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河中石獸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11-22 19:18:54 王娟 河中石獸 我要投稿

河中石獸原文翻譯及賞析

  《河中石獸》是清代文學家紀昀創(chuàng)作的一篇文言小說。此文講述了一則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學者之類一知半解而又自以為是之人的嘲諷,亦告訴了人們認識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調查探究這一道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河中石獸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清代:紀昀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轉轉 一作:再轉)

  譯文

  滄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廟門倒塌在了河里,兩只石獸一起沉沒于此。經過十多年,僧人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便在河中尋找石獸,最后也沒找到。僧人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鈀,(向下游)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到石獸的蹤跡。

  一位講學家在寺廟中教書,聽說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石獸)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漲的洪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泥沙的性質松軟浮動,石獸埋沒在沙上,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顯得)瘋狂了嗎?”大家信服地認為(這話)是精當確切的言論。

  一位老河兵聽說了講學家的觀點,又笑著說:“凡是落入河中的石頭,都應當在河的上游尋找它。正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松軟輕浮,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水流反沖的力量,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蝕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當坑洞延伸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傾倒在坑洞中。像這樣再沖刷,石頭又會再次轉動,像這樣不停地轉動,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顯得)很瘋狂;在石獸沉沒的地方尋找它們,不是(顯得)更瘋狂了嗎?”結果依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

  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xiàn)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況有很多,難道可以根據(jù)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注釋

  1、滄州:地名,今河北省滄州市。

  2、臨:靠近。也有“面對”之意。

  3、河干:河邊。(河:指黃河,歷史上黃河曾流經滄州。)干,水邊,河岸。

  4、山門:寺廟的大門。

  5、圮:倒塌。

  6、并:一起。

  7、沉焉:沉沒在這條河里。焉,兼詞,于此,在那里。

  8、閱:過了,經過。

  9、十余歲:十多年。歲:年。

  10、棹:名詞作動詞,劃船。

  11、求石獸于水中:在河中尋找石獸。求,尋找。

  12、竟:終于,到底。

  13、曳:拖著,牽引。

  14、鐵鈀:農具,用于除草、平土。 鈀,通“耙”。

  15、設帳:講學,教書。

  16、爾輩不能究物理: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爾輩,你們。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

  17、是非木杮:這不是木片。是,這。杮,削下的木片。

  18、豈能:怎么能。

  19、為:被。

  20、暴漲:洪水。暴,突然(急、大)。

  21、湮:埋沒。

  22、顛:通“癲”,瘋狂。

  23、眾服為確論:大家信服地認為(這話)是精當確切的言論。為:(認為)是。

  24、河兵:指鎮(zhèn)守河防的兵。清代設河道總督,轄有專門治河的兵營。

  25、蓋:因為。

  26、嚙:本意是“咬”,這里是侵蝕、沖刷的意思。

  27、坎穴:坑洞。

  28、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29、倒擲:傾倒。

  30、如是:像這樣。

  31、遂:于是。

  32、溯(sù)流:逆流。

  33、固:固然。

  34、如:依照,按照。

  35、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36、但:只,僅僅。

  37、據(jù)理臆斷:根據(jù)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臆斷,主觀地判斷。

  38、歟:表反問的句末語氣詞。

  39、耳:罷了。

  40、其一:表面現(xiàn)象。

  41、其二:根本道理。

  文章寓意

  《河中石獸》是紀昀(紀昀,字曉嵐)的一篇文章,選自《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主要內容是河里掉了石獸,因為水的沖力和石獸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獸要從石獸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考慮問題時,要從表到里分析原因,得出正確的解決根本方案。

  閱讀提示:許多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據(jù)常情主觀判斷。應該正確分析,綜合考慮,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樣,既考慮石獸的比重,又正確分析水的沖力和石獸的相互作用,進而又分析這種相互作用產生的反沖力對河床形態(tài)的局部的改變。如此,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它說明了這些道理:

  1.遇事不能主觀推論,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2.實踐出真知。

  3.實踐經驗有時比書本知識更重要。同時也啟示我們:遇事要動腦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盡可能少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話。

  古今異義

  1.干:古義:岸邊。今義:做。

  2.耳:古義:罷了。今義:五官之一,用來聽聲音。

  3.物理:古義: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今義:一種學科。

  4.并:古義:一起 。今義:并列。

  5.閱:古義:經歷。 今義:閱讀。

  6.是:代詞 ,此,這。今義:表示判斷(多指正確,但并不完全是)。

  7.但:古義:但,只。 今義:表示轉折 但是,卻。

  8.求:古義:尋找。今義:請求、要求、追求。

  9.已:古義:停止。今義:已經。

  10.如:古義:像這樣。今義:如果

  11.蓋:古義:大概。今義:有遮蔽作用的東西;由上往下覆。

  一詞多義

  1.為: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為:介詞“被”)

  必與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為:動詞“成為”)

  眾服為確論 (為:動詞“認為是”或“是”)

  2.重:

  僧募金重修 (重:讀chóng,重新)

  乃石性堅重 重:(讀zhòng,分量較大,與“輕”相對)

  創(chuàng)作背景

  紀昀晚年,也即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清嘉慶三年(1798)期間,開始收集民間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關于考據(jù)的文字,整理并寫成了《閱微草堂筆記》,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作品鑒賞

  這篇文章用簡練的語言講述了一則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歌頌了富有實踐經驗的老河兵,嘲笑了講學家的愚笨,諷刺了儒道學的自以為高明。對于人們的思維和認識具有較大的啟發(fā)和指導意義。

  全文層次清晰,其行文結構主要圍繞石獸的搜尋工作展開,在戲劇性的情節(jié)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廟里的講學家和普通人一樣,因為對外界事物的認識有限,按照常規(guī)思維劃著幾只小船,順著河流去尋找石獸,當然是找不到;可是學者按照自己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進行推理也不正確,他的一套理論也許能讓眾人暫時信服,但是事實還是事實,按照學者的理論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獸的。老河兵因為常年與河流打交道,對河流的水、石、泥沙等習性有更細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石頭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尋找,果然找到了石獸。

  文章結尾揭示了主旨:“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憑主觀猜測而下判斷)歟!”像講學家和道學家那樣“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的情況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屢見不鮮的。作者對此類一知半解而又自以為是的人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又指明了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途徑: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觀臆斷,而要全面深入地調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給了人們非常深刻的啟示。

  此文的故事,情節(jié)雖然簡單,但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卻是耐人尋味的。它說明天下的事物雖有其共同規(guī)律,但更有其特殊性。而事物的特殊性,又是和它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更是發(fā)展變化的,F(xiàn)實中的許多生活經驗,其實都能證明這一點。這也就是這篇文章的現(xiàn)實意義之所在。

  名家點評

  中國詞學研究會理事、貴州師范大學中國詩詞韻文研究所所長汪泰陵《清文選》:“本文雖然短小,但結構卻相當嚴謹。寺僧的話、講學家的話、特別是老河兵的話,一層深似一層,猶如剝筍一般,極具說服力。文章的語言亦精煉準確,有一種不容辯駁的力量在!

  后世影響

  此文被選入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2017版)。

  作者簡介

  紀昀(1724-1805),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1736—1796)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jiān)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于考證訓詁。任官50余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文,經后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嘉慶十年(1805)二月,紀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

【河中石獸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河中石獸原文翻譯及賞析04-11

河中石獸原文、翻譯及賞析09-14

河中石獸原文及翻譯01-25

《河中石獸》原文、翻譯01-26

《河中石獸》原文及翻譯01-26

《河中石獸》的原文及翻譯01-27

河中石獸原文及翻譯09-03

河中石獸原文與翻譯09-30

河中石獸翻譯原文07-06

河中石獸的原文及翻譯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