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聲聲慢》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 《聲聲慢》,歡迎閱讀與收藏。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關于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關于李清照較為詳盡的敘述,可在近期參見本人拙作《凄美的李清照》一文。
注 釋
此調原名《勝勝慢》,后蔣捷用此調詠秋聲,全詞都以“聲”字押韻,因改稱《聲聲慢》。上下闋,九十九字,有平韻、仄韻兩體。
乍暖還寒:時而暖和,時而寒冷。
將息:養(yǎng)息,保養(yǎng)。
誰:何,承上文指花。有誰堪摘:猶言無甚可摘。一說:有誰堪與共摘。
怎生得黑:看樣才能捱到天黑。
這次地:這光景,這情形。
了得:怎得包含得了。
賞 析
這首詞中作者抒發(fā)的那種非比尋常的凄苦哀愁,格調看起來雖顯低沉,但分析此詞不能脫離作者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氛圍。聯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種閨怨閑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這就使這首詞的感情色彩有了一個時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現實性和社會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聲聲慢》這首滿含凄苦情的詞?胺Q千古絕唱!
詞的開始,一連用了14個疊字,狀寫自己無可名狀的孤寂和愁苦,這種用法,是前無古人的。“尋尋覓覓”,寫的是動作;“冷冷清清”,寫的是感覺;“凄凄慘慘戚戚”,寫的是情態(tài)。愁情難排,若有所失,故在尋覓;尋覓不得,故覺冷清;環(huán)境的凄冷,引起對人生的感喟,撫今思昔,不禁動容,于是“凄凄慘慘戚戚”。外在的活動和內在的活動,是互為因果,互相聯系的。
這種心境,自然使她不能很好地“將息”,然而作者卻怪罪這“乍暖還寒”的天氣,看起來很怪,卻是把真情隱藏在了詞外。天氣如此,只好以酒擋寒,無奈,“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是“借酒澆愁愁更愁”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仰望長空,鴻雁正過,可鴻雁帶來的不是驚喜,而是傷心,因為它不是別的,而是“舊時相識”。
鴻雁漸漸遠去,思緒卻陣陣襲來。俯身窗外,見黃花滿地,這還是當年的黃花嗎?然而“物是人非事事休”,已經沒有人再去采摘它了。作者多么希望熬過這難捱的白日,可“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一句反問,寫活了她度日如年的情狀。
但是到了天黑,也不能使作者得到一絲兒暢快:“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秋風秋雨愁煞人,凄涼的境況,如何叫人有好心情呢?所以,在詞的最后,作者不得不感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句反問,畫龍點睛,和盤托出全篇主旨,把滿篇的愁緒推向頂峰。
這首詞在形式上一反常格而改押入聲韻,并多用疊字和雙聲字,使整個詞的節(jié)奏變得急促起來,生動地表達了作者激動和悲愴的情懷。而大氣包舉,別無枝蔓的風格,和以口語入詞,不假雕飾的特色,尤為難能可貴。
拓展閱讀:李清照詩詞語言特點
李清照是我國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譽為“婉約詞之宗”,她的詞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纖巧滲透出了丈夫陽剛之氣,貌似不事雕琢的白描文風凝結了詞作的自然之美,簡練通俗的語言傾訴了無盡的思愁哀緒。她以獨特的風格和詞品,繼承和發(fā)展了婉約詞派,奠定了她在詞史上一流作家的重要地位,取得了“不徙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的成就。即前人所云“李易安詞無鉛粉氣”, “能脫盡閨閣氣”。李清照的詞是以深刻的思想內容通過完美的藝術技巧表現出來,在女性特有的細膩纖巧中不乏倜儻的丈夫豪情,平淡出奇的白描文風凝結了詞作的自然之美,善于運用通俗的語言鋪成極其精巧、細膩的畫面,婉約清新、豪放深沉,而又意境高遠。深刻的思想內容通過完美的藝術技巧表現出來,從而形成了一種屬于她自己的風格——易安體。因此,她的作品才盛傳不衰,具有永久的藝術生命力。她精湛高妙的詩詞藝術影響了歷代無數作家和讀者,也使李清照無愧于婉約派“正宗詞人”的美譽。
一、歸納特點
1.語言清新簡美,善用倒裝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為婉約經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語言清新簡美,善用倒裝,賦予物詩意。在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語言中,往往能體會到一種高雅之韻。比如她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掙渡,掙渡,驚起一灘鷗鷺!痹~中并沒有加以精雕細琢,但在意境與心情上卻拿捏得準確而到位。只有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動靜結合的場景,清秀淡然。其中“溪亭日暮”這僅有四字之言,便在讀者面前鋪開了一幅美妙的畫面:天邊的晚霞與水中的倒影交相輝映,清澈小溪環(huán)繞著古老的亭子靜靜地流淌……這樣簡約的語言留給了人們很大的空間去想象,反而比細致刻畫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處”也是如此,她并沒有說明藕花怎樣多,怎樣密——個“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現得一目了然。從而也為她“驚起一灘鷗鷺”作了鋪墊。然而,這里的“鷗鷺”不是“一群”而是“一灘”,雖僅有一字之差,卻使語言更加雅致。一灘白色的鷗鷺從碧綠繁茂的荷葉中起飛,似有一種云煙升空之感,從而使得本句的語言沒有破壞前面創(chuàng)造出的意境,體現了自然之美。這正是“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的獨具匠心。
在李清照的詞中,也常常見到倒裝句式。比如《醉花陰》中的“瑞腦銷金獸”, 瑞腦是一種香料,“金獸”是獸形的香爐,應是“金獸銷瑞腦”;“簾卷西風”,本是“西風卷簾”。然而這樣不僅壓了韻腳,而且給人一種特別的詩句韻味。又如《新荷葉》中的“繞水樓臺”與“東山高蹈”都賦有倒裝色彩。
2.表達真摯感情
李清照的詞,不論前期還是后期,都是以抒發(fā)感情為主,而她的語言在這方面起了絕對重要的作用。在眾多李清照的詞中,體現出了她的語言功底頗深,她擅長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將她纏綿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1)表達閑適之情(早期)
李易安早期的作品,幾乎全是以閨情為題材。她以女子的身份自言閨情,自然情真意切,這一時期的詞作,往往體現著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少女情懷,時而豪放灑脫,時而活潑開朗,時而乖巧可愛。先來看看她的《點絳唇》:“就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漢輕輕衣透。見客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鄙掀瑢懯庍^秋千的小憩場面。從“蹴”字可以想象出,少女時的李清照用力踏秋千,全身心投入,玩得痛快淋漓的高興樣子!袄w纖手”是說自己的手柔美,說明她還在滿意地自我欣賞!奥稘狻奔日f花上沾有露水,又比喻“薄漢輕衣透”的少女好似花嬌嫩的花瓣,沾了露水一般,格外美麗。下片“襪刬金釵溜”,客人突來引起的慌亂場景,卻又“倚門回手”以嗅青梅作掩護看看客人是誰,活潑而好奇的頑皮少女在此筆墨之間勾畫出來了。顯然,她此時的心境充滿了快樂與歡笑。
再看《浣溪沙》中的“眼波才動被人猜”,這是易安情竇初開之作,“眼波”繪出了她柔情似水的眼神,從那晶瑩的眸子里瀉出。表達了她對情人預掩不得的喜悅、激動,又帶有一些羞澀與靦腆的神情,從而充分表現了一位純情少女復雜而細膩的內心世界。
(2)表達嘆息與傷感(后期)
至于后期,李清照的詩詞語言往往是冷色調的,筆墨濃重而深沉。她在《醉花陰》中寫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其中“消魂”形容了日日相思,以致于神思恍惚,仿佛魂魄要離開軀體一樣。而“簾卷西風”更加烘托了離愁與相思的凄涼之意。在這瑟瑟秋風中,菊花似乎也已失去許多,但人比這菊花還要消瘦,以花喻人,寫出了她斷腸的思緒,可使讀者同她一起黯然神傷,一起盼著故人的歸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是《聲聲慢》的首句,開篇便把“鏡頭”引入了一個蕭索而凄慘的畫面:一個略顯憔悴的女子孤零零地佇立在空寂的院中,尋找著愛與溫暖,但迎來的只有失落、傷心與孤獨。從而形成了較大的心理落差。運用“迭詞”巧妙地將意境、心情,環(huán)境交織在了一起;寫出了國破家亡時發(fā)自內心的悲痛,定下本詞感情基調而且字與字之間融入聲韻,顫動人心,倍顯凄涼孤寂。在此時的詞賦中為罕見佳句。接下來“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天氣忽冷忽暖,自己虛弱的身體已經適應不了“曉風來急”此處曉風也比喻當時的時局繁亂多變。“雁過邊,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庇纸铓w雁之哀鳴表達自己的淪落異地,思鄉(xiāng)之情。下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得生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其中“憔悴損”借花喻人,一寫花在秋風中的凋零,一寫人在亂世中度日如年的苦悲;雨打梧桐,淅淅瀝瀝,似心中之淚,悲涼頓顯!霸跻粋愁字了得!”將所有的情感一瀉而出,傾吐了人生曲折凄慘和苦難時的痛心疾首。這首詞以高超的語言手段細致刻畫了人物的心理,將意境、心境融為一體,乃千古佳作。
3.采用口語
在李清照的詞中,常有口語熔煉其中,這也是她比較突出的特點之一。這種語言對于當時華貴典雅的詞風無疑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但這種語言的通俗使詞的情感表現得更親切而直白。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紅肥瘦”(《如夢令》)這幾句語言簡單樸素,卻十分寫實,表現了女主人與侍女的一段間斷應答,“卻”字生動地表現了李清照對侍女漫不經心的回答的失望與質疑。海棠花怎么會依舊呢?于是,“知否,知否”,“綠肥紅瘦!”,這一句對侍女的反語,乃十分平實的家常之言,卻生動地使得情景再現,兩個人似乎已浮現了眼前,讀詞的人就像看著她們在說話一樣。這就是運用口語的妙處——把生活中的場景表現的惟妙惟肖。這樣的作詞手法也可以使思想感情一目了然,正如《臨江仙》中的“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边@十分直白的俗語,了無雕飾,卻一筆繪出了她的心情。坦然地,李清照將她所有的思緒都縛在這簡單到了極點的兩句上,是那么豪爽,那么毫無顧忌,她只想表現自己的心情,然而正是這種表達方式,毫無折扣地敘出了她面對人生曲折、世態(tài)炎涼的心境。又如“金尊倒,弁了盡燭,不管黃昏!边@是《慶清朝慢》中的敘情之筆。在整首詞贊喻花之后,用如此帥真而不加修飾的言語,表現了她盡情賞花之后的暢快。其中“弁了”與“不管”又體現了她已陶醉于繁花之中,希望自己能同這榮華淡雅、自然純真的牡丹在一起。這也正是李清照南渡前的少女情懷的流露,然而只用此句一筆勾出。所以用這樣的語句,雖無多少雅趣,但十分傳神。除李清照這樣“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的詞人的確少有,因此突出了別具一格的詞風。
《聲聲慢》鑒賞
李清照的《聲聲慢》是一首經典的詞作,以其深沉的情感、獨特的藝術手法,展現出詞人在特定歷史時期與個人境遇下的愁苦心境與無盡悲思。
詞的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七組疊字的運用堪稱絕妙!皩ひ捯挕,寫詞人若有所失、四處找尋的神態(tài)與動作,實則是在尋覓往昔的歡樂、安寧與幸福,然而一切皆已消逝,只留下滿心的空蕩!袄淅淝迩濉,則從環(huán)境氛圍上渲染出孤寂凄涼之感,身邊無人相伴,四周寂靜無聲,唯有清冷的空氣彌漫!捌嗥鄳K慘戚戚”,更進一步直抒胸臆,將內心深處的愁苦、哀傷與悲切毫無保留地宣泄而出,這三組疊字層層遞進,如泣如訴,奠定了全詞悲苦的基調,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讓讀者瞬間被詞人的愁緒所籠罩。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天氣的忽暖忽冷,恰如詞人內心的不安與糾結。本想借酒澆愁,可那幾杯淡酒,又怎能抵擋得住傍晚時分秋風的凜冽。秋風不僅吹在詞人的身上,更吹進了她的心底,使她的愁緒愈發(fā)濃重。這里的“淡酒”與“風急”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詞人內心痛苦之深,即使有酒,也無法釋懷。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笨罩酗w過的大雁,勾起了詞人對往昔的回憶;蛟S在往昔的美好時光里,也曾有大雁相伴,而如今,國破家亡,丈夫離世,物是人非,大雁依舊,可人事全非,這“舊時相識”的大雁,只能讓詞人更加傷心難過,進一步烘托出她的孤獨與凄涼。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毖矍皾M地凋零的黃花,如同詞人自己憔悴的容顏與破碎的心靈。曾經嬌艷的黃花,如今已無人欣賞、無人采摘,它們的命運不正象征著詞人的命運嗎?在這一句中,詞人借黃花自比,表達出自己在歲月流逝、變故頻仍后的憔悴與落寞,也流露出對生命無常的深深嘆息。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詞人獨自守在窗前,度日如年,不知如何才能挨到天黑。而黃昏時分,梧桐葉上的細雨,點點滴滴,淅淅瀝瀝,這雨滴聲仿佛打在詞人的心上,敲打著她那顆破碎的心!拔嗤迸c“細雨”這兩個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常與憂愁、哀傷相連,在這里,它們進一步渲染了詞人的愁苦氛圍,將愁緒推向了極致。
結尾“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痹~人在經歷了種種痛苦的折磨后,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她的愁緒,已不是一個“愁”字能夠概括,其中蘊含著國破之痛、家亡之悲、夫死之傷、身世之苦、孤獨之哀等多重復雜的情感,這些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深沉而厚重的悲嘆,讓讀者深刻感受到詞人內心世界的痛苦與絕望,也使這首詞具有了永恒的藝術魅力,成為千古傳頌的經典之作,不斷引發(fā)后人對那個時代與詞人命運的深切同情與無盡感慨。
【李清照 《聲聲慢》】相關文章:
聲聲慢李清照教案05-09
聲聲慢 李清照課件08-29
李清照詩詞聲聲慢06-27
《聲聲慢》李清照賞析08-09
聲聲慢李清照賞析10-19
李清照《聲聲慢》的賞析06-22
李清照《聲聲慢》說課稿08-02
聲聲慢李清照教案10-02
宋詞 李清照 聲聲慢09-25
李清照的聲聲慢全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