。(注意煉字“誤”)追問:據(jù)我所知,陶淵明一生多次辭官做官,難道是僅僅用一“誤”字所能辯解的嗎?

  明確:①矛盾心態(tài):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響,有“大濟蒼生”的抱負;仕途不得志,難以施展抱負。②徹底悔悟。③也許是一種托詞。

  3、歸向何處?明確:歸向園田

  4、歸去如何?請從詩中找出蘊涵作者情感的詩句詞語。

  明確:“無塵雜”/有余閑/久/復(注意煉字)——自由、安逸、喜悅。

  追問:從中可見作者的人格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樣的?明確:厭惡官場,熱愛田園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ㄎ澹┩卣寡由欤河械娜苏f這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態(tài)度,你有什么看法(討論)?

  [點撥]

  學生各抒幾見,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可以要根據(jù)整首詩,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寫作背景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明確:陶淵明辭官歸隱是在對污濁的現(xiàn)實社會絕望之后選擇的一條潔身自好、追求恬靜的田園生活、完善獨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與當時社會的“學而優(yōu)則仕”是格格不入的在當時的社會來看,陶淵明堅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種對黑暗官場的反叛,具有積極意義。

  但是,要改造社會,要清除污濁,不能單“歸隱”與“獨善”,應該兼濟天下、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從這點來說,陶淵明放棄了大濟蒼生的理想則有其消極的一面。

  (六)堂上總結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共五首,有寫農村生活風貌的,有寫詩人跟鄉(xiāng)鄰們交往的,有寫詩人出游的,這一首專寫詩人的勞動,這些詩都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終生隱居的意愿,用語自然樸實,很值得品味。

  七、說作業(yè):

  根據(jù)本文寫一篇關于田園生活的散文,600字以上。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方面,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歸園田居說課稿 5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首詩選自高中語文必修二詩歌單元。陶淵明的詩作內容比較簡單,選入中學課本的這幾篇都是講自己向往的田園生活以此來彰顯自己的選擇。加上初中已經(jīng)學過《歸園田居(其三)》《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學生對陶淵明已經(jīng)有一定的熟知度。必修二詩歌單元選編這篇《歸園田居》,后面必修五還有陶淵明的一篇駢文《歸去來兮辭》,我希望高中可以給學生不同的視角,讓學生對陶淵明的認識有逐漸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拘囿于我們給陶淵明貼的標簽。

  二、說學情

  高一學生還未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在發(fā)散思維和表達能力上還有所欠缺。雖然對陶淵明已經(jīng)有一定的認識,但是還不夠深入,高中再讀陶淵明希望給他們更深層的認識和引導。同時,高一孩子思維很活躍,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但是表達效果可能會不夠規(guī)范,需要慢慢貫徹。

  三、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針對這些,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知識與技能:理解全詩描寫的內容,探知陶淵明其人其文。

  過程與方法:觸摸詩人隱藏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后的詩心。體味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之情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作者詩意的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陶淵明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后的詩心,學習作者詩意地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五、說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古典詩歌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來體會其文其人。在討論時,通過合作探究,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六、說學法

  想象法:“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

  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想象力在語文學習中尤其重要。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能力。

  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耄

  展示作品《我向往的生活》,初步引導: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你披荊斬棘歷經(jīng)高考,你的人生規(guī)劃是什么樣的?每個人的人生規(guī)劃不同,我們來看看陶淵明的選擇。

 。ǘ┮晕谋緸榛A探究陶淵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細品陶淵明其文其人,感受陶淵明的人性光輝。

 。ㄈ┨骄坑懻摚耗闳绾慰创諟Y明的歸隱?是贊成還是反對?

  教師再進一步追問:你的人生規(guī)劃是什么?在現(xiàn)代社會中,社會難免有些許污濁之氣和陰暗面,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學習陶淵明并不是學他的'歸隱田園而是那種純凈的堅守,最后得出結論:積極抗爭,固為上策;隨波逐流,才是下策;潔身自好,不失良策。

  最后展示以積極進取為生活態(tài)度的《我向往的生活》,做到首尾照應,進一步滲透。綜合整節(jié)課內容,并聯(lián)系實際,確定本節(jié)課的題目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八、說作業(yè)設計:

  寫作文片段《我向往的生活》。

  九、說板書設計:

  十、說課后反思:

  優(yōu)點:

  1、教學設計上創(chuàng)新,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設計導入,注重科學態(tài)度、人文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育滲透;注重學生良好精神面貌、思想情感,以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對于處于懵懂青春期的學生進行了正確的明確的價值觀的引導,這是教育最重要的意義。

  2、重難點把握準確適當,教學設計銜接較好,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貫徹,板書設計規(guī)范切合主題,作業(yè)設計和目標一脈相承。

  不足:

  1、詩歌是朗讀的藝術,因為課堂容量大,為學生提供的朗讀的機會有點少,朗讀的形式也比較單一,應該齊讀、范讀、請讀等多種方式相結合。

  2、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因為是公開課,學生難免緊張,加上高一的學生語文學習的思維方式并未形成,沒有形成知識體系,回答問題不積極,缺少自己的思考,回答問題欠缺自我意識,課堂少了一些靈動和精彩。

  3、上課節(jié)奏有點快,不能很好的關照到學生,放手教給學生的時間不夠,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表達和參與。

  4、教學設計可以再做修改:不再是以“陶淵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線索貫穿,而是從探究文章入手,其文—其人—延伸拓展,這樣環(huán)節(jié)脈絡更加清晰,也能節(jié)省出來時間留給學生展開討論。

  歸園田居說課稿 6

各位評委老師:

  早上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一語文必修二《歸園田居》的第1課時,主要從教材、教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作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ㄒ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歸園田居》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七篇課文《詩三首》的一首。在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已在必修一中學習了一個單元的詩詞課文,并且在必修二中學習了一個單元的寫景抒情散文,所以學習這首詩歌,前面已有了較好的鑒賞基礎,需進一步明確寫景狀物的方法,情景交融的表達技巧,體會和理解詩人的情感。

 。ǘ⒏鶕(jù)大綱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結合本文的特點,現(xiàn)制定學習目標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樸素平淡的語言表達情懷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能夠穿透詩文把握文章的內涵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在誦讀中領悟詩歌的意境。

  2.掌握詩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學習他那種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2.學會辯證看待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教學重點】

  1、領悟詩人憎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自由的思想傾向。

  2、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欣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主要采用點撥、誦讀法教學模式,這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

  依據(jù):本課著重去了解陶淵明的思想及其人生感悟,通過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以點代面。反復朗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重點可以適當提示,寓討論、探究式教學法于一體。以學生個體情感介入來體驗陶淵明的思想。

  三、說學法

  為便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結合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故引導學生作如下準備:

  1、充分預習: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讀課文;了解寫作背景,作者生平。

  初步感知文章的構建。

  2、小組討論,分析評價:主要是通過重點難點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3、借鑒吸收:通過本文的學習,用現(xiàn)代的觀點來評論陶淵明的思想情趣。

  四、說過程

 。ㄒ唬⿲胄抡n。世稱靖節(jié)先生的陶淵明,以其“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傳為佳話,那么當他歸隱田園后,又將是怎樣的一幅生活圖景呢?

  (二)、解題

  1、提問:"歸園田居"這個標題能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題眼是哪個字?

  明確:"歸"

  2、提問:從這個歸字你可以挖出那些隱含信息?

  明確: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

  (三)朗讀背誦課文,尋找相關信息,回答上述問題

  1、從何而歸?

  明確:塵網(wǎng)、樊籠

  ⑴追問:塵網(wǎng)、樊籠比喻什么?

  明確:官場生活(“羈鳥”、“池魚”是陶淵明自比)

 、谱穯枺簽槭裁匆绱吮扔?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的情感?

  明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2、為何而歸?

  明確:少無適俗韻:顯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性本愛丘山:表明歸隱田園的意向。

  3、歸向何處?——“守拙歸園田”

  思考:為什么要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確:保持自己高尚的節(jié)操和自由的品性

  思考:詩人描寫到了哪些田園景色?這些田園景色有何特點?

  明確: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

  清幽優(yōu)美安定和諧和平寧靜

  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4、歸去如何?

  明確: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思考:從中可以見出作者的人格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樣的?

  明確:厭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四)小結全文

  明確:《歸園田居》其一主要寫詩人擺脫污濁官場來到清新的農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這種心情用一個詞來概括叫做”返璞歸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實正直不虛偽,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樸,處世要樸實,不造作,不追求豪華富貴,而是自由自在瀟灑之至.這是一種與污濁官場生活對立的生活方式,也是歷代文人學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五)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從何而歸——塵網(wǎng)、樊籠

  為何而歸——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歸向何處——守拙歸園田

  歸去如何——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說課稿 7

  教學設想

  詩歌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鑒賞詩歌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這節(jié)課旨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來實現(xiàn)對田園詩的把握。理清由“歸”字折射出的幾個問題: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從而深入體會陶淵明歸隱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陶淵明其人及其文。

  2.正確解讀詩歌意象,把握作品的意境,背誦《歸園田居(其一)》。

  過程與方法

  1.引導法,教師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生學習。

  2.通過討論,對詩歌意象進行解讀,把握作品的意境。

  3.通過反復誦讀,師生共同把握詩人心情的轉變。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體會田園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詩中意象的分析體會詩人歸隱田園的心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家園,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世外桃源”。這個代名詞緣自一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在這篇美文中,作者虛構了一個景色優(yōu)美、土地肥沃、和平安寧的社會。那么這么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的世界是源自于哪位大家之筆呢?沒錯,就是源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一經(jīng)陶淵明筆下流出便成了人類文明共有的精神財富。由此可見,陶淵明以及他的作品對后世的影響之深遠,今天,我們就一起再來欣賞他的作品,再次感受陶淵明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學魅力。

  二、知人論世

  1、回顧初中所學習過的出自陶淵明筆下的詩文。

  (《歸園田居其三》、《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

  2、通過圖片猜詩句的形式再次回顧所學詩文進入詩歌情景的學習。

  (其三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飲酒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桃花源記的“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五柳先生傳的“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3、通過資料補充完整的形式將陶淵明的介紹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

  東晉時期杰出的的詩人,他的詩情感真實,詩味醇厚,語言清新自然。他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的意境,因此陶淵明被后人稱為田園詩人。(補充)同時陶淵明還有一個稱號,大家知道是什么嗎?(隱逸詩人)一直在官僚與隱士的角色中徘徊,他29歲出仕,不久又回家了,五六年后又出來做官,但時間都不長,直到41歲時,他才擔任彭澤縣令,在任僅八十余天,就辭官歸田,直到63歲去世,再也沒有出來做官了。試問:陶淵明歸隱后真的快樂嗎?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一首詩——《歸園田居》,一同追尋他的心路歷程。

  三、誦讀指導

  齊讀,糾字音,指導、提醒把握五言詩的節(jié)奏后再次誦讀。

  (拙zhuō、蔭:Уìn)

  四、文本解讀

  1、疏通字詞(先請學生回答以下加粗、較為難以理解的字詞,老師再做補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適:適應,迎合;韻:氣質、本性;羈鳥:籠中鳥;拙:愚拙;蔭:遮蓋;曖曖:昏暗、模糊;依依:輕柔緩慢地上升;墟:村落;自然:既可理解為自然界又可理解為田園生活)

  2、解題

  俗話說:眉目傳情。文章和詩歌的題目好比一個人的眉毛和眼睛,它往往能傳達或者暗示許多有效信息。從題目當中我們看出此詩的詩眼是什么?明確:“歸”

  3、由題目可知“歸”字是詩眼,是明示的條件,但“歸”字之下還有許多暗含條件,而這些暗含條件向我們展示出了下面四個問題:

  “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

  問題:從何而歸?

  明確:從塵網(wǎng)中歸,塵網(wǎng)指官場,污濁、混濁的官場。

  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此處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塵網(wǎng)與官場中有什么相似的特點?

  明確:比較束縛。(對人的本性具有約束作用)

  詩句中還有其他詞可以反映他從官場中歸來的嗎?

  明確:樊籠。

  從這兩個比喻句中可看出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詩人將官場說成“塵網(wǎng)”、“樊籠”,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問題:“為何而歸”?

  明確: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本性愛田園)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由于官場的黑暗,無自由)

  (小結: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本性的同時用羈鳥、池魚指代自己,說明由于官場的黑暗、污濁、腐敗使得自己失去了自由的本性,無法實現(xiàn)抱負,作者歸隱田園為獨善其身。)

  作者在官場當中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本性,所以使得作者對怎么樣的生活?田園生活

  作者向往的田園生活是怎樣的?作者歸向了何處?歸去如何?大家相互討論下,找出描寫歸后生活情境的句子并加以賞析(意象、手法、情感等)。

  明確:歸向園田,詩人歸隱后是快樂自足的'。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學生自由發(fā)揮)

  藝術手法:遠近結合以動襯靜白描情景交融

  幻燈片顯示:

  愛丘山所見: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遠人村、墟里煙由近及遠

  歸園田所聞:狗吠、雞鳴白描

  以動襯靜

  落塵網(wǎng)所感:無塵雜、有余閑

  情景交融

  樊籠→自然

  總結:全詩以追悔始,以慶幸終,追悔自己“誤落塵網(wǎng)”,“久在樊籠”的壓抑與痛苦,慶幸自己終“歸田園”“復得返自然”的愜意與歡欣,真切的表達了對山林隱居生活的怡然陶醉之情。

  4、拓展探究

  問題預設:有人說陶淵明的歸隱是志趣高潔、潔身自好的,也有人認為他的歸隱是消極避世。你怎樣看待陶淵明的隱逸道路?假如你是陶淵明,你會怎么選擇呢?

  總結:學習陶淵明對于今時今日的人們能來說我覺得最大的意義不在于他的選擇,而在于他的舍棄,他選擇了歸隱,也就舍棄了名利;選擇了歸隱,也就舍棄了富貴;他能在渾濁的現(xiàn)實中追求自己的原則;能在一塵不染的現(xiàn)實里關照自己的本性;能夠“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能夠“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這一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是需要足夠的勇氣,足夠對自己的真實,足夠獨立思考的精神,足夠獨立人格的支撐才能夠做到的。所以,無論時代怎么改變,世事怎么變遷,陶淵明和他文如其人的淳樸詩作都不會褪色,他一直是并永遠是永恒的經(jīng)典。

  5、布置作業(yè)

  1.默寫《歸園田居(其一)》。

  2、以你們聰明及日常的積累為畫筆,豐富的想象為顏料將詩句中美好的田園風光描繪出來

  附: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情由近及遠

  仕——隱景以動襯靜

  巧——拙交(動靜結合)

  融白描

  歸園田居說課稿 8

  教學目標

  語言構建與運用:朗誦詩歌,學會用詩眼來解讀詩歌內容。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在詩意的想象中誦讀詩歌;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詩人心情的轉變,提升詩歌鑒賞能力。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通過對詩歌意象的解讀,把握作品的意境美。

  文化傳承與理解: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體會田園生活的情趣,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和追求自由獨立的精神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想象與聯(lián)想來描摹詩歌畫面;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追求自由獨立的精神品格。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有人說,他是“百世田園之主”,有人說,他是“千古隱逸之宗”,大家說他是誰?(陶淵明)

  初中,我們邂逅了從東晉時代款款而來的田園詩人——陶淵明,回顧他的作品,并背誦《飲酒》其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今天就讓我們帶著一顆純凈的心走進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去領悟這其中的真意。

  二、合作探究

  1.解題

  俗話說“眉目傳情”,但凡對于詩歌來說,題目是很重要的。它往往能傳達或暗示許多信息,“歸園田居”這個標題的題眼是哪個字?

  “歸”。

  全文圍繞“歸”字來寫了哪幾個問題?作者又是如何來回答這些問題的?從詩中找到依據(jù)并加以解說。

  解說的時候可以從詩句中的關鍵字著手。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詩歌,思考這些問題。

  學生自由誦讀詩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

  叫一生讀課文(糾正字音)。

  全文圍繞“歸”字來寫了哪幾個問題?哪位同學來歸納一下。

  小結: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

  2.具體分析

 。1)從何而歸?

  明確:塵網(wǎng)、樊籠。

  追問:塵網(wǎng)、樊籠比喻什么?

  明確:官場生活。

 。2)為何而歸?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與世俗官場生活不適應!斑m俗”就是適應仕途中繁縟禮節(jié)的限制和爾虞我詐的權勢之爭,詩人說自己缺乏應酬官場的氣質和情操,顯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寫自己流連山水喜愛田園,表明歸隱田園的意向。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誤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塵網(wǎng)”一詞,足見他對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極端厭惡!罢`”字顯出詩人的悔恨之深!耙蝗ト辍(實應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數(shù)字,說明了時間之長,痛苦之深。)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羈鳥”、“池魚”比喻官場中的詩人,“舊林”、“故淵”比喻詩人久違的田園。運用對比和襯托,說明自己跟它們一樣早有想擺脫官場束縛,返歸田園的愿望了,現(xiàn)在終于做到,并保持了自己的本來面目。表達了一種擺脫官場束縛的強烈愿望。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守拙”,不隨波逐流,固守節(jié)操。歸園田是為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前八句,我們看到了詩人在出入、進退選擇上的一段經(jīng)歷,看到了詩人內心的悔恨以及對官場的厭惡,讀得時候語速慢一些,一些表示作者情感的詞語可以重讀,比如說“愛、誤落、三十年、戀、思”等,請全班男同學朗讀這幾句詩歌。

 。3)歸去如何?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作者情感:自由、安逸、喜悅、豁然開朗。

  讓我們帶著歸家的欣喜齊讀這四句。全班齊讀。

 。4)歸向何處?

  明確:歸向園田。

  找出詩中描寫田園景色的句子并指名朗讀。

  A詩人筆下的田園風光有哪些?請找出詩歌中的意象。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

  B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對田園景色進行描寫的,采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

  明確:視覺(近遠結合),聽覺(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白描(描寫景物的時候以簡潔、質樸的語言,粗線條勾畫景物輪廓的方法。)

  同學們在寫景的時候也可以參照這種方法。

  C詩人筆下的田園景色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筆將其描寫出來或者用素描的形式勾勒出來。

  學生展示。

  你看,住宅周圍有十畝土地,八、九間草屋,地方雖不廣,房屋雖不多,但畢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心靈棲息之所。榆樹柳樹的陰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屋子前邊,環(huán)境是多么幽雅美麗!遠望村莊輪廓模糊,炊煙裊裊,一切是安詳?shù)、舒緩的、柔和的。狗在幽深的巷子里自在地吠叫,雞在桑樹枝頭得意地啼叫。整個鄉(xiāng)間呈現(xiàn)一派寧靜、和平的景象。

  D你覺得陶淵明筆下的田園風光怎么樣?

  清幽、安定、和諧、寧靜(普通尋常)。

  E為什么看起來普通常見的鄉(xiāng)村風光,在陶淵明的眼中顯得那么美好?

  詩人熱愛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尤其是在對官場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徹底逃離它之后,對于田園生活更增添了感情。從詩歌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感覺到詩人內心的閑適、自在、喜悅。

  這幾句朗讀時宜語調輕快,請全班女生齊讀。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如果你能穿越到陶淵明所處的時代,面對相同的處境,你會選擇“歸隱”還是“做官”?

  背景鏈接:陶淵明的祖父、父親曾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到陶淵明時,家世衰落,家境貧寒。他青年時代曾有建功立業(yè)的大志,但是,當時的東晉政治腐敗,社會動亂,門閥勢力飛揚跋扈,統(tǒng)治階級熱衷的是爭權奪利。陶淵明到29歲時才出仕,但未得重用,只做過幾任小官,不久又歸隱,后又時隱時仕。在41歲時,為彭澤縣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見,他嘆道:“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他便解職而歸,從此,他結束了仕隱不定的生活,堅決走向歸田的道路。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陶淵明舍棄了為“五斗米折腰”,得到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舍棄了功名利祿,得到了精神上的獨立和個性的自由。

  人的一生總是在不斷的追求,當這追求如夜空中的星斗可望而不可即的時候,會有煩惱和痛苦,你要做的不是在困苦中消沉,而是要學會舍得。

  四、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按照內容、情感、技法三條線索歸納全詩,形成清晰的學習脈絡。

  明確:內容:歸隱田園的原因;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歸隱后的心境;情感: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技法:比喻、夸張、白描。

  2.背誦詩歌:一生嘗試背誦;全班齊背。

  歸園田居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的背景知識及作者陶淵明生平。

  2、掌握詩歌的節(jié)奏劃分方法,背誦并默寫古詩。

  3、了解古詩思想內容,學會做人,讓學生能夠了解并欣賞陶淵明“率性自然、不趨炎附勢”的高潔作風。

  教學重點:

  1、了解詩歌內容大意,領悟詩歌的意境。

  2、背誦并默寫詩歌。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再現(xiàn)詩歌畫面。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播放歌曲《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同學們聽完這首歌會想到什么景象?那你們是喜歡生活在喧鬧的城市呢?還是有青山綠水圍繞的地方呢?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古詩,這個作者就獨愛田園生活。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看看作者為什么喜歡田園生活,他的田園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二、走近作者:

  我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桃花源記》么?課文給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人人勞動、和睦相處、安寧幸福、自給自足、豐衣足食、怡然自得的社會)這反映了陶淵明內心渴望這樣的社會,那么陶淵明生活在怎么樣的一個社會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作者的生平,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稱靖節(jié)先生,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隱士,不滿于官場的黑暗,“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農村。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后終老農村,死后世人稱他為“靖節(jié)先生”!安粸槲宥访渍垩闭f的是公元405年,陶淵明擔任彭澤縣令時,郡督郵來縣巡察,縣吏告訴他,應該穿戴得整整齊齊地去恭迎郡督郵。陶淵明嘆息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授印去職。離開官場回到家園,從事耕讀,這首詩描寫的就是農家生活。陶淵明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從此以后,田園詩不斷得到發(fā)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園山水詩派。宋以后,描寫田園的詩人就多到不可勝數(shù)了。

  指出重點:陶淵明的這次辭官回家是最后一次,從此再也沒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淵明41歲,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愿“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fā)歸隱后的愉悅心情。課本中所選是第三首。

  三、整體感知

  1、默讀,找出拿不準的生字和多音字。

  2、提問:“歸園田居”這個標題眼是哪個字?

  明確:“歸”

  3、自行朗讀,劃分節(jié)奏: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詩人在南山下種豆,因為不善勞作,豆田里長滿了草。一大早就去鋤草,到了月兒初升之時才扛著鋤頭回家。歸途中,道狹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裳。沾濕衣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4、解讀文本既然“歸”字是題眼,標題只是明確告訴我們要回到田園生活,那么在有哪些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呢?(以“歸”字為核心來解讀詩歌)

 。1)、從何而歸?

 。2)、為何而歸?

 。3)、歸向何處?

  (4)、歸去如何?

  明確:(1)官場(2)官場腐敗黑暗、爾虞我詐,不愿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3)田園(4)他的田園生活是什么樣子呢?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腳下,種下了豆子,但草兒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來就扛著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衫,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詩人不以為苦,而深深地體味其中的樂趣。

  5、齊讀,解讀文字。歸園田居:回到田園家鄉(xiāng)。晨興:早起。理:治理;姆x:雜草叢生。帶月:頂著月亮。荷鋤:扛著鋤頭。道狹:道窄。沾:沾濕。但使:只要讓。愿違:不違背自己的意愿。

  四、合作討論

  下面我們小組合作討論以下幾個問題,咱們一起來挖掘蘊含在詩歌里的思想感情。

  1、陶淵明會農活嗎?你從哪看出他會或者不會的?

 。ú粫。從“草盛豆苗稀”一句可以看出,據(jù)可靠記載,陶淵明確實不會。)

  2、哪些地方反映了陶淵明的辛勞之情,你又是怎樣看出來的?

 。h聯(lián)和頸聯(lián)。早出晚歸理荒穢,耕作環(huán)境又不怎么好,加上自身不善農事,是多么的辛苦疲倦啊。)

  3、作者做農活的心情怎樣?你又是怎么看出來的?

  (心情是樂意的,愉悅的,閑適的。我們似乎可以從“帶月荷鋤歸”一句中看到月下的詩人,肩扛著一副鋤頭,穿行在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的月夜歸耕圖啊。)

  這一句中,哪個詞最能反映作者心境?

 。◣г。“帶月”有點睛的作用,一個“帶月”就似乎可以把所有的勞苦疲倦席卷而光了,我們甚至可以領會到他那時月下漫步歸家的舒暢愉悅心情。)

  4、那么為什么在這樣的境況下作者還會有這樣的心情呢?“但使愿無違”一句中,他不想違背自己的什么意愿呢?(請同學們聯(lián)系之前老師給你們介紹的(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折腰”強。我雖然很辛苦,但只是身體疲勞,可我心靈得到了自由與快樂。表現(xiàn)詩人自然樸實風格。)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陶淵明是一個怎樣的人?

 。ú辉概c世俗同流合污,個性率真自然,喜歡安寧平靜的生活,有著高尚人格和氣節(jié)的人。)

  五、布置作業(yè)

  任選一題:

  1、用散文的手法改寫《歸田園居》(其三),注重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

  2、自選一角度(如語言、意象、意境等),賞析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

  3、背誦和默寫《歸田園居》(其三),朗讀《歸田園居》組詩。

  六、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

  陶淵明

  歸園田居說課稿 10

  教學目標:

  1.訓練通過揣摩語言、想象畫面與體味情感來鑒賞古典詩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2.討論陶淵明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與探究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題

  二、知識回顧

  《桃花源記》: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五柳先生傳》:不慕榮利

  《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抡床蛔阆,但使愿無違。

  小結陶淵明特點:志趣高尚厭惡官場樂于歸隱

  三、研讀全詩

 。ㄒ唬├首x全詩,讀出詩情(全班讀、教師范讀)

 。ǘ┭凶x詩歌,品味真情

  以“歸”字為核心研讀全詩

  1、為何而歸?

  性本愛丘山

  守拙歸園田

  2、從何而歸?(塵網(wǎng)、樊籠)

  3、歸向何處?

  詩人筆下的田園風光是怎樣的?

  你最喜歡的詩句是什么?

  發(fā)揮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人筆下的田園風光。

  要求:要素齊全,想象合理,描繪生動

  4、歸去如何?

  鑒賞“復得返自然”,體會重回大自然的'自在、自得、自樂之情。

 。ㄈ┬〗Y詩歌,回味歸情

  四、討論

  我們如何看待陶淵明的歸隱?(自圓其說,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業(yè)

  從《歸園田居》五首和《歸去來兮辭》看陶淵明的精神世界。(不少于1000字)

  六、結語:構建自己的心靈家園

  歸園田居說課稿 11

  【教材分析】

  《歸園田居》在陶淵明的詩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幫助學生了解陶淵明的詩風和情感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從教材的編排上看,本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一課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且他的其他詩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還會出現(xiàn),如《飲酒》、《五柳先生傳》等,加之陶淵明的詩風對后世影響極大,特別是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與陶詩風格一脈相承,而王、孟二人的詩歌作品在初中教材中也屢次出現(xiàn)。所以,幫助學生讀懂本詩,教會他們賞析陶淵明詩歌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從這首詩歌本身來看,陶淵明詩風中的樸實自然、意境醇美在此詩中表現(xiàn)突出,字句淺顯而頗有情趣,可借此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借機作進一步拓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陶淵明的生平情況及其詩歌的基本特征。

  2.過程和方法:1)在反復誦讀中理解詩意,感悟詩境,熟練地背誦并默寫詩歌。

  2)通過合作探究,品讀詩句,賞析作品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理解作者的隱逸情懷,領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學習其高潔的情操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教學重難點】

  重點:準確地、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難點: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教學策略】

  1.采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感知欲望,注重誦讀。通過引導學生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感知詩歌的語言特色,領悟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和情感美。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3.設計一些有一定開放度,能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的題目,引導學生鑒賞這首詩。

  【教學準備】:

  學生:通過圖書、網(wǎng)絡等多種渠道搜集有關陶淵明的相關資料,幫助理解詩歌。

  教師:搜集課堂需要的圖片;課文朗讀音頻;制作成PPT課件用于課堂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誦讀法、想象法、合作探究法

  【預習指導】

 、.查找資料,了解陶淵明的生平經(jīng)歷和詩歌特點.

 、.朗讀詩歌,熟讀成誦。

  ③.結合注釋和有關資料,理解詩句大意。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走近作者

 。、課件展示陶淵明采菊圖,引導學生聯(lián)想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進而一齊背誦七年級學過的陶淵明詩歌《飲酒》。課件展示《桃花源記》有關圖片,引導學生聯(lián)想背誦相關語句。

  2、回顧舊知,識記陶淵明的相關文學常識。(出示課件,學生齊讀)

  3、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陶淵明的相關資料,課件展示背景資料——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學生聯(lián)想背誦有關詩句

  1、看圖聯(lián)想詩句,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溫故知新

  2、知人論世,了解背景,為理解詩歌做好鋪墊

  二、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兩遍,邊讀邊結合詩意劃分詩歌節(jié)拍。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讀出節(jié)拍。(教師提示:五言詩節(jié)拍為二三、二二一或二一二。)

  2、學生個別朗讀。(糾正或強調字音:穢huì荷hè長zhǎng沾zhān)

  3、聽詩文范讀。(課件同步顯示朗讀節(jié)奏劃分)

  4、配樂齊聲朗誦。

  學生用多種形式朗讀詩歌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三、小組合作,讀懂詩意

  1、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詩句大意。

  小組合作,選出最佳譯文。

  (學生上臺展示,同步用投影顯示其譯文,臺下同學邊聽邊看)

  2、請分別用4字短語歸納每兩句的內容。

  (參考歸納:種豆南山——整天勞作——夜歸情景——表明意愿)

  3、再齊讀詩歌。

  (指導學生把解釋忘掉,詩懂了就把解釋忘記,解釋是拐杖,你以后用到陶淵明這首詩時,不要用解釋來說,用他的詩句來說。).

  1、學生研讀詩句,和小組成員積極討論

  2、師生互動交流

  訓練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理解表達能力

  四、想象品讀,讀出意境

  1、配樂誦讀:邊聽邊想象,我們的眼前會呈現(xiàn)出哪些畫面?用一兩句話描繪一下。

 。1)屏幕出示參考示例:月下歸耕圖及配圖文字

  我雖然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相伴。月下的我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的草叢中。透明的月光、靜謐的田野、青草的芳香、泥土的氣息、此起彼伏的'蛙鳴,啊,好一幅迷人的月夜歸耕圖。

 。2)、學生交流討論,推薦代表全班展示。

  2、細讀感悟:結合詩句、作者的生平以及剛才頭腦中展現(xiàn)的畫面談談你的理解。

  用“我從讀出了(感受到了)”句式來表述。(教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示例1:我從“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中讀出了詩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勞,但詩人不以為苦,反而很享受這勞作的樂趣,“帶月荷鋤歸”這句詩含蓄地寫出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我們好像看見詩人在月出山岡之后,心滿意得地扛著鋤頭,哼著詩句,漫步歸家的情景。

  學生邊聽邊想象,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五、研讀詩歌,體會感情

  幻燈片出示如下問題,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師巡視指導。

  1、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給你們怎樣的感受?

  2、現(xiàn)實生活如此清貧的陶淵明,居然沒有絲毫抱怨,也沒有對官場的留戀,反而在詩歌中隱去了現(xiàn)實生活的艱難和困頓,將歸隱后的田園生活寫的如此美好,這是為什么呢?種種原因歸結為一句話,寫在詩歌中,你們找到了嗎?

  3、“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什么?(補充《歸園田居其一》幫助學生理解)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學生合作探究

  2、師生互動交流

  六、

  當堂背誦,積累升華[屏幕出示]比一比,誰背得快。

  方法指導:事件——所見——所感學生背誦

  詩歌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七、

  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默寫全詩,同桌交換評改;

  2、用散文的手法改寫《歸園田居》(其三),注重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

  3、課外閱讀《歸園田居》組詩,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與怡然自得的歸隱生活。課后完成讀寫結合,實現(xiàn)知識遷移

  歸園田居說課稿 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解讀詩歌,品讀詩歌,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力。

  過程與方法抓關鍵詞,分析意象,體味意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的隱士情懷,領悟作者反璞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

  【教學重難點】

  品讀詩歌,體會作者的情感。

  學習作者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討論交流法、誦讀品味法、拓展延伸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黑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ㄒ唬⿲胄抡n

  蘇東坡在評論王維的作品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毕旅嫖覀儊碛^賞一幅畫,你能聯(lián)想到哪句詩。

 。ǘ⿲W生自由誦讀,找出讀不準的字音,不理解的字詞,討論研究。

  小結解讀詩歌的方法:抓住關鍵詞

 。ㄈ⿲W生朗讀,同學互評。(注意節(jié)奏、語氣、語調等)

 。ㄋ模├砬灞驹姷腵脈絡厭惡官場田園風光喜歡歸隱

 。ㄎ澹┓治鲆庀,感受意境

  引入王國維《人間詞話》: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诶斫馊姷幕A上,讀出情感,教師示范讀。學生嘗試背誦。

  (七)引入后代詩人對陶淵明的評價,你對陶淵明有何評價。

  李白:何時到彭澤,狂歌五柳前。

  杜甫:焉得思如陶謝手。

  白居易: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

  陸游:我詩慕淵明,恨不造其微。

  板書: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厭惡官場田園風光喜歡歸隱

  歸園田居說課稿 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陶淵明其人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影響。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樸素平淡的語言表達情懷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能夠穿透詩文把握文章的內涵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在誦讀中領悟詩歌的意境。

  2.掌握詩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學習他那種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2.學會辯證看待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二、教學重點

  通過詩中意象的分析來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教學難點

  如何看待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四、教學方法

  1.運用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運用點撥法,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以點帶面,以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3.運用討論法,讓學生自己品味詩中運用的情景交融等藝術手法。

  4.探究閱讀法,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語:

  由陶詩《飲酒》、《桃花源記》導入。一提到我國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我們就會想到他的名句。你能說出名句嗎?《桃花源記》里,詩人為人們虛構了一個景色優(yōu)美、土體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純樸、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們將學習他的田園詩代表作《歸園田居其一》,體會他超凡脫俗的品質和歸隱田園后閑適愉悅的心境。

  (二)簡介陶淵明,并解題

  《歸園田居》是一組詩,共五首,歌詠田園生活之樂。寫于辭官歸隱的次年。此詩為第一首,是陶淵明田園詩的代表作,敘述了詩人歸隱田園后輕松喜悅之情,表達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三)誦讀課文,初步感知內容

  1、要求大聲朗讀,并讀準字音、節(jié)奏。老師巡視。

  2、指名朗讀,師正音:羈、拙、蔭、曖曖、樊

  3、老師指導朗讀斷句。大家知道四言詩的朗讀節(jié)奏是二二式,那么五言詩的朗讀節(jié)奏通常是二一二式或二二一式。例如“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那么“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怎么讀呢?大家試一試來讀,“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4、學生齊讀。

  5、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四)、討論鑒賞

  1、提問:詩中哪些詩句直接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詩眼或關鍵語句并分析)

  明確: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厭惡官場生活(樊籠里)

  向往田園生活(返自然)

  塵網(wǎng)羈鳥池魚

  愛丘山戀舊林思故淵歸園田

  2、提問:哪些詩句描寫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明確:“方宅十余畝,草屋七八間”等詩句。

  3、分組討論:

 、旁娙诉x取哪些意象描寫田園?展現(xiàn)了田園怎樣的風光?

 。ǚ秸/草屋/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非常普通平常的農村生活場景。)

 、票憩F(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ㄌ耢o、幽雅,空闊而簡陋,一片寧靜,一片和諧,一派迷茫,一派朦朧,這美似仙境的田園,讓詩人棄官歸隱,流連忘返。)

 、悄隳芊裼贸錆M詩意的語言描繪出來?

 。ㄟB續(xù)追問,啟發(fā)和鼓勵學生)、(采用讀一讀,指名讀,齊讀的方式)

 。4)小活動:假如你是某旅游公司的策劃或導游,根據(jù)本詩你打算怎樣向客人推介“樂陶陶農家游”這項服務?

  示例:

  這是你夢想中的桃源:看,近有草屋,榆柳和桃李,灰色、翠綠,夾有粉紅與雪白;遠有村落、炊煙和桑樹,淡淡的蒙朧中透出一股綠意。草屋前后,榆柳在和風中搖動枝條,自得其樂;桃李在艷陽下自由開放,輕松自如。田野遠處,村落隱隱,炊煙裊裊,深巷狗吠,桑樹雞鳴,寧靜恬適,幽邃深遠。你看,屋宇巷陌,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還有那些“往來耕作”,“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之人,在這片遠離塵囂的田野上,自然相處,和諧生存,是那樣平和安定,舒適自足,生機盎然。歡迎您與我共來暢游此地!

  4、討論:為何而歸?

  教師補充介紹陶淵明此次辭官回家的經(jīng)歷。(陶淵明,東晉時期文學家。名潛,字元亮。陶淵明出身于沒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時官時隱,舉棋不定。41歲以后,陶淵明因時局動蕩,仕途險惡,以及官場政治腐敗,門閥制度森嚴,而對現(xiàn)實極端不滿,毅然辭官歸隱,與官場徹底決裂。)

  (五)探究:如何看待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要根據(jù)整首詩,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寫作背景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1、從當時的社會來看,陶淵明堅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種對黑暗官場的反叛,具有積極意義!笆琅c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辭官歸隱是在對污濁的現(xiàn)實社會絕望之后選擇的一條潔身自好、追求恬靜的田園生活、完善獨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與當時社會的“學而優(yōu)則仕”是格格不入的。

  2、陶淵明放棄了大濟蒼生的理想則有其消極的一面。要改造社會,要清除污濁,不能單靠“歸隱”與“善”,應該兼濟天下、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

  3、成因分析:陶淵明的思想儒道兼有。儒家積極入世、大濟蒼生,曾為陶淵明的人生追求。而道家消極避世的思想使他在“誤落塵網(wǎng)”13年之后,“悟幾往之不諫,改心為形役”為“形為心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率性自然。

  (六)全班同學朗讀課文并練習背誦

 。ㄆ撸┛偨Y全文(列板書)

  《歸園田居》,主要寫詩人擺脫污濁官場來到清新的農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這種情緒,用一個詞組來概括叫做“返璞歸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實正直不虛偽,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樸”,處世要樸實,不造作,不追求豪華富貴,而是自由自在瀟灑之至。這是一種與污濁的官場生活相對立的生活方式,也是歷代文人學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八)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完成《金牌教程》上有關練習。

  3、小作文:(1)、陶淵明,我想對你說;(2)陶淵明歸隱之我見。

  要求:任選一題,寫一篇小文章。

  附:板書計劃: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田園:寧靜、祥和——閑適、愉悅

  官場:塵網(wǎng)、樊籠——不滿、鄙棄

  侯曉旭

  歸園田居說課稿 14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有關田園詩及其代表作家的知識。

  (二)體會“陶詩兩首”的意境和思想意義。

  (三)領會“陶詩兩首”的風格特點。

  二、難點、重點分析:

 。ㄒ唬、字詞釋義。

  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偕伲耗晟伲瑥男 

 、谶m:適應。

 、鬯祝菏浪。

  ④韻:氣質、性格、情趣。

 、菪裕罕拘裕愿。

 、薇荆罕緛怼

 、咔鹕剑哼@里指遠離官場仕途的田園、大自然。

  2、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賶m網(wǎng):塵世的羅網(wǎng),指仕途。仕途有如羅網(wǎng)一樣,使人不得自由。

  3、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偈a:這里作動詞,遮蔽。

 、诹_,排列。在“后檐”和“堂前”的前面都省略了介詞“于”。

  4、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賾敉ィ洪T庭,家里。

 、趬m雜:灰塵雜物,這里比喻做官時亂糟糟的繁雜之審。

 、厶撌遥嚎帐遥o室。

 、苡嚅e:空暇。

  5、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俳Y廬:建房子。

 、谌司常喝司幼〉牡胤。

 、圮囻R:這里泛指人世間的繁雜之事。

 、苄盒[,干擾。

  (二)難句注譯。

  羈鳥念舊林,池魚思故淵。

 、倭b鳥:被束縛于籠中的鳥。

 、诔佤~:被養(yǎng)于池中的魚。這里是詩人以羈鳥和池魚來比喻自己過去仕途生活的不自在。

  ③舊林、故淵:比喻詩人向往的田園,即下文的“自然”。

  全句可譯為;被(從樹林里抓回來)關在籠子里的鳥想回到原來的林子里去,被(從大河里捕回來)養(yǎng)在池塘里的魚想回到原來的大河里去。

  (三)從這兩首詩中可以看出陶淵明詩歌具有怎樣的藝術風格?

  分析:

  從這兩首詩看,陶淵明的詩歌最明顯的藝術風格就是平淡自然。這是和他的詩歌的內容以及表現(xiàn)上的特點分不開的。他的詩歌的主要內容是平淡的田園風光,農村的日常生活,以及處于這種生活中的恬靜的心境。

  在《歸園田居》中,詩人筆下的田園是“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詩人攝取的'全是日常生活中習見習聞的再平常不過的景物,而這些景物又是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寫出來的,使人感到真好像是“從胸中自然流出”,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

  (四)《歸園田居》和《飲酒》在寫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

  首先,在選取角度上,《歸園田居》著重描繪客觀環(huán)境,借客觀來表現(xiàn)主觀;而《飲酒》則著重寫詩人對客觀環(huán)境的主觀感受。

  其次,在表現(xiàn)手法上,《歸園田居》主要用反襯、對比的方法,顯得質樸而坦露;而《飲酒》多用比興之法,顯得婉曲含蓄。

  (五)《陶淵明詩兩首》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分析:

  (1)《歸園田居》全詩20句,可分三層。

  1~6句:寫作者的個性和思想,表達對官場的厭惡。形象地表達了陶淵明渴求擺脫束縛、向往歸農的急迫心境。

  7~18句:描寫田園生活的喜人情趣,表現(xiàn)了作者鄙視利祿、潔身自好的清高品格。

  19~20句:寫詩人回答人們的疑問,說明官場是禁錮人的牢籠和羅網(wǎng),只有沖破它,回歸自然,才會樂趣無窮。

  (2)《飲酒》全詩10句,共分兩層。

  1~4句:第一層,寫作者因為能夠超脫現(xiàn)實紛擾,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覺得所在地方也偏僻幽靜了。

  5~10句:第二層,說明美麗自然的景物欣賞,能獲得無限意趣。

  三、教學過程:

  本單元主要介紹我國詩歌古體詩中最優(yōu)秀的幾篇代表作。

  古體詩指唐朝以前包括春秋戰(zhàn)國、秦漢、魏晉這一歷史階段的詩歌作品,其體裁主要包括四言、五言、雜言、樂府、民歌、楚辭、七言詩等。

  其發(fā)展的軌跡主要是由民間創(chuàng)作到文人創(chuàng)作,其中又包括了《詩經(jīng)》→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作→陶詩等田園詩一類的明顯足跡。

  我國的古體詩是我國文學遺產中最寶貴的財富,它成就輝煌,群芳斗艷,絢麗燦爛。如果按題材分類,它有田園詩、山水詩、政治詩;如果按情節(jié)分類,它有敘事詩和抒情詩;如果按創(chuàng)作分類,它有文人創(chuàng)作和非文人創(chuàng)作(民間收集)等等。

  歸園田居說課稿 15

  導語設計:

  同學們請看這副對聯(lián),猜猜寫的是誰。

  上聯(lián):寧折不彎一老朽下聯(lián):安貧樂道詩田園

  橫批:臨淵自明

  很好,有同學很聰明,看到了橫批里“淵明”二字。梁啟超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陶淵明曾飲酒而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曾描繪世外桃源“芳草凄美,落英繽紛”?梢娝墓P下,田園是富有詩意的地方,流溢著的另一種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陶淵明,走進他的歸園田居,去感受那都市喧囂之后的心靈皈依。

  板書:歸園田居

  這堂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有三個:

  學習目標

  1、了解陶淵明生平及其詩歌內容

  2、賞析意象,掌握寫景手法。

  3、解讀文句,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淡泊名利的精神

  一、介紹作者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是東晉最杰出的詩人。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二、朗讀詩歌

  1、下面我們來欣賞這首詞的泛讀,把握這首詩歌的節(jié)奏和讀音。

  2、分別找同學讀。

  三、作品鑒賞:

  1.找出題眼。

  明確:“歸”字是題眼

  板書:歸

  過渡句:從這個“歸”字,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來?

  2.自由討論:請同學們逐句分析,解決這四個問題

  板書: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

  (1)從何歸

  明確:從官場歸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和“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塵網(wǎng)和樊籠指的是?課下注釋是官場的意思。用了什么手法?比喻!皦m網(wǎng)”一詞,足見他對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什么之情?極端厭惡。

  東晉末年權力之爭劇烈,陶淵明既不愿成為上層統(tǒng)治階級矛盾斗爭的犧牲品,也不愿成為官場野心家爭奪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卻將他緊緊束縛在野心家們的羅網(wǎng)之中,因此十分痛苦。“誤”字發(fā)出了陶淵明無限的人生心酸。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絕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

  陶淵明從二十九歲做官到四十一歲退隱共計十三年,詩中卻說“一去三十年?”對官場厭惡,很是煎熬,度日如年。我看到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說明咱們是在快樂的心情下學習的,對不對?“久”夸大了的數(shù)字,說明時間之長,痛苦之深。

  (2)為何歸

  明確:“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和“守拙歸園田”、“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既然“性本愛丘山”,為何要入仕?作者是一名男子,男子需要養(yǎng)家糊口,可作者又是有著大濟蒼生理想的人,但統(tǒng)治階級熱衷的是爭權奪利,陶淵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選擇離開,選擇歸隱。

  守拙歸園田:拙→原始的本真的,守住愚拙,這里的愚拙是指固守住節(jié)操,不隨波逐浪。官場是個是非之地,沒有八面玲瓏,詩人不喜官場的勾心斗角,怕自己受到官場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而失其本心

  也正因為如此,詩人把自己比作羈鳥和池魚!皯佟、“思”,擬人。顯示他對自然無比留戀,渴望回歸自由的生活。

 。3)歸何處

  明確:田園寫景手法:白描、遠近結合、視聽結合、動靜結合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雞鳴桑樹顛”

  方宅十余畝,說明空曠,草屋,簡陋。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蔭:名詞用作動詞,遮蓋。雖無雕梁畫棟之堂皇宏麗,卻有榆樹柳樹的綠蔭籠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競艷于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可見生活的環(huán)境幽雅美麗。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感覺和諧寧靜。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炊煙、村莊都是作者看到的,因此是遠近結合的手法!肮贩蜕钕镏,雞鳴桑樹顛!痹娙寺牭降,讓寧靜的鄉(xiāng)村更顯迷蒙與幽靜,以動襯靜,純樸、幽靜的田園景色與虛偽欺詐的上層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描寫方宅、草屋的時候,詩人平淡質樸,不加任何修飾,卻極為精練自然,這個手法,叫做白描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

  (4)歸后感

  明確:舒適,自由,愉悅

  “虛室有余閑,戶庭無塵雜”和“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過渡總結:詩人從一個“歸”字出發(fā),我們可以捕捉到四個有效信息,從何歸、為回歸、歸何處、歸后感出發(fā),表達了詩人厭惡官場,對官場產生了厭惡之情。

  四、自由討論

  陶淵明隱居是消極避世還是明哲保身?

  明確:詩人隱逸情懷與時代背景相聯(lián)系

  過渡句:陶淵明的初心是救濟天下,但是由于時局影響,只能被迫歸隱田園,這種歸隱是出于無奈。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完了,進行內容小結。

  內容小結:

  1、思想感情:

  本詩描述了詩人從官場回歸農村后賞心悅目的田園生活,表達了他對官場的厭惡,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2、表現(xiàn)手法:①比喻、擬人②白描、視聽結合、遠近結合以動襯靜

  五、賞析

  學生齊讀詩歌,聽歌曲《歸園田居》談感受

  過渡句:陶淵明的詩歌清新自然,樸素平實,如果我們把它譜寫成曲子,又會是什么感覺,接下來我們聽一下《歸園田居》。

  結束語:在這節(jié)課快結束的時候,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君子固窮守園田,豪華落盡見真淳”,愿大家像陶淵明一樣,堅持本心,做一個智者。

  學情分析

  學生對陶淵明的詩歌以前也接觸過不少,對于陶淵明了解的也比較多,這就給課堂教學帶來了一些便捷,所以整體上課堂內容難度不大,因此,課堂上要針對學生的水平設計的問題,大部分同學可以接受理解,對于《歸園田居》的“歸”的理解學生做得不錯,討論后理解更全面準確。對陶淵明的歸隱分析的也有理有據(jù)。對于詩歌情感理解的方法學生接受起來不難,但具體應用卻需要很靈活,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一點具體還要看日后考試課外詩歌的鑒賞,畢竟詩歌鑒賞涉及的內容比較多,理解情感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要想在詩歌鑒賞上有所突破,還需要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多多開動腦筋,放飛思維,一定會和古人產生共鳴,感受歷代文人照徹長空的藝術靈魂!

  效果分析

  本堂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對于詩詞,學生平日學習接觸得比較多,分析詩歌的題眼,在老師的引導下,基本上能說出理解上的關鍵。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學生經(jīng)過討論,課堂氣氛很熱烈。當然在課堂教學中,部分同學表現(xiàn)積極活躍,思考回答問題準確到位,而還有一些同學不能緊跟老師思路,日后還需適當放低起點。當然,只依靠這一節(jié)課就想要教會學生理解詩歌的很多知識,那是不現(xiàn)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關于詩歌的理解方法在平時就不斷滲透,日積月累,相信會達到較好的效果。

  課堂誦讀較少,影響了學生的深入理解,日后需要改進,最后,聆聽歌曲《歸園田居》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給學生回顧反芻的時間少了些。日后在課堂設計上更完善,時間安排要更合理,以期更適合高二學生的認知能力。

  教材分析

  東晉建立后一百年間,詩壇幾乎被玄言詩占據(jù)著。從建安、正始、太康以后詩歌藝術正常發(fā)展的脈絡中斷了,玄言成分的過度膨脹,使詩歌偏離了藝術,變成老莊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淵明的出現(xiàn),才使詩歌藝術的脈絡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許多新的充滿生機的因素。他的清高耿介、灑脫恬淡、質樸真率、淳厚善良,他對人生所作的哲學思考,連同他的作品一起,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個“巢”,一個精神的家園。

  從《歸園田居其一》這首詩中,守拙與適俗,園田與塵網(wǎng),兩相對比之下,詩人歸田感到無比愉悅。南野、草屋、榆柳、桃李、遠材、近煙、雞雞、狗吠,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無不愜意。這一切經(jīng)過陶淵明點化也都詩意盎然了,盡顯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愛丘山”的本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張揚!罢`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表達了作者對十三年官場生活的厭倦!罢`落”體現(xiàn)了他對官場的后悔!傲b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北磉_出作者的歸隱之心,渴望回歸自然,遠離塵世之情!坝芰a后檐、桃李羅堂前”“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等文字,表現(xiàn)了對自己隱居時環(huán)境的滿足,后檐榆柳成蔭,堂屋前種滿了桃樹、李樹,陽春三月,桃花、李花開了,大有“落英繽紛”之感,遠處深深的巷子里傳來了狗叫的'聲音,雞跳到了桑樹上,不停的鳴叫,堂前屋后,里里外外,沒有一點灰塵,非常干凈清爽,家中座無虛席,有鄰居與隱士、文人墨客在這里與我閑聊。景美、人美、事美、心情美,只有心中充滿愛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佳作。在這首詩中,作者對景物的描繪,對自己愉悅心情的描繪,都體現(xiàn)了他“愛丘山”的自然本性。

  評測練習

  1.聽視頻朗誦《歸園田居》,同時有感情的朗誦全詞,找出體現(xiàn)貫穿整首詩的題眼。

  2、請同學們逐句分析,詩人如何體現(xiàn)從何歸、為何歸、歸何處、歸后感。

  3、討論描寫景物作用句子,描寫景物手法。

  4、通過討論,分析陶淵明隱居的情懷

  5、聽歌曲,抒感情

  課后反思

  本堂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首先讓學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然后分析題眼“歸”字,通過深入分析來進一步了解詩歌內容。當然在課堂教學中,部分同學表現(xiàn)積極活躍,思考回答問題準確到位,而還有一些同學不能緊跟老師思路,上課比較沉默,我感覺應該在設置問題上再具體些,降低起點,放慢速度,多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充分領悟其中的奧妙。當然,只依靠這一節(jié)課就想要教會學生理解詩歌的很多知識,那是不現(xiàn)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關于詩歌的理解方法在平時就不斷滲透,日積月累,相信會達到較好的效果。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詩歌應該讓學生多誦讀,由集體讀到個人讀,由整首詩歌誦讀到某句的誦讀,通過誦讀學生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想象力,課堂上因為時間的限制讀的較少,不利于學生的思考,一部分同學還沒有領悟理解,思考的投入度還沒有達到最佳,最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日后要多關注學生課堂反應,最好提前了解學情,因材施教,讓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更有時效性!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課標分析

  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優(yōu)秀遺產,是我們的精神食糧。不僅濃縮了國家民族發(fā)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是中國歷史的精華!安粚W詩,無以言”,我國自古就有重視詩教的傳統(tǒng)。學生通過學習古典詩歌,不僅可以提高文化水平,增加文史知識,同時又是極美好的精神享受,可接受藝術熏陶,有助于擺脫庸俗趣味,培養(yǎng)高尚優(yōu)美的情操。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鑒賞詩歌和散文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yǎng)。”“學習鑒賞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詩歌、散文各自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現(xiàn)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同時又進一步做出具體指導:“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我國古代詩文名篇,學習中國古典詩詞格律的基礎知識,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文化積累,為形成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打下扎實基礎!庇捎谠姼桦x我們學生的生活較遠,語言又精煉,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致使許多同學沒有了學習古詩歌的興趣,在實際運用時也就困難重重。很多的高中學生學習古詩詞,課堂上主要是聽老師講解,課后下功夫背誦,大都是以記憶為主,學一首(篇)掌握一首(篇),沒能舉一反三去賞析古詩詞。在考試時,學生最頭疼的題目便是古詩詞了,很多學生賞析古詩詞,不知道該如何著手,更不用說深刻領會詩詞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古詩詞題讓學生望而生畏,但古典詩歌的地位及它的精髓又不容我們忽視。因此,對于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學會賞析和解答古典詩詞有相當難度;對于教師來說,也時常面對費時費力地教,學生能力卻難以提高的窘境?梢哉f,大多數(shù)教師面對古典詩詞的教學,都會產生許多困惑,有自身文學素養(yǎng)的欠缺,有欣賞方法的概念模糊及具體應用的困難,也有對基礎薄弱學生的教之乏術。而學術界也缺少對中學生賞析古詩詞方法的具體指導,所以,在新課標理念不斷滲入教學實踐的同時,詩歌教學中也存在不符合新課標理念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古典詩歌鑒賞教學時,要分配好自己“講”和學生“悟”的比重,以學生的感悟為主,適當引導、點撥;要處理好多元解讀與一元解讀的關系,既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也要以文本為基礎。

  在具體的古典詩歌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五個方面進行:其一是誦讀涵詠。“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途徑,它是學習之母,智慧之源。高中語文詩詞教學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它同樣離不開“讀”,學生只有通過讀,才能體會出詩的意境之美,才有可能自己去駕馭語言,理解詩意!白x”的形式多種多樣,在課堂教學中要會正確運用,如默讀、齊讀等。加強個性化誦讀,讀準音,讀懂意,讀出情,豐富誦讀的形式,讓誦讀成為鑒賞的環(huán)節(jié);其二是感受鑒賞。詩詞教學,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逐步提高對詩詞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fā)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詩詞感受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yǎng);其三是思考領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目標,閱讀古典詩詞,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民族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其四是應用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jù)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方面有所發(fā)展;其五是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注意觀察詩詞語言和文化現(xiàn)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于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chuàng)新、表達的創(chuàng)新。

  歸園田居說課稿 16

  教學目標:

  1、會朗讀(做到能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2、會理解(會借助注釋與工具書梳理字詞意思以及全詩的內容。)

  3、會欣賞(能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4、會背誦(掌握背誦方法,完成背誦)

  5、會默寫(能在背誦詩歌的基礎上,完成默寫)

  教學重點:會朗讀會理解

  教學的難點:會欣賞,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使用教具:小黑板1塊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生互動交流:你們說古董值錢嗎?他們值得我們去收藏和欣賞嗎?其實我們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無價之寶,他們就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精髓——古詩。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30課《詩四首》中的《歸田園居》其三讓我們用腦子來收藏這件特殊的古董,用我們的'智慧來欣賞這件瑰寶吧!在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先明確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假如你們認為有信心完成這些學習目標的話,就跟老師自信滿滿地跟著老師的板書把學習目標讀一遍。(板書:會朗讀、會理解、會欣賞、會背誦、會默寫)

  二、了解詩人

  接下來,我首先來考考大家的記憶力如何,看看是否具備了收藏古董的能力: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生在動蕩的年代,性格既剛正不阿,向往和平、安寧、美好的生活。進入官場,他認識到了官場的黑暗,因此,他不為“五斗米折腰”使他辭別官場,他最終選擇了歸隱田園。他是誰?——陶淵明。我們這個學期學習了他的哪篇文章?對呀,我們已經(jīng)從《桃花源記》中感受到了陶淵明對和平、安寧、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陶淵明的《歸田園居》其三,進一步深入體會這位大詩人美好的心靈。(小黑板出示全詩內容。)

  三、運用目標探究法學習新知識

  1、考學生的聽力和朗讀能力(完成會朗讀的學習目標)

 。1)提出聽讀要求:

  ①聽清老師朗讀詩時,有哪些字詞需要我們特別注意他們的讀音?(多音字:興、荷、長等)。

  ②聽清老師朗讀詩時的節(jié)奏和感情。

 。2)學生明確要求后,認真傾聽老師范讀全詩。

 、賳枺骸奥犠x以后,你知道了那些字詞要注意它們的讀音?”(學生回答)此詩的節(jié)奏怎樣劃分?(引導學生說明此詩是五言律詩,節(jié)奏是“二三”,另外要注意意一詩多種讀法,如“二二一”“二一二”的讀法,以及相關考試的應對方法)。

 、趯W生集體按正確的讀法朗讀全詩,然后個別進行競賽朗,看誰讀得更好。(老師適時指導,力求使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并能讀出喜歡、閑適的意境。)

  2、考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會理解的學習目標)

  要求學生借助注釋與工具書自學全詩,看誰在自學后,對詩歌的字詞句等的理解最透徹。

  (1)要求學生合起課本,說說對詩中部分字詞的理解。

 。2)學生談自己對全詩內容的理解(學生說說各句的大意,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談話內容板書)。

  3、考學生的欣賞的能力(完成會欣賞的學習目標)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共同欣賞全詩。

 。1)你認為那個字詞或那句話寫得最好?說說為什么?并用你喜歡的語氣把它們讀出來。

 。2)詩人擅長耕作嗎?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陶淵明歸隱田園后,他快樂嗎?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與學生共同體會“帶月荷鋤歸”與“夕露沾我衣”的如詩如畫的意境。)

【歸園田居說課稿】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說課稿02-01

《歸園田居》說課稿12-13

歸園田居說課稿11-04

歸園田居說課稿10篇11-05

歸園田居其三說課稿03-26

《歸園田居》說課稿(精選5篇)06-03

歸園田居(其一)說課稿03-25

《歸園田居》說課稿8篇12-14

《歸園田居》說課稿(精選6篇)11-07

《歸園田居(其三)》說課稿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