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教學實錄(集合5篇)
《離騷》教學實錄1
巧用緊縮詩句誘導古詩教學
——《離騷》教學實錄與反思
要讀懂古代的詩歌,有時也離不開一點字詞上的翻譯。但是若像翻譯文言文一樣的翻譯一首詩歌,那實在是有點煞風景了。如果將古詩翻譯成現(xiàn)代詩,倒可算是一種比較好的做法;不過這里還涉及到怎么譯,譯后對原文文氣會有怎樣的影響等問題。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相關的心理、當時當?shù)氐挠谜Z習慣的影響下產(chǎn)生的,盡量保留詩文的“原味”是很重要的。
有一種保留詩意的做法是,緊縮詩句——保留簡單易記的詞句——形成詩歌的主干。這種方式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成為教學上一個很好的誘導發(fā)點,使學生對詩句的翻譯、理解在不自覺的過程中融會貫通,避免翻譯詩句引起的枯燥乏味。筆者在教授蘇教版必修三中《離騷》節(jié)選內容時利用了這種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現(xiàn)記錄如下。
師:請同學們嘗試一下,能否將節(jié)選的《離騷》中的詩句進行壓縮,留下你覺得足以說清作者意圖的話。
生:我來改改前面的幾句。我將這些句子壓縮了,成了“高陽苗裔,皇考伯庸。攝提孟陬,庚寅吾降;视[余度,錫余嘉名。名余正則,字余靈均!
(學生鼓掌)
師:大家鼓掌是因為覺得他改得不錯吧?那么請問,他的修改有什么特點?
生:他的修改使詩歌更簡練了,而且還那么整齊,比原文更有節(jié)奏感了。
師:照你這么說,修改后的詩歌成了四言詩,比原文更好了是嗎?
生:好象不能這么說。
師:請果斷些,到底認為修改后的詩歌好,還是原詩好?我們評價一篇作品形式上的好壞應該有哪些標準?
生:應該以主題的需要,表情達意的效果為需要吧!
師:很好!那么四言詩的形式跟原詩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生:四言詩比原文更整齊,更有節(jié)奏感了,但是讀起來肯定比原詩要快,對于抒發(fā)心情而言可能顯得比較急促。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學會從作者的心情和朗讀的情境去思考問題了。不過我想簡單地補充一下,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楚辭》是南方文化系統(tǒng)的源頭,而《詩經(jīng)》是北方文化系統(tǒng)的源頭,《詩經(jīng)》以四言詩為主要特色,《楚辭》相對比較自由,讀起來比較舒緩,所以這兩種形式的詩歌體現(xiàn)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的。哪怕是一個語氣詞都有標志性的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嗎?
生:“兮”字就是楚地方言的體現(xiàn)啊。
師:所以我們能不能把原詩中的那些虛詞、語氣詞,比如“之”“兮”等字給隨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師:好。但是我還是要表揚剛才那位同學,他的提煉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至少幫助我們把詩歌的主要信息看得更清楚了吧?
。ê芏鄬W生在點頭。)
師:如果我們沖著緊縮以求簡練的目的去改動詩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詩?能否再簡單些?
生:我來試試。我還是講剛才的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攝提孟陬庚寅降;视[余度,錫嘉名。名余正則,字余靈均!保ㄓ袑W生笑了起來)
師:這位同學,你為什么笑?請站起來說說看。
生:他是把詩的意思保留下來了,但是讀起來真難聽。
師:好的,看來你感覺到了,原詩雖然沒有第一位同學修改后的四言詩那么整齊,但還是很有韻律的吧?當一定的韻律與作者的情感相和諧時,作品才會給人恰到好處的感受啊!不過,我還是要表揚第二位同學,因為他真的具有很強的概括能力,對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還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師:不過就算求簡練,有一個字還是省不得,就是“伯”這個字。因為屈原的父親字“伯庸”,稱人的字而不稱名,本身就是表現(xiàn)對一個人的尊敬的,更何況屈原是對著死去的父親抒發(fā)自豪的感情,其中的敬意是很濃厚的,怎么可以隨便將其父的字給刪去一點呢!
生:對,得把“伯”字添回去。
師:現(xiàn)在我來改給大家看看,我只嘗試緊縮前兩句,將它改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學們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沒有變?和第一位同學的修改相比,誰好些?
。▽W生反應很激烈,老師挑代表發(fā)言)
生:大意沒變。不過在表達作者的情感時有差異了。因為根據(jù)課下注釋,“高陽”帝是楚國君王的遠祖,壓縮成“高陽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與楚國血肉相連的關系,“高陽”二字用意獨特,比光說“帝”好得多,因為這是屈原愛國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親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雖然也是在介紹自己的父親,但是體現(xiàn)不出作者的意圖。當某人說“我的父親是某某領袖”時,不必加上“偉大”這樣的形容詞,我們也能體會他說話時的自豪感。但是“伯庸”這個人大家都不大熟,似乎沒什么名氣,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飾,我們才能比較容易地體會到屈原的“自豪感”,因為“皇”是“偉大”的意思。
師:說得真精彩,這樣一來,同學們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在進行翻譯,并把握了一些最難的字的含義。你們的取舍越來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來思考一下,作者在寫這首詩時,有沒有有意的進行緊縮?
生:有,“皇覽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對前文中“皇考”的緊縮。
師:誰能告訴我,作者為什么不說“考覽揆余初度兮”而說“皇覽揆余初度兮”啊?“考”是父親的意思,看起來更明白!
生:還是為了突出父親的.偉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師:有道理,如果同學們始終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會對每個字的用意都有很貼切的把握了。前面兩位同學的修改,相比之下第一位同學的保留得多些,請讓我再來重復一下他的修改:高陽苗裔,皇考伯庸。攝提孟陬,庚寅吾降;视[余度,錫余嘉名。名余正則,字余靈均。希望大家仍然從“更貼切地表達情感”這個角度去思考一下,除了剛才討論過的句子外,你對修改后的其他語句還有什么看法?
(學生間出現(xiàn)了討論,片刻后,教師提問,學生自由發(fā)言)
生:“攝提孟陬,庚寅吾降”這樣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個詞語是用來表示時間的,出生的時辰交代清楚了;但卻使我覺得無法表達作者強調的語氣。作者是為了強調自己出生時間的巧合,自身的不平凡,其中的“貞”是“正”的意思,這個字被抽掉后語氣就變得很平淡,簡直是流水帳式的交代,實在是省不得。
生:“皇覽余度,錫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為他是對前面出生時間等內容的照應,這種照應也是具有強調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為它是“開始”的意思,屈原的父親根據(jù)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給屈原起了名,這里用“肇”字可以體現(xiàn)非常鄭重的態(tài)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剛才查了一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覽”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測、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個過程,它也能體現(xiàn)出屈原的父親給兒子取名、字時的慎重。
師: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譯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詞的作用都分析了出來,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我的說法會重復老師前面的看法,但是我還是要告訴大家,我想把其它被刪除的字都補回去,因為它們在調節(jié)語速,表達語氣,準確表達情感方面確實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啊。
師:太好了!大家已經(jīng)不需要我的再多的指導了,我想,你們都會朗讀得很成功了,你們對剛才幾句話中的重點字詞的含義都理解了,不必再進行枯燥的翻譯了。下面還有一些詩句,希望同學們通過自學的方式,也從嘗試緊縮開始,想一想原文中一字一句的意義,也許你會覺得讀《離騷》這樣的作品真的可以成為我們的一種享受。
教授《離騷》,課堂氣氛常常是沉悶的,這是因為這樣的詩中有難懂的字詞,而為了讀懂此詩就必須先了解字詞的含義,翻譯上的困難會使詩歌的魅力受到影響。其次,這首詩中蘊涵著屈原獨特的精神品質,這種精神品質的形成應該與其獨特的經(jīng)歷相關,但是過多的拘泥于對人物身世的了解,又會使課堂缺失語文味。在這雙重困難中,教師的教常常會顯得較為板滯。整體上說,上這課文確實很難使課堂活躍起來。最嚴重的還得算是不能將“言”與“文”很好的結合起來。所以,筆者常常聽一些老師在上了《離騷》后會說 “這課上起來很沒意思”。
筆者認為這種教學中的壓抑與《離騷》的字詞及情境確實有密切的關系。其實,隱含在這困境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教師的教學心態(tài),教師被詩歌那種莊重的情境所拘囿,以為這樣的課文本來就應該上得莊重些為好,結果使得整個課堂一不小心失去了活力。當然,我們不能把《離騷》上得帶有喜劇色彩,我們只能在教學策略、教學手段做一些調整,使得“言”與“文”能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緊縮詩句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策略。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因為學生都想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和屈原這樣的世界文化名人比比誰的筆力強,那不是一次很了不起的嘗試嗎?在嘗試的過程中,其他學生很自然地就會產(chǎn)生比較心理,這種比較使得這次修改不會僅僅是教師和個別同學的交流,而是多數(shù)人可以參與進來的語文活動。在比較的過程中,很多字詞的含義被凸顯了出來,這比教師的空洞的說教要靈動得多;學生對作者的特殊情感也會有隨之而來的明確的認識,其間的收獲是通過慢慢地打開學生的思想的閘門再慢慢地滲入到學生的記憶深處的,其影響會更長遠。
緊縮除了起到了鍛煉學生概括能力的作用外,更有價值的是它使整個教學內容被打通了,不僅讓學生學得實,還學得活。學生想將原詩改成什么樣子,多少字數(sh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互動探討是自發(fā)的。我相信在我們的教學中如果能多發(fā)現(xiàn)一些這樣的有價值的“誘發(fā)點”,學生學語言的興趣會被真正激發(fā)出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會得到真實有效的改善。在這樣的基礎上,其他的詩句我們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讓學生去自學,這也是一種獲得實質性提高后的自信的體現(xiàn)。
《離騷》教學實錄2
師:大家看看黑板,這幅圖上是誰呀?
生:(異口同聲)屈原
師:大家都覺得是屈原嗎?(隨機抽取一名同學回答) 你認為他是誰呢?
生:我覺得是屈原吧!
師:那我要和你握握手了,因為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認為是屈原,可是他不是屈原。我可以不認識他,但是大家可一定要認識他呦!它是在瀘州郊區(qū)8號漢棺里面發(fā)現(xiàn)的文物,他是楚地的一個巫師,楚地的東西怎么會在瀘州出現(xiàn)呢?(你請坐)這我們可以看出古代楚文化影響之深遠,流傳之廣泛。而影響最深遠的楚文化代表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離騷》。離騷選自哪里?(抽一名學生回答)
生:選自《楚辭》,西漢劉向編著,宋代宋玉和其他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也編寫在里面。
師:還知道些什么嗎?
生:不知道了!
師:沒關系,知之為知之,不知老劉知,我為大家?guī)砹酥R卡片,來!大家一起讀讀,楚辭起
生:齊讀卡片。
。ǹㄆ瑑热荩撼o:富有楚地地方色彩的一種文學樣式,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依賴于楚語這種特有的載體。黃伯思《翼騷序》: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
師:好,那么今天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和老師去看楚物,辨楚聲,識楚文呀?
生:想!
師:好!那就要看看大家的預習做的怎么樣啦!我隨機從昨天的預習案中抽調了部分題目。我們來一起讀讀吧!
生:讀!
師:糾正誶suì
師:抽查修姱
生:修長的樣子
師:不看教學案能夠這么流暢的回答出這個問題,看來大家預習做的很好,字詞沒有什么問題?都說離騷很難,那么這篇我們就簡單的讀賞。
古人說的好,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我們還是先從誦讀來體會一下離騷的語言上的特征,大家拿出筆來,做到手中有筆,心中有書。勾畫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Ppt內容二、探究生趣,簡單讀詩,比較閱讀,體楚地之語。
1、 先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2、 將剛才勾出的詩句進行壓縮,只留下最核心的字詞。
比如我勾的是“長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長太掩涕, 民生多艱 ,那你們勾的是哪句,是怎么壓縮呀?
這位女孩,你說說
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壓縮為 余心所善 九死未悔
師:“你覺得那一句更好些?
生:課文中的好
師:為什么呢?
生:課文中的更完整。
師:你的也很完整呀,而且也是四字句。
沒關系我們再找一位同學,
生: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壓縮為高余冠岌岌 長余佩陸離
師:壓縮的好一些還是原句好一些,表情達意上
生:原句好些
師:為什么?
生:回答不出
師:對面那個同學你認為呢?
生:原句更有韻味。
師:其實同學們省去的詞語中都有一個字“兮”兮語氣助詞,相當于我們相當?shù)摹鞍 北热缥艺f天府中學我愛你,我變?yōu)樘旄袑W。∥覑勰恪N覀円黄饋碜x讀,你們覺得這兩句在語速和感情上有什么差別嗎?
師:語速慢了。
生:表達感情更強烈,能體現(xiàn)楚地特色
師:教師板書易于抒情,加強感情,自由,楚地特色。改了雖然意思沒變,但是感情上變化明顯,而且句式?jīng)]有以前變化自由。這些正是楚語的特征,楚語傳千古,楚韻情更長。我們看看這些楚語寫了哪些楚物?昨天我學案發(fā)下來的時候,一位穿著白色衣服的男生說呀,我命休兮。我當時問他怎么呢?他說文中有許多花花草草看不懂,那其他同學也有類似的疑惑嗎?看著大家迷茫的眼睛我可以看出,大家也一樣,沒關系,看不懂我們就來看懂它,把這些文章中出現(xiàn)的帶有花草的句子,找出來。Ppt (二)揭秘面紗,尋詩歌本意。1、找出文中帶有花草的句子。
生:開始尋找
師:這位姑娘你說說?
生:我找到的是“既替……”
師:這句話什么意思
生:解釋
師:還有嗎?
生: 制荷花的
師:解釋這一句,他這個打扮很奇怪,為什么采花,并把這些花往身上佩戴呀。
生:因為我感覺古代人認為花草象征精神高尚。
師:還有嗎?為什么香草就是精神高尚呀
生:初中學習過《愛蓮說》,作者就將自己比作蓮花
師:非常好,就用舊知識連聯(lián)系新知識。這里涉及到一個“比”的概念。那我們誰長的最漂亮,你來用一個句子來比喻姑娘的贊美吧。
生:面若芙蓉,
師:你用了芙蓉,為什么不用狗尾巴草呀?不能,因為兩者之間要有一個相似點?香草和精神高尚的相似點是什么呢?
生:香氣, 那精神高尚呢?
師:香氣給人什么感覺?
生:舒服,那精神高尚呢?
生:與精神高尚的人相處也會那樣舒服。
師:那么這個抒情主人公是男還是女?
生:我認為是個男人。因為我覺得,他將香草喻指高尚,體現(xiàn)了一種男人的追求。
師:那我們怎么理解,眾女嫉余之蛾眉兮。這里出現(xiàn)了娥眉,現(xiàn)在不是說美眉,都是指女孩呀。
生:我認為這是一借喻吧,將娥眉比喻美好的品質。眾女是指哪些誹謗的人,美人是指屈原吧!
師:美人和我、大臣的相似點在哪里?
生:因為古代的帝王都是 既想美人又希望江山,而大臣也是帝王得到江山的依靠,所以他兩者都想要。
師:這的確是兩者的相似點一
生:其實美人長的美,嫉妒他,屈原有才能也會遭到嫉妒。
師:這位同學的解讀也很到位了哈。東漢王逸他對比有一種說明,我們來讀一讀。Ppt(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家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 東漢 王逸
這個字讀佞,你看的樣子,一個女的在門楣下悄悄說壞話。
我們知道了香草美人這個比喻系統(tǒng),它是一個含蓄的'表達,這個香草美人對以后的文人影響甚大。文人看到草會留意,會用閨中的女子比喻自己。你才會明白“還君明珠雙淚垂,”也才會明白張九齡那些蘭草的芬芳。作者還用那些比喻, Ppt 在本詩中,作者還用了哪些比喻?找出文中使用了比的地方,圈出喻體,用“詩人以—
—比——,他們都——的句式,分析本體與喻體在文中的共同點。
生:在文中詩人將鷙鳥比作自己,將是俗人比作其他鳥,突出自己的卓爾不群。
師:鷙是什么意思
生:鷙是雄鷹,
師:是鷙指雄鷹還是鷙鳥指雄鷹
生:鷙鳥
師:你看看下面的注解
生:奧,是指鷙
師:還有誰說說?
生:背繩墨以追曲兮 繩墨指準則
師:非常好,請坐!我們知道文中用了很多比,比的運用其實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那文中有沒有直接抒情的句子嗎?。
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那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就比較多了 ,來我們一起讀讀
生:齊讀
ppt直抒胸臆 表白心志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4)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5)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師:接下來我們就要深入研究。分組討論,找出以上句子中最能表達情感的字,并解釋產(chǎn)生這種情感的原因。
生:思考
師:教師走到其中一組進行指導,進行指導強調文本中找答案
師:好了,大家來說說吧!
生:“長太息……” 中間的哀字
師:為什么是“哀”字呢?
生:因為這句話說的是長長嘆息掩面哭泣哀憐人民生活,從整個句子來看就是哀
師:他是為人民艱苦生活而來對吧?所以哀嘆!
生:亦余心之所善兮……。中的不悔,因為這句話的意思只要為了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九死一生也不過如此。材料中說的香草那些東西,也就是他所喜愛的東西,香草比喻高尚,他為了追求這些東西,即使九死也不后悔。
師:嗯,九死是指多次不是實指。
師:那么還有嗎?這位男生說說
生:我也是認為 亦余心之所善兮……。中的不悔
師:你們都說不悔,可是你們看第四句不是有悔字嗎?那這怎么理解?
生:他當初選擇當官這條道路是為了造福人民造福百姓,可是楚懷王卻聽信謠言讒言把他貶黜,他有后悔啦!
師:是呀!他有后悔過!那么最終呢?他是后悔還是不后悔呢?
生:應該是不后悔吧!
師:語氣不肯定呦!其實答案就在文本中呦。請讀最后一句
生:讀
師:屈原在這過程中,遭受了嫉妒讒言,人生路變的坎坷,在這過程難免不會不產(chǎn)生動搖,但是最終理想與追求使他不悔地走上了這條道路。那我現(xiàn)在請個同學來讀一讀這一句,
生:讀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出堅定的語氣呀?
師:讓我們深吸一口氣,回到兩千年前的汨羅江畔,想著自己雖然飽受讒言,但是一想到人民,想到楚國,就算犧牲自己也要堅持理想。一起讀
師:楚辭研究學者 文懷法先生他對《楚辭》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采用吟誦的方式來讀楚辭,讓我來給大家吟誦一下。
師:簡單讀《離騷》的方法:
ppt 1、通過吟詠體會楚辭的語言特點
2、把握比的運用、理解作者對現(xiàn)實的曲折表達
3、通過文中關鍵字詞,知人論世,體會詩中的感情變化。
師:讀出自己的理解
Ppt:1、雖死尤不死也。 洪興祖
雖非是明智之士,可謂妙才也。班固
洪興祖的死對頭秦檜,他們政見不合最終被貶斥。
班固是史學家,他從歷史的角度評價屈原,那么我們學習了《離騷》有什么自己的見解呢?
Ppt演示 我們也有我們的人生經(jīng)歷,思想見解。讀了《離騷》之后,同學們是如何看待屈原的呢?請聯(lián)系個人經(jīng)歷,以“屈原,我想對你說”開頭寫一段兩分鐘的演講辭。
屈原,我想對你說,雖九死,你不悔,雖體解,你不悔。千年時光飄然而去,你在世人淡漠的目光里沉默,我迷惘時點一盞心靈的燭火,借文字的溫暖,細數(shù)你的靈魂,任你那薺荷的芬芳,灑滿我生命的罅隙,20xx多年后的今天,在這個平靜的午后,把你一生的故事講給我聽。
《離騷》教學實錄3
受高二年段各位語文美美的鄭重委托,要求小劉為她們現(xiàn)場獻藝,表演節(jié)目為屈原的《離騷》,小劉明了這是一件具有光榮挑戰(zhàn)性的任務,雖是愉快的答應,但又有點后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還好有一個下午準備,心中沒底。此課有明顯作秀成分,望諒小子之無知。由于是借班上課,課前預習小劉是親自督促,幸好學生手頭有翻譯資料,可以解決字面意思。記錄由方玉君美女完成,再次向小方老師表示感謝。
師(大聲):我們高二(9)班是理科還是文科?
生(集體):理科——
師:哦,理科,理科班。老師發(fā)現(xiàn)帥哥特別多,(生笑)(指著一位男生),這就是典型的帥哥。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一般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漂亮的男生。(小劉一般借班上課,一開始總溫柔一槍,籠絡感情,達到為我所用)
生(部分):酷,帥呆了
生(部分):風流倜儻,風度翩翩
師:我們來看古人怎樣形容帥哥的(出示投影擲果潘安。岳美姿儀……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晉書》)。朗讀一遍。
師:這是古代的美男子的寫照,類似于現(xiàn)在的追星族,簽名拍照,這些女子也夠膽大,以果投之,也不怕進派出所。(生笑)估計潘岳每次出行后,家里可開水果店。(生笑)今天我們要接觸的也是一位奇男子,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始終像浪花一樣潔凈美麗,有一個名字,成就了楚地一條普通江河的萬古名聲,有一個名字,當我們在品嘗香噴噴的粽子的時候,驀然回首,他就站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深情的呼喚這個名字——
生(集體):屈原
師:這是詩人中的詩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歸來。今天我們來觸摸他的靈魂,《離騷》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誰來說一說屈原?
生(1):他是一個愛國詩人。
生(2):最后投江而死
師:楚國原先也是個超級強國,但當屈原登場時,綜合國力就明顯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緣關系,試圖變法強兵,遭到奸臣的嫉恨,后來連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拋棄了他,屈原終于被流放在偏僻的汨羅江,憂郁憤怒出詩人啊,下面請大家朗讀這段用血淚寫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這首詩有什么特點?(生很有感情的朗讀《離騷》)
生(3):兮字特別多,幾乎每句都有。
師:屈原創(chuàng)作的這種詩體叫楚辭體或叫騷體,兮就是一個標志,(師想在黑板上寫兮字,可惜沒粉筆)沒粉筆兮可奈何(生笑),兮表示哪種意思?
生(4):句中可以停頓,還表示感傷。
師:給大家看一首真正男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出示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生大聲朗讀)
師:去掉兮后再讀一遍(生讀)“兮”使全詩一直在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百狻弊志哂刑貏e強烈的詠嘆表情色彩、構成詩歌節(jié)奏的能力,同時,“兮”字句作為一種文化存在,反映了荊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憤激情緒!百狻痹诰渲衅鹆似渌撛~所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從而構成一種獨特的意味。聞一多認為“兮確乎是詩歌的核心與原動力”。項羽是楚國的貴族,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女性中的偶像,同樣是楚國的貴族《離騷》中屈原是怎樣的形象呢?
生(5):豪邁。忠臣
生(6):憂國憂民
師:老師給同學們看三張圖片,你認為哪張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師依次出示三張圖片,一是課文插圖,第二張是打扮得很妖艷的屈子,第三張是明人畫的屈子行吟圖,學生相當興奮,氣氛活躍)
生(7):我喜歡的是第一張,書本上有,白衣飄飄,有神采。
生(8):我喜歡第三張,形體憔悴,先天下之憂而憂
師: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張?
生(集體):第二張
師:說一說理由?
生(8):打扮的妖里妖氣的,不象個男人。
生(9):有點變態(tài)。(生笑)
師:我把變態(tài)換個詞語叫——
生(部分):自戀
師:一些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戀傾向,太喜歡自己了,說一說屈原自戀自己什么?用《離騷》中的事實來說話。
生(9):喜歡自己的血統(tǒng),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說自己流著是帝王的血脈,
師:是講屈原和楚王的關系,本是同根生,——
生(集體):相煎何太急,
師:現(xiàn)在楚國已日薄西山,天下興亡,連匹夫有責,更何況我屈原呢?還有嗎?
生(10):出生的日子也很奇特,在正月中出生。是說是上帝特意安排的。
師:中國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預兆,據(jù)說李白出生時,他老娘夢見太白金星鉆進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飛出生時,有大鵬鳥鉆入老媽肚子,所以岳飛字鵬舉,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有著強烈的責任心。還有嗎?
生(11):對自己的名字也自戀,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的美好,是多么有價值。
生(12):對自己的品德也相當喜歡。紛吾既有此內美兮,說我品德多么高尚啊,——
師:看來的確如此。人生易老,面對歲月的流逝,青春已不再,當時屈原已六十出頭了,一般在他的年齡段的人會怎樣生活?
生(13):安度晚年,早上提鳥籠逛逛
師:還有打打太極拳,跳跳舞,晚上搓搓麻將,(生笑)屈原在干什么?
生(13):朝搴枇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就是說早上上山采花,晚上到河邊挖樹根。
師:這大概是他的愛好吧,為什么這樣做?
生(13):鍛煉自己吧。
師:我們可以此理解為修身養(yǎng)性,提升自己。畢竟身體是革命之本。到此,我們眼前似乎站著這樣一個男人,對衣服有著特殊的愛好,善于包裝自己,但我總覺得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家,就不怕背上玩物喪志的惡名嗎?屈原的志是什么?文中怎么說?
生(14):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即拋棄污濁的政治,變法改革。
生(15):及前王之踵武,希望趕上先王的足跡。
師:先王是誰?
生(15):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群芳之所在,彼堯舜之耿介兮,先王就是堯舜禹湯。屈原表示了對先王的追慕。
師:我們一般認為屈原是憂郁的、愛國的、憂國的。什么時候會產(chǎn)生憂患意識呢?
生(16):是理想和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時,叫懷才不遇時——
師:確實如此,自己的美好的愿望理想和現(xiàn)實發(fā)生了激烈的碰撞,現(xiàn)實扼殺了理想。那當時是怎樣的現(xiàn)狀呢?
生(17):小人得志,文中叫黨人,結黨營私,
師:是小人不容。
生(18):荃不察,就是君王不明察秋毫,
師:小人們嫉恨我我屈原是可以接受的,君王啊,你是了解我的呀,怎么你的眼睛也蒙上了灰塵,真想借你一雙慧眼,把我看得清請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還有嗎?
生(19):這些都是客觀原因——。
師:哦,你說還有主觀原因。
生:詩中說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是屈原自己不原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潔
師:有理,概括起來,現(xiàn)狀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原。在現(xiàn)實和理想的沖突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孤獨的唯美主義者,在一個邪惡謊言根深蒂固的時代,唯美主義理想主義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壓抑,被人視為異端瘋子,盡管屈原傷痕累累,但他決不后退,但有些話不直接說,就可以換種方式說。那么屈子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理想的呢?
生(部分):用比喻。
師:老師想到這樣一件事,比如有個女孩子,二十四歲的生日,你對這個女孩心儀已久,在那一天,你獻上二十三朵玫瑰花,(停頓)然后對她說,最漂亮的一朵就是你(生大笑),保證大有希望。畢業(yè)后有意愿的朋友不妨一試。屈原怎么說的?
生(20):用荃草比喻現(xiàn)實中的君王,
生(2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師:哦,你找到的是美人。(生笑)
生(21):美人指楚懷王。
生(22):用眾芳,椒、桂、蕙比喻群賢
生(23):用乘騏驥比喻追求和實現(xiàn)美好的政治理想
生(24):用采摘和披掛江離秋蘭比喻修身養(yǎng)
師:詩中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生讀)
生(25):用黃昏期而中道變卦比喻君王失信。
師:屈原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用巧妙的比喻手法,也叫香草美人、移情法。抒發(fā)了難言之情,吶喊出難言之言,我們聽一聽課文的前六節(jié)的朗讀錄音,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播放錄音,學生自覺的跟讀)
師:屈原已離開世界兩千多年,但他那種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我們紹興的魯迅就是其中之一,(投影魯迅《自題小像》
。1903年)
自題小像
靈臺無計逃神矢,
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當時二十二歲的先生悵望祖國黑如墨的長夜,喊出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心聲。我們聽到了赤子火熱的愛國激情。1989年的3月26日,黃昏,這是一個滴血的黃昏,一位相貌平凡的海子告別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手捧著厚厚的圣經(jīng),躺在山海關冰冷的鐵軌上,火車呼嘯而來,物理意義上的海子消失了,濺起的鮮血是海子寫在大地上最后兩行崇高的詩行,(小劉有些激動了,居然說不下去了,)海子在離開前有首詩,一首有著濃重死亡意識的詩歌,其中提到的屈子。(投影《亞洲銅》及海子的照片和屈子的畫像)
祖父死在這里 父親死在這里 我也會死在這里
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
亞洲銅 亞洲銅
愛懷疑和飛翔的是鳥 淹沒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卻是青草 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亞洲銅 亞洲銅
看見了嗎? 那兩只白鴿子 它是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
讓我們————我們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
亞洲銅 亞洲銅
擊鼓之后 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
小劉動感情的朗誦,雖然普通話太普通,但學生是一片沉默,沉默)
師:人應有尊嚴的活在世界上,兩千多年前的屈子的投江和兩千多年后的海子的臥軌,是多么的相似,有時候,用這種方式告別世界不是弱者的行為,他們是唯美理想主義者,他們不能學朝秦暮楚,他們不能學孔雀東南飛,他們堅信:有時站著的死亡比躺著的生存更為可貴。余秋雨說,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無足觀。文官之顯赫,在官而不在文,他們作為文人的一面,在官場也是無足觀的。但是事情又很怪異,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桿竹管筆偶爾涂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朗誦全詩)
附板書
自戀 高貴血統(tǒng) 祥瑞出生
美好名字高尚品德
堅持修養(yǎng)提升自己
孤獨的唯美主義者 憂國 理想 棄穢改度
追摹先王
沖突
現(xiàn)實 黨人不容
君王不察
自己不愿
《離騷》教學實錄4
【教學目標】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反復誦讀,抓住關鍵詞語,疏通詩句,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評價古詩文的能力。
3、通過鑒賞重要語句,讓學生理解并感受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學重點】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辭》的一般特點
2、鑒賞重要語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
(解說:本文是一篇節(jié)奏感很強的古代抒情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時應以朗讀為主,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培養(yǎng)對古詩的感悟能力。在讀的過程中,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以完成教學目標。)
【教學步驟】
(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使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影片《屈原》的幾組鏡頭: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澤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題歌曲。)
師:你們知道屏幕上這位歷經(jīng)坎坷,依然忠君愛國的詩人是誰嗎?
生:屈原。
師:民間有一個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放出粽子,賽龍舟圖畫)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屈原的《離騷》,來感受偉大詩人屈原的理想和抱負。
(多媒體展示教學目標:了解屈原及《離騷》;品味詩的語言;把握詩的感情;)
師:讓我們了解一下作者屈原,請一位同學結合注釋簡單介紹。
生:屈原,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中國最早的大詩人,他的作品《離騷》是我國最長的抒情詩。
師:不錯,下面咱們一起看一下。(多媒體展示屈原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作品)
1、屈原生平:
屈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出身于楚國貴族,與懷王同祖。屈原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辭令。據(jù)《史記屈原列傳》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義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付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賢相的政治,認為只有圣君賢相才能把國家治理好,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體現(xiàn)是民本思想。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所謂圣君賢相,所謂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決民生疾苦問題,能否致民于康樂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輔佐懷王,參與議論國事及對應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對外參加合縱與秦斗爭,兩度出使齊國。
2、楚辭: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宋代黃伯思在《校定楚辭序》中概括說:“蓋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痹趹(zhàn)國中期,隨著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現(xiàn)于楚國文壇之后,楚辭于是形成為一代文學樣式。把《詩經(jīng)》三百篇特別是“雅”、“頌”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塊詩改為參差不齊,長短不拘、靈活變幻,詞藻華美,對偶工巧的騷體詩,建立一種詩歌的新體裁,標志著我國文學史的詩歌的新發(fā)展,是《詩經(jīng)》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
3、《離騷》:
《離騷》是《楚辭》篇名,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峨x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jīng)》,用“騷”來概括《楚辭》。
關于《離騷》的創(chuàng)作緣由,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庇终f:“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鼻摹皯n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離騷》就是他根據(jù)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和自己的不平遭遇,“發(fā)憤以抒情”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由于其中曲折盡情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稱它為詩人的自敘傳,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
師:課下同學們預習了課文,先找?guī)孜煌瑢W讀一讀,
生1:長太息以掩涕兮,……固前圣之所厚。
師:讀的很流暢。但是語速太快,注意放慢語速,把握節(jié)奏。騷體詩的朗讀節(jié)奏一般是三、四個節(jié)拍,隨文切分。再找位同學讀下面的。
生2:悔相道之不察兮,……豈余心之可懲?
師:好,不錯。下面我給大家范讀一遍,同學們聽的時候注意把握語調和感情節(jié)奏。
(舒緩,自足地讀,對“兮”字的處理總體要適當拉長,讀出那種回環(huán)往復而又感慨萬千的語氣)
師:你們覺得哪個字比較有特色?
生:“兮”。
師:那“兮”是個什么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哪些詞?
生:語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呀”。
師:下面帶著對“兮”字的理解再讀課文,也不妨去掉“兮”字試試。
(同學們都搖頭晃腦的讀了起來。)
師:你們從“兮”字中讀出了什么?下面小組交流。
(幾分鐘后,全班交流。)
生1:試著去掉“兮”字讀文章,就像話講到一半,嘴巴卻僵住,由于意識的強制性,硬生生地把“兮”字咽下去,肚子里卻憋了好大的一團氣,不知不覺中“兮”字又被重新讀出,有一種一吐為快的舒暢感。
生2:以前讀古文,只覺的很生澀,和不好讀,可是這篇文章讀起來卻很通順,尤其是句末這個“兮”字,讀這篇文章覺得不是自己在讀,而是很自然地覺的自己就是作者,在表達決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的志氣。
生3:“兮”反復使用,是不是使文章有了一種類似押韻的形式,更富有節(jié)奏感?(師肯定)
生4:在“兮”字的表達下,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生5:“兮”字會讓你不知不覺融入作者的那種思想中去,讀這篇文章,總體上要用緩慢的`語速,要讀地抑揚頓挫一些,給人以無盡地感嘆和思考!皩庝鬯酪粤魍鲑狻糖笆ブ!(該生讀,獲得掌聲)
生6:在“兮”字的抑揚頓挫的嘆息聲中,我們能領略到詩人屈原“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字里行間流露著他的追求真理,堅強不屈。
生7:可我覺的“兮”字也流露著作者的一種無奈與惆悵。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百狻弊质刮恼峦,增強了文章的抒情色彩,每句中都有一“兮”字,使詩歌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的韻味,充分流露了作者反對統(tǒng)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對現(xiàn)實的無奈卻又不愿同流合污的感情。下面帶著對“兮”字的進一步理解,再來誦讀全文,體會作者屈原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生情緒高昂,大聲誦讀,獨立自足的沉浸在審美境界里。)
師:下面咱再找位同學讀讀。
生1: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
師:很好。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追求一種理想。
師:追求什么理想呢?
生:追求真理,不愿與小人同流合污。
師:(明確)總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賢能,楚國能繁榮富強。具體表現(xiàn):
1、熱愛祖國、憂國憂民。
2、堅持正義,堅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3、加強自身修養(yǎng),追求美好的品德。
師:下面同學們讀課文,找出體現(xiàn)作者追尋理想的句子。
(生讀課文。)
師:好,下課。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朗誦體味《離騷》中表現(xiàn)屈原追尋理想的句子。
【總結與反思】
課堂上學生自始至終讀得興味盎然,學生從誦讀中得到的更為直接和深刻,誦讀教學──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
【設計說明】
誦讀這種方法有著古老的歷史,在古代,它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和學生活動擔當著傳授知識的重任。由于“言語的聲音形態(tài)對于表現(xiàn)主體的生命活動具有直接性,因此誦讀出作品的聲音形態(tài),玩味、揣摩語調和節(jié)奏,可以直接把握主體的情感、思想。而且這種把握是創(chuàng)造性的“對話”,符合現(xiàn)代閱讀理論。“對話”的本質決定了誦讀在教學中是手段,也是目的;是過程,也是結果;是形式,也是內容。
《離騷》共26句,句句中都有“兮”,各種意興和人生況味盡在“兮”中。讀出了“兮”字的語氣、語調也就讀懂了文章。因此,它具備了研讀誦讀問題的典型情景。
《離騷》教學實錄5
一、導入文本
(播放電影<屈原>片段)
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誰?
生 (齊聲)屈原
( 字幕屈原)
師 大家對屈原了解多少?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 屈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楚國貴族,與懷王同祖。屈原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辭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認為只有圣君賢相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輔佐懷王,
參與議論國事及應對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對外參加合縱派與秦斗爭,兩度出使齊國。因受小人陷害,他兩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羅江而死,以明忠貞愛國之懷。
師 非常好,他介紹的非常全面,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生 (齊聲)《離騷》
師 那么“離騷”是什么意思呢?
生 (充滿 疑惑)
師 離通“罹”,遭遇;騷:憂愁!半x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
全詩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結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憂國之思的作品。
《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本文選自《楚辭》。(投影)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為主體的詩歌總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本文《離騷》, 因此后人又把“楚辭”的體裁稱為“騷體”。
《離騷》與《詩經(jīng)》在文學史上并稱“風騷”,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屈原為什么作《離騷》呢?
生 苦悶 憂愁
生 不得志
生 被流放了
師 都可以,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這樣說的: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二、合作探究
下面讓我們走進《離騷》,走近屈原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默讀速讀全文,總體了解文章內容。
(2分鐘后)
師 對文章,大家有了初步的了解,文章比較晦澀難懂。下面請按照我們的學習小組結合課下的注釋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可在組內討論解決,最后再有難點可有小組長提出。
(全班七個小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師 (通過討論,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1.“民生”在本文是個疑點,應該說既是屈原的人生之義,又是人民生活之義。既哀嘆自己人生的艱難,又深深同情更廣大的人民。
2.鷙鳥之不群中的“之”的用法是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是助詞。
3.集芙蓉以為裳中的應讀chang二聲。古代此字指下衣。
師 《離騷》好讀易懂嗎?
生 不好讀 太難懂了
師 這樣的文章需要反復地讀要找出規(guī)律才能品出其中的韻味。下面大家
聽聽濮存昕讀的,聽聽有什么特點?
(多媒體放錄音)
你對《離騷》的語言有什么感受?
生 美(齊聲答)
師 韻律感很強 屈原是通過什么手法做到的呢?
生 用對偶修辭,整首詩整齊而節(jié)奏鮮明。
生 用了很多疊音詞。
生 大量用“兮”字。使詩歌的調子回蕩頓挫,婉轉動人。
師 “兮”是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的語氣詞,它在詩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盡一樣。用在句中,表語音的延長;用在句間,表語意未竟,待下句補充;用在句尾,表感嘆意味。,
“兮”均用在句間,表示語意未完,等待下句補充。
生 押韻,不過不太明顯。
師 《離騷》是隔句用韻的,如:“固時俗之工巧兮,佰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
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錯和度是韻腳。
此外,還有節(jié)拍的使用上,每句基本上都是三個節(jié)拍,如:民生--各有--所
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投影文字)
師 好,同學們自由大聲讀文章,體會一下離騷的韻律美與音樂美。
(5分鐘后)
師 下面大家齊讀全文。
(而后男女分開再讀兩遍,最后再讓個別普通話較好的同學讀)
師 好,大家都應該這樣讀。今天我們通過誦讀初步感受了離騷韻律美音樂
美,疏通了文意。下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離騷走近屈原的內心世界,感受離騷的內在意蘊。
作業(yè):1背誦全詩
2結合注釋和我們的討論,翻譯全文。
(下課)
第二課時
三、共同探究
師 我們先檢查背誦,進行比賽。
(先檢查個別學生背誦,而后全班七個小組各推出一名同學進行比賽,看誰背得最準確最流暢。同學們都很積極踴躍;A較好的同學能流利的背下來。
(8分鐘后)
師 大部分同學背的很好,沒有背過的要繼續(xù)努力,下面我們一同探究屈原的內心世界,看課文首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句話表達了屈原什么養(yǎng)的思想感情呢?
生 哀傷 難過 痛苦
師 很好,為什么呢?
生 被流放了
生 不受楚王信任了。
師 用原文的話回答
生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師 為什么被貶黜(投影兩字)?因佩戴和采集香草嗎?
生 不是(齊聲答)
生 靈修之浩蕩。 (投影靈修浩蕩)
生 眾女嫉余之蛾眉,謠諑謂余以善淫。(投影眾女嫉余)
生 時俗之工巧,偭規(guī)矩而改錯。(投影世俗工巧)
師 君王荒淫。小人進讒言,世俗投機取巧,還有“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之不群”正如屈原所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他不愿茍且不愿和小人同流合污。面對此種處境,屈原表達出了什么樣的情感呢?
生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生 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師 很好 屈原在這幾句話中都談到了死,不管是九死,還是體解。我們都
知道屈原是投江而死,屈原是不是因為這些而自殺呢?
生 不是,屈原是因為楚國國都被秦攻破而萬念俱灰才以身殉國的。
師 此時的屈原雖然很痛苦憂傷但是還是恨之深愛之切。面對這樣的政治環(huán)境,屈原怎么做的呢?
(齊讀三四段)
生 將要回去,“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生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趁著迷路不遠回歸家園。
生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生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修養(yǎng)自我
師 這些思想和晉代的陶淵明回歸田園的精神一樣嗎?大家討論一下
(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生 一樣的 都是厭倦了官場生活而歸隱的
生 不一樣,陶淵明是徹底的厭倦了污濁的官場而回歸田園的,他是毅然決然的,而屈原則對楚王還抱有幻想,依戀著楚國,熱愛著楚國,希望有一天楚王能夠悔悟。
師 都有道理,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了表明自己的高潔屈原還怎么做的呢?
生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生 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生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師 這些打扮可謂特立獨行,與眾不同。屈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表明自的
高潔與永不向小人屈服的決心。是知識分子堅守自我的第一生吶喊。
師 縱觀全文,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藝術形象向我們走來,一個越來越鮮明
的藝術形象呈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本文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抒情主人公呢?
生 他英俊瀟灑,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很多屈原的`畫像即使不
寫上“屈原”二字,我們也可以一眼認出是屈原,
生 他 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
他 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主張舉賢授能。
他 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
他 追求真理,堅強不屈。
師 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shù)仁人志
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范,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師 文章塑造了一個如此生動鮮明感人的藝術形象,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
呢?
生 運用了比喻手法。
生 運用象征,芙蓉香草象征高潔的品性。
生 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生 夸張,想象等等。
師 (投影總結)
1.大量運用了比喻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
2.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征性地表現(xiàn)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
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
美。
3.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而且形式多姿多彩,在錯落中見整齊,在整齊
中又富于變化。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上兩例屬于在一個完整詩句里,上下句構成對偶。“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边@一例是兩個完整詩句的上、下句構成對偶!扒亩种举,忍尤而攘詬!边@一例是上、下句內部各自構成對偶,上、下句之間也構成對偶。
“楚辭體”語言華麗豐富多彩靈活多變,通過學習《離騷》,我們領略了此文體的巨大魅力,豐富了我們的五彩人生,感受到了屈原的九死未悔的問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最后我們再次感受一下《離騷》的魅力。
(全班齊讀全文)
(布置作業(yè))學習了《離騷》,認識了屈原,你一定有很多感慨,對屈原遭遇與投江有很多看法,有許多話想對屈原說。請以“屈原,我想對你說”為話題寫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表達你的觀點。
(下課)
【《離騷》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離騷》實錄04-20
高一離騷教學實錄04-16
《離騷》教學實錄5篇11-14
《離騷》課堂教學實錄04-12
《離騷》教學實錄(5篇)11-14
離騷的課堂實錄01-06
《離騷》課堂實錄03-25
《離騷》課堂實錄12-28
離騷 課堂實錄04-15